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1914年到1918年,波及国家众多,影响范围广大。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国家过渡时滋生出难以调和的许多矛盾。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已经被列强瓜分,新殖民主义和旧殖民主义产生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的发展尚不平衡,秩序的划分尚不平等。在这种情况下,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和争夺世界爆发了一场战争。这篇文章主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谈谈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
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索。导火索不是根本原因,而是说在千钧一发之际拨动了一根弦。于是同盟国的一员德国便向塞尔维亚下宣战书。而俄、法、英此时则商量组成协约国,以帮助塞尔维亚。1914年8月,两大集团正式向对方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由于其战场的分布绝大多数在欧洲,所以又称为欧战,但当时的列强在华都占有了势力范围,所以中国难以与一战脱离关系。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任何举动都会对中国产生影响。研究此战对中国各个方面的影响成为不可忽视的论题。
一、政治:政治混乱黑暗,战争接连不断
一战前,我国处于被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压榨宰割的境地。一战爆发后,欧洲各帝国主义深陷战争迷潭,无暇顾及对中国的侵略,而日本以“远离欧洲战场和靠近中国地域”的优势,借此机会加紧侵略中国。自1914年秋日本侵占山东半岛后,便对中国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侵略;1915年,袁世凯当局于当年5月份与日本政府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去世后,日本立马寻找其走狗,遂找到段祺瑞政府,日本对段祺瑞政府采取扶植策略,从而向中国借款,同时还夺取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权益,就这样,日本在华势力得到迅速扩张,基本上是独霸中国,当时段祺瑞政府的政治和军事顾问等还是聘请的日本人,这就使得日本侵华的火焰越燃越烈。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尽管对此局面极为不满,但由于已经在一战的迷潭力不从心,没有人力物力再来与日本争夺在华权益,所以他们是与日本勾结来保存自己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在侵华格局的变动下,中国的政治也随之变动:(1)袁世凯、张勋接连复辟帝制。他们因为帝国主义的支持而作逆流之事:美国向袁鼓吹中国政府应是君主政府、英国希望袁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日本则以“二十一条”作为支持袁称帝的条件;而张勋复辟则是由于美、日争夺中方的参战权和德国提供军火的原因。(2)北洋集团内部裂变为直系、奉系和皖系三大军阀,从明争暗斗到枪林弹雨。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寻找自己的走狗;当时的北洋军阀各派由于没有总首领而纷纷寻找靠山。帝国主义列强与我国的北洋军阀之间各取所需,促成了军阀的改组分化。日本从人、财、物方面帮助段祺瑞,这也就促成了段祺瑞武力统一中国的想法,但实际上就是日本统一中国策略的变相实现。(3)资产阶级革命屡战屡败,陷入困境。[1]诚然,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例如装备、制度等因素,但并不能把失败之事完全怪罪于资产阶级本身。当时的客观情况时“反革命力量大于革命力量”,这里的反革命力量恰恰就是军阀,而当时的军阀崇洋媚外,经常与帝国主义勾结,以取得了帝国主义对它的支持。所以尽管资产阶级同卖国的丑恶行为进行了抗争,但却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
中国在这样的黑暗政治统治下,战争接连不断。在一战期间以及一战结束的几年里,中国爆发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成百上千,差不多每天都有战争发生。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着实是内忧外患,百姓的生活状态确实苦不堪言。
二、经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中国在政治方面呈现出混乱的状态,但在经济方面却与此相反,客观上呈现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繁荣发展,这里以棉纺织业为例。一战期间,棉纺制品的进口量大幅度缩减。由于需要相对不变,那么进口量减少,相应地对国内的需求量就会扩大。于是,长期被压抑的国内的棉纺制品逐渐发展起来。在这减少进口量的几年里,我国棉纺制品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展,不管是国内的民族棉纺织厂还是外国在华的企业都有相当程度地受益。
中国棉纺织工业初见于19世界90年代初的上海。棉纺织业的早期投资者大部分是洋务派的官员或者是他们信得过的人。近代的中国在当时拥有粗棉纱布的巨大消费市场,所以当时的棉纺织厂都非常重视粗棉纱布的生产。后建立的纺织厂基于这样的习俗也多投资于此方向。但由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历来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以传统的手工业依然占据优势。再者,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关税自主权,根本无从谈起有多少保护新兴工业的能力,以至于进口的优质棉长期占据中国市场。但一战爆发后,中国的棉纺织工业蓬勃发展。到1913年末期,我國棉纺织厂的总数只有33家;但从1914年开始,到后面的9年内,纯民族资本创设的纺织厂就有50多家,并分属于4个公司。[2]因为一战爆发后,英国忙于战争,所以其棉纺制品难以继续向东运输。中国等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的人民原本都是使用英国机制的纱布,但由于纱布不能东来而使得整个市场出现了空白。此时,日、印两国积极寻求棉纺织业的海外市场,但因为这两国本身的技术尚不发达,根本无法兼顾新、旧市场,遂迫不得已减少产品的生产以及出口。这种情况就给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战结束后,战争对生产有所破坏,这就使得欧洲的机制产品不能立即返回并占据中国市场,于是中国的棉纺织业得以继续发展。待到各国从战争中复苏以后,产品也随之东来,这时我国的棉纺织业就遇到了一定的发展瓶颈。但由于在一战期间我国的棉纺织业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而也能继续地发展并相对稳定。
