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泰州是水的泽国。在历史上泰州是海水、江水、淮水三水激荡的地区。与周围以及沿海地区相比,泰州受三水的影响最长、最广、最深。三水造就了泰州——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也给泰州人民带来了繁荣昌盛,同时培育了泰州人永不退缩的斗争精神。
关键词:泰州;三水;水文化
中图分类号:K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07(2010)11-015-03
收稿日期:2010-10-17
泰州是一座通江达海、兼容并蓄的滨江开放城市。与其他区域文化相比,泰州文化与水的关系更为密切。对于泰州的水,唐代诗人王维叹之曰:“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古泰州处长江尾阊、淮河下游、大海之滨,江、淮、海三水在这里汇聚,清、浑、咸三味在这里交融。三水激荡不但折射出泰州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孕育了泰州独特的历史文化。正如董文虎老先生所说:“三水造就了泰州之桑田,孕育了泰州之生灵,成就了泰州之繁华。”
一、三水孕育之名城
泰州,位于长江的北岸,淮河的下游。泰州各市的形成都与水有关,是“三水”造就了泰州这块宝地上的城市群,所以泰州的根在于大海、在于长江、在于淮水。
据有关考证,泰州海陵原为长江口与黄海交汇处的一片陆地。约8000年前,古长江口在镇江与扬州之间,海陵这一带是一片茫茫海域。约至3000年的前左右,泰州已经出现了古城。姜堰天目山一座商周时期的古城遗址,已经揭开了沉睡在地下近3000年江淮第一古城的神秘面纱。到了秦、汉时期,泰州先民从当初的天目山附近西退,来到今天海陵区境内。西汉初年,这里被纳入诸侯国吴国的版图。当时,吴王刘濞在国内“铸钱富国,煮海为盐。”煮海为盐,就在海陵。汉景帝时,国富民强的吴王刘濞联合楚国,发动“七国之乱”。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以海陵为名的建置县成立。汉代以后的东晋义熙七年(411年),晋安帝分广陵郡设海陵郡,此时泰州城市的刍型已经形成。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海陵县升格为泰州,筑州城。
泰州的兴化约形成于4000多年前,淮河以南的岸外沙堤与长江北岸的沙岸合拢,把今高宝湖及其以东地区原来的大海湾封闭成一个与外海隔开的泻湖。长年累月,大量泥沙在原来的海积层上堆积,泻湖被分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有些湖泊后来变成沼泽,有些沼泽后来又变为陆地。兴化南荡古文化遗址也证明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在兴化境内从事生产劳动,繁衍生息了。约4000-4700年前发生在里下河地区的最后一次海侵及多次海平面的升降震荡,迫使古南荡人不得不四处逃散,或南迁,或北移。直到唐时,在射阳湖设立官屯,后在射阳湖区内低洼的地方设立兴化县。
泰州的泰兴、靖江地区的形成都后于海陵、姜堰、兴化,古时泰兴地区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是由海陵逐渐向南延伸而成陆的,故名“延陵”。东滨海,南临江。因“泰兴古未有城唯襟江环海也”,故又名“襟江”,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海陵设县后,成镇名“济川镇”,因地处襟江环海,自古就成为军事重镇。泰州成陆最晚的地区是靖江。据有关研究,东汉末年,靖江还没有陆地,只有一片滔滔的江水,江水中突现出一座独峙的山,名叫孤山。后来由于江潮的冲刷,在孤山脚下渐渐隆起一块块沙洲。直到明弘治元年(1488年)孤山才全部登陆。到了明天启五年(1625年)终于与泰兴、如皋接壤。但后来长江主流多次南北摆动,使最西面的沙洲呈辐射状扩张,到了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靖江才真正成陆。
二、灵秀成就之繁华
水是泰州之本,是泰州发展之源。三水给泰州带来了两样宝贝:一是盐,一是粮。海水产盐,淮水育粮。丰富的盐、粮资源,使泰州地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兴盛不衰。
