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学生个体的先天素质、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十分明显,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分层教学法就很有必要。本文对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将分层教学理论付诸于教学,落实到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具体操作上,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的解决学生差异性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差异性;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5.032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5-058-02 收稿日期:2012-04-0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但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了解到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开展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由于社会家庭背景的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有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如果用传统的班级教学,以统一的程序、统一的标准来传授知识,显然教学效率不高,也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分层教学很有必要,它能够较好地解决班级授课与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思考
(一)什么是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学习内容,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原有基础上达到不同的收获和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达标的喜悦。
(二)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素质教育的三种特性:基础性——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发展性——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特长。
(三)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
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根据这些理论的设想和要求逐步发展起来的分层教学思想很好的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分层教学理论的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具体表现在教师的备课、学生的分层、教学过程、对教学情况的反馈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要求和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我们可通过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掌握情况和爱好程度,然后将每班的学生都分成A、B、C三个小组。其中,A组的学生是属于计算机操作水平比较熟练的一组,B组的学生则是属于操作水平较差的一部分,C组的学生则是有特殊兴趣爱好的一组。学生分层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调整,如B组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升到A组。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迈好第一步是成功的关键。
(二)分层备课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特长生来说在掌握课本知识后,要能更大的发挥他们的特长;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打好基础,并逐步缩小他们和特长生的差距。
(三)合理设疑,分层授课
课堂教学中,对A、B、C三组学生进行认真观察,明确哪些地方进行整体教学设疑,哪些地方需分层设疑。课前复习、新课导入、基本概念都可以进行整体设疑;带有规律性探索、要求深入理解等内容需分层设疑。对于A 组的学生,要设计一些较难、较深的问题,锻炼其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对于B组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略加提高,提出一些需要经过思考后才能回答、通过比较才能判断的问题;对于C组学生,提出基础性问题,一点一点启发诱导,避免因知识跨度过大使其无所适从。在课堂训练中,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A层次的学生帮助B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四)分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评价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如果用统一的“试卷”来评价学生,不但不能反应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反而会挫伤B、C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们应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记录,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客观公正地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有效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适应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解决了班级授课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的矛盾。分层教学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方洪江.中学素质教育之有效途径——分层异步并进教学法探微 《教育艺术》 2001.
[2]王吉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练法与学生主体原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3.
[3]杨 飞.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练习《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
关键词:信息技术;差异性;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5.032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5-058-02 收稿日期:2012-04-0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但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了解到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开展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由于社会家庭背景的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有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如果用传统的班级教学,以统一的程序、统一的标准来传授知识,显然教学效率不高,也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分层教学很有必要,它能够较好地解决班级授课与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思考
(一)什么是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学习内容,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原有基础上达到不同的收获和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达标的喜悦。
(二)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素质教育的三种特性:基础性——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发展性——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特长。
(三)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
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根据这些理论的设想和要求逐步发展起来的分层教学思想很好的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分层教学理论的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具体表现在教师的备课、学生的分层、教学过程、对教学情况的反馈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要求和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我们可通过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掌握情况和爱好程度,然后将每班的学生都分成A、B、C三个小组。其中,A组的学生是属于计算机操作水平比较熟练的一组,B组的学生则是属于操作水平较差的一部分,C组的学生则是有特殊兴趣爱好的一组。学生分层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调整,如B组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升到A组。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迈好第一步是成功的关键。
(二)分层备课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特长生来说在掌握课本知识后,要能更大的发挥他们的特长;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打好基础,并逐步缩小他们和特长生的差距。
(三)合理设疑,分层授课
课堂教学中,对A、B、C三组学生进行认真观察,明确哪些地方进行整体教学设疑,哪些地方需分层设疑。课前复习、新课导入、基本概念都可以进行整体设疑;带有规律性探索、要求深入理解等内容需分层设疑。对于A 组的学生,要设计一些较难、较深的问题,锻炼其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对于B组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略加提高,提出一些需要经过思考后才能回答、通过比较才能判断的问题;对于C组学生,提出基础性问题,一点一点启发诱导,避免因知识跨度过大使其无所适从。在课堂训练中,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A层次的学生帮助B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四)分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评价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如果用统一的“试卷”来评价学生,不但不能反应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反而会挫伤B、C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们应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记录,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客观公正地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有效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适应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解决了班级授课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的矛盾。分层教学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方洪江.中学素质教育之有效途径——分层异步并进教学法探微 《教育艺术》 2001.
[2]王吉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练法与学生主体原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3.
[3]杨 飞.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练习《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