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古文的補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十分有必要,有意义。教师可通过复习旧课导入小古文的学习,引领学生梳理人物关系、进行对比阅读、整理学习方法,使学生领略到古文学习的意趣,从而爱上小古文。
[关键词]高年级;小古文;补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4-0062-03
【背景】
文言文编入统编教材,凸显了古文的课程地位,强化了古文在传统继承与文化认同方面的课程意蕴和功能。编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精心安排了16篇文言文,但随着教材的一次性全面使用,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中年级的文言文他们并未学过。这就无法遵循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无法实现发展兴趣、有效传承的学习目标。为了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文言文有个全面的认识,与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有效衔接,我们探索在小学高年级把中年级教材中的文言文有机整合、有效拓展,展开适当的补学活动。
【补学内容】文言文《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
【学习目标】
1.掌握方法:初步掌握古文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会说故事内容;
2.品读韵味:学会用正确的节奏,读出古文的文意、文境,背诵课文;
3.发展兴趣:充分感悟古文的特点,感受人物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生字归类走进古代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第一次学习了文言文。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也叫古文。以文言为主要形式和载体的文章、书籍浩如烟海,凝结着古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成就。还记得是用什么方法学习文言文吗?
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
师:古文讲究字字落实,遇到不理解的还可以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两则文言文(出示课题:《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读读课题,在学习过程中你会发现学习理解的方法和文言文的魅力。
师:课前同学们初读了课文,(出示“瓮、迸、戎”)这三个字都是后鼻音,要读准,我们一起来读。
(生正音)
师:(出示瓮和缸的图片)这两样都是盛东西的器具,哪个是瓮?
生:口小肚大的叫“瓮”。
师:口小肚大的叫“瓮”,一般用陶所制,而口大肚也大的叫“缸”,一般用瓦制成。汉字就是这么有趣,再读一遍生字。
【设计意图:在课前学习任务单中,让学生回忆自己已经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样的复习导入,基于原有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带着中心目标开启了新的文言文的学习;三个生字的学习,紧扣后鼻音,同类识记,快速掌握;“瓮”与“缸”的比较异同,帮助学生发现了汉字由古至今变化的趣味性和表达的严密性,从而在看似常态的生字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分辨力,更把学生带入了古代情境中。】
二、梳理人物关系,层层理解初识古风
(一)学习《司马光》
师:我们先来学习《司马光》。课前大家都预学过了,读一遍,把字音读准,注意多音字“没”的读音,学会正确停顿。
生1:一个孩子登上瓮,失足落水,“没”是淹没的意思,读mò。
师:这是理解古文的一个方法,即结合生活经验。
(生跟着录音读)
师:文中有哪些人物?分别指的是谁?来做道数学题,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思考:“群儿”“一儿”“众”“光”“儿”。
[ ][ ][ ]
生2:“一儿”失足,司马“光”勇救,其他“众”者全都离开,“儿”得救。“儿”即“一儿”、落水儿。所有人合起来就是“群儿”。
师:瞧,当文言文中人物多的时候,我们还要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自己再读一遍。课文大致的意思明白了,能列个小标题吗?
(生思考)
师:看第一句,起因可以怎么概括?
生3:群儿玩耍,一儿落水。
师:我们来看看故事的经过。有几个关键字的意思大家要掌握(弃:放弃;去:离开)。众人都离开了,只有司马光镇定自若,他是怎么救人的?
生4:他拿起石头去敲打瓮。(持:拿着,握住;击:敲打)
师:是啊,他使劲地敲打,瓮被击破了,水涌了出来。用8个字概括一下。
生5:众去光留,以石破之。
师:只听得“砰——”(生补充:瓮被击破了),“哗——”(生补充:水涌出来了),小儿得救了。这是一位怎样的司马光?
生:(众)勇敢的,镇定的,机智的司马光。
师:短短30个字,两句话,把故事叙述得完整清楚,跌宕起伏,令我们浮想联翩。这就是古文的魅力。
(二)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
师:我们来学习另一则文言文,(出示课题)来看看另一群小儿,他们又演绎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师:先看题目,王戎,何许人也?你怎么知道的?