首先,大海荡出了盐场。泰州历史上的鼎盛,是从大海从盐业开始的。古泰州海盐资源十分丰富。在黄河夺淮、海势东迁之前,这里的人们引海水烧盐、制盐,至今兴化许多地名还保留着“四灶”“八灶”、“灶里”“灶陈”等历史痕迹。春秋时,吴王刘濞即在泰州设海陵仓,并在沿海建盐场。唐代时全国有六大盐区,泰州为两淮区之首,泰州所收盐税占盐税总量的50%,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万历年间泰州岁额盐引过两淮盐引之半。丰盛的海盐资源,发达的海盐运销,曾使泰州繁荣一时,这种情形几乎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总之,泰州从成陆有人迹存在到北宋仁宗天圣年间,即约至公元1032年左右是以制盐业为主导的时期,是盐推动了泰州的经济发展。
其次,淮水堆起了粮仓。泰州既是著名的盐业生产之地,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泰州所处的淮南平原,气候宜人,物产丰饶,是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自北宋范仲淹治邑,东筑捍海堰(人称范公堤),以挡海水。堤西逐步改为沤田。泰州里下河农民引淡水拔碱气,开始种水稻。到了明代,农民已经以种水稻为主了。泰州的水稻当时被称为红粟。海陵红粟为红种稻,古泰州特产之米。海陵红粟生产很多先后得西汉枚乘、西晋左思、初唐骆宾王等的赞誉。如《隋书》云:“海陵盛产桃花米。”自居易在《红粒香》中说:“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南宋陆游《对食戏作》赞颂道:“香粳炊熟泰州红。”同时泰州也在田地高处种约十分之一、二的豆麦。由此泰州进入以种植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大约从北宋开始到明末清初。
再次,水系带来了城市的繁华。泰州市境内水系较为发达,是长江(通南)水系、淮河(里下河)水系的交汇处。古泰州城是一座以水为特色的城市。在近似正方形约4个坊的城里,分布有三纵、三横的市河和玉带河。城外还有又宽又阔的护城河并连接到运盐河。泰州发达的水运给泰州带来了城市的繁华。明清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苏杭杂货运赴江北,苏北里下河的粮棉运销苏南,都在泰州进行交易。特别是当时泰州以其优越特殊的地理条件(里下河地带的水道咽喉)成为海盐运输集散地。除海陵城外,姜堰、高港的商业也都很发达。如早在清末民初,姜堰商贾云集,百谷汇聚,粮行如林。再如,昔日的高港龙窝码头,靠码头经营的行商、中间商很多,小小的龙窝口仅旅馆就有50余家,饭店40多家,故有苏北“小上海”之称。可见,泰州水运体系打通的不仅是运输通道,给泰州带来更多的是繁荣昌盛。
三、抗灾培育之精神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结下了一种不解之缘。江水、海水、淮水滋润了泰州,给泰州以灵气,使泰州成了钟灵毓秀之地,也孕育了泰州独特的文化。有多少人为之高歌。然而,水也曾给泰州带来过灾难。水乃泰州之气,水乃泰州之魄。这个“气”与“魄”不只是一种水势的感染,还包含着与水斗争的精神。古泰州人民得益于水,又受制于水,所以泰州的先民们,一边享用水的恩泽,一边又与水进行着艰苦 卓绝的斗争。
历史上的泰州地区,水灾相当严重。其一是海灾。由于泰州濒临大海,经常发生潮灾,尤其是农历七八月潮汛、台风过境时,最容易发生。每当发生潮灾,都给这里的人们带来很大的灾难。其二是江灾。据史料记载,泰兴古济川河人江处,历史上塌江严重,靖江的江灾更重。例如,光绪九年(1883年)发生一场大水,江堤溃决40多公里,毁坏农田、淹死百姓无数。由于江水与淮水的落差较大,里下河地区也常常被江水淹没,颗粒无收,家破人亡。再就是河灾,即淮河水的灾害。据历代《泰州志》及有关资料统计,自南宋文帝元嘉十二年(435)至1987年的1553年间,泰州记有自然灾害的年份为426年,平均不到3.7年即有一个灾年。自然灾害中以灾湖与洪涝灾害最多,占灾年总数的58.1%。
