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回顾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龙江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自1978年我省恢复中专招生考试制度以来,职业教育走过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经历了恢复上升、曲折发展、滑坡下降、改革调整和创新发展等阶段。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黑龙江省职业教育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黑龙江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关键词]黑龙江 职业教育 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张立明(1981- ),男,黑龙江嫩江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及职业教育研究;张志强(1959- ),男,黑龙江龙江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及职业教育研究。(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项目“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ZD121100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05-04
  黑龙江省(以下简称“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自从1978年我省恢复中专招生考试制度以来,职业教育走过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经历了恢复上升、曲折发展、滑坡下降、改革调整和创新发展等阶段。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我省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结构趋于合理的、具有龙江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恢复上升阶段(1978~1981年)
  1.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文革”结束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教育恢复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我省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政法部门面向全社会大量招聘干部,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1978年以来,中央多次发出指示,要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79年,为使中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省在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工作方针中,开始进行了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重点在中等教育阶段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通过新建和改建的方式,兴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981年7月11日,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发展职业教育要控制普通高中的发展,有计划地将一部分普通中学改办为农业和职业中学,鼓励农村社队和城镇与部门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职业中学,城乡普通中学要创造条件开设职业技术选修课,积极稳妥地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起来。
  1978年,全省共有职业院校1920所,在校学生199547人。到1981年,全省共有职业院校1078所,在校学生213018人,其中: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增加较多,职业高中发展迅速,已经发展到122所,在校学生达81475人。
  2.职普比例空前扩大。经过短短三年多的跨越式发展,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扩张,普职学生比例达到空前规模。1978年,全省职业学校学生只占到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数的30%;到1981年,全省各类职业学校学生的总数已经占到了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数约75%,与普通高中学生数的比例达到了3︰1,职业学校发展规模空前壮大。
  二、曲折发展阶段(1982~1995年)
  1.政府统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1984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在《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决议》中,强调了调整教育结构,提出“要通过多条渠道、多种形式,使全省职业技术教育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要在全省城乡逐步建立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92年8月18日,由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颁布了《黑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条例》,提出各级政府要统筹制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考核及毕业生就业;合理安排与使用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力、财力、物力;协调各部门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我省第一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法规由此诞生。
  2.农村职业教育得到发展。1982 年,全省在农村单独设立的农业中学有26所,附设农中班的公社中学375所,523个班,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9.3%。同年,省委、省政府在哈尔滨召开全省城乡职业中学会议,中心议题是发展和办好城乡职业中学。省教育厅设立职业教育处,各地、市、县设立职业教育科、股,负责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工作,全省职业教育发展的省市县三级行政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使全省城乡职业教育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1985年,全省城乡有独立设校的职业技术高中400所,其中,县办农业技术高中68所,乡办农业中学76所,教育部门办职业中学150所,企业部门办职业中学106所,还有210所普通中学附设职业高中班。职业中学在校生,增加到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29.3%,加上中专、技工学校的在校生共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42%,改变了片面发展普通高中的状况,使中等教育得到合理、健康地发展。
  3.多种形式举办职业教育。(1)兴办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从1991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曾多次组织省直相关厅局对全省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调查,还多次考察了河北等兄弟省份职业教育,形成了《全省职业技术教育调查报告》,下发了《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黑发[1992]4号),明确了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措施及工作目标,提出必须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和协调能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兴办职业技术教育。1995年7月,省政府下发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教委等部门〈关于集中力量办好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的意见〉的通知》(黑政发[1995]64号),提出要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将现有各类职前、职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电大分校集中起来,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由一个班子统一领导,挂几块牌子,实行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委协调、隶属不变、一校多制、多功能的办学体制,努力创办一批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截至1995年末,全省共建设了40所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有11所被国家教委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28所被评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普通中专有较大发展。从1982年开始,普通中专发展呈直线上升态势。截至1995年末,普通中专已发展到111所(含中师学校28所),在校生数量达到了23369人,比1982年增加了近一倍,逐渐成为了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对全省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骨干示范作用。(3)成人中专初见雏形。1982年以前,我省职业学校没有成人中专办学形式,由于在岗人员进修提高的需要,成人中专逐渐出现并获得了稳步发展。到1995年前后,成人中专办学达到了高峰,全省共有成人中专学校400多所,在校生11万多人,成为了我省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技工学校稳步发展。1982年初时,技工学校的数量极少,但随着社会对技工人才越来越重视,一些企业相继举办了技工学校,技工学校得到了稳步发展,由原来的的100多所上升到了200余所,在校生数量也由2万人发展到了3万多人。   三、滑坡下降阶段(1996~2000年)
  这一阶段我省职业教育出现了下滑趋势,中职学校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数量的百分比,从1996年的近60%,下滑到了2000年的不足40%。这一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滑坡主要是由于经济波动、人事制度改革、高校扩招、中等专业学校升格等原因造成的。
  1.经济波动、人事制度改革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受到亚洲金融风暴以及国内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环境变化及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从1992年、1993年开始呈现下滑趋势,我省经济也有所滑坡。我省中职教育招生总数每年虽然有所上升,但是高中阶段职普招生比却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下降。这一阶段中职教育的发展除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困扰,例如,国企改革过程中,大批下岗工人再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职毕业生就业;1994年起国家公务员实行“凡进必考”,打破了几十年来由国家分配的制度,中职毕业生不得不自主就业,毕业生就业陷入困境。经济波动、人事制度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高校扩招导致中职招生办学困难。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普高毕业生升学比例急剧上升,高校入学机会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初中毕业生选择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加上社会对中职教育的鄙薄,使中职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末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1999~2001年,我省中职教育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在校生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职整体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的比例从1999年的50%下降到2001年的40%,回归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同时,多年来一直高于普通高中的中职年招生数也出现了倒退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出现了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状况,职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3.中等专业教育改革减缓了中等职业教育滑坡速度。1997年,针对中职学校招生并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不适应市场经济等问题,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黑龙江省普通中等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黑政办发[1997]36号),对中等专业教育办学自主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规定,使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到1999年,我省的国家级重点中专由原来的8所增加到20 所;省级重点中专由原来的16所增加到20所。这个意见的出台对稳定全省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下滑的态势。
