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豫剧唱腔中咬字与吐字的运用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s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咬字和吐字对于豫剧的演唱重要性。要想唱好豫剧必须在咬、吐字上下功夫、多练习。牢牢的掌握其基本功的基础上,需要广大豫剧工作者在编剧导演、表演、唱腔、理论等诸方面进行深刻研究,不断的探讨总结经验。把握豫剧艺术发展的规律,吸取其中的文化艺术精髓,使其在保留原有特色下向精和细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豫剧的欣赏水平提升到更高地台阶,为广大的群众带来更好的艺术。
  关键词:豫剧演唱;咬字;吐字;特点
  一、豫剧演唱艺术研究
  豫剧的中,“唱”居戏曲“四功”之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戏曲艺术的性质。对于其演唱的艺术研究范畴来说,重点是发声、吐字技术与技巧、演唱艺术风格等乐声本体内容。更全面的研究艺术包括与“唱”有关系的各种理论技巧,唱的艺术并不是停留在原始的单调的唱腔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大本腔、二本腔、艳腔、阴阳腔、夹本音、炸音、夹板音等七种用嗓方法类型的呼吸、发声、共鸣、音色、吐字。了解这些艺术对于整个豫剧的发展有更细致的研究分析。在演唱的谚语口诀上,也有非常重要的研究艺术的价值,比如:从演唱谚语口诀的搜集调查与整合分类入手,把它分为纪事、督学、授艺、赏评四种类型,根据这四种类型的不同特点,认真仔细的深入研究,窥视出其中所暗含的演唱理论系统的雏形,并最终完成豫剧演唱理论系统之初步构建。从唱法上来分析更为方便研究,比如:小生的咬字一定要准确,吐字上讲究字清板稳,行腔刚柔并济。旦行唱腔中咬字吐字的特点是在演唱上可以分成三种方式。一是二本嗓,用假声并且音色焦柔细,二是大本嗓与二本嗓结合的混合运用发声,男音色要求较粗狂。三是以大本嗓为主的发声方法,音色较宽厚。旦角在行腔中运用“胸腹式”呼吸,这就要求在气息的运用上详细分解,常用的有沉气、提气、弹气、托气、推气等。
  二、豫剧中吐字、咬字的特点
  豫剧唱腔中的字是依据河南语言的声调、语势、语气、语调的特征而形成自己的风格的,现在的豫剧是以河南开封一带的语言为标准音。在吐字咬字方面,常派的唱腔表现得最为突出。吐字与咬字之间是有区别的,但也有内在的联系。它们的区别在气息的保持、对字头的处理上以及音节的组成上。吐字主要指韵母,咬字主要在声母,在气息的保持上,扩大共鸣,使音乐优美而响亮。咬字要求字头紧而不僵、松而不懈,因此辅音的清晰,也决定着唱腔中字的清晰。豫剧表演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唱腔吐字的基础上,准确熟练的掌握了河南地方语言的特征。她们对声腔的处理极其严格和细致,为抒发作品的情感,在语调上或高或低、节奏上时强时弱,而创作出各具特色的唱腔风味。
  三、豫剧的吐字润腔,用气和咬字
  (一)吐字润腔。豫剧唱腔中的字是依据河南语言的声调、语势、语气、语调的特征而形成自己的风格的。中州韵的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调值阴平走高,阳平走低,上声高平,去声走低而有转折。中州韵的声调反映了宋元两代中州地区北方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如豫剧《花木兰》中“但愿得二爹娘长寿百年”的第一句“这几日”,按照中州韵的语音声调应为“这”(zhě),把去声走低并转折上去,“几”(jī)上声高平,“日”(rǐ)去声走低再转折向上。这样的字音声调的调值才是河南话,唱起来才有豫剧的风味。
  吐字润腔是豫剧唱腔风味的基础。豫剧表演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唱腔吐字的基础上,准确、熟练地掌握了河南地方语言的特征。为表达剧情内容和思想感情而运用语调上的高、低、强、弱,节奏上的疾、徐、舒、缓和各种不同的语气、语势,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唱腔风味。如豫剧《红娘》中的一句唱腔:“我就说呀,张先生的病疾不轻啊……”一句中,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在演唱时将前半句用说话的语调念出,后半句用一些装饰音把字的声调、节奏校正好,与河南话生活中语言的声调、节奏贴近,句尾时带出的笑声,令人感到妙趣横生、活泼生动。完整地欣赏这段唱腔,会令人感到自由跳荡的流水节奏、优美动听的声腔旋律、富有表情,准确清晰的地方语调及演唱中根据情绪需要而带出的幽默的笑声、诙谐的叹息声,将红娘活泼、热情、正义、风趣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二)用气和咬字。你一天不练气自己知道,一个星期不练气老师知道,一个月不练气观众知道,气息是唱歌的基础,务必切记。咬字的话,看你个人的风格,普通话是基础,咬字和嘴形也是有关系的,自己感觉这个字嘴巴张到什么程度最好听,最有自己的风格是自己琢磨的。发音这个和气息息息相关,声音源于主要气息,不是嗓子,只要做好气息,声音自然好听不紧绷。唱戏感情是最重要的,抓住剧情要点,就能感动观众。
  (三)练气,咬字方法。解决好唱中“字包声”或“声包字”的不良发声现象。“字包声”是指在歌唱中过分强调字而忽略了声。其纠正方法是加强咬字发音时口咽腔部位整体感觉的一致性,如运用以横带竖、以竖为主、前横后竖、前小后大、前窄后宽、前变后不变、咽腔圆竖立以及抬上腭、放下巴、稳定喉结等方法。“声包字”是指过分强调声音而忽略了字。要以横带竖及横短竖长的前提,只注意了歌唱中“松”为主的一面,而忽略了“松”中有紧的因素。唱一个字要有“字头”、“字身”和“字尾”,每唱一个字都要归韵。
