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的培养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地域性,核心目标便是使小学教师能胜任小学多门主课程的教学工作,所以不仅要具有广博、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具备人文、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和更扎实全面的教学基本功,美术素养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格+特长”是培养其美术素养的主要目标定位,以期培养出能够具有美术、书法综合素质,在小学(尤其是山村小学)开展美术、书法课程教学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全科型”小学教育新师资。
关键词:“合格+特长”;美术素养;“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
以小学教育为主的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艺术教育在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种种现状和调查显示,在广大乡村,目前我国以小学为主的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除合格的专业藝术教师稀缺的问题之外,共同来创建“艺术场”的其他教师艺术素养更是“贫血”,这不但成为当前乡村小学艺术教育有效展开的一大瓶颈,更导致了在其他教育教学中因教学技能和手段的单薄和艺术素质的匮乏而难于真正达到培养“全人”的目的,整体上影响了乡村素质教育的深层推进。
“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针对性培养便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因为我国事实上存在大量经济发展较滞后的乡村,客观条件导致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做到一人专任一课,以云南为例,在很多县级城市小学,一人主教一门并兼教几门所谓“副科”的情形都还比比皆是,在乡村,一人或几人一校的情况更不鲜见,在客观上就要求一个老师必须能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管理。即便有条件合并办学的乡村小学,为节约有限师资资源,大多也很欢迎能胜任多门学科且具备多方面能力的“保姆型”小学教师。这势必要求这些老师需具备相当“复合型”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才能胜任,其中也就包括必要的艺术素养和技能。基于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和乡村特殊情况,在高师院校对“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的培养中,艺术素养和相关技能的培养必然是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可以在专职教师稀缺情况下可兼任部分艺术类课程,二是可以为学校的文体活动中增光添彩,三是可贴合素质教育中强调多学科融合贯通以突出综合应用的新要求,四是扎实的艺术素养和技能还可让他们在授课中手段更丰富多彩,增加课堂吸引力和趣味性。美术素养作为艺术素养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体系中,基于特殊的需要和要求,该如何定位和设置教学目标和课程,便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首要问题。
一、“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
“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是本科层次小学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中的一种,此外,还有综合型和分科型的培养模式。“全科型”教师要能胜任小学大部分学科的教学,要有更为全面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艺术技能等能力和素养。如楚雄师院目前的四年制本科公费师范生便是这种模式,主要针对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村,以适应师资短缺而出现的一种小学教育师资培养新模式。和其他类性的小学教育培养模式相比,基本核心课程大同小异,且都比较强调综合培养,但相对而言,为适应更为“综合性”的特殊需求,更为强调各项教师教育基本技能素养,比如艺术技能中的写、画、唱、跳、弹等实践能力,在培养中应加大实践训练环节,强化动手操作能力。
二、“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基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美术素养培养
美术素养的培养是“全科型”培养中的一部分,其定位和目标必须基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整体目标和规格来设定,才能做到定位准确清晰。
(一)“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基本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在培养目标方面,楚雄师范学院目前如是表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适应云南基础教育改革需求,能胜任乡村小学多门主干课程教学工作的高素质教师,能从事小学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小学教育工作者。
在培养规格方面,和艺术素养培养的相关点是:
知识:具有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具备人文、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能力:具备演讲、写作、写字、乐器、唱歌、绘画、社会实践、活动编创、信息技术、体育运动10项基本功。
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具备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高尚思想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能力。