三、文化: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当年日本自占领青岛后,使得中国外交一度很尴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当时的北洋政府本想加入协约国并对德作战,借此恢复对青岛的统治,但由于日本事先侵占青岛,德国已从中国退出。中国在其本土已无法对德作战,并且本国积贫积弱且国内分裂,遂采取“以工代兵”的方式远赴欧洲作战。 华工前往欧洲作战的这段经历,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一战期间,约14万华工接受我国政府的安排和英法政府的征集召唤,漂洋过海来到硝烟弥漫的欧洲,为协约国贡献自己,这就成了人类的文明史上东方和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一步。华工虽然来自亚洲、来自中国,但他们书写的却是欧洲的、世界的历史。那些在一战期间于欧洲工作的华人,在去欧洲之前,大多数连自己的家乡都没有出去过。如今他们来到欧洲,目睹以前盛传的西方文明中心,给了他们截然不同的感受。曾经的欧洲炫耀其文化、学术或者是政治上的成就,但在战争中,他们展现的,只有野蛮和丑陋。如同基督教青年会记录所报告的那样:“把东方带来与西方文明接触,是这场世界争战中最了不起的组成部分之一。”[3]
华工在欧洲度过的一战岁月,使得华工与西方接触。一方面,华工们看到了另一文明的人是如何生活的;另一方面,华工们也为欧洲展示了他们的生活与文化。当华工们回国时,他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们带回来的是新观念、新思想。更主要的是,他们为一战协约国的胜利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三、阶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前面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形成其“黄金时代”。虽然这一时期形成的局面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导致的,但一战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经济基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工人阶级也得到相应的发展;阶级队伍的壮大后,便开始做群众的宣传工作,由此群众的觉得到提高,这便迎来了工人斗争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一战期间:(1)工人的罢工次数有所增多、并且规模有所扩大。1895年到1913年十八年间罢工了116次;而1914年到1915年一年间就罢工了108次。后5年的罢工次数与前18年的罢工次数基本持平,可见其罢工次数增多。(2)同盟性质的罢工数量增多。工人在近代的斗争中逐渐认识到成立“工团”组织的必要性,于是便出现了近代工会。(3)罢工逐渐由经济转向政治方面。[4]例如上海工人反对袁签订的“二十一条”等运动,这表明工人们的思想觉悟已经大幅度地提高了。
四、思想: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结束,中国当之无愧成为胜利方,此时中国对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是有很大的期盼的。1918年11月11日,中国的北京政府为了庆祝一战胜利举行了官方的大庆,同时,民间也举行了庆祝,可谓举国欢庆。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看准时机做虚假宣传,使得“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流于人民群众之间。新文化运动中的陈独秀也把威尔逊看做“第一好人”。但是巴黎和会的结果却把人家看得目瞪口呆。
1919年中方代表向和会提出两项正当提案:一是希望其他国家在中国放弃以前划分的势力范围;二是请求取消“二十一条”。这两项提案遭到无情地拒绝后,中方委曲求全,希望能够解决山东问题,但和会的结果却是由日本继承德在山东的利益。巴黎和会的失败把中国人民彻底拉回了现实,中国人民不再幻想,人民群众都气愤到了极点。这样,威尔逊的虚假面孔也被揭穿。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心底更是加深了对帝国主义丑恶嘴脸的认识。
当时的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很大并且程度逐渐加深,尤其是巴黎和会失败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新文化并不是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五四运动以学生为主体后到以工人为主体的客观事实,使知识分子们也愈来愈意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五四运动前,很多新文化之人把人民群众看做是无知的,但是五四运动以后完全转变了观念。这在陈独秀当时的文中也有所体现:“我以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越来越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5]尤其是1920年9月,《新青年》已转变为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性质大为改变,这就明显看到了新文化运动的转变。
中国人民在一战前后思想上的变化,既有反面教训,即帝国主义在巴黎和会上做的不公正决定;也有正面经验,即十月革命让我们看到落后的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五、启示:正確看待历史,把握未来发展方向