在水患面前,人们一方面祈求上天之保佑,另一方面就是与水斗争。自古至今,泰州的先民,治水不息。如中国著名廉吏泰州西溪盐监范仲淹曾率通、楚、泰、海4万民夫筑捍海堰,可使泰民“波澜不惊”,被民众称为“范公堤”遗存至今。州守王涣,开市河,造桥梁。宋知州陈垓浚“小西湖”,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徐达开济川河,御史蒋诚挖跃鳞河……为泰州留下了高密度的如网如织的水系,留下了中国其他城市没有的美不胜收的复式城河,留下了众多的水利工程。又如,泰州姜堰这个名称的来由就是泰州人与水斗争的写照。姜堰在泰州城的东部。据传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泰州富商姜仁惠,置田产若干,在州治东天目山附近。当时,东有海水、南有江水,北有淮水,常为患。姜仁惠、姜锷父子两次出钱出力,先后两次率领民众筑堰抗洪。到了北宋年间,又因大水,两次迁移堰址,最后迁姜堰(南)至罗塘港。“姜堰”这个水利建设的成功,是我们的祖先艰苦卓绝、与天地奋斗的结果。再如,在清代康熙之前,靖江还没有骨干河道。只有一条条沟河。清康熙三年(1663年),知县郑重到靖江上任,与泰兴合作由靖江出土地,泰兴、如皋出劳力,共同完成了这一巨大的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开成五条通江河道,这五条河道,历史上称为五大港,它们是:蔡家港、庙树港、柏家港、石碇港、夏仕港。有了五大港,靖、泰、如三县均受其益,农业连年取得很好的收成。
泰州人在治水的过程中培养了艰苦奋斗、勇于拼搏、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泰州人的一种智慧。如宋代的泰州文化昌盛,生齿渐繁。大概就在这时,泰州对里下河的开发进入高潮。每当枯水季节,泰州兴化等地的人就将低洼地区水中泥土挖上来,堆积到较高的地方,造成一块块水中的小岛式的垛田,不仅顶面,而且周边都能种上喜水的庄稼。水中垛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互不相连,非船不能行。置身其中,如同走进古人摆设的水中龙门阵。以至人们传说,垛田是当年泰州知州岳飞大战金兵摆设的八卦阵。
参考文献
[1]朱学纯等,泰州诗选[C],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7。
[2][3]佚名,胜湖月:南荡:乘梦幻归来的历史[EB/OL][2006-7-25],http://tieba.baidu.com/f:kz=117356699
[4]佚名,远客千帆水绕城——泰州城水系史话[N],泰州日报,2004-05-31.03。
[5]侠名,高港的龙文化符号[N],泰州日报2005-12-09,副刊01版。
[6]龚杰王艮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兢2002,p104-105。
[7]佚名,水城春秋[N],豢州日报[N],2004-11-27.03。
关键词:泰州;三水;水文化
中图分类号:K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07(2010)11-015-03
收稿日期:2010-10-17
泰州是一座通江达海、兼容并蓄的滨江开放城市。与其他区域文化相比,泰州文化与水的关系更为密切。对于泰州的水,唐代诗人王维叹之曰:“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古泰州处长江尾阊、淮河下游、大海之滨,江、淮、海三水在这里汇聚,清、浑、咸三味在这里交融。三水激荡不但折射出泰州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孕育了泰州独特的历史文化。正如董文虎老先生所说:“三水造就了泰州之桑田,孕育了泰州之生灵,成就了泰州之繁华。”
一、三水孕育之名城
泰州,位于长江的北岸,淮河的下游。泰州各市的形成都与水有关,是“三水”造就了泰州这块宝地上的城市群,所以泰州的根在于大海、在于长江、在于淮水。
据有关考证,泰州海陵原为长江口与黄海交汇处的一片陆地。约8000年前,古长江口在镇江与扬州之间,海陵这一带是一片茫茫海域。约至3000年的前左右,泰州已经出现了古城。姜堰天目山一座商周时期的古城遗址,已经揭开了沉睡在地下近3000年江淮第一古城的神秘面纱。到了秦、汉时期,泰州先民从当初的天目山附近西退,来到今天海陵区境内。西汉初年,这里被纳入诸侯国吴国的版图。当时,吴王刘濞在国内“铸钱富国,煮海为盐。”煮海为盐,就在海陵。汉景帝时,国富民强的吴王刘濞联合楚国,发动“七国之乱”。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以海陵为名的建置县成立。汉代以后的东晋义熙七年(411年),晋安帝分广陵郡设海陵郡,此时泰州城市的刍型已经形成。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海陵县升格为泰州,筑州城。