生1:课后注释1告诉了我们王戎的生平。
师:学习要学会借助注释。这个题目直接点明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跟录音读一遍。
(生大声读,注意停顿、节奏)
师:这个故事中又有哪些人物呢?
生2:王戎、诸小儿、诸儿、戎。
师:“诸小儿”和“诸儿”是同一群人吗?读读,想想。
生3:指的是同一群人。
师:嗯,我们发现人数是一样的,古人有时为了语感,表达时会有所变化。许多小朋友叫“诸儿”,许多成年人叫——
生4:诸位。
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读读第一句。(出示:尝)文言文中,一般句首的“尝”都表示曾经的意思。 生5:起因是七歲的王戎曾经与一些小孩游玩。
生6:经过是孩子们见路边李树结满了果子,争相跑去摘,只有王戎没动并告知原因。
师:(出示“多子折枝”的图片)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7:果实累累、硕果满枝。
师:只有王戎没有动,他在干吗?
生8:在观察,在思考。
师:结果呢?
生9:诸儿尝后确实如此。
师:读读,想想,“取之”和“信然”间省略了什么?你发现学习文言文的又一方法了吗?
生10:省略了“品尝”。我发现,理解文言文有时还需要有机地进行增补。
师:全文有三个“之”,找找看,分别代指什么?
生11:“取之”,代指李子;“人问之”,代指王戎;“取之”,代指李子。
师:看,“之”在这则文言文中有时表示人,有时表示物。它还有其他好多用法,你们以后会发现的。
【设计意图:学习需要方法,学习文言文更要讲究方法。教师通过梳理人物关系,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走第一个来回,设计填空题、辨别题,避免了文言文学习的枯燥,又使学生初识了文言文的一些特点;通过梳理文章脉络,教师带领学生走第二个来回,相机出示重要字的意思并拓展一些用法,帮助学生建立了古文学习字字落实的概念,又使学生发现了古文的“意”与“韵”相得益彰,“意”与“情”和谐交融。学生饶有兴致地徜徉在古汉语中,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感悟。同时,两则文言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便于学生更好地联系彼此,从而有了更为扎实的习得。】
三、对比阅读,深度思考领略古韵
(出示课前学习任务单:比较阅读两则文言文,你发现有哪些相同之处吗?)
生1:都写了历史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师:是的,叙述对象都为历史人物,这两则又叫历史故事。
生2:文章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生3:有很多动作描写。
师:我们先来看《司马光》,找找、圈圈有哪些动词?
生4:(圈后交流)“戏、登”这两个动词勾勒出了调皮的孩儿形象。
生5:“跌、没”写出了一个孩子失足落水,危险的场景。
生6:“弃去、持、击”,众儿和司马光做对比,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司马光。
生7:“迸、活”描写了小儿化险为夷,得救的场面。
师:这样生动的画面感,全靠一系列准确的动词描写。自己再欣赏着朗读一遍,边读边想象画面,做做动作,把这些人物形象和不同场景表现出来。
(生朗读,读出古文的韵味)
师:(出示苏教版课文《说勤奋》中写司马光小时候勤奋读书的一段和人物卡片)浏览两段文字,并与课文联系,看看这三份材料之间有何关联。
生8:司马光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书法家,跟他从小勤奋读书、勤于动脑分不开。
师:《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是否具有同样的写作特色呢?请大家先把描写诸儿动作的词圈起来。
(生圈“走、取、问、取”)
师:王戎的动作呢?
生9:他不动,只有一个“答”字。
师:“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孩子们会好奇地问些什么问题呢?自由说。
生10:诸儿好奇地问:“王戎,你为什么不摘李子啊?”
生11:“王戎,李子又大又红,一定很甜,你为何不去摘?”
师:“唯戎不动。”王戎真的没动吗?读读,想想,他在做什么?
生12:他在观察,他观察到“多子折枝”。
生13:他在思考。“多子折枝”的李树不是长在小径上,而是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大路上,为什么呢?
师:你能根据这三个标点补充王戎的所思所想吗?(?。!)
生14:奇怪?为何没人采摘呢?此必苦李!此必苦李!
