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中的教师人格塑造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_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是一种有助于他们心灵成长的教育,教师人格是其重要载体。教师人格具有平民性,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道德。它将道德教育还原于生活,易于唤起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对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生动践履。发挥教师人格的示范功能,要求教师提高道德自觉性,以德服人,将其崇高的道德理想、真实的道德情感、理性的道德意志、优秀的道德品质、灵动的道德智慧与学识风范、行为气质等聚集于一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教师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0)01-0104-05
  
  道德人格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它带有职业烙印,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人格特质和模式要求。教师人格主要是指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在其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优良的情感意志,合理的智能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事实上,从社会对教师人格的期望评价来看,教师人格已远远超出了教师职业和一般道德范畴,它不仅含有师德,也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法治观等高尚思想情操,是师格与人格的统一。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是一种有助于他们心灵成长的教育,教师人格是其重要载体;而以德服人,则是教师人格塑造的根本目标。
  
  一、教师人格的示范功能
  
  教师人格既具有本体的价值,又具有工具的价值。对于教师而言,道德人格是其个体道德风貌的标志,具有奉体价值。从人格修养的角度来看,教师首先要将自己培养好,“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对于教师的职业而言,教师人格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具有工具价值。从教育事业的角度看,教师要发挥自身人格的工具价值。马卡连柯在谈到教师的语言时曾经这样说过:“我们要善于这样说话:使孩子们在我们的话里感到我们的意志,感到我们的修养,感觉到我们的个性。”教师除了要树立人格榜样之外,特别重要的是要使自己的人格具有感化人的中介特性,否则就没有教师所应有的教育自觉。
  首先,教师人格将道德教育还原于生活。相对于理论教育而言,教师人格的示范是将道德教育还原于生活。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这种教育不能脱离人的生活,必须以实际生活为依托。教师人格是在实际生活中孕育产生的,它是生活的反映,是生活中可供大学生效仿的精神的典范。它具有很强的平民性,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道德。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就在大学生的身边,亲切、自然,容易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完全是可能的。这种以真实性为基础的模范人格具有更大的感召力,更值得大学生效仿和追求。学生通过对教师人格的了解、分析和体认,达到对道德意义及其价值的理解,在精神上受到震撼和鼓舞,促进自己良好人格的形成。
  其次,教师人格易于唤起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事实上,道德不论从它的产生,还是目的以及展现出来的价值意义上都不同于科学知识,因此,道德的学习也必然有它特殊的学习机制,具有知识学习所没有的独特性。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将一定的社会意识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将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外化为行为习惯。它绝不可能仅仅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是担当着德行转化的使命,具有情感特征。情感是对客观对象能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主观心理体验,与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如果客观对象能够满足人的主观需要,符合个人的利益要求,就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道德教育要求大学生对一定的道德规范首先要有情感上的认同和接纳,否则道德就无法内化为其自身的美德。情感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充满活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教师人格把大学生带到了具体的生活情景之中,使之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生活感受相联系,很容易调动起感动、赞叹、崇敬、仰慕等一系列积极的情感,形成以情感为核心的动力系统,由此激发他们去效仿。这种效仿的过程包括理性认识的成分,表现为对教师人格的美德、精神、意志等方面不断的体察和认同。在效仿的实践中大学生的心灵不断地得到陶冶和净化,最终将教师人格中的美德落实于自己的行动之中。
  再次,教师人格是对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生动践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对某种抽象的原则和规范的接纳,也不是对其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与防范,而是唤醒和弘扬人性中的善,引导大学生尊重自身的精神价值,追寻生活的意义。这样的教育决不是与道德原则的浅表性接触,也绝不可能通过灌输和说教就能实现。它需要引导大学生真切地感受生活,感受人的价值,诠释生命的意义,它需要对人、对历史、对社会的深刻了解,需要心灵的感悟、痛苦的思索与艰难的抉择,并不断地赋予自己的心灵世界以丰富和纯美。因此,这种教育必须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要立足于受教育者,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关注其心灵变化与个体生活意义的生成。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人格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真实的生活情景和可供效仿的道德榜样。学生们直接接触、亲身感受具体的活生生的教师人格,在对教师人格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将心比心,推人及己,最终实现精神的自主发展。
  
