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待命出发

来源 :今日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445670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将于2007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预计卫星的总重量为2吨多,寿命大于1年。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j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通往“广寒宫”之路
  
  西昌,2007年将注定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据有关人士介绍,日前,西昌已经重建了3号发射塔,其主体结构已于去年9月底主体结构整修完成,从10月起进入了设备安装阶段。2007年下半年,中国通往远在3 8万公里外“广寒宫”之路将从这里开始。中国将正式迈出探索月球的步伐。
  迄今为止,我国研制发射的各类卫星都是在地球引力场的范围内运行,现在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也都是在地球周围运动,没有离开地球这个人类的“摇篮”。“嫦娥一号”卫星将把这一局面彻底变成历史,从而成为我国第一个脱离地球引力场奔向茫茫宇宙深空的使者。根据计划,“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会承担“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任务,将探月卫星送上茫茫征途。
  透露出来的消息显示,“嫦娥一号”卫星是在“东方红三号”卫星公用平台基础上,经过适应性修改,根据任务进行技术创新研制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该卫星重量2350公斤,设计运行寿命1年。据悉,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研制的嫦娥一号卫星进展良好,已经转入整星测试阶段。“为载人探月铺路的中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已研制完成,正整装待发。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兴奋地说:“有望在今年内飞向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
  这还只是中国整个探月工程的一个序曲。“在资金到位、项目按时启动等理想条件下,中国完全有能力在15年内将载人航天器送往月球。”同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原总指挥、中国载人火箭计划顾问组组长黄春平对记者乐观地说。按照计划,明年神舟七号飞船将发射升空。届时将搭载3个航天员升空,并将进行走出太空舱的太空漫步活动。令人振奋的消息还不止于此。3月1日,中国科学院推出了《2007高技术发展报告》。探月计划总工程师叶培建撰文说,未来30年内,中国有望探测火星、金星。火星探测的大幕也将在两年后正式拉开。届时,中国将和俄罗斯进行联合火星探测。从200 7年的“嫦娥奔月”、2008年的“神七”升空、再到2009年的中俄火星联合探测,中国太空探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往前发展。
  
  适合发射的时机只有7次
  
  欧阳自远指出,要完成这些目标存在不少技术上的困难。比如,发射卫星进入绕月轨道必须到达固定的位置,对发射“窗口”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2007年全年适合发射的时机只有7次,每次只有3 5分钟,旦遇上恶劣的天气等因素影响,整个发射计划将不得不延迟一个多月。科学家们已想出解决办法:选定发射时间后,视天气情况许可,提前两三天将卫星发射升空,环绕地球飞行,到既定时间再飞奔月球,抵达目的位置后“刹车”,由月球“捕获”后进入绕月轨道。月球探测工程分为三期来完成:第一期工程(2004年至2007年),发射探测器绕月探测,第二期工程(2007年至2012年),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车巡回;第三期工程(2012年至2017年),实现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取样返回。三期工程均不载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顾问、原党委书记戴证良透露,“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曾计划今年上半年发射,但是由于一些工作任务环节的因素,将发射时间推迟到下半年,大约会在9月份左右发射,飞往月球轨道。此外,戴证良介绍,我国将用于空间站发送的大运载火箭的发动机研制已经完成,目前进入试样阶段,预计明年可以生产使用。他介绍,大运载火箭直径有5米左右,而现在的运载火箭直径为3米左右。戴证良介绍,5米的直径使大运载火箭在内陆地区运输困难,因此国家已将大运载火箭的发射基地初步定于海南岛,便于海上运输。我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播放歌曲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梁山伯与祝英台》《谁不说俺家乡好》《爱我中华》等30首曲目入选,卫星将在到达绕月轨道后,于距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一组由全国人民选出的歌曲。参与评选活动的音乐界专家认为,这些歌曲最能够表达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和平、探索自然、崇尚真理的美好追求和高尚情操,能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之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6套探测仪探秘月宫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助理研究员撰写的文章中说,今年下半年发射的嫦娥1号探月卫星,选用的科学探测仪器有6套2 4件,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伽马/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等,这些设备在中国都属首次使用,有的是世界首创。
  探月的第一项任务是绘制立体的月球地图。国外已有多个版本的平面月球地图,但立体的只有二幅,且做得不完整。嫦娥1号卫星将采取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思路,搭载1台CCD立体相机和1个激光高度计,两者结合绘制完整细致的立体月球地图。CCD立体相机同时对卫星飞行的前方、下方和后方进行拍照,形成三维影像。激光高度计由激光器、望远镜和接收电路三部分组成。卫星进入环月轨道后,激光高度计首先向月面发射激光束,并立刻用望远镜把反射回来的光束变成电信号;接收信号的电路盒将迅速进行计算,得出该探测点的月球海拔高度。激光高度计完成绕月旅行,月面每个探测点(包括南北极的黑暗深坑)的海拔高度就 清二楚了。这些数值与CCD立体相机拍摄的高精度图像相叠加,就是一幅完整而精确的月球立体地形图。
  第二项任务是探测月球上元素的分布。这件事情只有美国在2000年利用1998年发射的卫星,做了5种元素的月球分布图,包括铁、钛、铀、钍、钾。而嫦娥1号卫星将用世界先进的伽马/X射线谱仪探测月球上14种元素的分布。这样,我们就知道月球上分布着哪些资源,将来建月球基地时可选择在资源富集的地区,通过开采月球资源,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
  第三项任务是评估月球上土壤的厚度和氦一3的资源量。嫦娥1号卫星上搭载了一台微波探测仪,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探月卫星上装载微波遥感装置。这台微波探测仪能探测物体的微波辐射强度,能在所有气象状态下全天候工作,且具有穿透能力,可探测深埋的物体。科学家们通过月球微波辐射强度的科学解析,可以估算出月球土壤厚度和月球上氦一3的总量及分布。氦-3是地球上极其稀少的替代石油的能源。微波探测仪还能测出月球背面的亮度、温度图和月球两极地面的 信息。
  第四项任务是监测远至40万km范围内的空间环境,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国内目前仅监测过7万km以内的空间环境,嫦娥1号上的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将首次探测远至4万至40万km间的空间环境,这些关键科学数据,对今后深空探测器的环境防护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逼出来的探月工程
  
