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手工艺作为传统工艺文化和人类智慧积淀的精华,是一种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造物艺术,应将其视为重要的无形文化财产,然而当它面临即将失传的危险时,除了博物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被动式的保护机制,更需要寻找一种方式从根源上解决传承与创新的问题。笔者以传统嵊州竹编工艺为出发点,通过深入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学习,交流探访的方式对传统竹编工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中国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共生的设计理念。同时,以现代日用产品为依托创作出设计提案,为传统嵊州竹编工艺的活化之路作出实际性的尝试。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 嵊州竹编 共生
一 引言
手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有别于以工业机械化方式批量生产规格化工艺品的工艺美术。这些传统手工艺反映了人类文明开始的工艺文化,是一种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造物艺术。
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是当今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危机时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笔者通过对传统竹编工艺的研究与实践,抱着传承与创新的态度,意在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型做出新的尝试。
二 研究背景
竹产业作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之一,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我国栽培和利用竹子的历史悠久,而传统竹编工艺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并在20世纪70、80年代屡获国际赞誉。
然而,历史如此悠久并曾经流行的竹编工艺,目前却面临失传的危险。笔者认为,这是由几个方面因素引起的。其一是因为历史上长时期的重道不重器的文化氛围,导致器物的制作不受重视,因而制作匠人的地位也非常的低下。二是因为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单纯依靠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所代替,因此竹编行业也慢慢的变成了冷门的行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竹编产品本身复杂的手工技艺,导致产品更新较慢,于是就逐渐失去了原先繁荣的市场。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被誉为“中外竹编第一家”的嵊州竹编终于在2006年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前的一些竹编名品(如图1所示)都纷纷进入博物馆进行文化保护。这种以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建立保护体系的举动为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都产生了积极的重要影响。但是,这种被动式的保护机制是否能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传统工艺的一些现实问题,我们还需认真考虑。笔者认为,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寻找它们并将之以“遗产”或“文物”的方式保存于记忆和博物馆中,而应以“产业”为依托,挖掘传统手工艺的根源性,使其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活力并与时俱进的“活态”的工艺文化。
三 嵊州竹编工艺简介
嵊州竹编工艺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其竹编的用材主要是竹丝篾片,其准备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根据用料的不同,竹丝篾片有细有粗,细的直径不足0.1厘米,能在3厘米的长度内编150根篾丝,在1厘米厚度内叠100层篾片。用细如发丝、薄如蝉翼来形容嵊州竹丝篾片的精细程度是毫不夸张的。根据笔者最后设计实验用的材料和研究方向,主要是以细丝为主,准备过程需要经过锯竹、卷节、剖竹、起间、开片、劈篾、抽篾、刮青、劈丝、混边等十道工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整个过程一般会有2~3个师傅来协作完成。
编织,是编织竹器成型的主要工艺流程。嵊州竹编艺人们用不同规格的篾丝、篾片,采用多种多样的编织技巧,形成各色各样的纹样,大体可以分为“常用编织法”和“装饰编织法”两大类。常用编织法以实用为主,一般用于农家和日常生活用具,常见的有篮、罐、箱等。其中运用最多的技法就是“十字编”、“人字编”、“六角编”、“螺旋编”、“圆面编”和“绞丝编”。装饰编织法主要用于工艺竹编产品的编织中,编织手法相对常用编织法较为复杂,是几种编织方法的混合编织,常见的有“穿蔑编”、“穿丝编”、“弹花”、“插筋”、“硬板花”、“画面编”等。
