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狂沙始到金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zzh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20年7月起,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对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粤发[2019]11号,以下简称《意见》)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于9月28日向省委省政府呈报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10月5日,李希书记作了批示,称省老促会“撰写了很有质量很有见地的调研报告,”要求有关部门和地区要重视调研报告指出的问题和有关建议,认真研究吸纳,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安排落地落实,务求实效。10月6日,省委办公厅以粤批通知形式,将李希书记的批示和省老促会的调研报告发至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地级以上市党委。随后,马兴瑞省长、林克庆常务副省长、叶贞琴常委分别作了批示。近日,我们就调研报告的产生、作用及写作,采访了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姚泽源。
  《源流》:姚秘书长您好,叫惯了,还是叫秘书长亲切些。2020年9月省老促会向省委省政府呈报的调研报告,省领导作出了重要批示,引起了较好的反响,这是令人高兴的。请问,省老促会基于什么考虑把贯彻落实《意见》作为去年调研的专题呢?
  姚泽源:前年5月出台的《意见》,具有里程碑意义,事关全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大局。共和国从老区走来。不忘老区,促进老区的振兴发展,一直是党和政府致力的工作,过去我省在这方面尽了努力,取得了成绩。但老区人民一直都盼望“一文一会”的出现,即召开一个全省老区工作会议,出台一个推动老区发展的文件。到2019年5月10日,老区人民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省委省政府在梅州大埔县召开了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省委书记李希讲话,省长马兴瑞主持会议,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的有关领导,各地级以上市市委书记,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原中央苏区和海陆丰革命老区县(市、区)委书记出席会议。我会陈开枝会长也出席了会议。会议规模之高,重视之程度,前所未有。会议后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意见》,自是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是对老区苏区扶持范围增加。前几年省里扶持原中央苏区13个县(市、区)、海陆丰革命老区11个县(市、区),共24个重点老区苏区。这个《意见》除继续扶持24个重点老区苏区外,还增加了45个其他老区作为扶持范围。二是政策扶持力度大。《意见》里面的九条政策措施,都是真金白银,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尽管有些措施以前已制定,《意见》是政策的集大成,起到了良好的“叠加”效应。这正是我会去年把贯彻落实《意见》作为调研专题的主要原因。
  《源流》:在调研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对促进《意见》的贯彻落实起到哪些作用呢?
  姚泽源:在调研报告中,我们提出了九条建议。这九条建议,有对贯彻落实《意见》过程需改进的献言,有对历史遗留问题区别不同情况予以政策扶持的呼吁,有对原中央苏区政策横比的诉求,亦有新时期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十四五规划在即对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期冀。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这是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听取老区苏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审时度势,认真研究思考的结果。调研报告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后,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省领导的批示及我会的调研报告发函请成员单位提出办理意见。后来省发展改革委综合成员单位的意见,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写了一份《关于报送省领导在省老促会调研报告上的批示贯彻落实情况的函》,并附有成员单位的意见,这份函也抄送我会。从函和各成员单位的意见中可以看到,各成员单位对省领导的批示十分重视,对我们的调研报告所提出的九条建议正研究吸纳,对照《意见》抓好贯彻落实,以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我的看法是,这次调研报告所起的作用,是再一次引起了省直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对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视,是对《意见》的一次检查落实,对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再促进。这对老区苏区是一件好事。我们感谢省领导的重视和鼓励,赞赏成员单位的积极行动。对为省委省政府起草《意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的省发展改革委,以及积极配合的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等有关部门,我们深怀敬意。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在省直有關部门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我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步伐一定会加快。
  《源流》:这个调研报告的成果来之不易,您可否谈一下体会?
  姚泽源:调研报告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全国扶贫状元”陈开枝带领省老促会一班人牢记初心使命、情系老区的一次行动自觉,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次调研有三个方面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展调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是深入调研。“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这说明深入调研的重要性。为了收集第一手材料,我会组织的四个调研组,分赴珠三角6市以外的15个地级市及所属的近60个县(市、区),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还深入到镇、村,与当地群众交谈,时间长达近两个月,这样对各地贯彻《意见》的情况有了较为全面和真实的了解。而且,在调研途中已一边听一边研究。三是下功夫写好调研报告。撰写报告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即便调研再全面,掌握情况和研究两门功课做得不错,文章写不好仍达不到预期目的。
  《源流》:调研报告写得顺利吗?
