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颞下锁孔人路开放脑神经池至上岩斜区的显微解剖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y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定量对比分析在前颞下锁孔人路中开放脑神经池前后至上岩斜区的显露面积和操作角度.方法 采用导航工具,在20侧尸头标本上,测量并对比开放脑神经池前后上斜坡、脑干腹外侧显露面积,后岩床襞、基底动脉(BA)显露长度以及至BA顶端的操作角度.结果 开放脑神经池后上斜坡、脑干腹外侧显露面积为(136.7±19.8)mm2、(222.8±25.8)mm2;后岩床襞、BA显露长度为(11.5±0.6)mm、(10.3±2.0)mm以及至BA顶端的垂直操作角度(13.7±1.7)°,均有显著增加(P<0.05).至BA顶端的水平操作角度前后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 开放脑神经池后能够增加上岩斜区的显露面积和操作角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26例28个椎基底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9例;16例基底动脉瘤,10例椎动脉瘤.5例基底动脉顶部动脉瘤经翼点入路,5例基底动脉顶部和2例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用额颞颧(切断颧弓、扩大中颅窝底)入路,4例基底动脉中段动脉瘤采用乙状窦前(岩骨)和远外侧联合入路.10例椎动脉瘤中,4例椎动脉瘤采用乙状窦前(岩骨)和岩骨联合入路,6例取用远外侧-枕骨髁联合入路.
颅咽管瘤病理学上为良性,手术全切除理论上可以治愈,但肿瘤常常与垂体、垂体柄、第三脑室底等下丘脑结构关系紧密,使得全切除难度大,并伴随着术后高的并发症率及死亡率[1-2]。
期刊
目的 总结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规律和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5月37例病人术后经过.结果 37例患者有8例术后电解质正常,19例初始异常表现为低钠低氯,10例表现为高钠高氯.29例术后电解质紊乱患者出院时1例血钠略低,8例高钠高氯,20例完全正常.结论 术后24 h血浆钠氯离子表现最重要,低钠低氯在术后急性期对病人损害最大,血浆钠
目的 总结分析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后和硬件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改进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21例DBS术后病人和硬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例病人凶颅内出血没有统计在内.219例病人共植入328侧电极.结果 随访时间3-35个月,平均16.1个月.219例病人共发生和DBS硬件相关的并发症26例(11.9%)涉及21侧电极(6.4%).切口感染和(
一、资料与方法  1.主要试剂:2-甲氧雌二醇(2ME),雌二醇(E2)购自美国Sigma公司.  2.细胞培养:人胶质瘤细胞T98G细胞来自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于含10%胎牛血清、10%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MEM培养基中培养。
期刊
例1 女,56岁.反复发作性腹痛6年.每月发作4~6次,疼痛位于中卜腹部,伴头晕,持续数分钟小等.体检:神经系统及腹部检查(一),腹部B超、CT及胃镜榆查均(一)。
期刊
神经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化疗耐药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神经胶质瘤的治疗及患者预后生存和牛活质量.因此,探讨神经胶质瘤耐药产生原因及其机制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本实验选用常用的化疗药物阿霉素(ADM)和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SHG44为研究对象,用ADM浓度梯度递增结合间歇诱导法建立多药耐药的神经胶质瘤细胞株SHG,44/ADM,并对SHC:44/ADM的耐药特性及机制进行
期刊
神经胶质瘤的恶性比率逐年增高,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患者因其肿瘤基因的不稳定性、细胞异质性和广泛浸润性即使接受手术、放化疗,平均生存期也只有12-15个月[1].常规的放化疗并不能杀死所有的肿瘤细胞,如胶质母细胞瘤细胞通过下调P53基因[2]和上调DNA修复酶如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3]躲避放化疗伤害.恶性胶质瘤
期刊
患儿男,11岁.3周前出现水痘病毒感染,行抗病毒治疗,3 d后患儿感觉肩背部广泛针刺样疼痛,在外院诊治,考虑病毒所致神经性反应,未予特殊重视.当晚,患儿出现发热,上下肢无力,二便失禁,肩背部及胸部紧缩感,行脊髓MRI检查发现C4~T6多节段椎管内硬膜外病变,混杂信号,脊髓受压(图1a),考虑椎管硬膜外脓肿。
期刊
患者女,15岁.自出生后即发现腰骶部小肿物,表面上部有2个乳头,乳头周围色素沉着似乳晕状.随忠儿年龄增长乳头及皮下组织似乳房样增大,现肿物直径约7.0 cm,质软,无压痛,边界不清(图1),随月经周期到来,偶感肿物胀痛,尤溢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