  1994年,美国发射了“克莱门汀号”环月探测器,不但开始了全月面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探测,并意外发现了在月球南极区有水存在的信息。当年,欧洲空间局也提出了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详细计划,根据计划,他们将逐步建立月球科学研究基地。随后,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航空航天科学家们也开始了行动,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高潮。
  美国人的发现和其他国家的行动在中国的航空航天界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于是,1994年我国探月工程也被提上了论证日程,然而此后却是“反反复复的论证”。“全世界现在对于月球探测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中国如果无动于衷的话就会在竞争中落后、丧失发言权。”无论是在游说中,还是在演讲中,欧阳自远都如此对外界表示。在世界探月整体升温的局面下,加上科学家们的游说,中国探月计划终于得到了政府高层的重视。
  2000年1 1月2 2日,中国政府首次公布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明确了近期发展目标中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同年1 0月5日在京召开的首届“世界空间周”庆祝大会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航天》的报告中首次公开表明了中国探月的决心。
  中国新的探月计划也受到了两任政府总理的高度重视。2002年10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指示要抓紧探月工程的论证。2004年1月23号,温家宝总理亲自批准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资金预计14亿人民币。
  2004年2月,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很有诗意地被命名为“嫦娥工程”,同时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栾恩杰被任命为“嫦娥工程”的总指挥。自此,中国漫长的探月计划从科学家们的争论中开始公开地走到了人们的面前。
  
