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复习课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型,其实施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还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但是,当前的以读教材,做练习为主的复习方式的应用是难以实现这一点。对此,我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复习所学进行了探究,在本文中,将从总结知识,發展思维等方面做出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学生;实施对策
众所周知,新授课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扎实地理解所学,其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中发挥着输入作用;练习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所学的理解,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而复习课实施目的则是引导学生总结所学,逐步地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提升数学认知水平。基于各种课型的不同特点,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学生加以引导。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复习课开展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取知识讲解,练习训练的方式,如此与复习课教学目的向左,导致学生的复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面对此情况,我在组织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时候,会从知识梳理、知识运用等方面入手,对学生加以引导。
一、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梳理知识
梳理数学知识是实施复习课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因为数学知识的扎实掌握,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新授课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是具有分散性的,大部分学生面对碎片化的数学知识,是难以建立深刻理解的。在复习课活动参与中,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般是阅读教材,把握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回顾所学,但没有深入分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导致在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建立对所学的深刻理解,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同样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对此,我在组织复习课教学的时候,尝试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回忆所学,并分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打好数学学习基础。以“多边形的面积”复习为例,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我鼓励学生阅读教材,回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以此为中心制作思维导图,并回忆老师在课堂中如何推导出这些公式的,从而把握公式之间的联系。在线段、箭头等符号的指示下,学会多边形面积之间的转化,进而深入地掌握所学,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二、运用变式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这里所提到的练习与练习课是不一样的,其主要是指在复习所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设计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发挥思维作用,对所学进行灵活运用,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的理解,提高思维水平。从这一界定我们也可以看出,要想实现有效的练习,需要教师打破常规练习的不足,使学生在变式问题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散,并灵活运用所学,积累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以“平均数”复习教学为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中求算平均数的基础练习,对其条件放大,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现在一共有8个人,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2岁,请问他们各自的年龄有可能是多大呢?如此问题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展现问题之后,我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讨论。因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在小组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如有的学生提到,因为平均年龄是12岁,所以,每个人可能都是12岁。有的而学生提到,可以先找出中间数12,现在有8个人,所以设定有两个人是12岁,其他学生对应的是11岁和13岁,10岁和14岁,9岁和15岁……在如此集思广益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实现对平均数该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加深理解,还可以在多样问题方法的探究中锻炼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三、使用错题资源,帮助学生走出“题海”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受考试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复习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会走进“题海”中,借助大量完成习题的方式来增强对所学的理解,同时养成做题经验。如此方式,尽管可以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的熟练度,但是,却在无形之中将学生带入到题海中,不利于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面对此情况,我会发挥错题资源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自己日常建立的错题本中,选择练习题进行练习、解决。在错题资源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减少做练习题的负担,在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中查漏补缺,不断地增强数学认知。而且,在如此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为灵活解决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打好基础。
总之,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课型的教学特点,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设计变式练习,使学生在问题思考解决中开拓思维;利用好错题资源,辅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数学学习水平,从而使学生在有效参与中提高复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彩霞.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J]. 学周刊,2017(02):146-147.
[2]苏茜茗.宏观“聚合” 微观“发散”——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建议[J]. 小学数学教育,2017(11):10-11.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学生;实施对策
众所周知,新授课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扎实地理解所学,其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中发挥着输入作用;练习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所学的理解,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而复习课实施目的则是引导学生总结所学,逐步地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提升数学认知水平。基于各种课型的不同特点,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学生加以引导。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复习课开展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取知识讲解,练习训练的方式,如此与复习课教学目的向左,导致学生的复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面对此情况,我在组织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时候,会从知识梳理、知识运用等方面入手,对学生加以引导。
一、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梳理知识
梳理数学知识是实施复习课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因为数学知识的扎实掌握,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新授课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是具有分散性的,大部分学生面对碎片化的数学知识,是难以建立深刻理解的。在复习课活动参与中,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般是阅读教材,把握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回顾所学,但没有深入分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导致在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建立对所学的深刻理解,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同样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对此,我在组织复习课教学的时候,尝试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回忆所学,并分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打好数学学习基础。以“多边形的面积”复习为例,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我鼓励学生阅读教材,回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以此为中心制作思维导图,并回忆老师在课堂中如何推导出这些公式的,从而把握公式之间的联系。在线段、箭头等符号的指示下,学会多边形面积之间的转化,进而深入地掌握所学,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二、运用变式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这里所提到的练习与练习课是不一样的,其主要是指在复习所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设计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发挥思维作用,对所学进行灵活运用,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的理解,提高思维水平。从这一界定我们也可以看出,要想实现有效的练习,需要教师打破常规练习的不足,使学生在变式问题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散,并灵活运用所学,积累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以“平均数”复习教学为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中求算平均数的基础练习,对其条件放大,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现在一共有8个人,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2岁,请问他们各自的年龄有可能是多大呢?如此问题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展现问题之后,我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讨论。因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在小组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如有的学生提到,因为平均年龄是12岁,所以,每个人可能都是12岁。有的而学生提到,可以先找出中间数12,现在有8个人,所以设定有两个人是12岁,其他学生对应的是11岁和13岁,10岁和14岁,9岁和15岁……在如此集思广益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实现对平均数该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加深理解,还可以在多样问题方法的探究中锻炼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三、使用错题资源,帮助学生走出“题海”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受考试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复习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会走进“题海”中,借助大量完成习题的方式来增强对所学的理解,同时养成做题经验。如此方式,尽管可以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的熟练度,但是,却在无形之中将学生带入到题海中,不利于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面对此情况,我会发挥错题资源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自己日常建立的错题本中,选择练习题进行练习、解决。在错题资源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减少做练习题的负担,在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中查漏补缺,不断地增强数学认知。而且,在如此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为灵活解决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打好基础。
总之,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课型的教学特点,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设计变式练习,使学生在问题思考解决中开拓思维;利用好错题资源,辅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数学学习水平,从而使学生在有效参与中提高复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彩霞.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J]. 学周刊,2017(02):146-147.
[2]苏茜茗.宏观“聚合” 微观“发散”——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建议[J]. 小学数学教育,2017(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