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因素对英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ykxc1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世纪,英国高等教育的缓慢发展与英国的传统力量是密不可分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依然遵循传统的主流思想。一些近代大学的出现,对传统提出了挑战,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向牛津、剑桥靠拢,走向回归传统的道路。这种现象有着其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根源,所以,教育改革一定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高等教育;传统;历史根源
  作者简介:马翠民(1985-),女,河南濮阳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战略与规划、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湖北 武汉 430074)
  
  一、英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表现
  英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比较缓慢,传统的力量对其影响至深。
  1.大学拨款委员会——政府向传统妥协的表现之一
  英国人一向崇尚“自由放任”的政策,在他们看来“管理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而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政府的财政资助,不得不接受政府对它的管理和干预。
  受根深蒂固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传统的影响,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控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由于政府控制的力量和大学自治的力量不相上下,两者互相妥协,建立了一种中介性质的机构来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1]
  2.城市新大学的出现及其异常发展
  (1)19世纪后期出现的城市大学有以下特点。
  第一,绝大多数城市学院或大学都没有取得与传统大学或伦敦大学同等的学位授予权,大多数学院或大学只能发放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城市学院或大学与传统大学或伦敦大学不同,到19世纪末,绝大多数学院或大学开设的几乎都是工程、机械、造船等方面的职业教育课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则增设了有关电子工程、电解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
  第三,各城市大学的课程设置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基本上着眼于各地工商业发展的需求。
  第四,与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相适应,城市大学的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进入工业部门从事与技术开发和应用有关的职业。
  (2)城市大学的异常发展。尽管城市学院或城市大学开始都是面向地方工商业发展,开设大量有关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课程。但是,其出现和存在无法构成对传统大学的挑战,更谈不上对其存在的否定,城市大学只是弥补传统大学中科学和技术等课程方面的不足,因此,为了提高本身的学术水平及在社会上的声誉,尤其是取得与传统大学同样的学位授予权,各地城市大学也逐渐在课程中引进有关社会和人文方面的课程。到20世纪初,不少城市大学已开设了更为广泛的课程内容,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既学习有关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实用课程,也学习类似于传统大学中开设的古典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
  因此,就某种意义上而言,从19世纪中期尤其是末期开始,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表现其一为各类形式不一的高等教育机构趋于追求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即传统大学中也逐渐增设部分有关科学和技术的课程,城市大学等其他形式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中又以牛津和剑桥大学作为发展的方向,在课程中引入人文教育的内容。这些城市大学为了向伦敦大学申请学位,不得不在课程上向伦敦大学看齐,而伦敦大学授予的学位不能不受传统大学模式的影响,因而为当地工商业服务的需要逐渐淡化,人文主义和“自由教育”的倾向逐渐增强。正如某些学者所指出的,到20世纪初,城市大学“完全脱离了当初重视高等技术培训的使命而趋于追求具备传统大学的职能。” [2]可见,传统力量对英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分析
  英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与英国的传统力量是分不开的,有着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根源
  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逐渐取得了世界工业和贸易的垄断地位。但是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被后起的美国赶上,丧失了工业垄断地位,甚至后来又相继被其他国家赶上和超过。
  英国经济之所以落后,其中不容忽视的一条原因就是固守传统的历史惯性使然,进取心衰减,守成观念上升。
  守成思想表现其一是不愿放弃旧设备与旧技术。如到19世纪后期,纺织品机器多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制品和复制品,绝大部分煤矿仍然靠手工挖掘。
  其二是墨守成规,死抱过去的成功经验不放。正如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位名叫哈罗德·威尔逊的英国学者所讲:“工业革命中150年的领导地位,在我们过多的工业经理身上产生了一种对于变化的内在抗拒。就世代相袭的家族企业来说,尤其如此。‘这对我祖父是很有用的,它对我也有用。’” [3]
  其三是对新技术尤其是新技术革命反应迟钝。如英国早在1855年就发明了连续炼钢法,却迟迟未采用,后被别国广泛采用。
  2.政治根源
  17世纪英国爆发了新兴资产阶级向国王夺权的国内战争,内战期间,大学的发展受到严重干扰。在王权与宗教的控制下,非国教者被排除在大学的圈子之外。在《统一法》的要求下,150名大学和其他学校教师被作为异教徒而遭驱逐,同时,大学也拒绝非国教徒学生进入。”
  英国的大学固守古典课程,把自身的功能局限在为国家的绅士阶层和国教会的牧师提供教育这一狭隘的范围内,殊不知历史的车轮已滚滚向前,古典科目的教育已不能满足登上历史舞台的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同时,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也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与国家的经济生活发生联系,而大学对此无动于衷。这既是宗教和王权对大学长期控制的结果,也是大学在中世纪形成的封建性和保守性传统的惯性使然。这种历史惰性使大学失去了在大学变革中寻求发展的主动意识,成了时代落伍者。
  3.文化根源
  恩格斯说:“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4]
  (1)绅士文化传统。英吉利民族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影响最大的传统就是绅士文化,因为英吉利民族的理想人格是绅士,崇尚古典人文精神,这就使得英国形成了以“绅士文化”为集中代表的文化传统。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绅士个人的道德素质,而不是为了某些特定职业进行训练。教育是改变社会阶层的机构,而不是为工业培养劳动力的场所。通才教育备受尊宠,而工业及技术的需要就被推到了边缘的位置,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会上,人们对医生和律师过分尊敬,而对工程师却轻视和贬低。
