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回放
  师:今天我们准备上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这篇文章是我从课外选来的。我先问问同学们,你们课外看不看小说?看过小说的同学请举手。(看学生的反应)看来很多同学都看过小说。(问一个学生)你看的什么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①
  ……
  师:你们听说过微型小说吗?(部分学生:听说过)今天我选的是一篇微型小说,它又称小小说。这种小说在现在的杂志上,比方说《知音》啊,《读者》啊,几乎每期都有。还有些微型小说的选本,同学们都可以找来看。微型小说篇幅短小,千字左右,两三分钟就看完了,同学们课外作业多,看微型小说不像看长篇巨著那样费时。所以我建议大家课外多读一些这种微型小说。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微型小说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读微型小说。希望能引起同学们阅读的兴趣。现在请大家先为每个自然段编一个序号,这样比较方便讨论。总共多少自然段?②
  生:(众)12段。
  师:对,12自然段。我再要问问同学们, 你们在课外阅读的时候,碰到不认识的字或不了解的意思是不是就查字典?有没有这个习惯?有这个习惯的请举手。(无人举手)没这个习惯的请举手。(大部分同学都举手)看来大家都没有这个习惯,不过没关系,习惯可以慢慢养成嘛。我再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上网去搜索一些资料 ,或者碰到什么疑问到网上去求得解答的习惯?有这个习惯的请举手。(大部分同学都举手)很高兴大部分同学都有这个习惯。(指一学生)你是怎样上网搜集资料的?③
  生:上百度打入一些需要查找的资料,然后一搜,上面能显出一些我需要的资料。
  师:有一个“百度常用搜索”,你用过吗?
  生:好像没用过。
  师:它跟百度是两个系统。这是一个很有用的搜索引擎,它有百科辞典,有汉语字典、成语词典、英语词典等等,还有很多其他实用的搜索工具。我建议大家回去试试看。④看来电脑在你们的手中,已经不是一台游戏机,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了,我很高兴!⑤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睡美人》,首先要了解“睡美人”是什么意思?这会儿你们当然不可能上网搜索,下面我把我的搜索结果跟大家共享一下。(课件展示。让一学生站起来读)⑥
  生:《睡美人》取材于法国作家贝洛的童话,是柴可夫斯基继《天鹅湖》之后创作的第二部经典作品。故事梗概:美丽的奥罗拉公主受到邪恶的巫婆卡拉沃斯的诅咒,在16岁时被纺锭刺伤手指而死,代表智慧和善良的仙女里拉用魔杖赶走了妖婆,并救活了奥罗拉公主,但必须以公主和她的王国沉睡100年为代价。100年以后英俊的王子菲利普打猎经过城堡,受到里拉的指引,来到了安睡在卧榻上的公主前面,又受到里拉的指示,轻轻一吻,唤醒了沉睡一百年的奥罗拉公主。
  师:你们看,《睡美人》是一个很美丽的童话故事,柴可夫斯基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这部芭蕾舞剧,是一部经典的芭蕾舞剧。同学们如果要进一步追究的话,还可以查一查芭蕾舞剧是一个什么样的剧种,柴可夫斯基是怎样的一位作曲家,这在百度的百科辞典里都可以找到的。网络真是一个无所不有的丰富的世界!我还搜索了几张《睡美人》的漂亮的剧照,请大家欣赏一下演员们优美的舞姿。(课件展示)①
  师:这里3张剧照,记得好像都是乌克兰芭蕾舞剧团到中国演出时拍摄的。第1张是菲利普王子吻醒奥罗拉公主,第2张奥罗拉公主的独舞,第3张奥罗拉公主和菲利普王子的双人舞,你们看奥罗拉公主的舞姿多么优美,这篇小说里用“典雅雍容、飘洒翩跹”来描写她的舞姿,是很准确的。②现在先请同学们各自把小说读一遍。读小说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板书:理清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首先是了解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其次,看看它描写了什么人物,这些人物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特征,作者是怎么来描写的。我们读小说一般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读,先看看它写了个什么故事。③(学生自读)