  四、改革调整阶段(2001~2004年)
  1.中专升高职促使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转型。1996年,我省出台了《黑龙江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充分利用现有职业大学、成人高校、普通高校和具有实力的普通中专学校的条件和优势,进行“三改一补”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0]3号)将高等职业学校的审批权授予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同时,教育部批复了我省人民政府自行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的请求。为适应我省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省政府出台了《黑龙江省高等职业学校审批办法》,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邮电学校、牡丹江林业学校、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等60多所优质中等专业学校纷纷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或并入普通高校,特别是石油化工、煤炭、纺织、食品、机械等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中专都进行了升格或合并,我省具有行业特色的中专所剩无几,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迅速转型,中等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严重流失。
  2.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使中职教育发展陷入低谷。《高等教育法》颁布实施后,高等院校进行了改革与调整,不需要审批,部分高校内设了职业技术学院;没有成立职业技术学院的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中专很多举办了高职班。国务院将高等职业学校的审批权授予省级人民政府以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通过中专学校升格、合并等方式成立了一批高等职业学院。截止到2004年末,我省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已经从0所发展到了30多所。
  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扩大招生,我省高等教育年招生数从1998年的83068人达到了2001年的166914人,翻了一番。高校连年扩招使得普通高中也随之扩招,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急剧减少,2001年中职招生数比1998年少了近1/3,在校生数也少了近1/4,我省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陷入低谷。
  3.职业教育政策法规逐渐完善。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职业教育成为我省各级各类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为了使我省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小康社会建设服务,更好地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和省里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法规。一是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2002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2004年,教育部等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同时,我省也于2001年修订颁布了《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条例》;于2003年颁发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黑政发[2003]67号)。二是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我省相继出台了《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管理暂行规定》《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综合质量检测、评估与管理办法》《关于“十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提高我省职业教育质量。
  4.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2001年以后,黑龙江省不断加强职业教育改革,按照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从宏观上进行了实质性调整,建立了省政府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市县政府负责统筹管理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调整、合并各种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提高办学效益;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探索改革了行业、企业、个人举办职业教育的模式和办学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创新了“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模式,在乡镇建立集普通、职业和成人教育为一体的乡镇综合中学,形成了县、乡、村、户农科教结合的网络服务体系,广泛开展了转岗、下岗和失业人员、城镇从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在职业院校全面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培训方式改革,建立全省统一的职业岗位能力体系标准和考核标准;加强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使职业教育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办学社会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了我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5.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针对我省职业教育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只重规模数量、忽视质量效益、办学无特色的问题,省教育厅不断加强制度创新,以学校评估和专业设置评估为依据,进行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针对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质量效益观念薄弱,只寻求政策保护、不重视内涵发展等问题,创造性地建立一套教育行政管理、质量管理运行机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和学生接受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广泛开展了学分制的模块式课程设置与课程综合化的改革和实验,制定职业院校专业职业岗位能力体系标准,建立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能力体系、教材体系;强化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建立了一批实习实训基地,鼓励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估认定了16个省级师训基地,强化了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通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了我省职业教育质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校综合办学质量,为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尽快走出低谷奠定了基础。
  五、创新发展阶段(2005~2010年)
  2005年以来,我省职业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行动,并取到了显著成效,使职业教育发展逐渐走出了低谷。
  1.政府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发展。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文件精神,于2006年发布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06]53号),从战略高度把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实施科教兴省、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要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职业教育,增加政府投入,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增加到每年6000万元,用于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促进了全省职业教育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重大转变,建立了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分级管理、政府统筹、以市(地)为主、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了市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教育的职能,负责辖区内职业教育的规划、政策、经费、办学、资源利用、学校设置、招生就业等方面的统筹,改变了职业教育条块分割的管理局面;进一步下放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调整、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等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权;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得到深化,尤其是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大力推进了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了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加大了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在民办职业学校建设用地、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给予了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的政策,并对部分骨干民办职业学校在经费投入上给予了大力扶持。