由此可见,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并且这种影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带来了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的影响,垫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长期以往,大家都是看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但同样重要的是巴黎和会上激起的愤怒的民心,使得群众重新寻找新的思想武器来完成转变。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专注于政治层面,发展专注于经济层面,两者并不冲突。和平对发展而言,具有前提和基础性的地位。只有在和平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世界各国才能进行正常的贸易交往。一战前后的对比就是鲜明的例子。从一战来看,当时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因为一战的战场在离我国较远的欧洲,帝国主义者们“无暇东顾”,才有了我国当时相对和平的背景,从而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相反,战乱不仅使当事国家耗费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惨重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导致瘫痪的交通系统、中断的贸易往来。发展相对于和平而言,具有维护和平的保障地位。和平的环境离不开经济基础,而贸易的往来恰恰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虽然战争能带来文化的交流,但这种交流并不以交流为目的而是以侵略为目的,不应提倡。同时,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有利于抵制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军事冲突。世界经济,不可忽视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其发展非常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与发展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同时,和平与发展也是全球几十亿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以史为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站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角度,反对侵略扩张,维护国家独立。我们一定不能让战争的悲剧重演,一定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参考文献:
[1]陈国清.简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若干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2004(57):19-25.
[2]张靓.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D].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2004.
[3]李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法华工研究.[D].广东: 暨南大学,无
[4]林志友.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3(31): 117-118.
[5]徐国琪.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亚洲“共有的历史”.[J].文史哲,2018(4):5-16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
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索。导火索不是根本原因,而是说在千钧一发之际拨动了一根弦。于是同盟国的一员德国便向塞尔维亚下宣战书。而俄、法、英此时则商量组成协约国,以帮助塞尔维亚。1914年8月,两大集团正式向对方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由于其战场的分布绝大多数在欧洲,所以又称为欧战,但当时的列强在华都占有了势力范围,所以中国难以与一战脱离关系。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任何举动都会对中国产生影响。研究此战对中国各个方面的影响成为不可忽视的论题。
一、政治:政治混乱黑暗,战争接连不断
一战前,我国处于被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压榨宰割的境地。一战爆发后,欧洲各帝国主义深陷战争迷潭,无暇顾及对中国的侵略,而日本以“远离欧洲战场和靠近中国地域”的优势,借此机会加紧侵略中国。自1914年秋日本侵占山东半岛后,便对中国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侵略;1915年,袁世凯当局于当年5月份与日本政府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去世后,日本立马寻找其走狗,遂找到段祺瑞政府,日本对段祺瑞政府采取扶植策略,从而向中国借款,同时还夺取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权益,就这样,日本在华势力得到迅速扩张,基本上是独霸中国,当时段祺瑞政府的政治和军事顾问等还是聘请的日本人,这就使得日本侵华的火焰越燃越烈。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尽管对此局面极为不满,但由于已经在一战的迷潭力不从心,没有人力物力再来与日本争夺在华权益,所以他们是与日本勾结来保存自己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在侵华格局的变动下,中国的政治也随之变动:(1)袁世凯、张勋接连复辟帝制。他们因为帝国主义的支持而作逆流之事:美国向袁鼓吹中国政府应是君主政府、英国希望袁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日本则以“二十一条”作为支持袁称帝的条件;而张勋复辟则是由于美、日争夺中方的参战权和德国提供军火的原因。(2)北洋集团内部裂变为直系、奉系和皖系三大军阀,从明争暗斗到枪林弹雨。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寻找自己的走狗;当时的北洋军阀各派由于没有总首领而纷纷寻找靠山。帝国主义列强与我国的北洋军阀之间各取所需,促成了军阀的改组分化。日本从人、财、物方面帮助段祺瑞,这也就促成了段祺瑞武力统一中国的想法,但实际上就是日本统一中国策略的变相实现。(3)资产阶级革命屡战屡败,陷入困境。[1]诚然,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例如装备、制度等因素,但并不能把失败之事完全怪罪于资产阶级本身。当时的客观情况时“反革命力量大于革命力量”,这里的反革命力量恰恰就是军阀,而当时的军阀崇洋媚外,经常与帝国主义勾结,以取得了帝国主义对它的支持。所以尽管资产阶级同卖国的丑恶行为进行了抗争,但却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
