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尝试应用了“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就“批注式阅读”教学,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122-01
“批注式阅读”教学适用于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所谓“批注式阅读”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随时在文本的天头、地脚、旁空写上自己的所感、所思、所议、所疑,批注分为文字批注和符号批注。这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动脑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自己积极探索文章的内涵,改变了他们那种“学而不思”的现象,这个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发展,让教师的思维空间得到延伸,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 “批注式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最重要,只要学生对文本理解了,其他三方面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批注式阅读”教学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为了达到对文本的理解,他们必须静下心来读文本,一遍遍的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读文本慢慢地把自己的理解写到课本或日记本上。学生的理解会从肤浅到深刻,从引用到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能力也就慢慢提高了,学生的感受、欣赏、评价能力也随之提高。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十二册《詹天佑》这篇文章时,我就采用了“批注式阅读”教学,放手让学生去理解,学生的收获很大,很多学生的批注让我感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学生们对这句话的批注可见他们的理解能力。有的学生写道:“这是外国人讥笑我们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工程师,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亲自看到这句话,我会很难过的。”有的学生写道:“哼!别认为我们没有自己的工程师,等着瞧,你们会难过的!”有的学生写道:“你们别以为我们没有自己修筑京张铁路的工程师,没有想到吧!我们有自己的工程师,而且还是非常优秀的工程师,他就是詹天佑。”对这句话还有很多的批注,总之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 “批注式阅读”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体,教师只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之一。至于这种理念,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能深刻的体会到,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人,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不是禁锢在教师的思想之下,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去做,而是在对文本欣赏的前提下去做。例如:在学习《景阳冈》这篇课文时,有很多学生除了学习文本的内容外,还去阅读节选这篇课文的小说《水浒传》。了解小说中的其他故事,对文本来说这是一种内容补充,改变了原来教师讲学生听的状况,让学生真正主动去学习,为欣赏文本去学习,所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批注式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中高年级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为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知道学生的作文是令教师头痛的事。在习作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无话可说,这主要是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不够丰富。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多读多写。因为学生在批注文本时,一边读一边写,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日积月累中,学生知识不断积累起来,这样为习作打下基础。有好多学生有生活随笔,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写读后感,甚至有的学生还给文章续写。
4 “批注式阅读”教学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新课标中指出中高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不得少于140万字,要完成这个阅读任务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阅读要有方法,读不是目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所以我们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很关键,因此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掌握了“批注式阅读”方法以后,在读的时候,他们学会边读边悟,边悟边写,真正体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慢慢地阅读的材料多了,批注多了,那么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如果我们翻看学生的课外读物,我们会发现学生在读书时不只是用眼睛看,还在文章上写出自己的看法,那上边的批注会让人感动不已。久而久之学生阅读起来变轻松了,慢慢地阅读材料增多了,所以课外阅读量也就增加了。
5 “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广泛阅读材料,深刻批注文本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看似轻松,因为在课堂上,教师不像以前那样,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完全是教师一人的表演,而现在课堂上是学生的汇报交流过程,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和指导,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独创性见解。其实教师要想真正驾驭课堂,必须对文本进行深刻的钻研,广泛地阅读材料,学生能批注到的,教师基本批注到,并且对于文本重难点的把握和理解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对于学生没有说到的重难点,作为教师在总结中一定给予点播,这样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把握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我查阅当时修筑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资料,知道清政府是如何腐败无能,中国的科技在当时是如此落后,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这是何等的爱国,这样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这些方面,我把这些资料可以作为文章的补充让学生了解到。在理解文章时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词:“计算周密”、“工作精密”,关联词“总是,不但……还……”这样点拨到,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文章内容,因此做到这些,作为教师必须深刻钻研教材,大量阅读资料。
6 “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汇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在平等的环境中进行,是师生思维碰撞、心灵交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创性见解以及独特体验。“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恰好体现了这一方面。在课堂上是教师对文本的批注和学生对文本的批注的一个交流过程。教师应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悟,真正体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作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所以课堂上的交流过程就是师生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汇的过程。
