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相关标准分析研究

来源 :工业水处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an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线状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因具有优良的水溶性、絮凝性和增稠性等,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石油开采、造纸工业、矿物洗选等领域.PAM活性较高,通过交联、接枝反应可制得诸多衍生物.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PAM系列产品在水处理领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复杂的应用场景对PAM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我国PAM材料标准的制修订情况进行检索统计,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对PAM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讨论,探讨了未来PAM标准化的工作思路,并建议进一步重视标准体系化建设,以推动PAM材料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含油污水排放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成分复杂,处理难度较大.为使含油污水能够回注或达标排放,可向污水中投加净水剂,达到除油效果.以四乙烯五胺和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清水剂,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合成产物与目标产物结构一致.以配制的模拟含油污水为实验水样,对DTC的清水效果进行评价.研究了不同因素对DTC清水效果的影响,确定DTC清水剂与Fe2+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1:5,DTC清水剂最适投加量为60 mg/L,在最优条件下DTC
水体中过量的氨氮导致黑臭和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对水生动物造成危害.吸附法具有高效、成本低、容易操作等优点,是去除水中氨氮的理想方法之一.采用净水污泥为原料,柠檬酸钠为改性剂,通过研磨—改性—造粒—焙烧工艺制备了改性颗粒吸附剂,探究其对水中氨氮的动态吸附效能.通过SEM、BET、FT-IR分析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了氨氮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柱高度、进水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穿透时间随氨氮初始质量浓度和进水流速的增大而缩短,随吸附柱高度的增加而延长.BDST模型能较准确地描
铬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多以Cr(Ⅲ)或Cr(Ⅵ)的价态存在.而Cr(Ⅵ)的毒性远高于Cr(Ⅲ),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高效去除废水中的Cr(Ⅵ)意义重大.将聚间苯二胺(PmPD)接枝至壳聚糖(CTS)表面,制得聚间苯二胺修饰的壳聚糖吸附剂(CTS-PmPD),研究其最佳合成条件及对水中Cr(Ⅵ)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CTS-PmPD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PmPD):m(CTS)=1:5,反应温度100℃.在30℃下用0.06 g CTS-PmPD吸附处理pH为3.0、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
Fe(Ⅱ)活化过二硫酸盐(PDS)产生的活性氧化剂能够降解卡马西平(CBZ)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但Fe(Ⅲ)转化为Fe(Ⅱ)的速度较慢,限制了降解过程的效率.采用天然多酚化合物没食子酸(GA)强化Fe(Ⅲ)/PDS体系对CBZ的降解,同时研究降解效率、降解机理及转化路径.结果表明,反应25 min内CBZ降解率达到90.2%,降解速率常数为Fe(Ⅲ)/PDS体系的10倍.GA作为电子供体和还原剂有利于Fe(Ⅲ)的还原,可达到强化Fe(Ⅲ)活化PDS的效果.SO4·-和HO·为GA/Fe(Ⅲ)/PDS体系降
碳源不足已成为人工湿地脱氮受限的重要因素.植物材料因富含丰富的纤维素,且成本低廉、可再生,在自然环境中可广泛获取,具有作为外加碳源应用于人工湿地脱氮过程中的潜力.为研究添加植物碳源对人工湿地脱氮过程的影响,选取3种常见植物材料作为潜在碳源,探究其释放特性,并作为外加碳源,研究在不同条件下对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和N2O的释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材料可以很好地释放有机碳,其累积释碳量为119.78~172.84 mg/g,添加植物碳源进行人工湿地试验,HRT为3 d、碳氮比为6、温度为30℃时,脱氮效率最
膜蒸馏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能同时进行热量与质量的传递.膜蒸馏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蒸发过程结合起来,以多孔疏水膜作为汽、液两相间的屏障,膜两侧的蒸汽压力差为传质推动力,使水蒸气透过膜孔在膜的另一侧冷凝,可实现溶液的浓缩、分离或提纯.采用多效平板膜蒸馏中试装置进行反渗透高盐水的浓缩,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为:加热温度70℃,末端真空压力8~9 kPa,进水流量63 L/h.结果表明:膜蒸馏过程可以实现盐水的高倍浓缩,浓缩液TDS可达240 g/L,产水通量随浓缩液TDS的增加由7 L/(m2·h)降至2.65 L/
以某化工厂TDI装置区排放的酸性凝液废水、红水、氢化水及清洁生产下水等混合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预处理+Fenton反应器+厌氧水解反应器+两级A/O工艺路线,开展了中试研究.经过Fenton氧化后,混合废水中的硝基苯类、苯胺等污染物毒性降低,调节pH至中性后,出水进入厌氧水解酸化段处理,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考察了Fenton氧化段对CODCr、氨氮的去除效果,厌氧水解酸化段对CODCr的去除效果,两级A/O段对CODCr、氨氮、总氮及总磷的去除效果.中试装置运行情况表明,出水中CODCr<60 mg
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时会产生大量高温酸性废水,经电石渣中和后氨氮含量高、碳氮比低.采用化学氧化法进行脱氮费用高,且无法达到去除总氮的目的.针对此类废水,采用A/O活性污泥法替代化学氧化法进行中试研究.在进水温度为40~50℃、COD为36.6~71.4 mg/L、氨氮为6.5~17.8 mg/L、总氮为11.1~27.8 mg/L的条件下,控制DO在3.5~4.5 mg/L、污泥回流比为60%、混合回流比90%、碳源投加量55 mg/L,结果显示,接种活性污泥经过驯化,出水COD为25~35 mg/L,氨氮
就一种废液中溶解性难生物降解化学需氧量的测定评价方法进行介绍.参考生物膜法中接触氧化法的挂膜废水处理方式,搭建小型循环系统.采用基于生物膜法的动态循环法对溶解性难生物降解化学需氧量进行测定并评价其降解特性.通过对装置的循环流速调节、接种挂膜培养、驯化、清洗、测试,并经不同实验室验证,校核参比样品降解率达96%以上,平行试验测定绝对差值与算术平均值之比为1.01%、1.33%.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废液中的溶解性难生物降解化学需氧量是可行的.该方法适于废液中溶解性难生物降解化学需氧量的评价,对于废
西北地区某大型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系统采用双碱法软化+陶瓷膜超滤+反渗透脱盐+纳滤分盐+碟管式反渗透膜法浓缩+MVR蒸发结晶工艺,设计处理水量为1900 m3/h,最终产水可达到工业水、农田及绿化灌溉水的回用标准要求,固体产品为质量分数98%以上的高纯度硫酸钠.对该工艺进行运行性能评估,对各个设备的运行参数及出水水质进行连续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基本满足设计要求,能够实现矿井水的综合利用及零排放目标.同时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如高密度沉淀池污泥未资源化利用、超滤装置运行膜通量偏高、浓水超滤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