  师:看好的同学请把头抬起来,让我知道大家都看好了。(稍停)我们来说说看,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用简单的话把它说清楚。我们来做一个课堂调查:凡是说不清这篇小说讲了什么故事的同学,请举手。(看了学生的情况)没有啊。那好,凡是能够说清楚的同学请举手。(学生大多举手)有几位同学两次都没有举手,是一个什么状态呢?(笑)其实说对也好,说错也好,重要的是大家都必须有信心说。我们再来一次,现在为止还说不清什么故事的请举手。(看学生反应,有几个学生举手)噢,还有5位同学缺乏自信。这不要紧,现在说不清,我们学了以后自然会说得清的。现在我想测试一下同学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先看小说第1自然段,我们请一位同学先读一遍。④(一学生读第1自然段)
  师:正是在音乐响起,演出马上就要开始的关键时刻,突然怎么?A角失踪了!注意,“失踪”有一个引号,为什么要加引号?知道的请举手。(看同学举手的不多)那我要问问,(指一个没举手的学生)你怎么不知道呢?
  生(1):因为他没有真正的失踪。
  师:原来你还是知道的。(笑)你怎么知道她没有真正的失踪?
  生(1):因为“失踪”加了引号,所以是没有失踪。
  师:你得从文本的其他地方找到根据,不能用这个问题本身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1):不知道。
  师:谁来帮助她一下?(指另一学生)
  生:第11到12自然段,“忽然她的目光在某一观众席上凝滞了——A角正微笑着坐在那儿鼓掌”,最后两句话,前面如果A角失踪是个谜的话,那么谜底就在这儿揭晓。
  师:(向生1)请你把这个句子也读一遍。
  生(1):(读)忽然她的目光在某一观众席上凝滞了——A角正微笑着坐在那儿鼓掌。
  师:对了,现在知道了吗?
  生(1):知道了。⑤
  师:刚才你自读的时候怎么没看到这句话呢?
  生(1):看到了,只是没有前后联系起来想。   师:读文章要“思前想后”,这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方法,以后可要注意哦!⑥(生1点头)请大家再进一步思考,A角为什么要这么干? ⑦
  生:是A角要给B角一个展示的机会。
  师:理解得很好啊,前有“失踪”,后有A角在观众席上鼓掌,前后照应。从A角的“失踪”到“鼓掌”,(板书:失踪——鼓掌)这里面包含着很多的故事啊。请回忆一下,当你们读到最后一句话,看到 A角在那里鼓掌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那个A角挺伟大的,能够把这次重要演出的机会让给B角。
  师:说得很好。他看出了A角伟大的地方,A角把这次难得的机会让给了B角。还有什么故事吗?大家再想想看。①
  生:我觉得是A角想要让导演发现B角的才能。
  生:我觉得A角非常善良,她放弃自己成功的机会,把它让给B角,她是一个非常伟大而善良的人。
  师:哦,伟大而善良的A角!
  生:我认为是为了打破导演对 B角的偏见。
  师:说得好极了!②导演有偏见,遮蔽了他的眼睛,使他没有发现B角的艺术才华。谁还能说出一点道理来?
  生:我觉得可能是A角看出来了B角对男A角的爱情。
  师:这位同学的想象力是够丰富的。他们之间有没有爱情,小说里写了他们有爱情吗?
  生:写了,但“相爱”也是加了引号的。
  师:噢,也是加了引号的爱情。剧中奥罗拉公主和菲利普王子是有爱情的,但是演员之间有没有爱情,那是他们的隐私,我们可不知道!(笑)③同学们,这个故事从“失踪”,到“鼓掌”,它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关于A角的动人的故事。它不在文字的表面,而在文字的背面。这就告诉我们读文章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字的表面信息,还有一个是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的东西。想想看,叫它什么好?