  姚泽源:其实去年的调研报告并不好写,因为年初省有关部门已有了一个贯彻《意见》的材料,写得相当充实和全面。当我们调研后开始写的时候,怎么也跳不出那份材料的框框。我们的调研分两部分,即成绩和建议。成绩的这一部分,当初写了五稿我们也感到不满意。在看完几个调研小组的调研报告再认真思考后,我们拟出了详细提纲,大纲小目,标题、观点、事例俱全,让起草的同志再写。写出来后我们又反复修改,有的地方几乎改得面目全非,有的段落按新的想法再重写。稿子写出来,召开会长会议讨论,根据大家的意见再修改。改出来后,又让一些没有参加调研的同志认真看一看,读一读,尽量挑毛病。修改好了再送开枝同志,开枝同志又做了认真的修改。文章是写出来的,在某些情况下更是花力气改出来的。回顾写作的过程,“认真”二字贯彻了始终,这使我想起了“铁棒磨成针”这句成语,更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源流》:这个调研报告,除内容外,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色呢?
  姚泽源:相对于过去调研报告的写法,这一次有两个不同的特点。
  一是构思上有点新颖,或者说是文章的结构与以往有些不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反映我们的所思所想,我们在结构上作了一些调整。过去写调研报告,一般是“三部曲”,即成绩、问题、建议。这样写的好处是一目了然,读者可以比照清晰地看到“建议”之“矢”,直接射向“问题”之“的”。但如果问题都很清楚,不必多作分析,把“问题”列作一部分显得单薄,且在后面的建议部分重新提起又多了一些文字。因此这次我们将问题和建议放在一起写。这样写是开枝同志提出来的。现在看来,合在一起写使文章显得更紧凑,在有限的篇幅里容纳了更多的内容。这是一。第二,“成绩”即第一部分分成三块来写。一是各项政策措施基本得到贯彻落实。主要是对照《意见》的有关支持规定,逐一看落实情况。譬如其中写道:“《意见》中只有一句话的也有实质性的支持”,并举例说明,从中也可以看到《意见》确是“真金白银”。二是利好政策极大地激发了老区苏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这主要是反映各地落实《意见》的积极行动和措施。三是《意见》引领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已见成效。这一块所见所闻,我们用较为轻松的笔调来写,有憧憬,有预期的喜悦。
  二是语言有生气,不会呆板。特别是报告的第一部分第三块,一些文字的表述较为生动。李希书记的批示和我们的调研报告发至有关地级以上市党委后,有一次我随开枝会长到肇庆了解情况,肇庆市委副书记杜敏琪见到我们便讲调研报告,其中说调研报告的文字很美,如“一条条新建的公路在群山中蜿蜒,或在原野一直伸向远方”等等,他都可以背出来。他说这都是实情,但只见你们在调研报告里这样写。其实调研报告不应是八股样,给人呆板的感觉。我们这次的写法,也是一个尝试。
  《源流》:据我们所知,省老促会每年呈送的调研报告都得到省领导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呢?