  二、教师人格的塑造模式
  
  在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中,发挥教师道德人格的示范功能,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道德自觉性,以德服人,将其崇高的道德理想、真实的道德情感、理性的道德意志、优秀的道德品质、灵动的道德智慧与学识风范、行为气质等聚集于一身,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展现出来。
  
  (一)崇高的道德理想
  教师的道德理想是影响学生道德人格发展和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作为教师,“他不仅应当教育自己,使自己达到理想的境地,而且还应当教育别人,他选择了培养和教育的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国外潮水般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正在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为此,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驾驭局面的引领能力,而这些智能素质,离不开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首先,教师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道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它是政治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它首先要求教师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在大是大非面前明辨是非;同时,还要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要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民族的安危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到自己对国家、社会和大学生所肩负的重大责任,用正确的理论去引导、教育大学生,对大学生出现的错误言行要敢于批评、纠正,决不迁就。
  其次,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追求。教师道德 人格的品位,在于其“取法乎上”的道德追求。教师要在人生层面努力确立自己的终极价值体系和生活理想;同时,充分认识教育事业的神圣价值,努力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只有形成了人格理想,并时时与自己的现实人格相对照,找到差距、缩小差距,真正的教师人格修养才能成为现实。同时,也只有从大处着眼,教师才能安贫乐道,专心从事自己的事业,正如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自身和在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最强烈的刺激;对他来说,把自我教育作为他终身的任务乃是一种双重的和三重的神圣责任。”
  
  (二)真实的道德情感
  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情感,是教师人格的核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它主要表现在情感上。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良好的情绪去影响、感动大学生,真正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从内心深处认同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政治、道德观点,并把这些观点转化为其自觉的行动。
  美国学者保罗·韦地博士花了40年时间,调查了9万名学生。据此,他得出一个好教师人格魅力的12个方面:(1)友善的态度;(2)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3)耐性;(4)兴趣广泛;(5)良好的仪表;(6)公正;(7)幽默感;(8)良好的品性;(9)对个人的关注;(10)坦率;(11)宽容;(12)有方法。这些要素的共同指向就是对学生真诚的爱心。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爱充满科学精神。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来源于他们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这种爱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成为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为此,教师应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要深入了解学生,以达到师生之间心灵上的沟通;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对每个学生寄予期望;要严格要求学生,严慈相济;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讲求艺术。教育的核心艺术是“爱学生”。这种师爱同于母爱又高于母爱。同于母爱表现在师爱也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甘于奉献;高于母爱表现在师爱讲求理性和艺术。师爱的理性表现在他能结合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的未来着想。教师的爱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则需要讲究艺术。爱学生首先要求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们的内心体验和真实情感。在认知上,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认知方式去要求学生;在情感上,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的情感需求;在实践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做出的行为选择,允许他们奇思妙想。
  再次,教师对学生的爱应陶冶其情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爱护学生,而且要赢得学生的敬爱。首先要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而这种“敬”是学生感召于教师的一身正气而萌发的,在这种“敬”的前提下,爱是自然而然的。这也就是说,教师要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而且,对于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现象,不能放任自流,要敢于和善于进行批评教育。这种批评是基于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关爱,在尊重其人格的基础上进行,使之对自身的不良道德行为感到羞愧和可耻,对不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感到惭愧,对批评教育发自内心地感到震撼,进而加强反思、加以改进。这种教育过程中的“动之以情”不是矫情造作,不是降低教师的主导地位去低级迎合,不是利用青年学生的心理劣性与他们搞好关系,而是发乎内心关爱,基于平等尊重,仗于浩然正气,循于艺术,止于理性,助长学生自身道德正义的力量。
  
