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深入贯彻新课标精神,落实课改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通过解读人文内涵,把握人文涵盖的广阔范畴,探讨在新课标体制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人文”误读,并较为详细地罗列误区的表现形式和相应的正确做法。从反面对现行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做些思考,树立反面典型,以对盲从课标误读课标的教师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人文教育 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 还原
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种自觉的人文渗透,对教材知识的自觉引申,更是把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它应当成为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自觉行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新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之时,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解读“新课标”的能力不同,致使钻研出来的各种“推陈出新”的人文绝招也令人眩目。
一、过分自主,失去原则
如有教师在上《孔雀东南飞》一棵时,设置了两个问题供学生讨论,刘兰芝为何要被休?焦仲卿的性格是否软弱?这两个问题紧扣文本进行延伸无可厚非,但学生在回答时说刘兰芝性格太倔,本就该休;刘兰芝忤逆了婆婆,侍奉不好丈夫,本就该休;焦仲卿就是现代版的“耙耳朵”,焦仲卿本身的性取向上有问题等等。如此答案都是在老师的逐层认可之下展现出来的,这种学生的主体个性,不要也罢。
二、过分拓展,失去特性
如有教师上《囚绿记》,先大体用双音节词梳理文章脉络,接着就开始引申拓展,古今中外凡是遭受了困难挫折而能屹立不倒的人物形象,全部罗列在幻灯上展示;这还不够,既然文章是写“绿”,就拓展到其他颜色的遐想,并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颜色的作文。综合性学习虽然强调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但并非意味着其课程内容是没有界限,没有层次、没有梯度、没有主题的。
三、滥用媒体,以图代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鼓励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而非主体。但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众多教师被多媒体捆住手脚不说,还让学生对教材文字本身的感悟从图片,视频开始,直接用有声的有形的有情节的好玩儿的图像代替文字。于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日薄西山”;学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思维空间在多媒体的泛滥展示中渐趋狭窄;学生对文本言语的感悟在多媒体的富有动感的演示中浅尝辄止……
四、崇尚探究,毫无目的
鉴于新课改中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重要性,语文课堂开始热闹了,教师可以随时抛给学生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探究的目的、探究的方法、探究过程的评价、探究的有效性都被大大忽略了。
有的把文本中一读就懂、一想就会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丧失兴趣,探而无味。如《囚绿记》中的绿象征着什么;有的让学生探究难度大、曲折多的课题,学生望而生畏,探而无果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在西方悲剧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价值;有的探究过程过于理性化,偏重逻辑推理,用“甲等于乙,乙等于丙,甲就等于丙”的等式来机械地解读文本,失去语文教学的动感与灵气。如《父母和子女的爱》中父亲给子女的爱和母亲给子女的爱有何不同,具体体现在文章中哪些段落,为什么父亲和母亲不同?学生由于缺乏厚重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缺乏丰富的理性认识和抽象的思维能力,过于理性化的探究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五、形式多样,华而不实
语文课向来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生动而活泼,教师们在课前预设时总会绞尽脑汁地设计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学习活动,如:演一演、画一画、拼一拼、议一议等。在作为课堂艺术的精品——公开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节课下来,学生好像非常配合,师生互动效果良好,但反思整堂课,众多的花哨的形式掩盖了课程设置之处的目的,学生沉迷于形式的热闹和有趣中,已经没法沉静涵咏文字本身的内涵,更罔论课文本身的人文价值了。这样的课堂形式本着为追求人文内涵而设置,离真正的人文和语文距离遥远。
六、时尚跟风,不伦不类
现如今,诵读古诗片段成为风尚,阅读诸子百家心得成为流行,追慕国学大师的踪迹,一味地强调语文的国学味道。于是语文课堂中轮番播放百家讲坛或是名家感悟特别多。学唐诗,先看《唐之韵》,学《诗经》,先看鲍鹏山的《诗经里的中国》,学《论语》,先看于丹《论语心得》,学《挥泪斩马谡》,先读易中天《品三国》,学清代小说,先把阎崇年清史讲解看一遍。不是说这些名家讲解不值得看,而是教师应该有筛选、有辨别、有针对性地介绍学生看,比如是否应该先读了《论语》才能看得懂“心得”呢?这种思想的过渡跳跃无疑是要求学生坐井观天,拾人牙慧。
用文化的视野来教语文理应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在语文中尤其是语文的课堂中渗入人文意识,还原人文的因子,弥漫人文的气息,不仅是新课改给我们的目标方向,更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努力实践的教育理想,这也算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诗意解读了。
