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霖:关于面粉的执念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7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兆霖平日待客有两样必备的,一是武夷山的大红袍,二是清汆纺面。面汤清淡,面条晶莹剔透,本身有少许咸鲜,加上一点简单浇头,面本身的美味与口感柔韧而筋道,唇齿间都是麦香味,那种儿时的味道有些熟悉,有些遥远,令人难忘。
  杨兆霖总会补上一句,“慢点吃,自家的东西,管够。”他的这碗面条,每斤售价460元,市场上当季的面条早已全部售罄。
  杨兆霖今年55岁,河套人,中等个子,身形略瘦。他穿着一件对称规矩的中式皮衣,扣上了风纪扣,镜架两侧的黑发纹丝不乱,发根则俱是雪白。10年前他一夜白头,所以,隔些时间,他就要把头发一遍遍地染黑。
  过去20年,身在异地的他始终放不下故乡的土地,试图为它找到更好的出路;直到最近3年间,他似乎找到了河套面粉的价值。

种中国最好的小麦


  巴彦淖尔位于北纬40度、内蒙古的西端,与全球同纬度的内陆地区一样,干旱少雨,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歌留名于世。
  因黄河从这里绕道而过使得这片荒原有了生机。明朝中叶以来,这里成了诸省灾民的逃生门,史称“走西口”,有“黄河百害,为富一套”的说法。特别是1959年由苏联援建落成的三盛公水利枢纽更是让巴彦淖尔发生了巨变,到2015年,巴彦淖尔的可耕用地达到了1000万亩。这片土地成了“塞上江南”。
杨兆霖。图/受访者提供

  “走西口”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将各地的种子与农耕技术带到河套地区,这里的玉米、葵花、密瓜等农作物闻名全国,其中尤以硬质小麦最为出名。
  杨兆霖是在1995年开始关注农业,这位1988年就下海的中学老师,在短短7年间,养过长毛兔,卖过电子鞭炮,捣鼓过电脑公司,还成了巴彦淖尔的第一位房地产商,市场的风云变幻让他备感疲倦。既然巴彦淖尔具有农业优势,风险小又可持续,正迎合了这位教书先生骨子里的保守。
  1996年,国家高层第一次提出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当地政府也不断给出政策红利,1997年,杨兆霖在距离乌梁素海不过4公里的阿力奔镇承包下了6000亩地,因为靠近风口,更准确地说那是6000亩沙丘。
  杨兆霖种过地,他心里清楚“好地熟地自然归了农户,沙丘底下都是好地,用3到5年种树固沙,打上水就能种出粮食”。
  但治沙难度远超他的想象。
  流动沙丘使得拖拉机无法进入,只能靠人和驴来背树种,风沙之大,第二天就埋掉,树死了,只能接着种,沙又接着埋。杨兆霖找到他的发小梁永文,梁家世代都在毛乌素沙漠里种树,梁永文记得第一天早起出门查看树种,忘记插门。不到一小时,床被沙堆盖住,里头还窝着躲风的蛇与蝎子。
  梁永文的办法是围起栏杆,减缓风力,控制流沙速度,抢时间种下树,种活了,再将围栏前移,步步为营。人进沙退,人退沙进的状况僵持了许多年。
  基地内是杨兆霖花了2800万从韩国引进的硬件大棚,加上以色列的滴灌技术,2000年以后,这里陆陆续续地种出了鲜切花,七色柿子,甚至还有芒果,这成了河套农业的奇观,也成了当地政府接待贵宾的必去之地。但杨兆霖心里清楚这是“叫好不叫座”,带有实验性质的奇瓜异果数量少,很难产业化。而且的经济发展条件,高端市场还没空间。大棚建起来,却不接“河套”的地气,每年预算就亏损50万,此时,他将目光投向了河套小麦。
  河套一直有种小麦的历史。而相较于其他作物而言,小麦因为用水量少,对于漫灌造成的河套地区土地次生盐碱化也有很大帮助。
  就气候而言,这里干旱少雨,晴天多。年均日照时数长达 3000小时以上,居全国前列;地势高,太阳辐射总量仅次于青藏高原。这种气候,一方面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糖分积累,同时对于农作物的淀粉、蛋白质和有机物质的积累都有很大帮助。就土地而言,这里的灌淤土年久熟化,格外肥沃,速效钾含量高,远胜于全国其他地区。
  1973年,宁夏永宁县良种繁殖场用墨西哥小麦与国产小麦杂交而成了“永良4号”,在河套地区试种,大获成功。产出的硬质小麦,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达14%~20%,面筋强而有弹性,有“玻璃体”之美誉。在小麦的五项品质指标,即粉质指标,拉伸指标,蛋白质含量,面筋值含量,与沉降值含量。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导、小麦研究专家魏益民认为,“‘永良4号’在5项指标上都表现优秀,可以说是5项全能冠军。”
  “永良 4 号小麦,明显优于黑龙江省、山东省等我国小麦主产区 79 个优质小麦品种,其中尤以面团品质和烘烤品质最为突出。”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小麦所所长张建成解释说,我国小麦主产区集中在华北几省,由于气候地理自然条件的原因,从北到南,小麦质地由硬趋软,即便是华北地区的麦粒含蛋白质也仅有8%~10%,与河套小麦相比,麦粒软,面筋弱,更不用提南方小麦了。可河套小麦的缺点在于产量较低,亩产为350公斤,华北小麦可达500到600公斤之间。
  “在主粮中,小麦比较特殊,营养最为全面,基本上可以满足人的所有需求,但基因极为复杂,不像水稻,玉米迭代频繁,小麦品种培育周期长,迭代缓慢,且非常稳定。”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巴彦淖尔市从建国以来,至今一共进行了6次品种轮换,现在是全国唯一的高筋度硬质小麦种植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河套面粉一进市场就一炮打响。杨兆霖还记得,当时适逢双轨制改革,面粉买卖也还需要批条子,批条内的一般面粉的售价在1.8毛一斤,河套面粉却要3毛一斤,而投放到自由市场的更卖到8毛钱一斤。每年中秋到春节,一直都是河套面粉的销售旺季,全国各地的采购员都会拎着各地特产“巴结”河套面粉厂的销售员。   杨兆霖看到了硬质小麦在全国小麦市场的稀缺性,2002年他开始改种植小麦,他希望像五常大米那样,河套小麦也能成为最贵的小麦。
  但改变来得漫长而曲折。