  (三)理性的道德意志
  教师不仅以自己的学识影响人,而且也以自己的全部个性心理品质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教师职业是冷静的理智型职业,任何情绪的波动和感情的冲动都会直接干扰教育教学。因此,职业和环境的特点要求教师在心理和道德意志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自控能力。积极的心境、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教师人格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道德意志集中体现为教师的自制和宽容,以及对教育对象的爱护和尊重。
  首先,理性可以使教师做到自制和宽容。作为教师,要履行职责就必须培养自己的道德控制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以理性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身心的潜能,并在长期的实践和修养中,逐步使这种克制能力内化为自己良好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其次,理性使教师爱护和尊重教育对象。理性的教师心理健康,能真正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并以自己优良的个性、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广泛的兴趣、顽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去影响、带动学生。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
  理性的教师能做到豁达大度、冷静思考,能在学生冒犯时仍镇定自若,有一种宽广的胸怀,能对学生的问题保持体谅和理解,而非批评和审判。理性是一种对学生深切的关注,它不仅能分享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欢乐,更能分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失败和痛苦。
  
  (四)优秀的道德品质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道德的示范者。大学生往往将教育与教师作为一个整体来认知,教师的品行端正才能有效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教师应以德服人,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品德修养感染大学生。
  首先,“学为圣贤”是教师的职业传统。在中国教育史上,孔于是提出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的第一人。他极为重视教师人格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强调了用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发挥教育作用。孟子认为,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汉代董仲舒也提出,教师的责任在于“化民成性”,防止奸邪的产生。他认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其动中伦,其言当务”。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学为圣贤”的教师人格要求。到了现代,张伯苓先生更为强调人格感化的功效。他折出,与课堂讲授相比,“人格感化之功效,较课堂讲授之力,相去不可以道里计。”当时他所领导的南开大学,将博学通儒且能行为示范作为任用教师的绝对标准,学历、成果等只作为参考条件。因而形成了教师不断自觉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的氛围。邱宗彦、杨绍曾、范文澜、蒋廷黻等南开大学名师,无论从学养到学术,还是由责任心到人格,都堪称学生道德人格的榜样。
  其次,“以德服人”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在现代大学,大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人,他在人格方面与教师是平等的,因此,师生之间的交往应该是一种平等交往。但是,师生的交往又具有特殊性,那就是学生需要栽培。栽培的核心是教育学生做人, 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不仅是课本知识,而且是教师言谈举止所表现的操行和道德。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人格逐步完善的过程,而人格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人格魅力所施加的影响。教师人格是一种有效的德育资源,蕴涵着育人价值,能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育情境。教育实践表明,凡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无论是苏格拉底、苏霍姆林斯基,还是孔子、陶行知、鲁迅等,他们的人格魅力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产生着巨大的教育力量。
  
