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皇礻右 四年(1052年),由于朝廷政策上的失误,导致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立为王,称仁惠皇帝,并从广西打到广东,南方形势十分吃紧。为镇压侬智高的反叛,宋朝曾多次派兵前往镇压,但均被侬智高打败。宋仁宗为此寝食不安,迅速召集朝廷官员商议对策,然而偌大个宋朝,国难当头,满朝文武却无能为力。
这个时候,只有一中年将领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地担当起此次南征的重任。他就是刚过不惑之年的枢密副使狄青。
狄青(1008—1057),字汉臣,山西汾阳人,出身于贫苦农家。16岁时,狄青的兄长与乡人打架,将乡人打落水中。狄青自愿代其兄长之罪,被“捕罪入京”。不久,就在开封当兵。由于狄青由罪犯而至士兵,面部被刺字——古称“黥面”。在部队中,狄青先当养马兵,后来调到保卫首都的拱圣营。当时宋朝有“好男不当兵”的习俗,士兵的地位十分低下。狄青由罪犯而成军卒,地位变化不大,但对其一生的前程,却很重要。
由于狄青善骑射、武艺好,几年之后,终于升为下级武官,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赵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西夏国,朝廷派中央禁军前往征讨,狄青以下级武官的身份随军前往,这场战争前后打了4年,最后以宋朝失败讲和而告终。然而,当时不为人们注意的狄青却在战争中显露锋芒。他有勇有谋,立了大功,成为当时独一无二的常胜将军,从此一举成名。就在此时,范仲淹巡抚陕西,听到狄青的事迹颇加赞赏,称狄青是良将之才。经人推荐,范仲淹特意接见了狄青,在与之长谈中,范仲淹告诉狄青,作为武将,不但要勇敢,而且要博古通今,要多读书,知兵法。对范仲淹的知遇之恩,狄青非常感激,从此博览群书,熟读兵法,终于成为北宋一代良将。这时,狄青才30多岁。在后来与西夏的战争中,狄青果然不负范仲淹的厚望,屡建战功,进而由团练使升至刺史,又升至枢密副史。
狄青在枢密副史任上,自告奋勇南征,被宋仁宗任命为宣抚使,带兵前往两广,全权处理军务。狄青来到广西,雷厉风行地解决了许多矛盾和人事纠葛,处决了一批无能自保之辈,并以其勇敢与智慧,迅速将侬智高打败。狄青的胜利,一时轰动了整个朝野,论功行赏,宋仁宗将狄青擢升为枢密使。而在此之前,所有枢密使均由文臣来担任。
然而,福兮祸所倚。狄青这样一位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忠直耿介的当朝宿将,就在他当上枢密使,掌握军事大权之时,却也是他开始走向不幸之日,最终被诽谤排挤,罢职去官、逐出京城,忧愤而死。
这是为何呢?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狄青出身卑微且又是武将。北宋建国时,就严防武将掌握重兵,文武相比,武将备受轻视。这种重文臣轻武将的风气,一直延续下来,尤其是像狄青这样出身低微的武将,当时的文臣们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二是宋朝军政制度的弊端。因为北宋武将能当枢密使的,狄青为第一人,就连当年极力支持狄青征讨侬智高的宰相庞籍也说,宋朝开国以来,还没有武将担任过枢密使的。三是狄青深受百姓和将士拥戴,功高震主。王夫之在《宋论》中说:狄青之所以“颠倒于廷臣之笔舌”,是出于皇帝“忌大臣之持权”,“以图固天威耳”。狄青自当上枢密使后,当时的将士及普通老百姓都为此而高兴自豪,多以一见狄青为荣,致使狄青“每出入,小民辄聚观,至相与推诵其拳勇,至雍马足不得行”。(《宋史·刘敞传》)于是有人进而猜忌狄青有反叛之心,说其深受将士拥戴,很难保证他不会重演“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也有人说狄青家有怪光异火,狄青擅上金銮殿,还有人公然叫嚷将狄青罢职去官,调离京都等等,不一而足,一切猜忌、责难与诽谤,像股旋风似的一齐扑向狄青。
而对种种猜忌、责难与诽谤,狄青倍感身心疲惫而又万般无奈,只得去见皇帝表明心迹。狄青说“无功而受两镇节麾,无罪而出典外藩”是不公平的。宋仁宗明知“狄青是忠臣”,但却经不住幕僚们“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的告诫,遂将狄青定为叛逆之臣。
于是,仅仅当了几年枢密使的狄青,在宋仁宗宝元十八年(1056年)带着“朝廷疑耳”莫须有的叛臣之嫌被逐出京城,到河南陈州去了。行前,狄青内心万分悲楚,无限伤感地对人说:“青此行必死。”在陈州,狄青心有余悸,整日惊恐未定,每每听到朝廷命官到来,便“惊疑终日”。当年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骁将的威武英姿,早已不复存在了。不到半年,忧愤交加的狄青,便在陈州“髭发疽,卒”,享年仅49岁。
表面上看,狄青是死于疾病;而实质上说,狄青是被排斥、打击与迫害,含冤而死的。他死于皇帝对他的猜疑,死于文臣同僚对他的诽谤陷害。功勋卓著、精忠报国,至死也没有一丝反叛思想,一味愚忠的狄青,却承受着这无限的冤屈,成为时代的牺牲品。狄青的悲剧,是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的产物,是宋朝军政制度重文轻武等弊端百出的历史见证。