中国在这样的黑暗政治统治下,战争接连不断。在一战期间以及一战结束的几年里,中国爆发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成百上千,差不多每天都有战争发生。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着实是内忧外患,百姓的生活状态确实苦不堪言。
二、经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中国在政治方面呈现出混乱的状态,但在经济方面却与此相反,客观上呈现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繁荣发展,这里以棉纺织业为例。一战期间,棉纺制品的进口量大幅度缩减。由于需要相对不变,那么进口量减少,相应地对国内的需求量就会扩大。于是,长期被压抑的国内的棉纺制品逐渐发展起来。在这减少进口量的几年里,我国棉纺制品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展,不管是国内的民族棉纺织厂还是外国在华的企业都有相当程度地受益。
中国棉纺织工业初见于19世界90年代初的上海。棉纺织业的早期投资者大部分是洋务派的官员或者是他们信得过的人。近代的中国在当时拥有粗棉纱布的巨大消费市场,所以当时的棉纺织厂都非常重视粗棉纱布的生产。后建立的纺织厂基于这样的习俗也多投资于此方向。但由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历来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以传统的手工业依然占据优势。再者,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关税自主权,根本无从谈起有多少保护新兴工业的能力,以至于进口的优质棉长期占据中国市场。但一战爆发后,中国的棉纺织工业蓬勃发展。到1913年末期,我國棉纺织厂的总数只有33家;但从1914年开始,到后面的9年内,纯民族资本创设的纺织厂就有50多家,并分属于4个公司。[2]因为一战爆发后,英国忙于战争,所以其棉纺制品难以继续向东运输。中国等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的人民原本都是使用英国机制的纱布,但由于纱布不能东来而使得整个市场出现了空白。此时,日、印两国积极寻求棉纺织业的海外市场,但因为这两国本身的技术尚不发达,根本无法兼顾新、旧市场,遂迫不得已减少产品的生产以及出口。这种情况就给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战结束后,战争对生产有所破坏,这就使得欧洲的机制产品不能立即返回并占据中国市场,于是中国的棉纺织业得以继续发展。待到各国从战争中复苏以后,产品也随之东来,这时我国的棉纺织业就遇到了一定的发展瓶颈。但由于在一战期间我国的棉纺织业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而也能继续地发展并相对稳定。
三、文化: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当年日本自占领青岛后,使得中国外交一度很尴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当时的北洋政府本想加入协约国并对德作战,借此恢复对青岛的统治,但由于日本事先侵占青岛,德国已从中国退出。中国在其本土已无法对德作战,并且本国积贫积弱且国内分裂,遂采取“以工代兵”的方式远赴欧洲作战。 华工前往欧洲作战的这段经历,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一战期间,约14万华工接受我国政府的安排和英法政府的征集召唤,漂洋过海来到硝烟弥漫的欧洲,为协约国贡献自己,这就成了人类的文明史上东方和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一步。华工虽然来自亚洲、来自中国,但他们书写的却是欧洲的、世界的历史。那些在一战期间于欧洲工作的华人,在去欧洲之前,大多数连自己的家乡都没有出去过。如今他们来到欧洲,目睹以前盛传的西方文明中心,给了他们截然不同的感受。曾经的欧洲炫耀其文化、学术或者是政治上的成就,但在战争中,他们展现的,只有野蛮和丑陋。如同基督教青年会记录所报告的那样:“把东方带来与西方文明接触,是这场世界争战中最了不起的组成部分之一。”[3]
华工在欧洲度过的一战岁月,使得华工与西方接触。一方面,华工们看到了另一文明的人是如何生活的;另一方面,华工们也为欧洲展示了他们的生活与文化。当华工们回国时,他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们带回来的是新观念、新思想。更主要的是,他们为一战协约国的胜利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三、阶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前面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形成其“黄金时代”。虽然这一时期形成的局面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导致的,但一战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经济基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工人阶级也得到相应的发展;阶级队伍的壮大后,便开始做群众的宣传工作,由此群众的觉得到提高,这便迎来了工人斗争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一战期间:(1)工人的罢工次数有所增多、并且规模有所扩大。1895年到1913年十八年间罢工了116次;而1914年到1915年一年间就罢工了108次。后5年的罢工次数与前18年的罢工次数基本持平,可见其罢工次数增多。(2)同盟性质的罢工数量增多。工人在近代的斗争中逐渐认识到成立“工团”组织的必要性,于是便出现了近代工会。(3)罢工逐渐由经济转向政治方面。[4]例如上海工人反对袁签订的“二十一条”等运动,这表明工人们的思想觉悟已经大幅度地提高了。