  (2)“保守主义”的思维模式。英国传统保守主义的思维模式信守文雅教育,恪守人文素质。[5]这种教育往往过多强调理论而忽视实际应用,正如纽曼所说:“大学是一个教授普遍知识的场所。这就意味着,一方面,大学的目的在于促进理智而非道德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的目的在于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促进知识的发展。”在他看来,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止是培养绅士,而是促进社会文明。
  (3)“重人文、轻科技”的文化传统。正如英吉利民族长期历史积淀下来的绅士文化一样,崇尚古典教育的人文主义传统使整个社会形成了“重人文、轻科技”的文化传统。英国民族对科学和技术教育存有明显的偏见,在人文和科学技术之间似乎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所以牛津和剑桥这两所传统大学得到了贵族的大力支持,其办学理念中也潜移默化地融入很多传统因素和传统力量,而新型的城市学院或城市大学办学的初衷与这种文化背道而驰,并以微薄的力量试图去改变它,但是最终还是被强大的传统文化力量所融化,回归到传统上来。
  三、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固守传统以及城市大学的异常发展轨迹表明,有时,固守传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要它能够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力和特色。
  1.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自然发展规律,所以高等教育改革一定要遵循教育的自然发展规律
  教育的外部关系表明,教育是受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并为之服务的。经济、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显性的,而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则是隐性的。
  就传统文化来说,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它往往影响改革的成败得失。传统文化一经形成便以心理积淀和社会遗传方式贮存于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构成一种稳定的心理价值取向,并依此世代相袭。如果没有强烈的外力或内部分化力的作用,传统文化一般很难出现“断裂”,它总是按照其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向前发展,并时刻左右着人的思想和行为。高等教育改革,从一般意义上讲,对于传统文化是一种外部影响,它不可避免地要触及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因而会遭到传统文化的强烈抵抗。在不突破传统文化的“弹性限度”内,改革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力越强,它所遭到的传统文化的反作用力就越大。[6]
  2.高等教育改革要因地因时制宜,不要盲目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当变革适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时,这种变革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当变革触动了社会的主流思想时,就会受到各种阻力,最终失败。
  总之,英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深深地刻着传统力量的烙印,教育是受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并为之服务的,但是教育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所以,我们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时一定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去改革,高等教育改革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适合大学自身的利益诉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黄建如.比较高等教育——国际高等教育体系变革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3-54.
  [2]Michael Sanderson.The Universities and British Industry,1850-1920.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72:81.
  [3][英]多纳尔德逊.英国经济指南[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72:216.∥自罗志如、厉以宁著,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9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3.
  [5]黄日强.传统因素对英国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8,(4):1-5.
  [6]张应强.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6,(3):9-10.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高校学生档案是指高等学校培养的学历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及成长的真实记录,是高校学生就业及今后发展的重要依据.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
群众称他是抢修最快的“陈班长”,同事们称他为线路“活地图”。多年来,陈新益同志,凭借着精湛的技能,活动在电力抢修的第一线。当“陈新益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他又挑起了专业技术训练导师的重担,将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递下去。    他是一位平凡的电力工作者,但是他认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常的成绩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在大修班工作期间,他经常利用工作间隙,帮助改进各种施工工器具和施工工艺,此外,他还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艺术观念对艺术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研究明中期以后文人群体对篆刻的重新定位(即『正名』过程),可以揭示『正名』对篆刻发展的意义.本文梳理了文人群体对篆刻『正名』的缘
一rn现存河北曲阳北岳庙的邸元明碑,是近年发现的北魏平城时代的重要碑刻.此碑立于文成帝和平三年(四六二)六月十二日,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于曲阳乡间,不见于地方志和各金
期刊
回顾与的交往历史,是珍藏于心底的一腔情愫.曾记得,8年前,我在单位采访时认识了.从第—次阅读开始,我们之间就建立起了那份难解之缘.此后,以刊为媒,电话联系也自然多了,玻璃
期刊
怀仁《集王圣教序》在初唐崇尚右军书风之政治导向下应运而出,并成为历代学王书者争先摹习之范本.本文主要选取赵孟頫、王铎临本为研究对象,通过二者学书取法及审美层次来进
新闻链接  继前年出现“天价早教”之后,广州今年再现“天价幼儿园”。该幼儿园号称要为幼儿打造一个“没有天花板和围墙的儿童世界”。百亩私家园林“放养式”教育,年收费19.8万元!有家长参加了无边界森林幼儿园的试课,表示孩子非常喜欢,想让孩子尝试。也有家长认为价格过高,如果跟广州市省一级公办幼儿园收费每月约1000元相比,那就是高出了近20倍之多。  孩子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家长都比较重视给幼儿择园
苏轼的书法思想崇尚『无』:他追求无意于佳,与庄子提出的『瓦注贤于黄金』『颓然天放』相通;他提出意造无法,正源于庄子所说的『大成若缺、大巧不工』;他主张无我而书,与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