四 “共生”是传统手工艺实现现代转型的主要途径
共生,是指“共同”和“生活”。传统定义为两种密切接触的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英文解释为symbiosis,指合作、互利、互依的关系。投射在设计造物中,可以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事物之间的一种相互合作、相互依赖、相互生存、共同发展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际上,早在1987年,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先生就曾提及过“共生的思想”,并认为“共生”这一概念和思想仍在创建过程中。共生是包括对立与矛盾在内的竞争和紧张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关系;共生是相互对立的同时,又相互给予必要的理解和肯定的关系;共生不是片面的不可能,而是可以创造新的可能性的关系;共生是相互尊重个人和圣域,并扩展相互的共通领域的关系;共生是再给予、被给予这一生命系统中存在着的东西。他还认为共生哲学不仅仅存在于建筑领域,还涉及到艺术、自然等各个方面。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理想与感性的共生、宗教与科学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传统是具有生命力的,需要不断的发展。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整合与再创造,是向传统学习的一种方式。当然在学习的同时要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只有符合时代性和审美观的创新才会被大家认可并积淀下来,形成新的传统。可以说传统是创新的传承,而创新也将逐渐成为传统,是传统与现代的共生。
因此,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的共生正是实现传统手工艺现代转型活化之路的核心思想。这种共生应结合中国传统造物设计思维,力求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形式与功能的共生、历史与时代的共生、异质材料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在深入理解传统嵊州竹编工艺的前提下,笔者力求通过一些设计实验来践行这一理念。 五 基于嵊州竹编工艺的日用品设计研究
1 传统竹编与现代生活诉求的联结
人既是造物的主体,也是物的使用者,人借由对生活的感悟而造物,其根本目的还是为自身服务的。生活的时代和所处环境在变,那么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影响也随之变化。笔者通过对材料和工艺的研究,探索嵊州竹编产品在当下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形式、可以拓展的领域,适当考虑人类感情和精神上的细微接触,力求传统竹编与现代生活诉求的联结。
竹编产品的特征可以很好地被利用在当下生活日用品的设计之中。这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感和美感的时代,人们一方面希望自己的生活更简单更方便,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拥有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体验。这是一个民主平等的时代,也是一个追求自由与个性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希望可以挣脱束缚,可以限据自己的理解来享受美。笔者发现,室内陈设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们追求生活品质感和美感的重要方式之_,而花器作为自古至今居室使用的器物之一,既是实用品也是装饰品,不同时期的花器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精神追求与生活面貌。因此,笔者最终选择花器系列作为设计实验的落脚点。
2 形态塑造与材料重组
材料是最终设计形态具体表达的物质基础,是设计的载体,造物设计必须要讲究选择材料和加工材料。笔者有意识的打破传统嵊州竹编以题材为核心的创作模式,将传统工艺造型从中剥离出来,把异类材质混合在一起,通过精湛的技术,使之产生多重性的含义,造成一种基于材料的视觉冲击,相互衬托,相互平衡,达成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作品以竹与瓷这两种材质紧密结合,区别于传统的包裹式的结合方式,尝试竹编和瓷分别以自己独有的姿态求同存异,并以模块化的收口设计来实现竹编与瓷之间更多的具有共生性的形态塑造,相互协调,相互衬托,相互尊重并扩展成互通的可再创造的可能性关系,这也是一种给予与被给予的关系。因为两种材质都依靠艺人们的手工劳作,都保留着自然的痕迹,因此作品从整体上看还是表现出了自然优雅的情趣。(如图2所示)
3传统器物与模块解构
纵使传统手工艺是基于传统底蕴的工艺文化,需要传承和保护,但是也要有顺应时代的一面,一成不变的沿袭古代造型与规则,会导致与当下时代的脱节,甚至倒退,因此,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是永恒相传的唯一方法。美术是单件的,而工艺却是复数的,大量制造要通过组织生产来完成,手段也是决定生产的重大因素之一。在古代,要想实现大批量的生产是一大难题,也是限制传统手工艺大规模发展的原因之一,而如今已是科学与科技的时代,工业设计氛围和机械化生产是主要趋势,机械作为新的生产手段,是设计和生产的重要途径。