  生:内含信息。
  师:好,就称它为内含信息吧。④有人读文章只注意文字的表面信息,而不往深处想一想。没有注意在表面信息的后面还有很多丰富的内容。我们读到最后两句话有种什么感觉?
  生:(七嘴八舌)恍然大悟、出乎意料……
  师:对,有一种出乎意料的感觉,但是又在情理之中。有两句话叫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你们听说过没有?
  生:(部分)听说过。
  师:这里就可以看出微型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什么特点?谁能说?
  生:结尾“意料之外,在于情理之中” 。
  师:说得对,微型小说大多有出乎意料的结局,往往用巧妙的构思,引人入胜,到结尾时造成一种使读者感动、震撼的效果。根据同学们刚才的讨论,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课件展示,请一学生朗读)
  生:优秀的微型小说都能以精巧的构思、出人意料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从而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美国著名评论家罗伯特·奥法斯特认为,微型小说应当具备这三个要素:1.新颖奇特的构思;2.相对完整的情节;3.出人意料的结尾。⑤
  师:微型小说篇幅短小,往往通过巧妙的构思,做到“以少胜多”。这篇小说写得很成功,充分体现了微型小说的特点。看来同学们对微型小说已经产生了兴趣。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调查:对这篇小说的故事还有说不清楚的同学请举手。(没有人举手)那我们反过来,能够说清楚的请举手。(全班举手)很高兴,百分之百的同学都能说清楚了。⑥那我们下一步做什么工作?
  生(2):讨论这篇课文。
  师:刚才就在讨论这篇课文呀!谁来帮助他说准确?(指另一学生)
  生:感知人物形象。
  师:对了,两件事嘛。刚才我已经交代了读小说要做两件事。你(指生2)怎么忘了?⑦好,我们来看看这篇小说写了几个人?A角、B角、男A角和导演。主要人物是谁?(众:B角)为什么说B角是主要人物呢?A角很重要啊,导演也很重要啊。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⑧
  生:因为描写她的笔墨比较多。
  师:描写导演的笔墨也不少啊!
  生:主要描写的是B角的事。
  师:不要光看描写的多少,还要找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
  生:因为B角的形象是贯穿全文的,在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找到B角。
  师:说得好,但A角虽然着墨不多,其实从她“失踪”到最后“鼓掌”,她的故事也是贯穿全文的。大家再看看,能否从文章中找出更有力的根据来支撑你的观点,那么就更有说服力了。①
  生:因为文章中有一句话:“而B角这位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恰似许多沉睡着的美,她春花怒放了……”B角正是一位“睡美人”, 小说的题目也是《睡美人》,体现出她是小说的主人公。
  师:这位同学真是会读书!②B角就是生活中的睡美人啊!有的同学也知道,但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不能从文本中找出根据。过去我教我的学生,要求做到两句话,一句是“言必有据”,就是发表意见一定要有根据;另一句是“手不离书”,就是要在文本中找根据。刚才那位同学就从文本中找到了根据。现在请同学们手里拿支笔,把文中描写B角的句子画下来。看B角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 然后归纳一下。(学生看书)③
  生:B角是一个倔强和执着的人。
  师:你怎么知道她倔强和执着的?
  生:文中第7段写的,“由于她的倔强”,后面还有“由于她的执着”,从她的表演也可以看出来,她把美丽隐藏在最后。所以我觉得她是一个倔强和执着的人。
  师:好,“她把美丽隐藏在最后”,这句话说得好。④
  生:我认为她是一个自信、坚强、懂得把握机会的人。
  师:根据呢?
