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税费改革“两工”工作取消后,村内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等生产公益事业所需劳务,要严格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决定,并实行上限控制,每个劳动力每年最高不得超过10个。除遇有特大防洪、抢险、抗旱等紧急任务,并经县级以上政府批准方可临时动用农村劳动力外,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无偿动用农村劳动力。
取消“两工”,推行“一事一议”制度,是中央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符合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要求,对于防止强行以资代劳,减轻农民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给农田水利建设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摆在广大农建工作者面前的亟需解决的大问题。就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农村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取消“两工”后农村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取消“两工”,实行“一事一议”政策,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
取消“两工”,实行“一事一议”政策,是对传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观念和做法的挑战。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上,村民对民主的认识还不够,加上村干部工作方法比较简单,“一事一议”制度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操作起来有难度。“一事一议”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不是太讲民主,“有事难议”,就是不讲民主,“有事不议”。据调查,“有事难议”的情况比较普遍,不少村开会议事,人却难以召集起来;有的村开会村民形不成统一的意见,议而不决的事情常常发生,使村民对“一事一议”这种形式产生了质疑。同时,“有事不议”的现象也不乏其例。有的村编制新办公益事业的预算方案,未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就直接向农民筹资,引起农民的不满。
另一方面,一些干部包括水利系统干部对逐步取消劳务积累工,实行“一事一议”办水利政策不理解,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起来比较被动,有的怕把握不准政策,怕给群众增加负担,怕出问题,等待上面给说法,观望其他地方怎么搞;有的不能从传统的组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老套路”中跳出来,不去探讨研究新形势下的新措施和新办法。加上一些地方配套政策不落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缺乏保障。
以上情况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一是农建投资较大,仅靠农民“一事一议”的筹资,只能杯水车薪;二是农建在税改前通过行政干预等措施来进行,税改后,取消“两工”,加之部分农民只顾眼前利益,不能未雨绸缪,制约着农建长足发展;三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冲击较大,农产品价格下调,粮经比差大,农民缺乏农业生产的信心,无疑对农建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二、实行“一事一议”后,我县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一些做法。
目前在我县一年一度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对于受益范围一村一组的水利工程,采取“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办法,由村委会提出用工意见,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通过后实施。对于跨村、跨乡甚至跨县区的流域工程,县乡政府发挥组织领导职能,先通过县、乡人代会决定工程是否建设,然后根据受益负担原则将受益指标、土方任务分解到受益乡、村,争取群众资金,组织劳力,统一开工,用群众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促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向注重效益及实用价值方向转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强行以资代劳。
通过近些年的农田水利建设,我们认为,实行“一事一议”筹资投劳政策,在小规模小流域的农田水利建设中确实能减轻农民负担,促使农田水利建设有效开展的作用。但在涉及全社会效益的大型工程项目,如果完全按照“一事一议”的政策,完全实行民主决策,完全按照群众意愿,在目前一些地方配套改革不落实,农村劳动力组织困难的情况下,工程的实施将有相当难度。
三、对策和措施
1、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现在不少干部和群众对农村税费改革的具体内容知之甚少,对“一事一议”筹资用于哪些公益事业也不甚了解,农民的民主意识不强,以致出现种种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让广大干群明白,取消“两工”不是不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而是为更有效地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创造条件。通过“一事一议”,出工不再受数量限制了,农民是投入主体更加得以体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民自我积累的过程,不再是增加农民负担,通过“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好事办好,真正发挥其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切实转变观念。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组织亿万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浩大社会工作,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又带来了一些新的课题,因此,广大农建工作者要切实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学会用社会管理的手段,推动新形势下的农建工作,特别要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通过“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方式,通过优惠政策,灵活机制,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农民自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3、要用足用好现行政策,严格“一事一议”筹资程序,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一事一议”筹资必须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年初,村民委员会要根据实行情况编制新办公益事业预算方案,筹资方案必须经2/3以上村民同意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杜绝达不到法定人数乱议,更不能违反政策暗议;在每项“一事一议”筹资中,从预算、议事、筹集到使用、决算的各个环节,都要逐笔逐项地公布于众,让群众了解整个工程项目和奖金的使用情况,使群众对“一事一议”筹资款项“交得舒心,用得放心“。