诸如花器等传统器物的设计与制作,使用模具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活络模具是手工艺人们智慧沉淀的精华,可以合理利用,但是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产手工制作的复杂耗时的工序,利用现代科技,有意识地把传统和现代技术交织在一起,重新认识并解构器物的模具,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率,做到与时相宜。(图3、4和5所示为“篁丝陶塑”系列作品之一的活络模具解构及组合过程图)
4编织方式与功能匹配
文质彬彬,是指内容与形式相互协调的有机统一体,一直是古人所追求的君子姿态。那么落实到造物艺术上,可以理解为实用与审美、功能与装饰之间的矛盾关系。而设计或是美术,皆产生于实用,并满足实用之所需,没有华丽的技术,也没有豪奢的外观,它来源于广大普通人的生活,充满着自然朴素的灵动之美。
根据花器实际功能需要,在瓷部分的器型设计上都是以稳重为主,表面保留了制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肌理和痕迹,以表达回归自然的理想。而竹编部分却是倾向于审美的需求,但是纹样的不同也会影响花器的整体效果和稳定性,因此在纹样的设计上也是做了不断地调整和研究。纹样根据总体效果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密编效果(如图6所示),二是透编效果(如图7所示)。由于编织方法的不同,密编比透编牢固性更好,比较适合曲线较复杂的造型,而透编则是更适合简单的造型,以突出镂空的美感和韵律感。
五 总结与展望
笔者基于中国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大背景,在提出和明确研究目的的同时,以传统嵊州竹编工艺为出发点,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深入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学习及交流探访的方式对传统竹编工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并以此为鉴,提出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共生的设计理念,以求在各种矛盾关系中寻求相互尊重,相互依托,创造新的可能性的方法,并根据这几种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实验和研究来贯彻这一理念。其中包括传统竹编与现代生活诉求联结的设计研究、形态塑造与重组的设计研究、传统器物与模块解构的设计研究和编织方式与功能匹配的设计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篁丝陶塑”系列(如图8所示)。
笔者希望“篁丝陶塑”系列的价值并非仅止于美化居室,更在于体验中国优秀的造物设计传统带给现代人的从容与宁静。在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同时,开拓嵊州竹编新的应用领域和表现手法,使之更契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消费理念,结合当下生活诉求不断创造出新的优秀的产品,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从恨源上解决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 嵊州竹编 共生
一 引言
手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有别于以工业机械化方式批量生产规格化工艺品的工艺美术。这些传统手工艺反映了人类文明开始的工艺文化,是一种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造物艺术。
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是当今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危机时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笔者通过对传统竹编工艺的研究与实践,抱着传承与创新的态度,意在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型做出新的尝试。
二 研究背景
竹产业作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之一,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我国栽培和利用竹子的历史悠久,而传统竹编工艺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并在20世纪70、80年代屡获国际赞誉。
然而,历史如此悠久并曾经流行的竹编工艺,目前却面临失传的危险。笔者认为,这是由几个方面因素引起的。其一是因为历史上长时期的重道不重器的文化氛围,导致器物的制作不受重视,因而制作匠人的地位也非常的低下。二是因为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单纯依靠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所代替,因此竹编行业也慢慢的变成了冷门的行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竹编产品本身复杂的手工技艺,导致产品更新较慢,于是就逐渐失去了原先繁荣的市场。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被誉为“中外竹编第一家”的嵊州竹编终于在2006年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前的一些竹编名品(如图1所示)都纷纷进入博物馆进行文化保护。