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管理、合作探究”的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f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我在班上实施了“分组管理、合作探究”的班级管理模式。下面谈谈这一管理模式的做法和效果。
  一、分组管理、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我将班级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七名同学组成,各小组成员按照学生综合素质梯级合理搭配,并由班委讨论,公平分配。小组间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安全等方面全面开展竞赛考核,每天将小组的各项考核情况详细记录,并在公布栏内公布,每半月汇总一次,对排名第一的小组颁发荣誉证书,并颁发流动红旗。
  在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的同时,小组的大班长由小组成员进行选取,然后选取两个小组长,大组长负责两个小组长的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安全等,两个小组长负责自己的每组的两个成员的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安全等,建立小组内的组织层,设立组长、小组长、成员,各个人选由小组成员民主推选。为了避免小组的考核积分有不公平、不合理的不良现象,由每组从组员中选出两名值日生轮流值日,负责全班各项考核的记录和统计工作。
  分组管理后,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全班的各项工作都落实到了每个小组的每个同学,组长变成了组内的班长,组长为全组服务,组员为全组争光。特别是每个小组,对自己帮扶的那两个成员是尽全力去帮助,特别是在学习上原来比较差的成员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班级的各项要求变成了组内同学的自觉要求。班级出现了自动反思,组长主动找组员交流,组员主动承认错误的现象。例如各组主动根据自觉小组的特点把自己小组命名为“激励组”、“拼搏组”、“勤奋组”、“奋斗组”等,“激励组”还制定了本组的“八荣八耻”:以热爱本组为荣,以危害本组为耻;以服务组员为荣,以背离组员为耻;以积极发言为荣,以默不作声为耻;以勤奋学习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不闻不问为耻;以拾金不昧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勇夺第一为荣,以甘于落后为耻。
  二、分组管理、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和重视,都有争当先进的欲望,由于小组积分是由每个学生争取得来的,而且可以随时加分或减分,小组积分每天都属于动态累计状态,这给每一个小组及成员都提出挑战。而且考核是全面考核,组员的任何表现都关系整个小组,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合作性和发展性,也让同学们感受到来自小组之间竞争的乐趣。
  具体的考核办法是,把考核小组情况分为五块:(一)学习情况考核,包括两大块:(1)课堂情况,由任课老师负责评分,我们把小组名单发给任课老师,老师根据本组在课堂的表现情况给予小组评分,每组成员都希望得到老师关注和重视,都有争当先进的欲望,这样增强了他们上课的积极性。(2)课后情况,包括专业完成、月考、期中、期末学习考核。(二)守纪情况考核。(三)卫生情况考核,包括两大块:(1)平时卫生情况考核;(2)大扫除卫生考核。(四)活动情况考核。(五)安全情况考核。学习情况由任课老师填写;守纪情况值日生或纪律委员或班主任通报后由值日生填写,卫生情况由劳动委员将卫生情况汇报给值日生填写;活动情况:由体委、学习委向值日生说明填写;安全情况由安全委员向值日生说明情况填写。各小组的积分实行每周一评,对该组的得分、扣分情况作简单的说明。为了提高本组的得分,大组长会对自己的负责的两个小组长提出要求,小组长会抓好自己负责的两个成员,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分组管理、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成功欲。
  在传统教学中,能力强的学生易产生骄傲情绪,自以为是,轻视能力弱的学生,在课堂中抢着答,不听别人意见;学困生想到自己基础差,就觉得抬不起头来,在课堂上怕发言,怕引起别人的讥笑。这就导致学困生羞于向优生请教,优生不屑帮助学困生,生生之间不融洽的现象。要改善生生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建构新型的生生关系。在此条件下,1.2.2分组管理合作探究的模式运用而生。首先,在同一小组中学生要学会尊重。当同学发言时,耐心听,虚心学习;当发言同学想不起来时,学会耐心等待,不忙着站起来说:“我来,我来!”给他想的时间,给他说的勇气。其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小组合作、组际间交流,加强学生间的凝聚力。每个学生都为力求小组成功,愿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优生乐于主动帮助别人,学困生愿意接受或主动寻求帮助。学生间互爱、互勉、互助蔚然成风,生生间的关系真正由等级性、歧视性转为平等性、合作性,形成了平等、合作、竞争的氛围。学困生有了学习的欲望,组长为了使本组在竞争中取得好的成绩,就有教会本组学困生的欲望,在组长的帮助下学困生的成绩很大提高,组长有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使本组整体强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成功欲。
  自实施了“分组管理、合作探究”的管理模式后,班级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学困生能积极发言了,优生能主动帮助那些学困生,班级的常规管理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陈良民.班级管理的有效性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12).
  [3]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1,(5).
其他文献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为此,美术教师如何走进美术新课程,如何在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和教学法实践中贯彻实施新课程,
1987年9月《露天矿与采石》刊登A.J.彼得罗与D.A.安德森,以及B.德雷克的两篇文章,阐述爆破震动问题,并介绍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精确爆破。这里摘要编译如下: 爆破震动
一、引言在国内外选矿工艺中,由于氰化物易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不同形式的络合物,因而常被用作浮选的抑制剂和金银提取的浸出剂。然而,氰化物系选矿“三废”中五大毒物之一,
摘 要: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艺美术专业教材《设计概论》中,导课是教学环节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标志,也是影响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对语言材料感知、理解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导入环节中与学生认知的过程的协调效果的好坏。  关键词:美术教学 导课 艺术    “万事贵乎始”。新课的开始有出色的“开头语”,称为导课艺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
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美术课程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这就要求教育者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要开发他们的创造潜
艺术作品的创作风格,指的是作品中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在美术作品中,通常指艺术家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视觉特色和艺术性格。  本文所讨论的并不是艺术作品中的个人艺术风格,而是在学前教育美术创作中如何运用风格元素,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创作中形成风格化的美术作品。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相对薄弱,他们的创作往往是想到哪儿画到哪儿,受到表现手法的局限,一幅画包含了五花八门的方法
为了保证工业炸药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要求工业炸药具有十分良好的安全性能。衡量工业炸药的安全与否,一般是用原材料的安全性,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物理化学
非语言行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知识内容、表达思想感情时的手势、表情、姿势和动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语常常需要从讲话的姿态和表情中取得帮助,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使讲课内容和讲课者融为一个整体,通过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事实证明:非语言行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师素质修养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一、课堂教学中非语言行为  1.非语言行为具有激励作用  教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PPT、Flash、Authware等课件集图画、声音、动画等于一体,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日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传播媒体进入教育领域。近年来,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和发展,使信息技术手段以教学辅助手段的形式大量出现在课堂上,由此引发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