(二)与美术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
其一,要能从事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其中也应包括美术课程(或兼教),而要能从事美术课程教学,除了要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教学技能(教学法)。
其二,需具备扎实全面的教学基本功,其中,美术素养中的简笔画、手工、板报、手绘等小学教师常用技能便是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需具备一定的美术欣赏及审美能力,除美术课需要以外,在其他课内课外,都将对学生的美育(审美、旨趣)发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其四,高素质教师须具有全面的素质教育理念、思想和实操能力,多学科的融合创新能力便是其一,能把包括美术素养在内的艺术素养有机融通于各科教学中,这是高素质教师的应有之义。故让这些未来的全科型教师具备一定美术素养是实现高素质教师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定位
为了达到上述定位和培养规格,笔者认为“全科型”小学教师的艺术素养培养(包括美术素养)应紧紧扣住一个总目标进行,即“合格+特长”。此处的“合格”,即指在艺术审美素养(审美、感悟力、表达力)、艺术知识、艺术技能素养、艺术教育教学方面,必须要达到一个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必须具备一项或多项艺术特长,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教育研究反思能力。前者是普及化的要求,属必修层次内容,后者属于拔高性的要求,层次上强调一定专业性和针对性。 以美术素养为例,“合格”的标准笔者认为应是:掌握初级的素描造型、色彩写生的一般方法和技能,能对较简单的静物、花卉等进行素描及色彩写生,能从造型、构图、色彩、整体等方面对一般美术作品进行赏评,并能把素描造型能力和色彩技能迁移到相关的美术技能学习中。掌握教学简笔画、板报设计、校园教室环境布置、纸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运用教学简笔画和纸工来辅助各科教学,能运用板报设计、校园教室环境布置、纸工等技能来优化辅助小学教师的基本工作,如辅导学生制作手抄报、出板报、布置校园教室环境等,并能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品评能力。部分学生还要掌握一定的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技能,能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及相关要求,设计出符合美术教育新课标基本要求的美术教学方案,并具备一定的说课、讲课、评课能力。“特长”则指的是:在经过上述“合格”达标后,学生可从油画、粉彩画、写意画、工笔画、泥塑、刺绣等诸多美术门类中,继续通过后续的学习,至少选择一门并达到一定的“特长”水准。
上述美术素养培养的基本目标定位,紧扣“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定位、目标和规格,既有作为一个乡村小学教师必备的一些美术基本知识技能的要求,也有作为一个高素质小学教师必备的美术教学基本功,如简笔画、板报设计等能力。同时,为了让部分学生能兼任美术课程,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法上提出要求,最后,为了未来能把美育贯穿教学始终,还对他们美术审美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合格+特长”,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培养一个在艺术素养上“合格”的“全科型”本科层次小学教育新师资。楚雄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此模式的探索卓有成效,针对“全科型”更为注重全面实践操作的小学师资培养,在艺术实践训练方面将比综合型的小学教师培养力度更大。
四、基于“合格+特长”目标定位的美术课程设置及作用简析
根据 “合格+特长” 的目标定位,结合“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对“全科型”小学教师美术素养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及其作用给出如下建议和思考:
(一)美术基础及审美欣赏能力——隐性素养
主要作用:具备必备的造型意识和后續相关美术学习的造型、构图、配色能力,陶怡情操,培育自身人格修养,具备现代大学生的基本人文艺术素养。
对应内容:《美术鉴赏》、《素描基础》,以及《装饰色彩》或《写生色彩》。
(二)辅助其他教学的美术技能
主要作用:辅助其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活化教学形态。
对应内容:简笔画、教学挂图、教具制作、手抄报、课件设计中的美术设计。
(三)其他常用美术技能
主要作用:布置并指导小学生美化校园环境、教室,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辅助开展班队主题活动,实现潜性美育。
对应内容:黑板报设计、手工制作(平面手工——剪纸、刺绣;立体手工——纸立体、贺卡;头饰、泥工、陶艺等)、校园环境设计以及校园舞台美术、墙报、校园海报的设计。
(四)小学美术教学技能
主要作用:让部分学生在未来能兼任并能胜任小学美术教师工作。
对应内容: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儿童绘画基础。
(五)部分学生具备一项美术特长(课外培养)
主要作用:让部分学生拥有一项拿得出手的“看家本事”,提高兼任美术课程的专业能力。
对应内容:中国画、油画、泥塑、刺绣、粉彩画。
此课程设计构想不但紧扣前面的目标定位,也紧紧贴合乡村教师这一特殊背景。
五、结语
全科型本科层次小学教师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由于小学教育专业本身面向乡村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对其培养的目的和意义要做重新审视和认识,更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差异,对其目标和定位做深入的思考和梳理。在上述的思考和探究中,“合格+特长”、师范性、面向乡村始终是我们思考的重要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多层次的艺术素养,以真正适应未来乡村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艺术素养的要求上既达到小学教育师范性的“格”,同时又不降大学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调”,还能面向乡村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作者单位:
