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他的地盘”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vv5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喂奶方便及心理安抚,需要跟父母睡在一起,断奶之后应该让孩子逐步适应自己睡。隐私的边界从孩子跟父母分开睡起就要逐步建立。父母要尊重他的空间,这样他才会尊重你的空间,因为他在模仿你。
  帮助孩子建立隐私空间的意识,并非用嘴告诉他,他就能明白,而是需要让他有亲身的体验。一个很好的做法是给孩子建立一个私密的空间,父母可以买那种现成的室内小帐篷,也可以自己动手,用小架子和布帘子给孩子搭建出一个小“洞穴”,这个空间仅仅属于他,成年人必须经过批准才可以入内。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会特别喜欢并珍爱这个私密的空间。他会起劲儿地把自己心爱的东西搬进去,邀请亲密的朋友钻进去玩儿,或者他生气的时候会一个人趴在里边不出来。这是孩子童年最宝贵的体验之一,我们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这种权利。
  无论是小“洞穴”还是儿童房,我们要跟孩子说好,这是他的空间,根据他的年龄和能力,请他学习自己收拾这个地方,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即使开始他还不能做到完全由自己料理,起码他要参与,告诉他这是他负责的地方。有了责任感之后,他才会有主人的感觉。让他把自己的换洗衣服、毛巾、玩具等都放在自己的空间里,帮助他逐步建立起对自己空间负责的意识。
  当小宝宝会跑的时候,他非常希望跑进陌生的空间,但是当遇到打雷闪电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跑进父母的房间,因为在这个房间里,他从小婴儿慢慢长大,体会过这个房间带给他的温暖,他在父母床上听到过很多故事,这些记忆都会储存在他的记忆里。所以这个空间对他而言意味着安全感、爱、温暖。如果父母认为这个房间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将对孩子关闭,那么孩子从出生建立起来的这种温暖记忆,也在不同程度上被阻隔了。
  隐私的保护,并不是对孩子关上房门,而是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愿意和他在这个房间里面聊天、交流,因为他就是在这个房间里长大的,但有一些时间孩子不可以进来,这并不是爸爸妈妈不接受他,而是爸爸妈妈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孩子已经长大,需要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生活空间,尽管那可能只是一个儿童房。
其他文献
坏蛋说:专找太早熟或太晚熟的下手  罗斯·尼尔森是美国的一个性侵犯罪犯,现在正在服刑,他说:  找到男孩下手,比大家想像的容易。我从来不需要强迫或威胁他们,甚至不必给钱或贿赂。大部分男孩是自愿跟我走的……多半的时候我只是骑着摩托车在市区里的公园附近晃悠,或干脆把车停在便利商店前等机会。十几岁的男孩子看到摩托车就忍不住上钩了。  最容易操控的是有感情需求,而不是缺钱的男孩子,他们需要像我这样的朋友…
期刊
除了父亲珍藏的一张祖母遗像,我没有祖母的其他形象记忆。  事实上,祖母逝去前的好几年,离她最近的除了她的黑色棺材,就是任劳任怨的小女孩——我。20世纪中后期的四川乡下,尊老者住在堂屋,棺材也放在堂屋,再派一个懂事的孩子端茶递水,夜晚陪床。祖母极爱干净,母亲和我细心伺候,但我觉得,我还是像一条腊肉一样,被衰老病痛的烟雾彻底熏透了,我灵魂里潜伏的对衰老病痛的厌倦恐惧,像腊肉中的亚硝酸盐一样,不知需要多
期刊