苦心经营


  作为主粮,小麦始终维系在价格较低的水平,河套较有规模的面粉厂过去长期都属于国营粮食企业,经济效益不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麦与其他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渐渐拉开差距。
  在当地,农民越来越不愿意种小麦了。面粉厂出现了原料缺口,为了降低成本,一些面粉厂低价收购外地的软质小麦,到河套掺兑当地小麦,在巴彦淖尔市各面粉厂门口,“豫”和“鲁”的运粉车比比皆是。雪花粉的招牌岌岌可危。
  杨兆霖明白,只有与农户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市场上成功了,再价格反哺农户,形成良性循环,河套小麦才有希望。
  2003年,当时巴彦淖尔市最大的国有面粉厂恒丰面粉厂因经营不善,出现了亏损,希望由民营企业进入控股,该厂的“河套牌雪花粉”,在2002年仍是面粉行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品牌。杨兆霖看准机会,为了集资购买股权,他几乎是孤注一掷。
  他将原有的数家电脑公司半卖半送地处理掉,并以300万元的低价割售了他在乌海市特有的焦炭厂。
  2004年,巴彦淖尔市政府为招商引资,有意将恒丰“送”给一家港资企业,市委书记要求杨兆霖在规定时间内离开“恒丰”,开出赔偿600万的条件,就这样,杨兆霖被一纸行政命令“离职”了。
  港商来了不久,却因水土不服,投资没多久匆匆撤资。
  杨兆霖希望二度入主“恒丰”,也以失败告终。
  但几经折腾,杨兆霖在巴彦淖尔苦心经营的口碑,身上的光环,也消失殆尽。
  这一年,除了基地还在运营之外,杨兆霖遣散了团队的大部分人,他进入了人生最低谷,不久,他的头发全白了。他离开了巴彦淖尔。
  但杨兆霖始终相信,河套面粉是稀缺资源,他不愿意割舍这个和故土最后的牵连。他让梁永文坚持治沙,平整土地,为种麦做好准备。
  到2009年,阿力奔终于出现了一片葱郁的树林,碗口粗的白杨树让杨兆霖颇为感慨,整整12年过去,阿力奔的沙丘终于治住了。风平沙静,这一年,小麦的念想终于出现了转机。
  他打听到,郑州粮食学院教授范崇旺一直在研究新的制粉技术,可能为制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范崇旺提出,用石碾工艺低速低温地加工面粉,这个手法可以改变现有的石磨面粉与钢磨面粉的缺陷。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和团队。杨兆霖与范崇旺一拍即合,杨兆霖召回之前遣散的团队,决定“再来一次”。他出钱出人,双方联合研究。
  研发过程并不顺利。2010年冬,第一代石碾机在河南实验时表现良好,样机千辛万苦运到河套后,不想“玻璃体”的河套小麦比河南小麦硬许多,石碾压不开麦粒,大量麦麸还依附在麦粒上,碾碎的麦粒呈颗粒状,不成粉末。
  2011年,杨兆霖将河套小麦送到郑州的河南工业大学(郑州粮食学院合并后的大学)的实验室又进行了反复实验,他们就吃住在实验室里。这一年年底,团队终于找到了解决路径,突破了技术壁垒。双方联合申请了技术专利后,迅速进入生产流水线。
  到2015年年底,第三代全封闭的石碾机在杨兆霖的加工厂里安装调试完毕,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石磨面粉与钢磨面粉的技术缺陷。
  每分钟500到800转的转速,会使得钢磨产生高温,不仅破坏了面粉的营养,还加快了芳香气体的挥发,缺失麦香味。石碾的转速仅为33转/分钟,温度低于30摄氏度,小麦在碾压中,基本完全保留了麦胚的香味以营养成分。
  而石磨制粉是利用上下两片开齿的磨盘,通过运动,利用上下磨盘的石齿相互咬合,使进入磨盘内的小麦反复研磨,重复筛理后制成面粉。虽然温度不高,能保证营养成分,但巨大的摩擦很容易把石粉带入面粉中,使得灰分超标,食用时牙碜,不利健康。
  杨兆霖他们研制的石碾技术,是正压力碾压而成,比石磨产生的灰分小很多。石碾的石头也费尽心机,他们选取了河南某山地的特殊石源,坚硬而有韧性。
  为确保品质,杨兆霖严格控制出粉率,将出粉率控制在60%以下,而一般面粉厂的出粉率在75%左右,越高出粉率,需要压紧磨辊轧距,使得磨辊温度过高,容易烫伤面筋,使面粉的柔韧性受损,面制品发脆,容易破裂,同时大量细微的麸皮细屑刺穿面团中的微气室,造成面团塌瘪,就是常说的“死面”,严重影响口感。
  可石碾的慢速也使得其效率极低,24小时工作,一条流水线只产18吨面粉。但石碾技术的成功给团队带来了很大信心。
  不过杨兆霖心里清楚,有机小麦的种植更为关键。