泰州的兴化约形成于4000多年前,淮河以南的岸外沙堤与长江北岸的沙岸合拢,把今高宝湖及其以东地区原来的大海湾封闭成一个与外海隔开的泻湖。长年累月,大量泥沙在原来的海积层上堆积,泻湖被分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有些湖泊后来变成沼泽,有些沼泽后来又变为陆地。兴化南荡古文化遗址也证明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在兴化境内从事生产劳动,繁衍生息了。约4000-4700年前发生在里下河地区的最后一次海侵及多次海平面的升降震荡,迫使古南荡人不得不四处逃散,或南迁,或北移。直到唐时,在射阳湖设立官屯,后在射阳湖区内低洼的地方设立兴化县。
泰州的泰兴、靖江地区的形成都后于海陵、姜堰、兴化,古时泰兴地区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是由海陵逐渐向南延伸而成陆的,故名“延陵”。东滨海,南临江。因“泰兴古未有城唯襟江环海也”,故又名“襟江”,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海陵设县后,成镇名“济川镇”,因地处襟江环海,自古就成为军事重镇。泰州成陆最晚的地区是靖江。据有关研究,东汉末年,靖江还没有陆地,只有一片滔滔的江水,江水中突现出一座独峙的山,名叫孤山。后来由于江潮的冲刷,在孤山脚下渐渐隆起一块块沙洲。直到明弘治元年(1488年)孤山才全部登陆。到了明天启五年(1625年)终于与泰兴、如皋接壤。但后来长江主流多次南北摆动,使最西面的沙洲呈辐射状扩张,到了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靖江才真正成陆。
二、灵秀成就之繁华
水是泰州之本,是泰州发展之源。三水给泰州带来了两样宝贝:一是盐,一是粮。海水产盐,淮水育粮。丰富的盐、粮资源,使泰州地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兴盛不衰。
首先,大海荡出了盐场。泰州历史上的鼎盛,是从大海从盐业开始的。古泰州海盐资源十分丰富。在黄河夺淮、海势东迁之前,这里的人们引海水烧盐、制盐,至今兴化许多地名还保留着“四灶”“八灶”、“灶里”“灶陈”等历史痕迹。春秋时,吴王刘濞即在泰州设海陵仓,并在沿海建盐场。唐代时全国有六大盐区,泰州为两淮区之首,泰州所收盐税占盐税总量的50%,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万历年间泰州岁额盐引过两淮盐引之半。丰盛的海盐资源,发达的海盐运销,曾使泰州繁荣一时,这种情形几乎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总之,泰州从成陆有人迹存在到北宋仁宗天圣年间,即约至公元1032年左右是以制盐业为主导的时期,是盐推动了泰州的经济发展。
其次,淮水堆起了粮仓。泰州既是著名的盐业生产之地,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泰州所处的淮南平原,气候宜人,物产丰饶,是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自北宋范仲淹治邑,东筑捍海堰(人称范公堤),以挡海水。堤西逐步改为沤田。泰州里下河农民引淡水拔碱气,开始种水稻。到了明代,农民已经以种水稻为主了。泰州的水稻当时被称为红粟。海陵红粟为红种稻,古泰州特产之米。海陵红粟生产很多先后得西汉枚乘、西晋左思、初唐骆宾王等的赞誉。如《隋书》云:“海陵盛产桃花米。”自居易在《红粒香》中说:“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南宋陆游《对食戏作》赞颂道:“香粳炊熟泰州红。”同时泰州也在田地高处种约十分之一、二的豆麦。由此泰州进入以种植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大约从北宋开始到明末清初。
再次,水系带来了城市的繁华。泰州市境内水系较为发达,是长江(通南)水系、淮河(里下河)水系的交汇处。古泰州城是一座以水为特色的城市。在近似正方形约4个坊的城里,分布有三纵、三横的市河和玉带河。城外还有又宽又阔的护城河并连接到运盐河。泰州发达的水运给泰州带来了城市的繁华。明清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苏杭杂货运赴江北,苏北里下河的粮棉运销苏南,都在泰州进行交易。特别是当时泰州以其优越特殊的地理条件(里下河地带的水道咽喉)成为海盐运输集散地。除海陵城外,姜堰、高港的商业也都很发达。如早在清末民初,姜堰商贾云集,百谷汇聚,粮行如林。再如,昔日的高港龙窝码头,靠码头经营的行商、中间商很多,小小的龙窝口仅旅馆就有50余家,饭店40多家,故有苏北“小上海”之称。可见,泰州水运体系打通的不仅是运输通道,给泰州带来更多的是繁荣昌盛。