  浮出水面的登月计划
  
  根据中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的计划,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在外界看来,“嫦娥一号”卫星升空实际上只是中国整个探月工程的一个序曲。尽管目前国防科工委仅仅启动了“嫦娥工程”第一期“绕月探测工程”,第二期和第三期计划尚未正式立项,但是没有人怀疑它们已经是“箭在弦上”。
  2007年“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以后,接下来“嫦娥工程”第二期就将很快进入实质性的阶段。有消息表明,2009年至2015年,中国将进入嫦娥二期工程,届时将进行两到三次的软着陆巡视勘察,其中2012年向月面发射一个软着陆器的计划已经基本确定,按照这一计划软着陆器将携带载有摄像机和多种探测仪器的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视勘查,为建立月球基地收集基本数据资料。目前中国进行此项任务的技术、物资条件和经济实力都已基本具备。
  在此之后,中国将进行就是2017年“嫦娥工程三期”行动,即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这个软着陆器不仅要采集月壤和岩石的样本,还要搭乘返回舱重返地球。在这个阶段中,空间机器人将会充当主要角色,在卫星维修、太空科学试验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嫦娥工程三期”完成以后,中国将进入载人登月阶段,那时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就会全部浮出水面。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将会成为“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在这一期工程中,中国将如何载人登月呢?根据中国科学家的设计,我国所计划采用的方式是先用运载火箭将飞船送上地球轨道,随后,飞船自行移动至月球轨道,释放出登陆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宇航员登陆月球。活动完成后,宇航员返回登陆舱,飞离月球,与在月球轨道上等待的飞船重新对接,至此登月过程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的中国探月工程规划中,并没有提到任何载人登月的计划。我国政府的官方文件中,至今也没有公布载人登月的具体计划或者设想,也就是说目前外界所传言的“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政府方面的证实。
  国内航天界的专家表示,在航天发展的道路上,我国政府一向行动稳妥。实施登月计划时政府方面也同样采取了极为审慎的态度。作为我国整个登月工程的前奏,我国谨慎地启动了探月工程的“绕”计划。在欧阳自远看来,在载人登月以前,实施针对月球的前期探测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中国现在有能力把人送到月球,但是只有单程票,我们现在没有能力保证能回来。”中国目前的火箭系统还远远不能满足载人登月计划的要求。只有当新一代火箭研制成功以后,中国的登月梦想才会更加接近。
  