  3.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效果明显,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突破。一是转变办学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了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二是实施教学设施达标项目,省、市、县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使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模拟仿真实验室和信息化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三是实施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依据省政府关于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意见,结合高新技术开发项目和特色产业、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及第三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设了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等领域急需的新专业,同时对老专业和社会过热专业进行了调整;四是实施教学制度和课程改革项目,制定了学分制实施方案,启动并完成了11个骨干专业实训教材编写工作,专业设置标准体系逐渐完善;五是制定实施了专业能力体系标准项目,依据企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和国家有关职业技能标准,实行“校企课程置换”,制定了5大类33个骨干专业的能力体系标准和专业技能考核方案,各职业院校普遍实行了“双证制”,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4.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围绕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能源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森林工业六大基地建设和十大主导产业发展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先进经验,以推进校企合作为重点,以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装备现代化仪器设备为突破口,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建设了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多元投资、现代化、开放式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全省建设了一批装备水平较高、资源共享、集学生实训、教师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校企共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探索出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实训基地建设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重点的低投入高产出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新思路。
  5.师资队伍水平明显提高。我省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人员结构有所改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通过产教结合活动,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创新性地在全省开展了省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评选工作,壮大了骨干教师队伍;以提高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动手能力为核心,广泛开展教师培训,提高了我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提高了职业院校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按标准、按骨干专业,重新确定高质量师训基地,认定了16个骨干专业36个省级专业教师培训基地。通过组织实施“省培”和“国培”计划,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业务精湛的富有职教特色的教师队伍。
  6.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了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密切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8年4月,省教育厅等4厅局联合制发了《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意见》,提出主要依托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或示范性高职院校,以专业为纽带组建相关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参加的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规划建立服务外包、动漫、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十类专业的10个职业教育集团。先期组建了黑龙江省服务外包职业教育集团,时任省长栗战书到会,充分肯定了职教集团的成立搭建了集团与园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打破部门和学校的类别界限,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重组,使学校与企业、行业和园区紧密结合,联合培养人才的思路和做法。   7.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我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校校通,使职业教育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建立了省、市、校三级网络体系,实现了信息发布、网络通信、网上办公、网上考试、技能鉴定等功能;启动了远程职业教育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远程职业教育课件拍摄基地,依托示范性职业院校骨干专业的先进实验实训设备和优秀教师,拍摄制作了一批文化基础课课件和专业课课件,丰富了教学资源;采用了局域网与具有考勤、课件播放和习题练习等多功能教学一体机相连的方式进行灵活便利的教学,实现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全省共享。
  8.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多年来,我省职业教育重点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针对“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探索、丰富和形成了职教富民的有效路径和模式,全面实施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职业教育与培训工程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等一大批职业教育培训工程,提高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切实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9.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我省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大县域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每个县(市)重点建设一所集人才培养、科技示范、生产经营、技术推广和信息传播于一体的职教中心学校,在乡镇建立农村综合中学。综合中学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实行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实施县、乡(镇)、村(屯)三级培训网络,探索形成了县乡村网络模式、校会户联动、站校所联手等6种为农服务模式和订单培训、能人带动、跟踪拉动等10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黑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条例(黑龙江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63号)[Z].1992-08-18.
  [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黑政发[2003]67号)[Z].2003-10-26.
  [3]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06]53号)[Z].2006-07-03.
  [4]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Z].1981-07-11.
其他文献
基于空气泡沫驱现场操作中注入参数设计的理论依据不足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了垂直管泡沫注入模拟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考虑了不同管径对泡沫流体剪切的影响,着重观测了泡沫流体沿程
碳纳米管是各方面性能优异的新型纳米材料,其吸附性能优于活性炭.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磁性MWCNTs.利用红外光谱和Zeta电位对磁性MWCNTs和MWCNTs进行表征分析.吸附实验探讨
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已经成为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减少了对病人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了痛苦,保护了静脉血管,提高了疗效,而且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目的:总结经验,提高产科质量,分析子宫破裂的原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选择2009~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4例子宫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新生儿均成活,3例产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健康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对于自身健康的认识更加深入。妇科病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之一,80%左右的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病,严重威胁着妇女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目前已有5省市明确了异地高考的具体标准。作为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异地高考逐渐升温成为最受瞩目的社会民生议题之一。  2012年10月31日,黑龙江省公布了2013年异地高考报名规定,称具有该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在该省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该地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的外省籍随迁子女,可在当地
随着新医学模式的出现,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人们对护理服务的期盼值越来越高,医疗护理服务与每位公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护理工作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素质,运用伦理法
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对软件产品的需求逐日复杂且变更频繁,软件项目过程的规模化及团队化逐渐提到主要日程上来。为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产品可视性,完整性缺失,产品跟
2006年渤海L油田开展了早期聚合物驱矿场试验,至今取得了一定的增油效果。目前陆地油田、渤海J油田高含水期聚合物驱的矿场试验中,见效后生产特征出现明显的含水下降漏斗或下降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斑、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常伴有关节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