四、思想: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结束,中国当之无愧成为胜利方,此时中国对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是有很大的期盼的。1918年11月11日,中国的北京政府为了庆祝一战胜利举行了官方的大庆,同时,民间也举行了庆祝,可谓举国欢庆。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看准时机做虚假宣传,使得“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流于人民群众之间。新文化运动中的陈独秀也把威尔逊看做“第一好人”。但是巴黎和会的结果却把人家看得目瞪口呆。
1919年中方代表向和会提出两项正当提案:一是希望其他国家在中国放弃以前划分的势力范围;二是请求取消“二十一条”。这两项提案遭到无情地拒绝后,中方委曲求全,希望能够解决山东问题,但和会的结果却是由日本继承德在山东的利益。巴黎和会的失败把中国人民彻底拉回了现实,中国人民不再幻想,人民群众都气愤到了极点。这样,威尔逊的虚假面孔也被揭穿。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心底更是加深了对帝国主义丑恶嘴脸的认识。
当时的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很大并且程度逐渐加深,尤其是巴黎和会失败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新文化并不是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五四运动以学生为主体后到以工人为主体的客观事实,使知识分子们也愈来愈意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五四运动前,很多新文化之人把人民群众看做是无知的,但是五四运动以后完全转变了观念。这在陈独秀当时的文中也有所体现:“我以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越来越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5]尤其是1920年9月,《新青年》已转变为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性质大为改变,这就明显看到了新文化运动的转变。
中国人民在一战前后思想上的变化,既有反面教训,即帝国主义在巴黎和会上做的不公正决定;也有正面经验,即十月革命让我们看到落后的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五、启示:正確看待历史,把握未来发展方向
由此可见,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并且这种影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带来了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的影响,垫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长期以往,大家都是看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但同样重要的是巴黎和会上激起的愤怒的民心,使得群众重新寻找新的思想武器来完成转变。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专注于政治层面,发展专注于经济层面,两者并不冲突。和平对发展而言,具有前提和基础性的地位。只有在和平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世界各国才能进行正常的贸易交往。一战前后的对比就是鲜明的例子。从一战来看,当时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因为一战的战场在离我国较远的欧洲,帝国主义者们“无暇东顾”,才有了我国当时相对和平的背景,从而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相反,战乱不仅使当事国家耗费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惨重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导致瘫痪的交通系统、中断的贸易往来。发展相对于和平而言,具有维护和平的保障地位。和平的环境离不开经济基础,而贸易的往来恰恰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虽然战争能带来文化的交流,但这种交流并不以交流为目的而是以侵略为目的,不应提倡。同时,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有利于抵制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军事冲突。世界经济,不可忽视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其发展非常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与发展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同时,和平与发展也是全球几十亿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以史为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站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角度,反对侵略扩张,维护国家独立。我们一定不能让战争的悲剧重演,一定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参考文献:
[1]陈国清.简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若干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2004(57):19-25.
[2]张靓.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D].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2004.
[3]李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法华工研究.[D].广东: 暨南大学,无
[4]林志友.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3(31): 117-118.
[5]徐国琪.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亚洲“共有的历史”.[J].文史哲,2018(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