总之,通过这一段时间对“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尝试,收到很大的效果。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122-01
“批注式阅读”教学适用于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所谓“批注式阅读”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随时在文本的天头、地脚、旁空写上自己的所感、所思、所议、所疑,批注分为文字批注和符号批注。这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动脑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自己积极探索文章的内涵,改变了他们那种“学而不思”的现象,这个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发展,让教师的思维空间得到延伸,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 “批注式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最重要,只要学生对文本理解了,其他三方面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批注式阅读”教学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为了达到对文本的理解,他们必须静下心来读文本,一遍遍的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读文本慢慢地把自己的理解写到课本或日记本上。学生的理解会从肤浅到深刻,从引用到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能力也就慢慢提高了,学生的感受、欣赏、评价能力也随之提高。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十二册《詹天佑》这篇文章时,我就采用了“批注式阅读”教学,放手让学生去理解,学生的收获很大,很多学生的批注让我感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学生们对这句话的批注可见他们的理解能力。有的学生写道:“这是外国人讥笑我们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工程师,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亲自看到这句话,我会很难过的。”有的学生写道:“哼!别认为我们没有自己的工程师,等着瞧,你们会难过的!”有的学生写道:“你们别以为我们没有自己修筑京张铁路的工程师,没有想到吧!我们有自己的工程师,而且还是非常优秀的工程师,他就是詹天佑。”对这句话还有很多的批注,总之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 “批注式阅读”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体,教师只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之一。至于这种理念,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能深刻的体会到,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人,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不是禁锢在教师的思想之下,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去做,而是在对文本欣赏的前提下去做。例如:在学习《景阳冈》这篇课文时,有很多学生除了学习文本的内容外,还去阅读节选这篇课文的小说《水浒传》。了解小说中的其他故事,对文本来说这是一种内容补充,改变了原来教师讲学生听的状况,让学生真正主动去学习,为欣赏文本去学习,所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批注式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中高年级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为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知道学生的作文是令教师头痛的事。在习作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无话可说,这主要是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不够丰富。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多读多写。因为学生在批注文本时,一边读一边写,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日积月累中,学生知识不断积累起来,这样为习作打下基础。有好多学生有生活随笔,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写读后感,甚至有的学生还给文章续写。
4 “批注式阅读”教学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新课标中指出中高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不得少于140万字,要完成这个阅读任务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阅读要有方法,读不是目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所以我们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很关键,因此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掌握了“批注式阅读”方法以后,在读的时候,他们学会边读边悟,边悟边写,真正体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慢慢地阅读的材料多了,批注多了,那么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如果我们翻看学生的课外读物,我们会发现学生在读书时不只是用眼睛看,还在文章上写出自己的看法,那上边的批注会让人感动不已。久而久之学生阅读起来变轻松了,慢慢地阅读材料增多了,所以课外阅读量也就增加了。
5 “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广泛阅读材料,深刻批注文本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看似轻松,因为在课堂上,教师不像以前那样,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完全是教师一人的表演,而现在课堂上是学生的汇报交流过程,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和指导,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独创性见解。其实教师要想真正驾驭课堂,必须对文本进行深刻的钻研,广泛地阅读材料,学生能批注到的,教师基本批注到,并且对于文本重难点的把握和理解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对于学生没有说到的重难点,作为教师在总结中一定给予点播,这样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把握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我查阅当时修筑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资料,知道清政府是如何腐败无能,中国的科技在当时是如此落后,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这是何等的爱国,这样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这些方面,我把这些资料可以作为文章的补充让学生了解到。在理解文章时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词:“计算周密”、“工作精密”,关联词“总是,不但……还……”这样点拨到,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文章内容,因此做到这些,作为教师必须深刻钻研教材,大量阅读资料。
6 “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汇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在平等的环境中进行,是师生思维碰撞、心灵交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创性见解以及独特体验。“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恰好体现了这一方面。在课堂上是教师对文本的批注和学生对文本的批注的一个交流过程。教师应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悟,真正体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作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所以课堂上的交流过程就是师生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汇的过程。
总之,通过这一段时间对“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尝试,收到很大的效果。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