  生:因为她第一次和男A角搭档,并没有怯场,对自己的才能很自信。
  生:我认为她是一个只要去做就一定要做好的人。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通过对她舞姿的大量描写。(朗读课文中描写她舞姿的段落)
  师:对,舞姿非常优美,她第一次和男A角搭档就配合得天衣无缝。看看谁还能讲出些什么来,不要重复别人的。
  生:她很爱自己的职业。
  师:那这叫什么精神?⑤
  生:敬业精神。她虽然没有和男A角配合过,但是只要能让她在舞台上演出,她就能把自己的美丽绽放出来。就像第5自然段写的那样,“她巧妙地把音乐的颤动和光影融汇在一套芭蕾舞的语言里了”,她能把自己的美呈献给观众。
  师:你说得很好,“敬业”这个词用得很准。除了她举的演出例子以外,还能不能从别的细节看出她的敬业来?也许只有仔细读书的人才能发现……⑥
  生:第2段里“突然,他(导演)的手指向了端坐在一边的B角:‘你上!’”这里有一个“端坐”。
  师:啊!找得非常正确!请说出你的理由来。
  生:我就是觉得一般演出的时候B角很少有机会上台,而她却认认真真地坐在那里,充分表现出她非常敬业。
  师:是呀,如果不是一个敬业的人,那么在不是她演出的时候很可能就随随便便地跑来跑去,但是她却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做着随时都可以上场的准备。这位同学能从这些很普通的、往往被人忽略的词,看出它后面隐含的信息,书就该这样读。⑦好,这堂课的时间差不多了,最后我们再来看一段名言。(课件展示)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生: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师:我们就用罗丹的这句名言作为我们这堂课的总结,我们要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要像小说中的A角那样能够发现身边的美;我们读书也是这样,要善于发现文字的美。最后让我们有感情地齐声把这篇小说再读一遍。(生齐读)
  师:同学们如果对微型小说已经发生了兴趣的话,建议课外去找一本书来读读,书名叫《感动中学生的100篇微型小说》,还有一种月刊叫《微型小说选刊》,也可以读读。
  这堂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的合作!①
  【研读感悟】
  这是一堂普普通通却又精彩纷呈的阅读指导课,它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很多。
  钱老师常说,自己只是初中学历,但能够成为一名算是合格的中学语文老师,全得益于自学。因此,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就成了他一生不懈的追求。
  课外资料的查阅是自学的一般要求,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还没有查阅字典的习惯,这里的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剧情的概述,剧照的展现,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关百度操作的介绍也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象。
  这是一堂微型小说的阅读指导课。钱老师紧紧抓住微型小说的特点进行指导。教学循着情节和人物展开。如何了解情节,怎样分析人物要从小说的语言中去仔细寻觅。不仅是某一个词语,还要瞻前顾后;不仅要看到词语的表面信息,还要探究其隐含信息。词语的选择更是十分精妙,简直是震撼!只“失踪”和“鼓掌”两个词(就只两个词)的细细品味,就让微型小说“新颖奇特的构思、相对完整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尾”特点充分地、准确无误地显现在人们眼前。这是艺术,他给人以愉悦的享受。
  课堂的生成很精彩。特别是结尾处的“端坐”的发现,尤令人拍案叫绝。就像微型小说的结尾常常出人意料一样,这堂课的结尾水到渠成地出现了这样令人击节赞赏的高潮。阅读指导在于点拨,绝不面面俱到,条分缕析;点拨必须精要,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一个“端坐”让人物形象尽显。粗疏中有细密,细密中见深意。这当然得归功于老师深厚的教学素养。
  这堂课,老师对学情的关注是特别注重的。老师多次课堂调查,面对实际情况,老师或提建议,或谈看法;或期待,或赞赏……循循善诱,既结合具体的问题,又着眼培养习惯。钱老师的特点,就在于他善于让学生暴露出问题,也善于让学生展现出才华。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而能游刃有余,这是最高的教学智慧。
  我们有些老师上公开课,最苦恼的就是确定要教什么,总希望要教出新意。但新意怎么可能一直挖掘得出呢?看看这堂课,老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构是常态化的。一篇微型小说该怎么读,它的特点是什么,这是很基本很常识的内容。但是老师认为的常识,并不一定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常识。教什么,当然是重要的,但似乎不必苛求老是求新。
  其实怎么教,很多时候显得尤为重要。你看钱老师的教学过程,通过老师的“导”,实现了学生自主的“学”;通过实实在在的思维训练,实现学生语文习惯的养成。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启示:过程,或许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
  启示还有很多……
  随心所欲不逾矩,看似无招胜有招。以此感悟钱老师的这堂课,或许是恰当的。
  品读老师简介:周志强、刘志军,江苏省常熟中学语文教师,语文高级教师。周浩,江苏省常熟市教研室教研员,语文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杨志芳)
其他文献