三、抗灾培育之精神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结下了一种不解之缘。江水、海水、淮水滋润了泰州,给泰州以灵气,使泰州成了钟灵毓秀之地,也孕育了泰州独特的文化。有多少人为之高歌。然而,水也曾给泰州带来过灾难。水乃泰州之气,水乃泰州之魄。这个“气”与“魄”不只是一种水势的感染,还包含着与水斗争的精神。古泰州人民得益于水,又受制于水,所以泰州的先民们,一边享用水的恩泽,一边又与水进行着艰苦 卓绝的斗争。
历史上的泰州地区,水灾相当严重。其一是海灾。由于泰州濒临大海,经常发生潮灾,尤其是农历七八月潮汛、台风过境时,最容易发生。每当发生潮灾,都给这里的人们带来很大的灾难。其二是江灾。据史料记载,泰兴古济川河人江处,历史上塌江严重,靖江的江灾更重。例如,光绪九年(1883年)发生一场大水,江堤溃决40多公里,毁坏农田、淹死百姓无数。由于江水与淮水的落差较大,里下河地区也常常被江水淹没,颗粒无收,家破人亡。再就是河灾,即淮河水的灾害。据历代《泰州志》及有关资料统计,自南宋文帝元嘉十二年(435)至1987年的1553年间,泰州记有自然灾害的年份为426年,平均不到3.7年即有一个灾年。自然灾害中以灾湖与洪涝灾害最多,占灾年总数的58.1%。
在水患面前,人们一方面祈求上天之保佑,另一方面就是与水斗争。自古至今,泰州的先民,治水不息。如中国著名廉吏泰州西溪盐监范仲淹曾率通、楚、泰、海4万民夫筑捍海堰,可使泰民“波澜不惊”,被民众称为“范公堤”遗存至今。州守王涣,开市河,造桥梁。宋知州陈垓浚“小西湖”,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徐达开济川河,御史蒋诚挖跃鳞河……为泰州留下了高密度的如网如织的水系,留下了中国其他城市没有的美不胜收的复式城河,留下了众多的水利工程。又如,泰州姜堰这个名称的来由就是泰州人与水斗争的写照。姜堰在泰州城的东部。据传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泰州富商姜仁惠,置田产若干,在州治东天目山附近。当时,东有海水、南有江水,北有淮水,常为患。姜仁惠、姜锷父子两次出钱出力,先后两次率领民众筑堰抗洪。到了北宋年间,又因大水,两次迁移堰址,最后迁姜堰(南)至罗塘港。“姜堰”这个水利建设的成功,是我们的祖先艰苦卓绝、与天地奋斗的结果。再如,在清代康熙之前,靖江还没有骨干河道。只有一条条沟河。清康熙三年(1663年),知县郑重到靖江上任,与泰兴合作由靖江出土地,泰兴、如皋出劳力,共同完成了这一巨大的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开成五条通江河道,这五条河道,历史上称为五大港,它们是:蔡家港、庙树港、柏家港、石碇港、夏仕港。有了五大港,靖、泰、如三县均受其益,农业连年取得很好的收成。
泰州人在治水的过程中培养了艰苦奋斗、勇于拼搏、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泰州人的一种智慧。如宋代的泰州文化昌盛,生齿渐繁。大概就在这时,泰州对里下河的开发进入高潮。每当枯水季节,泰州兴化等地的人就将低洼地区水中泥土挖上来,堆积到较高的地方,造成一块块水中的小岛式的垛田,不仅顶面,而且周边都能种上喜水的庄稼。水中垛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互不相连,非船不能行。置身其中,如同走进古人摆设的水中龙门阵。以至人们传说,垛田是当年泰州知州岳飞大战金兵摆设的八卦阵。
参考文献
[1]朱学纯等,泰州诗选[C],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7。
[2][3]佚名,胜湖月:南荡:乘梦幻归来的历史[EB/OL][2006-7-25],http://tieba.baidu.com/f:kz=117356699
[4]佚名,远客千帆水绕城——泰州城水系史话[N],泰州日报,2004-05-31.03。
[5]侠名,高港的龙文化符号[N],泰州日报2005-12-09,副刊01版。
[6]龚杰王艮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兢2002,p104-105。
[7]佚名,水城春秋[N],豢州日报[N],2004-11-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