师:王戎观察入微,思维缜密,长大以后以远见卓识闻名,这与他从小养成的观察、思考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看来,在学习理解时,我们要适当展开想象。
师:这两则文言文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
生15:大量动词,精准表达。
生16:在善用动词的同时,还将王戎与诸儿对比,将司马光与众儿对比,更好地突出了人物形象。
师:巧用动词,借之展现画面,表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形象。这两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
生17:司马光,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关爱同伴。
生18:王戎,观察入微、善于思考、稳重聪慧。
师:两人都很聪明,司马光冷静、智勇,王戎细察、善思。这样的古文言简意赅,凝练隽永。感谢古代先贤留下了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供我们后人读之,思之,悟之,获之。让我们配乐朗读,体会其结构、脉络、立意和气势,结尾处可以把尾音拖长些,会更有韵味。
【设计意图:这两篇文言文虽短,但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小古文做大文章。因此,教师安排了再一次的比较阅读,让学生读出古文的精髓,读出古文的神韵。教师通过思考题,指出思考的路径、赏析的着力点,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学生通过深度思考,把握了文言文的特点:短小精悍,用词精准,意蕴丰富。在找寻相同点后,教师又点拨学生发现两位历史名人在聪慧的背后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于细微处更精准地走进文本,读懂人物。这就是语文的魅力。】
四、整理学习要点,迁移方法活学活用
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回顾一下你获得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生充分交流)
(师相机出示“鱼骨图”:借助注释、勤查字典、了解古今异义、适当调换次序、适当进行增补、理清人物关系、结合已有经验、结合插图、联系旧知、展开想象) 师:有一个方法是学习古文始终要用的,老师送给大家“三多”(多读、多背、多记)。
师:同学们,今天该到下课的时候了,我们也来学学古人的道别方式:诸位,多谢合作,后会有期!
生:多谢多谢!后会有期!
【设计意图:学贵得法。课结束前,将本节课运用到的学习方法加以回顾梳理,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力图让学生在感性理解的基礎上对文本内容进行理性的思考,让学生在学而生趣中得言得意、得法得道。】
【教学反思】
这两则文言文采用一个课时来教学,文短言浅,但为了达成发展学生的文言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文言学习基础,感悟文言文特点等教学目标,在设计时,教师带领学生到文中走了三个来回。实践下来,学生津津有味,习得了方法。
1.经典的配乐,帮助学生走进历史。文言文意境悠远,一唱三咏。教学中选取贾鹏芳的二胡《春景》曲,作为吟诵的背景音乐,悠扬的旋律,二胡的婉转,似乎让时间倒流了,把学生带进了清纯、清净的远古时代,去触摸当时的文字,感知当年的逸事,捕捉本真的色彩,学生徜徉在抑扬顿挫之间,满目风采,自成一景。这便是文言文的魅力,学生喜欢,教师也陶醉其中。
2.准确的目标,彰显文言课堂的魅力。学生对这两则故事的内容基本都熟悉,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地学呢?笔者上完课之后的感悟是,我们要上出文言文的味道来,要让学生学文言的意思,学文言的表达,悟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带着学生真正走进文言的意境中,真正领悟每一个文字背后蕴含的丰富内容,建立字字落实的意识,让学生学会通过补充、想象、调整等方法,把短小的故事读厚,把浅显的文意读深,把简单的人物读活。做到这些,学生自然会爱上文言文,自然会学文言文。
3.方法的总结,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教学中,随着对文本理解的推进,教师对文言文学习所必须要掌握的方法进行了揭示,引领学生带着思考走进了文本,若有所获地结束了本课,他们读得懂了,想得透了,也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了。在学习中,学生的语言空间、思维空间和情感空间均被打开,实现了文虽浅而法清晰的教学目标。课后,教师安排学生找出历史名人小时候有趣的文言故事,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读读、学学,由此以篇带类,着眼小文本,放眼大语文。
总之,让高年级学生补学小古文十分有必要,有意义。小古文在理解上难度较低,学生可以更加充分地感知文言文的有趣、有味、有韵、有情,领略古代先贤的智慧与气度。语言之妙在诵读中不断升华,文化之魂在走进中不断浸润,学生也就爱上了文言文。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高年级;小古文;补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4-0062-03
【背景】
文言文编入统编教材,凸显了古文的课程地位,强化了古文在传统继承与文化认同方面的课程意蕴和功能。编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精心安排了16篇文言文,但随着教材的一次性全面使用,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中年级的文言文他们并未学过。这就无法遵循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无法实现发展兴趣、有效传承的学习目标。为了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文言文有个全面的认识,与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有效衔接,我们探索在小学高年级把中年级教材中的文言文有机整合、有效拓展,展开适当的补学活动。
【补学内容】文言文《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
【学习目标】
1.掌握方法:初步掌握古文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会说故事内容;
2.品读韵味:学会用正确的节奏,读出古文的文意、文境,背诵课文;
3.发展兴趣:充分感悟古文的特点,感受人物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生字归类走进古代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第一次学习了文言文。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也叫古文。以文言为主要形式和载体的文章、书籍浩如烟海,凝结着古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成就。还记得是用什么方法学习文言文吗?