日本文化人类学学者高桥敷先生,曾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高桥敷曾与一对美国夫妇一家比邻而居。有一天,这对夫妇十二岁的小儿子,一不小心将足球踢到了高桥敷家门上,一块很大的茶色玻璃被砸得粉碎。  高桥敷很宽容:小孩子嘛,哪有不贪玩、淘气的。不过,按照东方人的思维习惯和文化传统,他估计那对美国夫妇会很快登门道歉。然而,他想错了。  第二天一大早,高桥敷看到的却是小孩子自己,在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送来
期刊
父母要先于孩子接受心理辅导  在性侵犯案件发生后,受传统观念和舆论的影响,父母会认为这是“家丑”,会自责内疚,不知不觉中,许多父母会把这种痛苦转嫁到孩子身上去,对孩子大加斥责。  所以,父母需要先于孩子接受心理治疗师的辅导,从内疚自责的情绪中走出来,认识到孩子受伤害是施暴者的错,不是你们和孩子的错。而且父母要认识到,遭受性侵犯的孩子,并不是就此一辈子都完了。有研究显示,儿童性侵犯受害者中20%~4
期刊
香港限购奶粉的新闻一出,立刻成为热点,我用此文探讨中国社会对奶粉的“非理性需求”。  1、国内说的“奶粉”通常指营养成分经过调整的“配方奶粉”,跟把牛奶干燥得到的“普通奶粉”完全是不同的食品。  2、母乳是婴儿的最好食品,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追求母乳喂养。婴儿配方奶“第二,但已足够好”,是唯一可以替代母乳的婴儿食品。母乳喂养的父母不必有优越感,因为客观条件所限而不得不采用配方奶的父母也不必感到内疚或有
期刊
案例1中,“孩子晚上总做噩梦,时常惊醒。出事后,也不敢外出了”,这是孩子遭受性侵后的心理症状。孩子在遇到这种突发事件后,会十分害怕,因此,入睡困难,连续做噩梦。  案例2中,孩子一般不会告诉大人发生了什么,而会以学习急剧退步或厌学、辍学等症状出现。荣荣的妈妈及时发现,并报警,避免了孩子进一步遭受伤害。  案例3中,孩子出事后,会逃避别人的询问,别人一问,就说没事。而如果父母又忽略孩子的表现和感受,
期刊
女儿上二年级,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也很愿意和同学交往,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回到家总是先写作业再玩,从来不用督促,家人、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前不久,学校举办开放日,邀请家长进入课堂。就是这次听课,让我发现了女儿的问题。每次老师提问时,同学们很快就举手了,可是我女儿每次都会比同学慢半拍。她解释说老师一提问她就会想出好几种可能,然后从中权衡再选出一个,这样才不会出错。后来,我发现女儿无论做什么决定,总是
期刊
我身边不少妈妈在孩子几个月时就带着出门旅游了,我虽然佩服却不敢尝试,生怕打乱了孩子的作息,或者因接触人多导致抵抗力下降。直到最近我家果果快过2岁生日,我们才平生第一次带他去了北戴河(我家在北京)。“就把这次出行当做送给孩子的生日礼物吧。”我跟果爸说。于是这一去就呆了6天。阳光、沙滩,海浪、森林……这一切尽管平凡,但在孩子眼里充满新奇,大自然的独特魅力给了孩子太多的惊喜。  自驾车还是火车  短途出
期刊
曾经参加过一个航海成长营,第一天晚上,睡前,我从房间里出来,看到宁宁妈正要转身进屋,她看到我说:我不能过去,过去就坏了。我顺势看去,发现工作人员正在天台的拐角处和宁宁说着什么。  于是我走过去。很快了解了原委:六岁的宁宁在家里要么是和妈妈睡,要么是和阿姨睡,从来没有一个人和陌生人睡过。而成长营的要求是,大营员(父母们)和小营员要分开睡。显然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冲突。  在我来之前,已经先后有两名工作人
期刊
我的女儿4岁,很聪明,很懂事,但遇见生人总是有点害羞。若在院子里遇见相熟的人,怎么让她打招呼她也不肯,直往我身后躲。在家里能背很多儿歌和古诗,在外人面前一句也不肯背。有一次幼儿园演节目,排练时一切正常,到了上台的时候,她说什么也不上,老师和小朋友都来劝她,我也走上前鼓励她,想不到越劝她越往后出溜,最后竟哇哇大哭。对此我们非常着急,会更注意观察她的表现。有时也鼓励她向别的小朋友学习,比如“你看,比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