同时要加大督查力度。首先督查“一事一议”筹资的准备工作,看准备工作做得实不实,群众是否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是督查“一事一議”筹资的议事工作,看村委会提出的方案符不符合当地实际,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否流于形式,参加的人数是否达到法定人数,表决人数是否达到法定标准;最后督查“一事一议”所筹款项目的管理工作,看所筹资金是否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4、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农田水利建设是农村基本建设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公益性工程,同时也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大对农建的投入力度。过去长期以来,在国家投资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中,突出存在上级投资与群筹资金筹集困难,地方匹配又不落实,工程实施难度很大,常常几易项目实施地点、工期延长,工程才能勉强完成。税改以后,群众对各种收费非常敏感,上级在安排工程项目时,如果不缩小上级投资与群筹资金的比例,不仅影响工程的实施,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今后应增加涉农资金对农建的投入比重,建议凡安排用于农建的资金,在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拼盘投入,统筹使用。研究制订农建基金的筹集使用办法,明确筹资范围和比例,专项用于农建。
5、科学制定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农村税费改革后,农建的投资及管理都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各地要根据实际因地制宜,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制定农建中长期规划。规划要注重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标准要高,避免重复建设,劳民伤财。防洪、除涝工程要顾全大局,兼顾上下游左右岸;拦蓄工程要把防洪保安全放在首位,同时注重工程的综合效益;渠灌工程要从节约用水的角度进行规划,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防止水资源浪费;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保证工程质量,发挥工程效益。
6、推行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水利良性运行机制。取消“两工”后,一年一度的冬季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较过去难以组织实施,水利工程不能及时建设与维修,长久下去,势必造成已建工程瘫痪、报废,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大力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水利工程投工投劳新机制,拍卖、承包、租赁水利工程设施,变水利工程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积累水利建设资金,既能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实现水利建设的良性循环,又能确保工程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是实现水利工程投资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农村税改后水利工程更好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取消“两工”,推行“一事一议”制度,是中央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符合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要求,对于防止强行以资代劳,减轻农民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给农田水利建设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摆在广大农建工作者面前的亟需解决的大问题。就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农村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取消“两工”后农村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取消“两工”,实行“一事一议”政策,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
取消“两工”,实行“一事一议”政策,是对传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观念和做法的挑战。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上,村民对民主的认识还不够,加上村干部工作方法比较简单,“一事一议”制度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操作起来有难度。“一事一议”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不是太讲民主,“有事难议”,就是不讲民主,“有事不议”。据调查,“有事难议”的情况比较普遍,不少村开会议事,人却难以召集起来;有的村开会村民形不成统一的意见,议而不决的事情常常发生,使村民对“一事一议”这种形式产生了质疑。同时,“有事不议”的现象也不乏其例。有的村编制新办公益事业的预算方案,未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就直接向农民筹资,引起农民的不满。
另一方面,一些干部包括水利系统干部对逐步取消劳务积累工,实行“一事一议”办水利政策不理解,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起来比较被动,有的怕把握不准政策,怕给群众增加负担,怕出问题,等待上面给说法,观望其他地方怎么搞;有的不能从传统的组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老套路”中跳出来,不去探讨研究新形势下的新措施和新办法。加上一些地方配套政策不落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缺乏保障。
以上情况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一是农建投资较大,仅靠农民“一事一议”的筹资,只能杯水车薪;二是农建在税改前通过行政干预等措施来进行,税改后,取消“两工”,加之部分农民只顾眼前利益,不能未雨绸缪,制约着农建长足发展;三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冲击较大,农产品价格下调,粮经比差大,农民缺乏农业生产的信心,无疑对农建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二、实行“一事一议”后,我县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一些做法。
