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农机作业现状,从争取补贴资金、差异化布局、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切实搞好技术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农机作业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关键词 农机作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7-0255-01
过去,开着收割机从南到北收获小麦的“铁麦客”是个抢手的职业。而近几年,这些跨区作业机手很难再接单。单打独斗的机手更是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是成群结队出行的农机合作社也面临着订单少的困境。为此,笔者总结了农机作业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1 农机作业现状
1.1 刚需未变,耕地面积稳定
目前,农机作业的刚需未变,耕地面积稳定。我国通过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起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牢牢守住1.2亿hm2耕地红线。在总面积稳定的情况下,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保护性耕作、休耕轮作等措施,从而逐步提高地力,为“藏粮于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作业需求稳定
据了解,2018年春季,全国将投入大中型拖拉机、耕整机、工厂化育秧设备、高速插秧机、宽幅精量播种机等各类农机具2 200万台(套),水稻、春玉米、春小麦、春大豆等粮油作物机耕率稳定在90%以上,机播率达到5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从独有的“麦客”大军拿着镰刀从南到北收小麦发展到开着收割机走南闯北的“铁麦客”,沿着先人的足迹,从单一收小麦发展到收玉米、水稻及其他农作物。可是,现如今,随着各地农机保有量的增加,这些“铁麦客”的作业半径越来越短,已经很少有跨省作业的队伍,大部分都已改成在省域内或市域内作业。
1.3 合作社的“片区”
随着近十几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力拉动,很多地方的农机保有量有了很大提高,甚至有些种类的农机总量已经超过需求量,即部分品种的农机已经饱和。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后的几年内,购买农机的几乎是农户个人,除了打理好自家田地外,还可以靠农机外出赚钱。后来,这些散户形式的机手组成了农机合作社,就可以为某一地区提供农机综合作业服务。再后来,农机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社组成了合作社联合社,为联合社承包的土地进行农机作业,成为订单式作业中的一种。因此,联合社旗下承包的耕地就成了联合社其中的农机合作社的“片区”。有了这种“片区”的地方保护,外来的农机只能是“见缝插针”,在本地农机合作社顾全不到的地方作业。
1.4 “当地化”成为趋势
随着近些年耕地集中连片,农机合作社里原有散户各自购买的中小型农机已经不能满足耕地发展趋势,大型、高端农机成为集中连片耕地的主流机型。因此,在大面积、规模种植的情况下,以农机合作社为购买主体,购买的大型农机成为合作社“片区”的主力,而那些不适合大型农机作业的“边边角角”地带,就交给当地散户或是外來小型农机去打理。这种农业生产主要靠当地农机作业的模式越来越普遍,导致外来农机几乎拿不到订单,这种“当地化”已经成为现阶段农业生产的主流趋势。
2 发展对策
从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的农机作业服务模式来看,当今中国“当地化”农机作业模式或许只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过了这一时期的发展之后,很可能转变成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如专业的农机深松整地服务、植保专业服务、收获专业服务等。现阶段我国“当地化”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争取补贴资金
每年国家都有好多涉农补贴资金,除了购买农机时的购置环节补贴之外,近些年的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更是农机合作社要尽量争取的,如深松整地作业补助、秸秆还离田作业补助和“一喷三防”植保作业补助等[1-2]。这些分门别类的涉农补贴很可能单个项目补贴金额并不是很多,但是如果把这些补贴集中在一起,很可能就会是农机合作社扭亏为盈的救命“稻草”。据了解,有很多农机合作社就是靠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发家并壮大的。因此,国家涉农补贴资金不容小觑。
2.2 差异化布局
现在的农机装备,特别是规模化种植的各大平原地区,大型农机、农具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大型农机具的单台(套)价格不菲。统计现有农机设备的作业时间、效率、产出等重要参考值后,合理搭配购买新农机装备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考虑当地农作物的作业需求,尽可能使本合作社拥有的农机能够满足本地区在作业高峰时段的需求,这样才能守住自己的“防区”不被外来者侵入。此外,要结合当地特征,打造一个或多个高水平、品牌化的作业队伍,为未来农机专业化服务奠定基础[3-4]。
2.3 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
我国农业已经逐渐从原有的小农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转变,尽管小农散户在部分地区仍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总体趋势仍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农业规模化种植需要引进工业上的“精益生产”思路,且离不开农业装备现代化。农业种植方面的卫星导航、无人驾驶等技术早已在农业发达国家成为现实,尽管其在我国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初级农机物联网的运用已经进入我国农机行业。农机合作社将旗下拥有的农机装备安装上智能物联网设备,不仅可以让高价格的大型农机在出现故障之前就有预警,有效防止财产损失,而且还能将作业轨迹、质量呈现给合作方或监管方,相对于普通农机合作社的竞争优势将得到极大提高[5]。
2.4 切实搞好技术服务
一是强化带动引领。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在大型深耕机械、机具购置方面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组织技术优势和带动引领作用[6]。二是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大力推广土壤深耕技术。同时,注重与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小麦播种等农机农艺关键环节的科学衔接,大力推广应用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深耕整地和免耕播种“一条龙”保护性耕作作业模式。
3 参考文献
[1] 尚鹏飞.盐池县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6):185.
[2] 邓云.影响农机作业标准化的因素与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4):79-80.
[3] 吕东慧,侯秀兰,李安宁,等.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效益分析及发展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1,33(2):1-4.
[4] 张远征.黑龙江省农机作业合作社的体制、机制及发展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9,31(2):214-217.
[5] 罗爱明.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南农机,2005(3):11-12.
