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难难于上青天

来源 :当代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jhurfd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所以借用李白“蜀道难”做题目,是因为许多剧作家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虽然创作艰辛,但他们还是笔耕不缀,毕竟笔下可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优秀的剧本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后人可以在里面不断发掘出新的符合自己时代的东西,莎士比亚的作品演了几百年,创作者还能从里面感受到新的意义;“关郑马白”的元杂剧至今还有人低吟浅唱;曹禺先生的剧作一直在中国上演;契诃夫的众多剧作甚至衍生出一个演剧流派.而不理想的剧本任你花费无数心血和金钱,它终归还是过眼云烟,有些现在看起来很“炫目”的作品,也许很快就会失去演出价值,消失的无影无踪,不留任何痕迹.
其他文献
艾萨克·辛格的小说创作艺术手法丰富多彩、五光十色.从总体上看,辛格是一位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影响,但他那种根植于犹太文化之中的叙述艺术是独具一格的.他的小说中含有一种深深积淀在犹太文化传统中的东西,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身份意识.这些东西不仅能激发犹太民族读者的心灵感应,而且可以在世界上许多其他民族读者的意识中引起反响与共鸣.辛格的小说清晰地反映出一个民族在自身文化传统逐渐失去并被另一种文化传统替代时所具有的衰落感和内在矛盾感.他运用全景式现实主义白描手法和充
批评家通常认为奈保尔的《抵达之谜》表达了对理想化的英国乡村的怀旧或者对白人文化的盲目认同,与后殖民批判事业背道而驰.本文认为小说表达了对撒切尔主义的乡村遗产话语和怀旧的后殖民批判.模仿英国乡村话语本质上是奈保尔揭露殖民主义认知暴力的一种策略.通过用历史化的凝视修正殖民教育强加的理想化凝视,《抵达之谜》挑战了遗产话语的文化权威.小说不仅解构了遗产工业兜售的"永恒的乡村英国"观念,而且通过还原英国庄园与殖民经济之间被遮蔽的历史关联,控诉了"遗产英国"在帝国主义暴力问题上的集体失忆.
萨拉扎克在对现代戏剧特征的描述中认为:斯丛狄承袭自布莱希特的"叙事化"概念不足取,宜用巴赫金的"小说化"取代之.然而,还原两概念在斯丛狄和巴赫金处的含义可发现它们的一致性:两者均指现代戏剧呈现出主(叙述者)客(叙述内容)对立的"叙事性基本结构","原生"、闭合、自足,也即"绝对"的drame在这个结构中成为受主体(叙述者)规定和支配的客体(叙述内容).两概念具有高度凝练的概括力,于现代戏剧形形色色的创新中辨识出了共同的演变模式.
麦克尤恩在《儿童法案》中聚焦法官菲奥娜对少年亚当生命福祉案的审理,演绎当代道德不确定性背后的情感之力.菲奥娜主动促成的医院面谈,彰显情感因子在化解理性困境时的创造力;她对庭外亚当精神诉求的冷漠回绝,暗示工具理性至上的现代价值观裹挟着威胁他者生命的情感暴力;她因亚当变相自杀而触发情感的反思力,凸显道德情感之于社会良性互动的人文价值.小说不仅指向自我的主体性建构,更富含以正义与善为表征的道德思辨.理性中的情感因子在弥合价值分歧时的积极效力在此得到强化,可为多元文化中自我生命意义的追寻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范例
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不断出现和越来越受到青年观众的青睐,对此,本文通过对沉浸式戏剧的现状与特点的阐释,并且结合“知音号”沉浸式戏剧这一案例,从故事空间的“情境再现”、观众身份的心理认同和观演方式对于获得剧情和体验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深入解析,以便探讨这种艺术形式对城市文化传播的意义和作用.
作为现代派诗歌最核心的诗学原则,非个人化理论不仅在现代派时期产生不少争议,年轻一代诗人也对其进行审视与拷问,晚年的艾略特更是对非个人化理论进行了深刻而诚恳的反思.本文试图从非个人化的科学渊源、非个人化与情感表达及非个人化的诗学争议这三个方面对非个人化理论进行探讨,旨在厘清其诗学内涵及其存在的矛盾与症结.对非个人化理论进行诗学反观,有助于读者对现代派诗人的创新意识与诗歌传统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重新认知,进而对现代派诗歌经典及其诗学原则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
当代文学研究该走向何处?继"将文学还给文学"和"文学政治化"之后,在多元文化、后现代文化、"后理论"的背景之下,浪漫主义文学研究的先行者们运用跨学科、多元视角等方法,将经典文本置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时空中,走出一条"使文本参与社会对话"的文学研究创新之路.这种联系历史、现实的文本解读不仅激起读者经典重读的热情,更使得浪漫主义文学经典在新时代批评家手中焕发生命,近三十年的国外浪漫主义研究述评可为国内浪漫主义文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福克纳的《圣殿》将现实与虚构相融合,在暴力与哥特元素的掩映下借助多维度的伤残叙事透视社会的残损.本文采用残疾研究理论,将小说置于创作的特定社会语境中,从残疾隐喻出发审视美国法律制度的畸形表征,探讨优生学背景中旧南方与现代社会间的继承与矛盾碰撞,追踪残疾身份的反传统叙事所揭示的父系权威的消解,进而审视该作品传达的人文主义关怀.
《蟑螂》是当代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的第一部“脱欧”讽刺小说.“变形”构成了贯穿全书的隐喻性概念,既是展现《蟑螂》“脱欧”主题的修辞策略,也是指涉民族共同体“团结”的反讽表达.麦克尤恩通过叙述者的具身化“脱欧”叙事,描绘出个体在脱欧事件中怪诞、恐怖的情感体验,同时揭示官方的“脱欧”叙事和伪合法性建构.作家将“脱欧”事件中媒体角色和普通民众的情感反应并置杂糅,构建出“脱欧”叙事的伦理维度:对民族主义者呼吁的社会团结问题提出质疑.麦克尤恩藉此隐含地传达自己在深度分化社会中的团结立场与价值观.
《部长夫人》是在我国上演的第一部南斯拉夫戏剧.上世纪80年代,由西安话剧院导演葛瑞五首次将该剧带到了中国,演出成功并获得了广泛赞誉.时隔30余年,在继承原作喜剧精神基础上经过本土化改编后再次上演,更名为《空中夫人》,导演创作上则融合了传统戏曲美学精神与当代意识,这是一次对于西方经典戏剧作品褒有价值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