这种以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建立保护体系的举动为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都产生了积极的重要影响。但是,这种被动式的保护机制是否能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传统工艺的一些现实问题,我们还需认真考虑。笔者认为,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寻找它们并将之以“遗产”或“文物”的方式保存于记忆和博物馆中,而应以“产业”为依托,挖掘传统手工艺的根源性,使其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活力并与时俱进的“活态”的工艺文化。
三 嵊州竹编工艺简介
嵊州竹编工艺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其竹编的用材主要是竹丝篾片,其准备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根据用料的不同,竹丝篾片有细有粗,细的直径不足0.1厘米,能在3厘米的长度内编150根篾丝,在1厘米厚度内叠100层篾片。用细如发丝、薄如蝉翼来形容嵊州竹丝篾片的精细程度是毫不夸张的。根据笔者最后设计实验用的材料和研究方向,主要是以细丝为主,准备过程需要经过锯竹、卷节、剖竹、起间、开片、劈篾、抽篾、刮青、劈丝、混边等十道工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整个过程一般会有2~3个师傅来协作完成。
编织,是编织竹器成型的主要工艺流程。嵊州竹编艺人们用不同规格的篾丝、篾片,采用多种多样的编织技巧,形成各色各样的纹样,大体可以分为“常用编织法”和“装饰编织法”两大类。常用编织法以实用为主,一般用于农家和日常生活用具,常见的有篮、罐、箱等。其中运用最多的技法就是“十字编”、“人字编”、“六角编”、“螺旋编”、“圆面编”和“绞丝编”。装饰编织法主要用于工艺竹编产品的编织中,编织手法相对常用编织法较为复杂,是几种编织方法的混合编织,常见的有“穿蔑编”、“穿丝编”、“弹花”、“插筋”、“硬板花”、“画面编”等。
四 “共生”是传统手工艺实现现代转型的主要途径
共生,是指“共同”和“生活”。传统定义为两种密切接触的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英文解释为symbiosis,指合作、互利、互依的关系。投射在设计造物中,可以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事物之间的一种相互合作、相互依赖、相互生存、共同发展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际上,早在1987年,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先生就曾提及过“共生的思想”,并认为“共生”这一概念和思想仍在创建过程中。共生是包括对立与矛盾在内的竞争和紧张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关系;共生是相互对立的同时,又相互给予必要的理解和肯定的关系;共生不是片面的不可能,而是可以创造新的可能性的关系;共生是相互尊重个人和圣域,并扩展相互的共通领域的关系;共生是再给予、被给予这一生命系统中存在着的东西。他还认为共生哲学不仅仅存在于建筑领域,还涉及到艺术、自然等各个方面。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理想与感性的共生、宗教与科学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传统是具有生命力的,需要不断的发展。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整合与再创造,是向传统学习的一种方式。当然在学习的同时要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只有符合时代性和审美观的创新才会被大家认可并积淀下来,形成新的传统。可以说传统是创新的传承,而创新也将逐渐成为传统,是传统与现代的共生。
因此,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的共生正是实现传统手工艺现代转型活化之路的核心思想。这种共生应结合中国传统造物设计思维,力求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形式与功能的共生、历史与时代的共生、异质材料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在深入理解传统嵊州竹编工艺的前提下,笔者力求通过一些设计实验来践行这一理念。 五 基于嵊州竹编工艺的日用品设计研究
1 传统竹编与现代生活诉求的联结
人既是造物的主体,也是物的使用者,人借由对生活的感悟而造物,其根本目的还是为自身服务的。生活的时代和所处环境在变,那么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影响也随之变化。笔者通过对材料和工艺的研究,探索嵊州竹编产品在当下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形式、可以拓展的领域,适当考虑人类感情和精神上的细微接触,力求传统竹编与现代生活诉求的联结。