只做一件事


  而种植小麦,在现在的河套,正逐渐成为稀缺。2014年,一亩小麦的盈利400元,玉米是700元、番茄是800元,葵花籽是900元,正因为利润微薄,河套的小麦种植面积正在大幅缩减。2000年,河套800万亩耕地面积中,小麦的种植面积一度超过300万亩。到了2015年,现有1000万亩耕地中,小麦的种植面积不足100万亩。
  有机小麦基地更为稀少。由于土地要求均为处女地,以确保无化肥、无农药的有机认证。介于黄河水可能被污染,杨兆霖决定打取地下100至150米深的矿泉水,采用全封闭的滴灌节水系统,一方面减少了黄河水带来的草籽,另一方面确保了水源的充足和清洁。
  他们还在矿泉水中发现微量元素“锶”,富锶矿泉水,让有机小麦的营养成分更为全面。
  按照欧盟的有机种植管理要求,为了维护土地的系统生产力,有机地块实行三年一个轮作种植制度,豆科作物作为培肥地力的作物之一,必须安排一茬。所以,杨兆霖的20000亩的种植基地,实际每年只种植6000亩有机小麦,有机小麦的亩产不过200公斤。
  在杨兆霖的太阳庙农场,不远的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鸡鹿塞”遗址,昭君与小单于在此卧薪尝胆,“犁其地,种黍麦”,最终复国,杨兆霖有所启发,就注册了这个商标。
  2013年夏天,“鸡鹿塞”面粉通过德国色瑞斯认证机构的欧盟有机产品认证,同年年末,被中南海选定为国宴招待面粉。
  2015年,杨兆霖和巴彦淖尔市农牧局联合成立了河套小麦产业化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赵振东在这里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也在这一年,杨兆霖与巴彦淖尔市农科院联合选育的新品种“巴丰七号”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他的第一个小麦品种诞生了。
  尽管进入农业领域有20年,杨兆霖从未盈利过。数以亿计的资本和时间无休止的投入,在面粉之路上他曾经越走越难,而今终于越走越远。
  现在,杨兆霖把他的有机面粉卖到了每公斤30到260元不等的价格,可以说是中国最贵的面粉。
  他说,就像在阿力奔沙丘里的树,好些年不长叶子,也不枯萎,它所有的变化全在它看不见的根系里,那是它坚持的理由。
  2016年,杨兆霖的新名片又要更换一些信息。但有一句话,在过去10年间都没有变过,“我们的过去,现在,将来,都只做一件事,就是做全世界最好的面粉。”
2013年6月,河套小麦正进入关键的灌浆期。杨兆霖(中)在6000亩的阿力奔有机小麦基地内,观察小麦生长情况。这是杨兆霖团队第一年大面积种植有机小麦。图/受访者提供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临近岁末,12月10日至11日,在有着改革开放“排头兵”地位的广东,从全球各地赶来的40位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参加由澳大利亚中国友好交流协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2018从都国际论坛,论坛主题为“改革开放与合作共赢”。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致辞中表示,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之中的光辉篇章,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
当今,中美俄关系的走势,关键是中美能否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美俄能否避免卷入冲突。我们应该看到,中美俄关系有几个新的特点值得关注。不冲突、不对抗是大国必须坚持的底线思维  世界的发展需要安全与和平,而要保持已经延续70年的世界和平,中美俄,尤其是中美要有历史的担当,努力构建以“不冲突、不对抗”为前提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可喜的是经过几次会晤两国元首已有初步共识,接
每至中秋前,社交媒体上就会呈分裂状态,挺广式月饼和挺苏式、京式月饼的,五仁月饼的拥趸和倒五仁月饼的反对派,爱甜月饼的,喜欢咸月饼的,都加入到这一场口水嘉年华中。至于能不能说服对方不重要,关键是要捍卫自己的口味喜好——谁也不能自认为掌握了月饼的味道标准,就不允许别人再有另外的想法。  这种情形,有点像朱熹当年痛心疾首地认为时人读书不精,是因为书出版得太多了。过去物质匮乏的年月,月饼在很多人眼里是上等