目前在我县一年一度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对于受益范围一村一组的水利工程,采取“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办法,由村委会提出用工意见,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通过后实施。对于跨村、跨乡甚至跨县区的流域工程,县乡政府发挥组织领导职能,先通过县、乡人代会决定工程是否建设,然后根据受益负担原则将受益指标、土方任务分解到受益乡、村,争取群众资金,组织劳力,统一开工,用群众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促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向注重效益及实用价值方向转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强行以资代劳。
通过近些年的农田水利建设,我们认为,实行“一事一议”筹资投劳政策,在小规模小流域的农田水利建设中确实能减轻农民负担,促使农田水利建设有效开展的作用。但在涉及全社会效益的大型工程项目,如果完全按照“一事一议”的政策,完全实行民主决策,完全按照群众意愿,在目前一些地方配套改革不落实,农村劳动力组织困难的情况下,工程的实施将有相当难度。
三、对策和措施
1、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现在不少干部和群众对农村税费改革的具体内容知之甚少,对“一事一议”筹资用于哪些公益事业也不甚了解,农民的民主意识不强,以致出现种种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让广大干群明白,取消“两工”不是不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而是为更有效地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创造条件。通过“一事一议”,出工不再受数量限制了,农民是投入主体更加得以体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民自我积累的过程,不再是增加农民负担,通过“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好事办好,真正发挥其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切实转变观念。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组织亿万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浩大社会工作,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又带来了一些新的课题,因此,广大农建工作者要切实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学会用社会管理的手段,推动新形势下的农建工作,特别要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通过“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方式,通过优惠政策,灵活机制,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农民自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3、要用足用好现行政策,严格“一事一议”筹资程序,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一事一议”筹资必须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年初,村民委员会要根据实行情况编制新办公益事业预算方案,筹资方案必须经2/3以上村民同意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杜绝达不到法定人数乱议,更不能违反政策暗议;在每项“一事一议”筹资中,从预算、议事、筹集到使用、决算的各个环节,都要逐笔逐项地公布于众,让群众了解整个工程项目和奖金的使用情况,使群众对“一事一议”筹资款项“交得舒心,用得放心“。同时要加大督查力度。首先督查“一事一议”筹资的准备工作,看准备工作做得实不实,群众是否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是督查“一事一議”筹资的议事工作,看村委会提出的方案符不符合当地实际,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否流于形式,参加的人数是否达到法定人数,表决人数是否达到法定标准;最后督查“一事一议”所筹款项目的管理工作,看所筹资金是否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4、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农田水利建设是农村基本建设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公益性工程,同时也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大对农建的投入力度。过去长期以来,在国家投资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中,突出存在上级投资与群筹资金筹集困难,地方匹配又不落实,工程实施难度很大,常常几易项目实施地点、工期延长,工程才能勉强完成。税改以后,群众对各种收费非常敏感,上级在安排工程项目时,如果不缩小上级投资与群筹资金的比例,不仅影响工程的实施,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今后应增加涉农资金对农建的投入比重,建议凡安排用于农建的资金,在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拼盘投入,统筹使用。研究制订农建基金的筹集使用办法,明确筹资范围和比例,专项用于农建。
5、科学制定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农村税费改革后,农建的投资及管理都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各地要根据实际因地制宜,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制定农建中长期规划。规划要注重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标准要高,避免重复建设,劳民伤财。防洪、除涝工程要顾全大局,兼顾上下游左右岸;拦蓄工程要把防洪保安全放在首位,同时注重工程的综合效益;渠灌工程要从节约用水的角度进行规划,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防止水资源浪费;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保证工程质量,发挥工程效益。
6、推行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水利良性运行机制。取消“两工”后,一年一度的冬季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较过去难以组织实施,水利工程不能及时建设与维修,长久下去,势必造成已建工程瘫痪、报废,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大力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水利工程投工投劳新机制,拍卖、承包、租赁水利工程设施,变水利工程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积累水利建设资金,既能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实现水利建设的良性循环,又能确保工程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是实现水利工程投资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农村税改后水利工程更好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