  中国为何必须探月
  
  我们为什么要探索月球7月球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专家告诉我们理由如下:
  维护我国月球权益的需要。尽管1984年联合国通过的《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简称《月球条约》中规定,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团体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但是,当前,主要航天国家和组织正加紧实施月球探测计划。作为联合国外空委员会的成员国,我国开展月球探测,并取得一定成果,才具有履行《月球条约》和分享开发月球权益的实力,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
  人类研究宇宙和地球本身的最佳平台。科学家认为,通过利用月面上没有人为改造和破坏的某些本来面目研究月球,了解月球的成因、演变和构造等诸方面的信息,有助于了解地球的远古状态、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起源和演变,有助于搞清空间现象和地球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对地球、太阳系以至整个宇宙起源和演变及其特性的认识,从中寻求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线索。
  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开发月球是空前艰巨的事业,需要解决一系列难题,这必然会带动诸如大推力火箭、巨型航天器、高速飞行、人工智能、计算机、机器人、加工自动化,精密仪器、遥感作业、通信、材料、建筑、能源等工程技术以及空间生物、空间物理、空间天文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为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在月球岩土中,具有丰富的氧、铁、镁、钙、硅,钛、钠、钾、锰等物质,初步估计共含有8万亿吨铁。此外,月球上有丰富的能源,尤其是月球上的氦-3,是地球上所没有的核聚变反应的高效燃料,资源总量可达100万-500万吨,能够支持地球7000年的需电量。
  促进深空探测。月球表面的引力只有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因此,航天器从月球上起飞,可大大节省能源。月岩土壤中氧占40%,可以就地生产推进剂和作为受控生态环境和生命保障系统的氧气来源。硅占20%,可以为航天器制作太阳电池阵,其他金属可以为航天器制作各种部件设备。还可以用月球作中转站,为过往的航天器进行检修和补充燃料。
  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的平台。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极其稳定,月球直接承受太阳的辐射,没有大气层对光线和电波的吸收、散射和折射等干扰,没有尘埃污染,没有磁场,月球的背面没有人造光源和射电的干扰,地震很微小。同时,月球有漫长的黑夜,黑夜温度极低。这种环境为建造高精度天文观测台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推动经济发展。开发月球,可以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而且其他技术的二次开发应用,势必促进工业的发展与提升。如美国研制和发射“阿波罗”号载人飞船时,就产生了3000多项专利,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赵忠范)
其他文献
预展时间   2007年9月20日 9:00~20:00   2007年9月21日 9:00~18:00    预展地点  中国北京青蓝大厦三层各展厅、会议厅   (东城区东四十条24号) 东四十条桥西南角   拍卖时间  瓷杂专场  2007年9月22日 9:16~ 瓷器  2007年9月22日 12:56~瓷器  2007年9月23日 9:16~ 瓷杂  玉器、翡翠、田黄专场  2007年9月
期刊
以创意水墨画闻名于世的新加坡著名女画家陈丽卿,在2005年第八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本刊2005年11月号曾以《魅力无穷的新创意水墨画》为题作过报道。两年后的2007年7月16日,本刊记者又在第十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和陈丽卿相遇了。而且在高手云集、佳作众多的展厅中,依然被陈丽卿的作品所深深吸引。更令人欣喜地是,陈丽卿虽然展示给大家的还是独一无二的抽象画,但是具体绘画风格、表现手法已经有
期刊
载歌载舞颂盛事,荷花飘香迎客来。7月26日,中国民间民族歌舞精品展演暨第五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在南戴河中华荷园拉开帷幕。河北省人大副主任吴振华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来自全国13个省、自治区的15支代表队的450名歌舞艺人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以其多彩多姿的优美舞姿、悠扬动人的音乐,在荷花的掩映下,奏响了第五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  宝莲荟翠,花聚人和,盛夏时节,赏荷起舞。美丽迷人的中华荷园展现
期刊
德国的小镇海利根达姆在喧闹了三天过后又恢复了平静,但是八国峰会的闭幕却并不代表这场由美、英、日、法、德、意、加、俄主导的国际大戏已经落下帷幕。相反,风云际会之后,还有更多的悬念留待国际社会去思考和探讨。     美欧针锋:如何应对全球变暖    不同于八国集团峰会变幻莫测的“气候”,全球气候变暖一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腹大患。德国总理默克尔曾高调宣布,八国峰会在全球变暖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和“
期刊
“我不是想当总统,我是一定要当总统。”  “最后想想看,比起骑马,我宁可选择总统竞选,老实说简单多了。”  出生寒门的萨科齐自小历尽艰辛,童年的阴影让他的心中充满了证明自己的渴望。家庭的变故、父亲的轻视并没有打消他的志气,反而让他在沉浮的风浪中日益坚定。尽管萨科齐有着不错的学历,但是由于他并不是毕业于政坛精英的大本营--国家行政学院,他在很多政治人士心中只是一个“局外人”。真正赋予他政治生命的是前
期刊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还不到一年,他挑选的内阁成员就有多人出现丑闻,对外尤其是与美国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他上台时的支持率曾达到70%以上,而今年7月就急速下降到25%,有媒体指出,这位二战后出生的年轻首相因缺乏领导能力正面临艰难处境,安倍内阁还能维持多久是人们关心的大问题。但安倍却强调,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也不会下台,并称要继续建设美丽国家。   近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日子不大好过,不仅阁僚丑闻不断
期刊
艺术当随时代。寻找古典精神、时代风尚及个人审美趣味的契合点是书家追求目标。时代风尚是特定时代,人们所特有的审美趣味的集中体现,没有风格的艺术家注定他的艺术人生是遗憾的。艺术求索犹如探险者之跋涉,成功总属于那些不满足于现状,勇于进取的追求者。体察徐雄关,从他的人生经历、艺术理念和奋斗轨迹,常触动我的心弦,便愈发惊异他异于常人的品性。其书作中那赋寓生命律动的线条,极具自然但又不乏表现因素的墨象,显示了
期刊
巴勒斯坦地区永远是出新闻的地方,持续几十年的巴以争端还没有结束的任何迹象,巴勒斯坦内部又打得不可开交,巴两大派——法塔赫和哈马斯目前各据一方,哈马斯通过武力控制了加沙地区,巴勒斯坦主流力量法塔赫被赶出了加沙而仅能掌握约旦河西岸,使巴勒斯坦出现了“一国两府”的局面。现在双方指责对方破坏巴勒斯坦团结、损害巴勒斯坦民族大业,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这一新局势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法塔赫,孤
期刊
世界石油格局的变化,特别是油价的起伏牵制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而近年来因为石油引起的双边和多边的摩擦也时有发生,这些都表明国际能源局势正日趋紧张。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已经评选出新的石油业“七姐妹”,包括: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巴西石油公司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据统计,这些公司控制了世界油气产量的近1/3,油气
期刊
2007年6月30日下午,一辆燃烧着的汽车在行驶中冲向了英国北部格拉斯哥机场大楼。撞击事件发生后,所有航班立即停飞,英国当局已将此事件视为恐怖袭击,并决定实行最高级别的安全警戒。    “邪恶医生”突然惊现伦敦    根据英国路透社的报道,在目前已逮捕的8名嫌疑人中,有两人来自印度,其余6人来自中东地区,都是医生和与卫生系统相关的人员,均受雇于英国国家医疗保障系统下的医疗机构。英国警方也在紧急调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