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
师:古文讲究字字落实,遇到不理解的还可以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两则文言文(出示课题:《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读读课题,在学习过程中你会发现学习理解的方法和文言文的魅力。
师:课前同学们初读了课文,(出示“瓮、迸、戎”)这三个字都是后鼻音,要读准,我们一起来读。
(生正音)
师:(出示瓮和缸的图片)这两样都是盛东西的器具,哪个是瓮?
生:口小肚大的叫“瓮”。
师:口小肚大的叫“瓮”,一般用陶所制,而口大肚也大的叫“缸”,一般用瓦制成。汉字就是这么有趣,再读一遍生字。
【设计意图:在课前学习任务单中,让学生回忆自己已经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样的复习导入,基于原有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带着中心目标开启了新的文言文的学习;三个生字的学习,紧扣后鼻音,同类识记,快速掌握;“瓮”与“缸”的比较异同,帮助学生发现了汉字由古至今变化的趣味性和表达的严密性,从而在看似常态的生字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分辨力,更把学生带入了古代情境中。】
二、梳理人物关系,层层理解初识古风
(一)学习《司马光》
师:我们先来学习《司马光》。课前大家都预学过了,读一遍,把字音读准,注意多音字“没”的读音,学会正确停顿。
生1:一个孩子登上瓮,失足落水,“没”是淹没的意思,读mò。
师:这是理解古文的一个方法,即结合生活经验。
(生跟着录音读)
师:文中有哪些人物?分别指的是谁?来做道数学题,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思考:“群儿”“一儿”“众”“光”“儿”。
[ ][ ][ ]
生2:“一儿”失足,司马“光”勇救,其他“众”者全都离开,“儿”得救。“儿”即“一儿”、落水儿。所有人合起来就是“群儿”。
师:瞧,当文言文中人物多的时候,我们还要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自己再读一遍。课文大致的意思明白了,能列个小标题吗?
(生思考)
师:看第一句,起因可以怎么概括?
生3:群儿玩耍,一儿落水。
师:我们来看看故事的经过。有几个关键字的意思大家要掌握(弃:放弃;去:离开)。众人都离开了,只有司马光镇定自若,他是怎么救人的?
生4:他拿起石头去敲打瓮。(持:拿着,握住;击:敲打)
师:是啊,他使劲地敲打,瓮被击破了,水涌了出来。用8个字概括一下。
生5:众去光留,以石破之。
师:只听得“砰——”(生补充:瓮被击破了),“哗——”(生补充:水涌出来了),小儿得救了。这是一位怎样的司马光?
生:(众)勇敢的,镇定的,机智的司马光。
师:短短30个字,两句话,把故事叙述得完整清楚,跌宕起伏,令我们浮想联翩。这就是古文的魅力。
(二)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
师:我们来学习另一则文言文,(出示课题)来看看另一群小儿,他们又演绎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师:先看题目,王戎,何许人也?你怎么知道的?