[6] 许益存,曹海峰,卢振生,等.浅议农机作业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机化,2004(5):9-11.
关键词 农机作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7-0255-01
过去,开着收割机从南到北收获小麦的“铁麦客”是个抢手的职业。而近几年,这些跨区作业机手很难再接单。单打独斗的机手更是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是成群结队出行的农机合作社也面临着订单少的困境。为此,笔者总结了农机作业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1 农机作业现状
1.1 刚需未变,耕地面积稳定
目前,农机作业的刚需未变,耕地面积稳定。我国通过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起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牢牢守住1.2亿hm2耕地红线。在总面积稳定的情况下,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保护性耕作、休耕轮作等措施,从而逐步提高地力,为“藏粮于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作业需求稳定
据了解,2018年春季,全国将投入大中型拖拉机、耕整机、工厂化育秧设备、高速插秧机、宽幅精量播种机等各类农机具2 200万台(套),水稻、春玉米、春小麦、春大豆等粮油作物机耕率稳定在90%以上,机播率达到5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从独有的“麦客”大军拿着镰刀从南到北收小麦发展到开着收割机走南闯北的“铁麦客”,沿着先人的足迹,从单一收小麦发展到收玉米、水稻及其他农作物。可是,现如今,随着各地农机保有量的增加,这些“铁麦客”的作业半径越来越短,已经很少有跨省作业的队伍,大部分都已改成在省域内或市域内作业。
1.3 合作社的“片区”
随着近十几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力拉动,很多地方的农机保有量有了很大提高,甚至有些种类的农机总量已经超过需求量,即部分品种的农机已经饱和。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后的几年内,购买农机的几乎是农户个人,除了打理好自家田地外,还可以靠农机外出赚钱。后来,这些散户形式的机手组成了农机合作社,就可以为某一地区提供农机综合作业服务。再后来,农机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社组成了合作社联合社,为联合社承包的土地进行农机作业,成为订单式作业中的一种。因此,联合社旗下承包的耕地就成了联合社其中的农机合作社的“片区”。有了这种“片区”的地方保护,外来的农机只能是“见缝插针”,在本地农机合作社顾全不到的地方作业。
1.4 “当地化”成为趋势
随着近些年耕地集中连片,农机合作社里原有散户各自购买的中小型农机已经不能满足耕地发展趋势,大型、高端农机成为集中连片耕地的主流机型。因此,在大面积、规模种植的情况下,以农机合作社为购买主体,购买的大型农机成为合作社“片区”的主力,而那些不适合大型农机作业的“边边角角”地带,就交给当地散户或是外來小型农机去打理。这种农业生产主要靠当地农机作业的模式越来越普遍,导致外来农机几乎拿不到订单,这种“当地化”已经成为现阶段农业生产的主流趋势。
2 发展对策
从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的农机作业服务模式来看,当今中国“当地化”农机作业模式或许只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过了这一时期的发展之后,很可能转变成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如专业的农机深松整地服务、植保专业服务、收获专业服务等。现阶段我国“当地化”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争取补贴资金
每年国家都有好多涉农补贴资金,除了购买农机时的购置环节补贴之外,近些年的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更是农机合作社要尽量争取的,如深松整地作业补助、秸秆还离田作业补助和“一喷三防”植保作业补助等[1-2]。这些分门别类的涉农补贴很可能单个项目补贴金额并不是很多,但是如果把这些补贴集中在一起,很可能就会是农机合作社扭亏为盈的救命“稻草”。据了解,有很多农机合作社就是靠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发家并壮大的。因此,国家涉农补贴资金不容小觑。
2.2 差异化布局
现在的农机装备,特别是规模化种植的各大平原地区,大型农机、农具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大型农机具的单台(套)价格不菲。统计现有农机设备的作业时间、效率、产出等重要参考值后,合理搭配购买新农机装备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考虑当地农作物的作业需求,尽可能使本合作社拥有的农机能够满足本地区在作业高峰时段的需求,这样才能守住自己的“防区”不被外来者侵入。此外,要结合当地特征,打造一个或多个高水平、品牌化的作业队伍,为未来农机专业化服务奠定基础[3-4]。
2.3 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
我国农业已经逐渐从原有的小农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转变,尽管小农散户在部分地区仍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总体趋势仍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农业规模化种植需要引进工业上的“精益生产”思路,且离不开农业装备现代化。农业种植方面的卫星导航、无人驾驶等技术早已在农业发达国家成为现实,尽管其在我国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初级农机物联网的运用已经进入我国农机行业。农机合作社将旗下拥有的农机装备安装上智能物联网设备,不仅可以让高价格的大型农机在出现故障之前就有预警,有效防止财产损失,而且还能将作业轨迹、质量呈现给合作方或监管方,相对于普通农机合作社的竞争优势将得到极大提高[5]。
2.4 切实搞好技术服务
一是强化带动引领。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在大型深耕机械、机具购置方面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组织技术优势和带动引领作用[6]。二是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大力推广土壤深耕技术。同时,注重与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小麦播种等农机农艺关键环节的科学衔接,大力推广应用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深耕整地和免耕播种“一条龙”保护性耕作作业模式。
3 参考文献
[1] 尚鹏飞.盐池县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6):185.
[2] 邓云.影响农机作业标准化的因素与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4):79-80.
[3] 吕东慧,侯秀兰,李安宁,等.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效益分析及发展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1,33(2):1-4.
[4] 张远征.黑龙江省农机作业合作社的体制、机制及发展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9,31(2):214-217.
[5] 罗爱明.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南农机,2005(3):11-12.
[6] 许益存,曹海峰,卢振生,等.浅议农机作业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机化,2004(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