细想一下,两个人结婚不也是导入任务菜单吗,生孩子不也是导入任务菜单吗。  李敖曾说,他之所以比别人多读了些书是因为不赖床。别人早起通常会赖一阵子,他则会一咕噜爬起来做事情。有人比你记性好,还比你好学,你可咋办。  人可粗分成两种,一种人可以立即进入状态,另一种人则思前想后半天动不了。前一种人成了企业家和行动派,后一种人出了思想家和废柴。在电影《社交网络》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扎克伯格心血来潮,想
闭关锁国是长期贴在大清帝国身上的标签,其实大明王朝  在对外关系上更具封闭性,然而这一点往往为郑和下西洋  昙花一现的辉煌所掩盖  日本三位学者合著的《紫禁城的荣光:明清全史》旨在将元明清三朝共计近500年的历史视为一个整体,并以紫禁城为机杼串联起来。因为在他们看来,北京城处于联结汉人本部板块与共同形成中国的外围板块的关键地带,并且也是欧亚大陆诸多商路的起始点。  这种将中国分为中原本部和内亚两个
这一经济学界的至高荣誉,首次被授予了一个充满争议和不确定性、伴随着大国间的政治博弈而不断成长起来的经济学分支——气候变化经济学。分析认为,这不是一个巧合,反映了各国在气候问题上的分歧与博弈。  10月8日,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是获奖人之一,其获奖理由是:“将气候变化整合进了长期的宏观经济分析中。”  从1969
朝鲜半岛核问题是东北亚安全局势中最具复杂性和最具不确定性的因素,也是当前亚太乃至国际社会高度聚焦的安全热点。随着朝核问题的升温,国际社会上不断有人在问:中国为什么不能在管住朝鲜上负起更大责任?  针对朝核问题,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傅莹近日撰写长文,深度剖析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作者指出,中国是自2003年起应美方要求斡旋半岛
当巴黎气候协议于2015年12月签署时,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承诺将全球变暖程度限制在与工业化前的水平相比不高于2摄氏度的水平,并各自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以解释如何在未来十年内控制或减少排放。目前,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远远超过对化石燃料工厂的投资;电池成本下降,电动汽车销量上升;甚至在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燃煤发电站也在陆续关停。  但尽管取得了这一进展,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报告仍
朝鲜发出对方济各的邀请虽然令人意外,却是今年金正恩外交“魅力攻势”的一部分  当地时间10月18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梵蒂冈拜会教皇方济各,其间转达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邀请方济各访朝的意向。    一个月前,文在寅于9月18日至20日首次访问平壤,与金正恩举行了年内第三次朝韩领导人会晤,共同签署了《平壤共同宣言》,就早日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加强南北交流与合作、努力把朝鲜半岛建成永久和平地带等方面达
也许她在耶路撒冷看到的是一个假冒的庸人、伪装的恶魔,  但她仍然在一个错误的病例身上正确地发现了我们社会的  通病——无力思考导致普通人作恶  问世53年后,汉娜·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文版终于和我们见面了。但它出版得太迟了。我们空谈了很多年“平庸的恶”或“恶的平庸”,却差不多完全错过了与此相关的严肃讨论。  1961年,前纳粹德国中校、灭绝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的具体负责人阿道夫·艾希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