  我国在演唱风格上大致分为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三大类。民族唱法具有中国特色,演唱时口咽腔着力点比较靠前,以口腔共鸣为主掺入头腔共鸣,咬字发声的棱角较大,个别音素相对延长,在发音上横中有竖,较为适中,音色甜美,它是以真声为主,同时运用真假声混合。美声唱法,发声位置要稍靠后些,且强调共鸣腔体的充分打开,咬字的音素转换较快,棱角较小,发音以竖为主,口腔较圆。通俗唱法,声音在口腔部位着力,咬字口语化,接近生活用语。
  豫剧《拷红》:常香玉的咬字正是中州正韵“洛阳读书音”的特点。这种方言尖团字区分明显,个别字有独特的发音。本是非常有韵味的,然而却没有得到重视。” 李斯忠是豫剧黑头的名家,有“八里嗡”的称号。私以为自他之后豫剧的老包在没有这样的精彩了。他的咬字算是很标准的。如“秧”读作“rang”,“耀”读“rao”,“钺”读“yo”,“深”读“chen”……既彰显了韵味,又将老包的形象塑造的极好!崔兰田:“气不暴,声不抢,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是对豫剧崔派艺术最凝练的概括。崔大师早年攻豫西调,我想,洛阳读书音他应该是不生疏的。然而他的吐字却没有常香玉那样重,而是音不撞、气不暴。这是崔先生功力的体现,“字不逼,音不撞”的背后是她对吐字的驾轻就熟。
  【参考文献】
  [1]曹杨.中国声乐及其演唱中的咬字问题[J].艺术研究,2011(04)
  [2]张红蕾.浅析河南豫剧演唱中的润腔艺术[J].时代文学,2009(01)
  [3]张必强.浅谈咬字吐字在声乐艺术演唱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08(06)
其他文献
2019年11月12日,《深圳社会科学》创刊一周年暨“新中国70年与深圳40年”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会议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主办、《深圳社会科学》编辑部承办.广东省社
期刊
摘要:河南坠子源于河南,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地,是上述地区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但是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会背景下,这一曲艺艺术的生存已经处于令人堪忧的境地,本文就河南坠子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河南坠子;发展思路  针对河南坠子在发展的道路上已有的问题和现象,在非遗政策的实施下,作为肩担重任的传承人应该如何让河南坠子落实实施步骤,逐渐改变现状使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的炎症,亦被称为眼内炎症[1].其病因复杂,常难明确[2].葡萄膜炎可引起继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玻璃体混浊、增殖
【摘要】隐性课堂是一种与显性课堂相对的一种理念,在高校就业教学指导课中开发隐性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极为关键的一步。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情况的分析,对就业指导课程中隐性课堂的开发进行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 隐性课堂 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30-01  高校就业指导是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为目的开展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纳兰性德,为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本文从他的友情诗词入手,通过研究他的身世、地位和与众汉族文人的交往情况,看出在清初满汉文化由冲突走向交融的过程中,纳兰的行为是符合此文化背景的。同时,他也为满汉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纳兰性德;友情词;满汉文化;冲突;交融  纳兰性德,字容若,为清初康熙内阁大学时明珠之子,为清朝历史上少有的文化名人。他既擅长本民族的国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高校受到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挑战,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指导就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校应基于学生的就业导向,完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思路,采用正确适合的辅导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融会贯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基于就业导向,对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深入探究,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相关策略,希望能有效地提高高校就业辅导的质量。  【关键
本文围绕《惠的风》争论始末,梳理了一群徽州文人的言行表现。其意图表明:胡适、梅光迪、汪静之、章衣萍、胡梦华,这群徽州文人生动而活跃的身影书写了新文学初期十分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