楚雄师范学院
关键词:“合格+特长”;美术素养;“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
以小学教育为主的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艺术教育在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种种现状和调查显示,在广大乡村,目前我国以小学为主的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除合格的专业藝术教师稀缺的问题之外,共同来创建“艺术场”的其他教师艺术素养更是“贫血”,这不但成为当前乡村小学艺术教育有效展开的一大瓶颈,更导致了在其他教育教学中因教学技能和手段的单薄和艺术素质的匮乏而难于真正达到培养“全人”的目的,整体上影响了乡村素质教育的深层推进。
“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针对性培养便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因为我国事实上存在大量经济发展较滞后的乡村,客观条件导致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做到一人专任一课,以云南为例,在很多县级城市小学,一人主教一门并兼教几门所谓“副科”的情形都还比比皆是,在乡村,一人或几人一校的情况更不鲜见,在客观上就要求一个老师必须能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管理。即便有条件合并办学的乡村小学,为节约有限师资资源,大多也很欢迎能胜任多门学科且具备多方面能力的“保姆型”小学教师。这势必要求这些老师需具备相当“复合型”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才能胜任,其中也就包括必要的艺术素养和技能。基于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和乡村特殊情况,在高师院校对“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的培养中,艺术素养和相关技能的培养必然是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可以在专职教师稀缺情况下可兼任部分艺术类课程,二是可以为学校的文体活动中增光添彩,三是可贴合素质教育中强调多学科融合贯通以突出综合应用的新要求,四是扎实的艺术素养和技能还可让他们在授课中手段更丰富多彩,增加课堂吸引力和趣味性。美术素养作为艺术素养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体系中,基于特殊的需要和要求,该如何定位和设置教学目标和课程,便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首要问题。
一、“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
“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是本科层次小学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中的一种,此外,还有综合型和分科型的培养模式。“全科型”教师要能胜任小学大部分学科的教学,要有更为全面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艺术技能等能力和素养。如楚雄师院目前的四年制本科公费师范生便是这种模式,主要针对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村,以适应师资短缺而出现的一种小学教育师资培养新模式。和其他类性的小学教育培养模式相比,基本核心课程大同小异,且都比较强调综合培养,但相对而言,为适应更为“综合性”的特殊需求,更为强调各项教师教育基本技能素养,比如艺术技能中的写、画、唱、跳、弹等实践能力,在培养中应加大实践训练环节,强化动手操作能力。
二、“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基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美术素养培养
美术素养的培养是“全科型”培养中的一部分,其定位和目标必须基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整体目标和规格来设定,才能做到定位准确清晰。
(一)“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基本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在培养目标方面,楚雄师范学院目前如是表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适应云南基础教育改革需求,能胜任乡村小学多门主干课程教学工作的高素质教师,能从事小学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小学教育工作者。
在培养规格方面,和艺术素养培养的相关点是:
知识:具有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具备人文、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能力:具备演讲、写作、写字、乐器、唱歌、绘画、社会实践、活动编创、信息技术、体育运动10项基本功。
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具备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高尚思想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能力。
(二)与美术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
其一,要能从事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其中也应包括美术课程(或兼教),而要能从事美术课程教学,除了要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教学技能(教学法)。
