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双吗啉所致急性白血病14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地、市级18个医院建立了协作组,回顾性总结了1984~1992年3月因乙双吗啉(BML)治疗银屑病引起的140例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RL)。男90例,女50例,以20~50岁患者最多(87.1%),年发病数4~24例,1986~1991年度基本持平,现尚无下降趋势。用药后至发生白血病的中位时间为3年10个月,均为急性型,其中138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按各亚型例数的顺序为M3>M2>M5>M4>M1>M6。另2例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数患者(67.1%)周围血WBC<5×109/L。116例应用化疗后,缓解率26.7%,其中完全缓解18.1%,部分缓解8.6%;随访95例,中数生存期155天。作者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认为这是目前非恶性肿瘤TRL最多的一组病例,而且较其他TRL发生白血病的潜伏期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期少见,多数白细胞减少,缓解率较高于其他TRL等特点;同时认为BML是一种极强烈的致白血病的细胞毒药物。并建议在治疗银屑病等非恶性肿瘤疾病时应禁用BML。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二尖瓣脱垂(MVP)与主动脉瓣脱垂(AVP)越来越多见,在发达国家居瓣膜病发病率首位。根据我们的资料其相对发病率亦逐渐上升,合并症多而重,儿童或青少年期即发生心衰而需行人工瓣膜置换术,可能与我国风湿热(RF)发病率高有关。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存在着炎症细胞活化,因而释放大量的氧自由基(OFR)。由于患者清除OFR功能降低,致使体内OFR积蓄,成为自由基链锁反应的始动因子。近年来认为自由基参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是COPD和肺心病的重要致伤因素和防治环节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辅酶Q10是体内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及直接膜稳定作用。但在脂质过氧化反应中,存在内源性辅酶Q10不足。因此
期刊
Dieulafoy病是罕见的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病变常见于贲门与胃交界处的胃体小弯侧。亦可发生于十二指肠、空肠、及结肠[中华外科杂志 ,1992,30∶567],但尚无发生于食道的报道。
期刊
以胃癌国际新分期法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1973年4月至1991年7月收治的502例资料完整的胃癌术后病人的预后因素,按新TNM分期,5年累计生存率的结果是:Ⅰa期98.25%,Ⅰb期87.34%,Ⅱ期66.11%,Ⅲa期43.70%,Ⅲb期30.33%,Ⅳ期9.36%,生存率随分期趋晚而逐渐降低;同时,预后与胃癌的病理类型和术后化疗有关,卡方检验P值<0.01或<0.05,差异有显著性。由此可见,新
第184例——纳差、黄疸、恶心、呕吐、昏迷
期刊
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缓解后,如何维持长期缓解而不复发,仍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我们见到1例MM病人化疗缓解后服用生胡萝卜汁长期缓解达4年,现报告如下。
期刊
毒蛇咬伤引起肾脏疾患,不同蛇毒对肾的病理损害不一,文献已有报道。竹叶青蛇咬伤并发急性肾炎报道甚少。现将我院收治竹叶青蛇咬伤患者126例中并发急性肾炎11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期刊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反映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情况,我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了65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皮肌炎活动期血清SIL-2R平均水平分别是0.46U/L、0.53U/L、0.46U/L,较健康人0.25/L明显增高。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和1例硬皮病分别为0.62U/L、0.60U/
气道炎症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最近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专家小组对哮喘的定义提出如下修改意见:哮喘为一具有以下特征的肺部疾病:(1)自发或经治疗而缓解的可逆性气道阻塞;(2)气道炎症;(3)对多种刺激物的气道高反应性〔1〕。此定义正在被多数学者所接受。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础病理改变及发病机理的中心环节。兹仅就哮喘气道炎症近年来的某些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期刊
本实验用生化分析、生物物理及超微结构等方法,研究实验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组成、功能及形态结构等改变,并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有关蛋白,探讨PS功能异常的机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