  姚泽源:因为事关老区苏区的发展、为老区人民谋福祉而提出决策建议,当省委省政府的参谋助手,我们不敢马虎。每一次调研报告的写作,虽说不上呕心沥血,也可以说是竭尽全力。2015年我会撰写的《关于我省革命遗址修复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时任省委常委、組织部部长李玉妹作了批示。2016年至2018年写的三个调研报告,时任省长朱小丹和现任省长马兴瑞均作了批示。2016年《关于我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情况的调研报告》,朱小丹省长批示常务副省长和分管副省长“抓紧研究老促会的有关建议”。在这个调研报告中,我们建议将当年彭湃、徐向前等同志领导海陆丰斗争的大南山革命根据地所辖的潮阳、潮南区列入享受海陆丰革命老区优惠政策的扶持范围,后来省政府采纳了我们的意见。2019年呈报的《关于加快我省老区发展的调研报告》,李希书记作了批示:“针对调研报告提出的问题,要深入研究,综合施策。有关建议可考虑纳入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中。”
  多年来我会的调研报告能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想来并不是偶然的,这里面有必然性。这必然性以后可以探讨,但其中提高素养很为重要:要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较坚实的理论支撑,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有解放思想和敢于创新的意识,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特别是敢讲真话叙实情述己见,还要有较为广博的知识等等。我们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其他文献
我出生于山村,成长于山村,对山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  新世纪之初,郁南县委、县政府在县城附近建设了大王山森林公园,在公园内建起了绿道、休闲亭等公共设施,种植了桃花、樱花、茶花、梅花、梨花,还在所有绿道两旁种上杜鹃花等。从那时候起,我常会利用节假日到大王山森林公园走一走。  大王山森林公园,属于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牌坊连着县城,后背连接广东与广西相交的同乐大山等数十座大小大一、高低不一的山。登上大王
期刊
龙虎隘古道,是“湖广古道”的重要通道,位于湖南省汝城县井坡乡界头村至乐昌市五山镇青岭村委会隘口子、地前坳、塘坳、松子岭路段,通往五山、廊田、樂昌。其中,界头至地前坳2公里全部由鹅卵石铺就,地前坳至塘坳、松子岭段由青石和麻石砌筑,其余大多为土路,崎岖光滑处则砌有石板便于行走。  乐昌段总长约4公里,在两山相夹的险要通道口,筑有石寨,名曰“龙虎隘”。龙虎隘由两个拱券式结构的石墙筑就,高约3米,长约6米
期刊
清明时节,在当地干部群众和吴有恒长孙吴兴国等见证下,吴有恒铜像在他的故居恩平市沙湖镇上凯岗村安放。  吴有恒,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香港工委书记,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南路地区特派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区部队司令员、粤中纵队司令员。建国后,历任中共粤中地委、广州市委书记,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羊城晚报》总编辑,广东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七大、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期刊
梅州是广东唯一一个全域为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是广东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自2016年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梅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在广州市和省直、中直驻粤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如期实现了全面脱贫,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2020年梅州全市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相对贫困户
期刊
2020年,是平凡而伟大的一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新时代发展描绘全新蓝图。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曲折,奋力为“十三五”规划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掀开描绘“十四五”规划宏伟蓝图的新篇章。  这一年,从江湖之远到庙堂之高,我们从未缺席。  “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用心用情用功振兴苏区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广东力量”“这是跨越十年的爱
期刊
全省老促会系統自1995年开展烈士后裔助学工作,至今已走过25年。  25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各级老促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大批老区家庭困难的烈士后裔圆读书梦,完成学业,促进就业,为实现家庭脱贫、老区人才培养、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全面小康、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老区人民和社会各界
期刊
本会从1992年创会以来,历任领导都高站位高热情,一以贯之地带领本会成员努力抓好烈士后裔助学工作。看到大批烈士后裔成长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由衷的高兴,这是我们多年工作的价值所在,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梅州苏区登记在册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五千七百多人。本会创会领导成员中的离休老领导不仅站位高热情高,还带头从养老金中捐出钱来成立了“烈士后裔助学金”,启动了我市“烈士后裔助学”工
期刊
2015年,在全省老区烈士后裔助学工作二十周年之时,我们进行了首次总结表彰。转眼五年过去,我们高兴地看到,过去五年全省各级老促会在党、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戮力同心,以更加强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扎实进取地工作,使全省老区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今天的二十五周年总结表彰再添上亮丽一笔。  ● 二十五年烈士后裔助学矢志不渝、成绩喜人  怀揣共产党人的初心,为老区烈士后裔助学送去一片爱心
期刊
我市烈士后裔的助学工作开展25年来,共筹集助学金615.73万元,累计资助烈士后裔学生5455人。特别是2015年至2019年5年来,筹资总额连年增加,共筹集资金370.375万元,是过去20年的1.5倍。资助人数888人,人均可领4171元,是过去人均537元的7.8倍。2018-2019两年资金总额双双突破100万元。2019年首次实现资金配套县县达标,完全实现大专以上6000元/人/学年、中
期刊
我们老促会在省、市老促会、开平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直以来坚持两轮驱动,对革命烈士后裔的助学和对革命老区高考优秀学生实行奖勵两件善事一起筹划、一起抓落实,助力革命老区子女读书成才,社会反应热烈。  我们每年及早将有关革命烈士后裔的助学计划向江门市老促会汇报,争取省和江门市老促会的支持资金早日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向开平市政府请示汇报,争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努力把助学工作做得更好。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