  (五)灵动的道德智慧
  教师的道德智慧是教师基于自己独特的个性,并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形成的对教育活动的批判性认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道德智慧是个人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统一,突出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首先,教师的道德智慧是理论智慧。教师的道德智慧是独特的,是具有教师个人特征的认知和行动。教师的个性品质千差万别,教师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也因人而异,而且教师面对的教育情景具有不确定性,每个教师需要应对的疑难问题各不相同,期间显现的智慧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不同教师即使是面对相似或相同的教育问题,由于他们的经历与经验不同,其智慧性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教师的道德智慧通过反思而来。教师的道德智慧不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或是长期的经验积累就可以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而是要不断地反思个人的所学、所看、所知、所感而逐渐积累并在突然间进发。没有反思的理论学习是学不到理论意义的;缺乏反思的实践经验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充其量是一种肤浅的见解。教师智慧的不确定性也决定教师不可能被教会智慧,而只能通过持之以恒的批判与反思才能磨砺和提升智慧。
  其次,教师的道德智慧是实践智慧。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具有复杂性,它有规律,但规律不是僵化的;它需要积累经验,但经验是不能简单复制的。教师的道德智慧正是指向于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教师只有通过智慧的彰显,才能在教育实践中获得成功。教师的道德智慧因教育实践的要求而生,又离不开实践的支撑;它是对教学常规的突破,是用不寻常的手段处理实践问题的一种方式。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在面对前所未见的教育“疑难杂症”时,往往能想常人之未想,做常人之未敢做,机智地将问题——化解。即使是表面上再熟悉不过的教育问题,智慧型教师的处理方式也常常是独辟蹊径,采用不落俗套的方法。因此,教师的道德智慧常常是与创造性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再次,教师的道德智慧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实践中,教与学的师生双边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充满活力的过程。教育情境不断变化,教师难免在教学活动中碰到偶然事件,这时如果不能灵活处理问题,就会导致教育受挫和失败。教师的道德智慧就在于洞察学生的内部精神世界,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随时随地根据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新情况,通过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对症下药式的师生互动,不断激发灵感、培育智慧。
  因势利导,就是指顺着学生心理、思想行为的发展趋势,加以有效引导。学生的发展趋势,既有向坏的方面转化的可能,也易于按人们的期望发展。教师的“利导”就是基于这种好的发展趋势之上的点拨、引导,发展他的优点,克服他的缺点,力求使外部的诱导、启发通过学生内因而起积极的作用。“势”是施教的基础和前提,“导”是施教的重点和中心。
  抓住时机,就是要适时根据情况,灵活果断地处理事先未预料的问题,及时调节,消除矛盾。教育情境错综复杂,瞬息万变,随时会发生一些意外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能迅速地判明情况,及时地确定行为方向,采取果断的措施,否则会使问题发展蔓延,甚至使自己处于难堪境地。教师既要坚持对缺点不妥协的原则性,同时又要耐心诚恳地帮助学生,对需要“热处理”的应当机立断,迅速处理;对需“冷处理”的不急于表态,待时机成熟时再逐步加以处理,使得学生心悦诚服。
  对症下药,就是要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使教育工作取得预期的成功。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个性特点和行为表现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才有可能充分估计到学生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在教育个别学生的同时又要对集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力求做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诚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
  长期以来,教师作为个体会受到既定职业道德传统和客观存在的职业道德文化的影响,在职业道德上经历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的完成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及其道德要求的认识或领悟的程度,依赖于其道德义务感的不断养成和职业道德策略上的不断成熟,是人格的修养过程。亚里士多德提出忠告,“人们自然具有的是接受德性的能力,先以潜能的形式被随身携带,后以现实活动的方式被展示出来。德性则和其他技术一样,是用了才有,不是有了才用。一切德性通过习惯而生成,通过习惯而毁灭。人们通过相应的现实活动,而具有某种品质,品质为现实活动所决定。”因此,作为以德服人的教育者,教师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自觉提高。
  
  责任编辑 赵 玲
其他文献
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对产业结构的一种划分。所谓“第四”并非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序排列,而是与第二产业密切相关(“四”表示“二”的乘方),是第二产业中需要高度脑力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PLC 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并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占据着核 心技术地位。PLC 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重要技术,是推动电气自动
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之一,高校科技期刊应建立有效的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机制。编辑要结合编辑实践对高校期刊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
电源系统是某型高炮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源系统发生故障将导致系统整体瘫痪.电源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稳态电压、纹波电压、浪涌电压、尖峰脉冲电压、起动扰动电压、初始
【正】据史书记载,北宋神宗时,郑獬任开封知府后.没几日,神宗便夸赞他;“为治甚好,百姓使之.郑獬听后,很吃惊.因
大跨度人行悬索桥随着城市景观、桥梁美学的追求,伴随大跨度悬索桥对轻质高强材料的不断运用提升,在步行 力宽窄特性下极易发生共振。本文以某主跨 338 米人行悬索桥为背景进
带式输送机是目前所有矿井生产运输必不可少的一个设备,且正逐渐朝着长距离、大功率、高带速以及高稳定性 方向发展,其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要求也越来高。传统带式输送机的驱动
地铁项目建设中,基坑施工一直是重点及难点,其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较高。在基坑支护桩、支撑、降排水和 土方开挖中,应严格要求技术人员掌握施工要点,合理确定施工风险源,并
【正】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思想理论体系的总称。这个名称是由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即“社会民主主义”演变面来。社会民
中国石油大学在东营40年的办学实践中,石大人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今,学校具有较强的办学整体实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