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

来源 :临床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应用Hybrid技术,腹主动脉去分支化联合降主动脉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的经验及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胸腹主动脉病变病人10例,其中胸腹主动脉瘤1例,胸腹主动脉夹层9例.根据主动脉疾病累及范围,先行相应累及部位的内脏动脉旁路手术,再一期或二期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修复.随访3~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5个月.结果 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9例一期腔内修复,1例二期腔内修复.同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5小时,平均腔内手术时间2.0小时.术后30天无死亡病例,围术期5例急性肾损伤,5例急性肝损伤,3例肠梗阻,1例肠漏.其中肠漏瘘病人术后3个月死亡.至随访结束时,所有病人无内漏、截瘫,随访期间所有旁路血管通畅,无狭窄.结论 杂交技术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病可行,近中期疗效满意,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ic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初学者在独立操作时胆总管下段角度与出现ERCP术后胰腺炎(post ercp pancreatitis,PEP)的关系.方法由初学者操作的ERCP手术病人65例,按胆总管下段与垂直线成角的角度分为小角度(≤30°,34例)及大角度(>30°,31例)两组.比较两组的插管时间,插入胰腺情况,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术后出血等.结果小角度插管
目的探讨荧光腹腔镜对胆囊切除术中胆囊三角识别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13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87例,采用普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43例,采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腹腔镜胆囊切除,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30例全部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囊切除,未出现中转开腹情况.A组的手术时间(69.75±25.64)分钟、术中出血量(4.40±4.02)ml、住院时间(4.49±1.01)天、拔管时间(3.15±0.83)天,有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结节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PTC患者(PTC组,147例)和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良性结节组,328例)共475例的一般资料、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结果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TC组的男性患者比例、年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PTC组患者结节质地实性、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微钙化、纵横比>1、单发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中恶性程度极高的疾病,到目前为止,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手段,但就诊时仅约20%的胰腺癌病人可行手术治疗.即使采取手术治疗、放化疗、生物治疗
随着近十年全基因组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非编码RNA得到深度挖掘,环状RNA(circRNA)也逐渐成为近年的研究热门。circ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眼科学疾病中也已展开相关研究。本文将重点对环状RNA的机制以及在各种眼科疾病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发现进行综述,并就circRNA在眼科疾病中的潜在临床意义作简要探讨。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横形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4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横形髌骨骨折40例,采取前瞻随机对照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采取闭合复
病人,女性,66岁.因呕吐、反酸、嗳气1 年入院.15 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母亲因胃癌去世,哥哥为完全内脏反位(situs inversus totalis,SIT).体格检查:右位心,体重指数(b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治疗.规范化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病人营养状态,提高手术治疗耐受性,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个体化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不同神经阻滞方式对胸腔镜下肺结节手术病人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2020年6月~12月行胸腔镜下肺结节手术,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共1176例,其中494例行神经阻滞,包括胸腔镜下肋间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和超声引导下竖脊肌阻滞.探讨不同神经阻滞方式与肺结节手术病人早期康复的关系.结果实施神经阻滞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3(2,7)天,未行神经阻滞的病人为5(3,9)天,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实施的神经阻滞病人在恢复室停留时间为46(35,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导致视网膜中微血管的不可逆性损伤,是糖尿病患者首要致盲性眼病。DR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与新生血管形成等因素。临床上多以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割术或药物治疗为主。我国传统中药组方与中药单体在DR治疗,特别是视网膜保护方面具有独特功效,为DR治疗提供有益补充。本文综述了代表性中药组方与中药单体在DR治疗中的应用实践与作用机制,以期为DR的临床治疗与新药研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