生1:课后注释1告诉了我们王戎的生平。
师:学习要学会借助注释。这个题目直接点明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跟录音读一遍。
(生大声读,注意停顿、节奏)
师:这个故事中又有哪些人物呢?
生2:王戎、诸小儿、诸儿、戎。
师:“诸小儿”和“诸儿”是同一群人吗?读读,想想。
生3:指的是同一群人。
师:嗯,我们发现人数是一样的,古人有时为了语感,表达时会有所变化。许多小朋友叫“诸儿”,许多成年人叫——
生4:诸位。
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读读第一句。(出示:尝)文言文中,一般句首的“尝”都表示曾经的意思。 生5:起因是七歲的王戎曾经与一些小孩游玩。
生6:经过是孩子们见路边李树结满了果子,争相跑去摘,只有王戎没动并告知原因。
师:(出示“多子折枝”的图片)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7:果实累累、硕果满枝。
师:只有王戎没有动,他在干吗?
生8:在观察,在思考。
师:结果呢?
生9:诸儿尝后确实如此。
师:读读,想想,“取之”和“信然”间省略了什么?你发现学习文言文的又一方法了吗?
生10:省略了“品尝”。我发现,理解文言文有时还需要有机地进行增补。
师:全文有三个“之”,找找看,分别代指什么?
生11:“取之”,代指李子;“人问之”,代指王戎;“取之”,代指李子。
师:看,“之”在这则文言文中有时表示人,有时表示物。它还有其他好多用法,你们以后会发现的。
【设计意图:学习需要方法,学习文言文更要讲究方法。教师通过梳理人物关系,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走第一个来回,设计填空题、辨别题,避免了文言文学习的枯燥,又使学生初识了文言文的一些特点;通过梳理文章脉络,教师带领学生走第二个来回,相机出示重要字的意思并拓展一些用法,帮助学生建立了古文学习字字落实的概念,又使学生发现了古文的“意”与“韵”相得益彰,“意”与“情”和谐交融。学生饶有兴致地徜徉在古汉语中,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感悟。同时,两则文言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便于学生更好地联系彼此,从而有了更为扎实的习得。】
三、对比阅读,深度思考领略古韵
(出示课前学习任务单:比较阅读两则文言文,你发现有哪些相同之处吗?)
生1:都写了历史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师:是的,叙述对象都为历史人物,这两则又叫历史故事。
生2:文章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生3:有很多动作描写。
师:我们先来看《司马光》,找找、圈圈有哪些动词?
生4:(圈后交流)“戏、登”这两个动词勾勒出了调皮的孩儿形象。
生5:“跌、没”写出了一个孩子失足落水,危险的场景。
生6:“弃去、持、击”,众儿和司马光做对比,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司马光。
生7:“迸、活”描写了小儿化险为夷,得救的场面。
师:这样生动的画面感,全靠一系列准确的动词描写。自己再欣赏着朗读一遍,边读边想象画面,做做动作,把这些人物形象和不同场景表现出来。
(生朗读,读出古文的韵味)
师:(出示苏教版课文《说勤奋》中写司马光小时候勤奋读书的一段和人物卡片)浏览两段文字,并与课文联系,看看这三份材料之间有何关联。
生8:司马光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书法家,跟他从小勤奋读书、勤于动脑分不开。
师:《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是否具有同样的写作特色呢?请大家先把描写诸儿动作的词圈起来。
(生圈“走、取、问、取”)
师:王戎的动作呢?
生9:他不动,只有一个“答”字。
师:“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孩子们会好奇地问些什么问题呢?自由说。
生10:诸儿好奇地问:“王戎,你为什么不摘李子啊?”
生11:“王戎,李子又大又红,一定很甜,你为何不去摘?”
师:“唯戎不动。”王戎真的没动吗?读读,想想,他在做什么?
生12:他在观察,他观察到“多子折枝”。
生13:他在思考。“多子折枝”的李树不是长在小径上,而是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大路上,为什么呢?
师:你能根据这三个标点补充王戎的所思所想吗?(?。!)
生14:奇怪?为何没人采摘呢?此必苦李!此必苦李!