竹编产品的特征可以很好地被利用在当下生活日用品的设计之中。这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感和美感的时代,人们一方面希望自己的生活更简单更方便,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拥有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体验。这是一个民主平等的时代,也是一个追求自由与个性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希望可以挣脱束缚,可以限据自己的理解来享受美。笔者发现,室内陈设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们追求生活品质感和美感的重要方式之_,而花器作为自古至今居室使用的器物之一,既是实用品也是装饰品,不同时期的花器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精神追求与生活面貌。因此,笔者最终选择花器系列作为设计实验的落脚点。
2 形态塑造与材料重组
材料是最终设计形态具体表达的物质基础,是设计的载体,造物设计必须要讲究选择材料和加工材料。笔者有意识的打破传统嵊州竹编以题材为核心的创作模式,将传统工艺造型从中剥离出来,把异类材质混合在一起,通过精湛的技术,使之产生多重性的含义,造成一种基于材料的视觉冲击,相互衬托,相互平衡,达成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作品以竹与瓷这两种材质紧密结合,区别于传统的包裹式的结合方式,尝试竹编和瓷分别以自己独有的姿态求同存异,并以模块化的收口设计来实现竹编与瓷之间更多的具有共生性的形态塑造,相互协调,相互衬托,相互尊重并扩展成互通的可再创造的可能性关系,这也是一种给予与被给予的关系。因为两种材质都依靠艺人们的手工劳作,都保留着自然的痕迹,因此作品从整体上看还是表现出了自然优雅的情趣。(如图2所示)
3传统器物与模块解构
纵使传统手工艺是基于传统底蕴的工艺文化,需要传承和保护,但是也要有顺应时代的一面,一成不变的沿袭古代造型与规则,会导致与当下时代的脱节,甚至倒退,因此,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是永恒相传的唯一方法。美术是单件的,而工艺却是复数的,大量制造要通过组织生产来完成,手段也是决定生产的重大因素之一。在古代,要想实现大批量的生产是一大难题,也是限制传统手工艺大规模发展的原因之一,而如今已是科学与科技的时代,工业设计氛围和机械化生产是主要趋势,机械作为新的生产手段,是设计和生产的重要途径。
诸如花器等传统器物的设计与制作,使用模具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活络模具是手工艺人们智慧沉淀的精华,可以合理利用,但是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产手工制作的复杂耗时的工序,利用现代科技,有意识地把传统和现代技术交织在一起,重新认识并解构器物的模具,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率,做到与时相宜。(图3、4和5所示为“篁丝陶塑”系列作品之一的活络模具解构及组合过程图)
4编织方式与功能匹配
文质彬彬,是指内容与形式相互协调的有机统一体,一直是古人所追求的君子姿态。那么落实到造物艺术上,可以理解为实用与审美、功能与装饰之间的矛盾关系。而设计或是美术,皆产生于实用,并满足实用之所需,没有华丽的技术,也没有豪奢的外观,它来源于广大普通人的生活,充满着自然朴素的灵动之美。
根据花器实际功能需要,在瓷部分的器型设计上都是以稳重为主,表面保留了制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肌理和痕迹,以表达回归自然的理想。而竹编部分却是倾向于审美的需求,但是纹样的不同也会影响花器的整体效果和稳定性,因此在纹样的设计上也是做了不断地调整和研究。纹样根据总体效果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密编效果(如图6所示),二是透编效果(如图7所示)。由于编织方法的不同,密编比透编牢固性更好,比较适合曲线较复杂的造型,而透编则是更适合简单的造型,以突出镂空的美感和韵律感。
五 总结与展望
笔者基于中国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大背景,在提出和明确研究目的的同时,以传统嵊州竹编工艺为出发点,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深入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学习及交流探访的方式对传统竹编工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并以此为鉴,提出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共生的设计理念,以求在各种矛盾关系中寻求相互尊重,相互依托,创造新的可能性的方法,并根据这几种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实验和研究来贯彻这一理念。其中包括传统竹编与现代生活诉求联结的设计研究、形态塑造与重组的设计研究、传统器物与模块解构的设计研究和编织方式与功能匹配的设计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篁丝陶塑”系列(如图8所示)。
笔者希望“篁丝陶塑”系列的价值并非仅止于美化居室,更在于体验中国优秀的造物设计传统带给现代人的从容与宁静。在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同时,开拓嵊州竹编新的应用领域和表现手法,使之更契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消费理念,结合当下生活诉求不断创造出新的优秀的产品,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从恨源上解决传承与创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