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稳步提升、挑战不断

来源 :国际经济合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uli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期间,在全球基建市场总体萎缩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规模稳步攀升,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动能.本文总结回顾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取得的成绩,分析对外承包工程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减贫事业的意义,以及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据此提出推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是保持我国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本文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例,结合空间计量模型从区域层面分析市场一体化对出口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出口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市场一体化不仅对本地区出口质量产生U型直接效应,还对邻近城市的出口质量产生U型空间溢出效应,且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会先对邻近城市的出口质量产生提升效应;城市创新是市场一体化对出口质量产生U型直接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发现,市场一体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异省邻接的城市间不存在,在同省相距300公里以内的城市间存在;市场一体
欧盟将碳边境调节机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对中国部分产品出口乃至全球产业链布局均将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生产单位产品隐含碳排放量,结果显示:从中短期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对我国钢铁、铝、水泥、化肥四大行业,以及44种碳泄漏产品清单出口和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影响;从长期看,将对现有国际贸易规则产生影响,基于气候变化的贸易竞争将加剧,碳排放定价权争夺更加激烈.因此,在全球合作应对气变背景下,我国宜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降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负面影响;加强与国际社会对话、协调及合作,共同解决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保护主义政策措施有增无减,而且呈现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趋势.通过梳理美国官方发布的主要战略规划、法律政策,发现近期美国政策的着力点更加趋向于加强新科技创新的保护,目标是长期确保美国新兴技术领导地位.主要表现在:将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领域持续列入美国国家安全的优先事项;继续加快在5G、频谱、微电子等领域升级布局;加快美国网络安全立法进程,与中国的竞争成为其科技保护政策重点;不断拓宽美国国家安全的边界,增加在航天安全、生物安全等领域的保护举措,为未来竞争做长远准备.
美国创造需求、中国创造供给的全球再循环逻辑仍然在演绎.在这个逻辑下,美国需求扩张带来通胀上行,美国通胀已经有所显现.新的变化在中国,中国经济景气高位震荡,核心要点是外需热、内需冷、供给限.全球通胀将系统性地高于新冠肺炎疫情之前.rn(一)外需热、内需冷、供给限rn发达经济体接近全民免疫后,外需有望进一步走高.疫情暴发之后,原本疫情本身抑制了需求,但叠加强力刺激政策后,全球需求尤其是美国需求在疫情之后明显扩张.
期刊
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衔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对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速北部湾经济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从联动发展的需求动力和共赢空间着手,层层分析两个区域联动发展的共需点,发现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发展具有强大的互补性和显著的异质性,为北部湾经济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影响“两湾联动”发展的现实障碍包括传统障碍短期难改变、北部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企业产生的溢出效应或挤出效应早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但多数研究中并未考虑这种溢出或挤出效应随距离变化而发生的改变.使用1998年至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FDI对于与其不同距离范围内本土企业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FDI将产生溢出效应亦或挤出效应主要取决于外资企业与受影响企业间的距离,当两者相距5公里的邻近距离时,内资企业会因强竞争机制而受到FDI的负向挤出效应,当两者相距200公里左右的较远距离时,内资企业会因集聚机制而受到FDI的正向溢出效应.
经济学教科书告诉我们,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本冲击、汇率贬值等,都是一次性的供给冲击,不足为惧,都不会产生持续的通胀.负面的供给冲击,会短暂推升通胀并降低产出,但是由于实际产出(就业)低于潜在产出,预期通胀会下行,从而推动短期供给曲线右移回到长期产出水平,通胀随之下行.换言之,只有通胀预期的变化才能推动持续的通胀.通常认为,持续的通胀一定伴有持续的货币宽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当市场和美联储一致认为通胀不是风险时,通胀才有可能会来,否则货币政策提前收紧,通胀和通胀预期早早就被扼杀.当前市场主流的观点甚至
期刊
中国保险业发展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气候变化造成金融风险的机理也有所不同.中国保险覆盖率低,气候相关风险理赔损失较小,保险公司投资组合的气候风险敏感性低,气候相关风险对中国保险业的直接负面冲击可控.但申国气候相关风险可能更多由银行等非保险金融机构承担,加剧风险向银行业集中;灾后财政救助支出可能加剧各级债务风险,最终转化为金融风险;气候相关风险保障缺口犬,可能引发次生经济风险,气候风险的间接冲击可能较大,值得重点关注并及时应对.下一步,应推动环境与污染强制保险立法,广泛开展减排责任保险,开发针对
利用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基础设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代表性国家各部门总产出、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拉动了东道国的GDP增长,而且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帮助东道国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导致的东道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为有限,且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异质性.
“谁来养活中国?”这一布朗命题被提出已超过25年.虽然二十多年来中国很好地回答了这个命题,但是,面向21世纪,放眼全球,仍然需要回答“谁来养活21世纪的中国?”这一重大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已经出现粮食危机.尽管中国短期内不存在粮食危机,但是存在三大结构性紧张,面临人口峰值、营养升级和老龄化的持续挑战.预期21世纪前半叶,中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后半叶可能压力舒缓.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的粮食民族主义和饥饿出口现象,使得中国更加不能过度依赖外国粮养活中国人.本文提出,应当在全球本土化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