其二,需具备扎实全面的教学基本功,其中,美术素养中的简笔画、手工、板报、手绘等小学教师常用技能便是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需具备一定的美术欣赏及审美能力,除美术课需要以外,在其他课内课外,都将对学生的美育(审美、旨趣)发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其四,高素质教师须具有全面的素质教育理念、思想和实操能力,多学科的融合创新能力便是其一,能把包括美术素养在内的艺术素养有机融通于各科教学中,这是高素质教师的应有之义。故让这些未来的全科型教师具备一定美术素养是实现高素质教师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定位
为了达到上述定位和培养规格,笔者认为“全科型”小学教师的艺术素养培养(包括美术素养)应紧紧扣住一个总目标进行,即“合格+特长”。此处的“合格”,即指在艺术审美素养(审美、感悟力、表达力)、艺术知识、艺术技能素养、艺术教育教学方面,必须要达到一个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必须具备一项或多项艺术特长,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教育研究反思能力。前者是普及化的要求,属必修层次内容,后者属于拔高性的要求,层次上强调一定专业性和针对性。 以美术素养为例,“合格”的标准笔者认为应是:掌握初级的素描造型、色彩写生的一般方法和技能,能对较简单的静物、花卉等进行素描及色彩写生,能从造型、构图、色彩、整体等方面对一般美术作品进行赏评,并能把素描造型能力和色彩技能迁移到相关的美术技能学习中。掌握教学简笔画、板报设计、校园教室环境布置、纸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运用教学简笔画和纸工来辅助各科教学,能运用板报设计、校园教室环境布置、纸工等技能来优化辅助小学教师的基本工作,如辅导学生制作手抄报、出板报、布置校园教室环境等,并能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品评能力。部分学生还要掌握一定的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技能,能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及相关要求,设计出符合美术教育新课标基本要求的美术教学方案,并具备一定的说课、讲课、评课能力。“特长”则指的是:在经过上述“合格”达标后,学生可从油画、粉彩画、写意画、工笔画、泥塑、刺绣等诸多美术门类中,继续通过后续的学习,至少选择一门并达到一定的“特长”水准。
上述美术素养培养的基本目标定位,紧扣“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定位、目标和规格,既有作为一个乡村小学教师必备的一些美术基本知识技能的要求,也有作为一个高素质小学教师必备的美术教学基本功,如简笔画、板报设计等能力。同时,为了让部分学生能兼任美术课程,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法上提出要求,最后,为了未来能把美育贯穿教学始终,还对他们美术审美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合格+特长”,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培养一个在艺术素养上“合格”的“全科型”本科层次小学教育新师资。楚雄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此模式的探索卓有成效,针对“全科型”更为注重全面实践操作的小学师资培养,在艺术实践训练方面将比综合型的小学教师培养力度更大。
四、基于“合格+特长”目标定位的美术课程设置及作用简析
根据 “合格+特长” 的目标定位,结合“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对“全科型”小学教师美术素养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及其作用给出如下建议和思考:
(一)美术基础及审美欣赏能力——隐性素养
主要作用:具备必备的造型意识和后續相关美术学习的造型、构图、配色能力,陶怡情操,培育自身人格修养,具备现代大学生的基本人文艺术素养。
对应内容:《美术鉴赏》、《素描基础》,以及《装饰色彩》或《写生色彩》。
(二)辅助其他教学的美术技能
主要作用:辅助其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活化教学形态。
对应内容:简笔画、教学挂图、教具制作、手抄报、课件设计中的美术设计。
(三)其他常用美术技能
主要作用:布置并指导小学生美化校园环境、教室,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辅助开展班队主题活动,实现潜性美育。
对应内容:黑板报设计、手工制作(平面手工——剪纸、刺绣;立体手工——纸立体、贺卡;头饰、泥工、陶艺等)、校园环境设计以及校园舞台美术、墙报、校园海报的设计。
(四)小学美术教学技能
主要作用:让部分学生在未来能兼任并能胜任小学美术教师工作。
对应内容: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儿童绘画基础。
(五)部分学生具备一项美术特长(课外培养)
主要作用:让部分学生拥有一项拿得出手的“看家本事”,提高兼任美术课程的专业能力。
对应内容:中国画、油画、泥塑、刺绣、粉彩画。
此课程设计构想不但紧扣前面的目标定位,也紧紧贴合乡村教师这一特殊背景。
五、结语
全科型本科层次小学教师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由于小学教育专业本身面向乡村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对其培养的目的和意义要做重新审视和认识,更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差异,对其目标和定位做深入的思考和梳理。在上述的思考和探究中,“合格+特长”、师范性、面向乡村始终是我们思考的重要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多层次的艺术素养,以真正适应未来乡村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艺术素养的要求上既达到小学教育师范性的“格”,同时又不降大学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调”,还能面向乡村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作者单位:
楚雄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