这个时候,只有一中年将领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地担当起此次南征的重任。他就是刚过不惑之年的枢密副使狄青。
狄青(1008—1057),字汉臣,山西汾阳人,出身于贫苦农家。16岁时,狄青的兄长与乡人打架,将乡人打落水中。狄青自愿代其兄长之罪,被“捕罪入京”。不久,就在开封当兵。由于狄青由罪犯而至士兵,面部被刺字——古称“黥面”。在部队中,狄青先当养马兵,后来调到保卫首都的拱圣营。当时宋朝有“好男不当兵”的习俗,士兵的地位十分低下。狄青由罪犯而成军卒,地位变化不大,但对其一生的前程,却很重要。
由于狄青善骑射、武艺好,几年之后,终于升为下级武官,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赵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西夏国,朝廷派中央禁军前往征讨,狄青以下级武官的身份随军前往,这场战争前后打了4年,最后以宋朝失败讲和而告终。然而,当时不为人们注意的狄青却在战争中显露锋芒。他有勇有谋,立了大功,成为当时独一无二的常胜将军,从此一举成名。就在此时,范仲淹巡抚陕西,听到狄青的事迹颇加赞赏,称狄青是良将之才。经人推荐,范仲淹特意接见了狄青,在与之长谈中,范仲淹告诉狄青,作为武将,不但要勇敢,而且要博古通今,要多读书,知兵法。对范仲淹的知遇之恩,狄青非常感激,从此博览群书,熟读兵法,终于成为北宋一代良将。这时,狄青才30多岁。在后来与西夏的战争中,狄青果然不负范仲淹的厚望,屡建战功,进而由团练使升至刺史,又升至枢密副史。
狄青在枢密副史任上,自告奋勇南征,被宋仁宗任命为宣抚使,带兵前往两广,全权处理军务。狄青来到广西,雷厉风行地解决了许多矛盾和人事纠葛,处决了一批无能自保之辈,并以其勇敢与智慧,迅速将侬智高打败。狄青的胜利,一时轰动了整个朝野,论功行赏,宋仁宗将狄青擢升为枢密使。而在此之前,所有枢密使均由文臣来担任。
然而,福兮祸所倚。狄青这样一位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忠直耿介的当朝宿将,就在他当上枢密使,掌握军事大权之时,却也是他开始走向不幸之日,最终被诽谤排挤,罢职去官、逐出京城,忧愤而死。
这是为何呢?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狄青出身卑微且又是武将。北宋建国时,就严防武将掌握重兵,文武相比,武将备受轻视。这种重文臣轻武将的风气,一直延续下来,尤其是像狄青这样出身低微的武将,当时的文臣们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二是宋朝军政制度的弊端。因为北宋武将能当枢密使的,狄青为第一人,就连当年极力支持狄青征讨侬智高的宰相庞籍也说,宋朝开国以来,还没有武将担任过枢密使的。三是狄青深受百姓和将士拥戴,功高震主。王夫之在《宋论》中说:狄青之所以“颠倒于廷臣之笔舌”,是出于皇帝“忌大臣之持权”,“以图固天威耳”。狄青自当上枢密使后,当时的将士及普通老百姓都为此而高兴自豪,多以一见狄青为荣,致使狄青“每出入,小民辄聚观,至相与推诵其拳勇,至雍马足不得行”。(《宋史·刘敞传》)于是有人进而猜忌狄青有反叛之心,说其深受将士拥戴,很难保证他不会重演“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也有人说狄青家有怪光异火,狄青擅上金銮殿,还有人公然叫嚷将狄青罢职去官,调离京都等等,不一而足,一切猜忌、责难与诽谤,像股旋风似的一齐扑向狄青。
而对种种猜忌、责难与诽谤,狄青倍感身心疲惫而又万般无奈,只得去见皇帝表明心迹。狄青说“无功而受两镇节麾,无罪而出典外藩”是不公平的。宋仁宗明知“狄青是忠臣”,但却经不住幕僚们“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的告诫,遂将狄青定为叛逆之臣。
于是,仅仅当了几年枢密使的狄青,在宋仁宗宝元十八年(1056年)带着“朝廷疑耳”莫须有的叛臣之嫌被逐出京城,到河南陈州去了。行前,狄青内心万分悲楚,无限伤感地对人说:“青此行必死。”在陈州,狄青心有余悸,整日惊恐未定,每每听到朝廷命官到来,便“惊疑终日”。当年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骁将的威武英姿,早已不复存在了。不到半年,忧愤交加的狄青,便在陈州“髭发疽,卒”,享年仅49岁。
表面上看,狄青是死于疾病;而实质上说,狄青是被排斥、打击与迫害,含冤而死的。他死于皇帝对他的猜疑,死于文臣同僚对他的诽谤陷害。功勋卓著、精忠报国,至死也没有一丝反叛思想,一味愚忠的狄青,却承受着这无限的冤屈,成为时代的牺牲品。狄青的悲剧,是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的产物,是宋朝军政制度重文轻武等弊端百出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