师:王戎观察入微,思维缜密,长大以后以远见卓识闻名,这与他从小养成的观察、思考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看来,在学习理解时,我们要适当展开想象。
师:这两则文言文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
生15:大量动词,精准表达。
生16:在善用动词的同时,还将王戎与诸儿对比,将司马光与众儿对比,更好地突出了人物形象。
师:巧用动词,借之展现画面,表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形象。这两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
生17:司马光,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关爱同伴。
生18:王戎,观察入微、善于思考、稳重聪慧。
师:两人都很聪明,司马光冷静、智勇,王戎细察、善思。这样的古文言简意赅,凝练隽永。感谢古代先贤留下了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供我们后人读之,思之,悟之,获之。让我们配乐朗读,体会其结构、脉络、立意和气势,结尾处可以把尾音拖长些,会更有韵味。
【设计意图:这两篇文言文虽短,但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小古文做大文章。因此,教师安排了再一次的比较阅读,让学生读出古文的精髓,读出古文的神韵。教师通过思考题,指出思考的路径、赏析的着力点,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学生通过深度思考,把握了文言文的特点:短小精悍,用词精准,意蕴丰富。在找寻相同点后,教师又点拨学生发现两位历史名人在聪慧的背后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于细微处更精准地走进文本,读懂人物。这就是语文的魅力。】
四、整理学习要点,迁移方法活学活用
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回顾一下你获得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生充分交流)
(师相机出示“鱼骨图”:借助注释、勤查字典、了解古今异义、适当调换次序、适当进行增补、理清人物关系、结合已有经验、结合插图、联系旧知、展开想象) 师:有一个方法是学习古文始终要用的,老师送给大家“三多”(多读、多背、多记)。
师:同学们,今天该到下课的时候了,我们也来学学古人的道别方式:诸位,多谢合作,后会有期!
生:多谢多谢!后会有期!
【设计意图:学贵得法。课结束前,将本节课运用到的学习方法加以回顾梳理,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力图让学生在感性理解的基礎上对文本内容进行理性的思考,让学生在学而生趣中得言得意、得法得道。】
【教学反思】
这两则文言文采用一个课时来教学,文短言浅,但为了达成发展学生的文言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文言学习基础,感悟文言文特点等教学目标,在设计时,教师带领学生到文中走了三个来回。实践下来,学生津津有味,习得了方法。
1.经典的配乐,帮助学生走进历史。文言文意境悠远,一唱三咏。教学中选取贾鹏芳的二胡《春景》曲,作为吟诵的背景音乐,悠扬的旋律,二胡的婉转,似乎让时间倒流了,把学生带进了清纯、清净的远古时代,去触摸当时的文字,感知当年的逸事,捕捉本真的色彩,学生徜徉在抑扬顿挫之间,满目风采,自成一景。这便是文言文的魅力,学生喜欢,教师也陶醉其中。
2.准确的目标,彰显文言课堂的魅力。学生对这两则故事的内容基本都熟悉,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地学呢?笔者上完课之后的感悟是,我们要上出文言文的味道来,要让学生学文言的意思,学文言的表达,悟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带着学生真正走进文言的意境中,真正领悟每一个文字背后蕴含的丰富内容,建立字字落实的意识,让学生学会通过补充、想象、调整等方法,把短小的故事读厚,把浅显的文意读深,把简单的人物读活。做到这些,学生自然会爱上文言文,自然会学文言文。
3.方法的总结,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教学中,随着对文本理解的推进,教师对文言文学习所必须要掌握的方法进行了揭示,引领学生带着思考走进了文本,若有所获地结束了本课,他们读得懂了,想得透了,也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了。在学习中,学生的语言空间、思维空间和情感空间均被打开,实现了文虽浅而法清晰的教学目标。课后,教师安排学生找出历史名人小时候有趣的文言故事,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读读、学学,由此以篇带类,着眼小文本,放眼大语文。
总之,让高年级学生补学小古文十分有必要,有意义。小古文在理解上难度较低,学生可以更加充分地感知文言文的有趣、有味、有韵、有情,领略古代先贤的智慧与气度。语言之妙在诵读中不断升华,文化之魂在走进中不断浸润,学生也就爱上了文言文。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