参考文献
①季树涛《渗透生命意识,关注精神成长》.《语文教学通讯》,2012,2B。
②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人文教育 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 还原
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种自觉的人文渗透,对教材知识的自觉引申,更是把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它应当成为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自觉行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新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之时,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解读“新课标”的能力不同,致使钻研出来的各种“推陈出新”的人文绝招也令人眩目。
一、过分自主,失去原则
如有教师在上《孔雀东南飞》一棵时,设置了两个问题供学生讨论,刘兰芝为何要被休?焦仲卿的性格是否软弱?这两个问题紧扣文本进行延伸无可厚非,但学生在回答时说刘兰芝性格太倔,本就该休;刘兰芝忤逆了婆婆,侍奉不好丈夫,本就该休;焦仲卿就是现代版的“耙耳朵”,焦仲卿本身的性取向上有问题等等。如此答案都是在老师的逐层认可之下展现出来的,这种学生的主体个性,不要也罢。
二、过分拓展,失去特性
如有教师上《囚绿记》,先大体用双音节词梳理文章脉络,接着就开始引申拓展,古今中外凡是遭受了困难挫折而能屹立不倒的人物形象,全部罗列在幻灯上展示;这还不够,既然文章是写“绿”,就拓展到其他颜色的遐想,并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颜色的作文。综合性学习虽然强调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但并非意味着其课程内容是没有界限,没有层次、没有梯度、没有主题的。
三、滥用媒体,以图代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鼓励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而非主体。但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众多教师被多媒体捆住手脚不说,还让学生对教材文字本身的感悟从图片,视频开始,直接用有声的有形的有情节的好玩儿的图像代替文字。于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日薄西山”;学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思维空间在多媒体的泛滥展示中渐趋狭窄;学生对文本言语的感悟在多媒体的富有动感的演示中浅尝辄止……
四、崇尚探究,毫无目的
鉴于新课改中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重要性,语文课堂开始热闹了,教师可以随时抛给学生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探究的目的、探究的方法、探究过程的评价、探究的有效性都被大大忽略了。
有的把文本中一读就懂、一想就会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丧失兴趣,探而无味。如《囚绿记》中的绿象征着什么;有的让学生探究难度大、曲折多的课题,学生望而生畏,探而无果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在西方悲剧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价值;有的探究过程过于理性化,偏重逻辑推理,用“甲等于乙,乙等于丙,甲就等于丙”的等式来机械地解读文本,失去语文教学的动感与灵气。如《父母和子女的爱》中父亲给子女的爱和母亲给子女的爱有何不同,具体体现在文章中哪些段落,为什么父亲和母亲不同?学生由于缺乏厚重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缺乏丰富的理性认识和抽象的思维能力,过于理性化的探究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五、形式多样,华而不实
语文课向来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生动而活泼,教师们在课前预设时总会绞尽脑汁地设计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学习活动,如:演一演、画一画、拼一拼、议一议等。在作为课堂艺术的精品——公开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节课下来,学生好像非常配合,师生互动效果良好,但反思整堂课,众多的花哨的形式掩盖了课程设置之处的目的,学生沉迷于形式的热闹和有趣中,已经没法沉静涵咏文字本身的内涵,更罔论课文本身的人文价值了。这样的课堂形式本着为追求人文内涵而设置,离真正的人文和语文距离遥远。
六、时尚跟风,不伦不类
现如今,诵读古诗片段成为风尚,阅读诸子百家心得成为流行,追慕国学大师的踪迹,一味地强调语文的国学味道。于是语文课堂中轮番播放百家讲坛或是名家感悟特别多。学唐诗,先看《唐之韵》,学《诗经》,先看鲍鹏山的《诗经里的中国》,学《论语》,先看于丹《论语心得》,学《挥泪斩马谡》,先读易中天《品三国》,学清代小说,先把阎崇年清史讲解看一遍。不是说这些名家讲解不值得看,而是教师应该有筛选、有辨别、有针对性地介绍学生看,比如是否应该先读了《论语》才能看得懂“心得”呢?这种思想的过渡跳跃无疑是要求学生坐井观天,拾人牙慧。
用文化的视野来教语文理应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在语文中尤其是语文的课堂中渗入人文意识,还原人文的因子,弥漫人文的气息,不仅是新课改给我们的目标方向,更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努力实践的教育理想,这也算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诗意解读了。
参考文献
①季树涛《渗透生命意识,关注精神成长》.《语文教学通讯》,2012,2B。
②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