一、缘由聚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理念的引入,的确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思维视野,给语文课堂带来一股清风。但是由于教师理解的不同、认识的偏颇、操作的失当,当前,对话教学中也频频出现了一些“伪对话”现象:教师满堂问,小组假交流,话题浮表面,答案都一统,等等。因此,笔者认为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安排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所选编的文章基本上是一个主题,具有整体性。所以,如果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教学,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也许就会削弱。如果我们通过比较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品读这些语言文字,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所以,以整体的思想来指
期刊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营造“书香校园”的宗旨就是为了把师生培养成为校园里的文化人,让他们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为他们的生命成长积淀丰厚的底蕴。近年来,雪堰中心小学不断强化阅读理念,营造阅读氛围,构建阅读课程,开展阅读活动,播撒读书的种子,努力使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  一、建设“诗书怡情”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重视“校园环境”这一本“活书”对学生的熏
期刊
我们柏庐实验小学以“书香润心田,经典育圣贤”为指导思想,坚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而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艺术修养。  下面介绍一些经典诵读的方法。  1.入情入境,领悟意境。  一首好诗
期刊
习题讲评课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常规课,如何提高习题讲评课的质量自然成为高中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多方的学习与思考,觉得语文习题讲评应当在落实“五要”上下功夫。  第一,习题一定要精选。我们知道,学生做习题是为了更好地消化运用知识与巩固知识,并在消化运用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但是并非所有的习题都能起到这样的效果,比如一些记忆的知识,如果学生已经掌握,那么就可
期刊
语文教材文本,首先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文本存在的,具有知识传播、情意交流和消闲等价值,称之为“原生价值”。其次,作为语文教材,除了保留它的“原生价值”外,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教学价值”,即“如何获取传播信息的知识”。我们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获取信息,这只是语文教学一个显性的行为,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则是一个更为本质的行为。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依据学生特点、文本特点以及时
期刊
2014年5月20日,我有幸和校长及部分语文教师一起赴河南省林州市,参加第八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近距离、真实地感受了“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魅力,在短短一天半的时间里,既有名师的精彩展示,又有专家的理论指导,确实很过瘾,尤其是林州侯华丽、方晓玉、李晓林等老师的课,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语文主题学习”立足于大语文观,建设高效课堂。教师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
期刊
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有效认知问题水乳交融在一起呢?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呢?现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草虫的村落》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一、给学生营造一个“学有所感”的课堂  “学有所感”在阅读教学中是绝对离不开咬文嚼字的,唯有抓住字眼,深入意境才能走进去,读出来。  课堂回放一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想象丰富,感
期刊
郭爱德,河南林州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先后担任乡镇中心学校校长、教体局办公室主任等职务,获得河南省“两基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现任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借助“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有力推动了本校及河南省林州市的语文阅读教学。  “好校长是‘做’出来的,不是‘当’出来的。”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申华老师这样评价他们的校长——郭爱德。因为,身材不算高大却又极
期刊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是教师用智慧化的语言来启发学生的思维,点化学生的语言悟性,唤醒学生的灵性,而师生之间的对话在这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智慧化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思维的火源,是引导学生前进的纤绳。教师的智慧理答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何谓理答?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