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越多,越不快乐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常遇到这样的场景:逛超市站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在网上花了几个小时对比商品,最后却一件也没买成;微信里收藏了几百条认为可能会用到的信息和资料,却再没有打开过……物质生活和信息空前丰盛,我们在一定的自由度中实现了选择的自由,却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为什么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却越来越不容易感到快乐?
  选择多≠幸福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在他的著作《选择的悖论》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当人们无从选择的时候,生活似乎是无法忍受的;不过当选择数量持续增加时,海量选择的消极作用就会显现,要是可供选择的数目继续疯长,可能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这是因为:
  1.选择越多,机会成本越大。机会成本是指做选择的其中一项成本就是放弃其他机会,当选择越多,也意味着放弃的机会成本越多,也越容易造成人在取舍上患得患失。
  2.选择越多,期望越高,落差越大。选择机会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预期的上升,但现实往往会与你的高期望形成落差。
  3.信息过量,形成选择屏障。一旦缺乏做出某种选择的专业知识,就意味着我们没法做出正确选择。但我们并没有这么多时间去掌握每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结果导致选择焦虑。
  4.選择越多,越容易后悔。考虑到可能存在一个最佳选项但又没办法选出来的时候,选择就意味着伴随着后悔。
  5.选择越多,越容易陷入比较。选择越多,越依赖于他人的决定,所以越容易陷入社会比较,对自己的满意程度就越低。
  上面这些因素都能对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当选择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开始和幸福感成反比了。
  为什么会受多选择的困扰
  当你要做出一个选择时,你会一定要选择最好的那个?还是说足够好就行了?
  1.最大化者:如果你只能接受选择里最好的那个,那么你就是一个最大化者。最大化者因为完美主义而力求穷尽所有选项,却因此陷入怀疑、焦虑、恐惧和后悔。
  2.满足者:他们满足于足够好的东西,而不去想还有更好的东西在后面。一旦找到了符合自己标准的东西,就会立刻收手。
  巴里·施瓦茨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最大化倾向高的人生活满意度更低,更有抑郁倾向。但有一个好消息是:没有一个人在每个方面都是最大化者。
  比如:有的人在生活层面是一个满足者,无论是食物、衣物还是护肤品上,只要满足一两个标准就不再纠结其他选项;但在工作上他是一个最大化者:比如在写作的搜集资料环节会出现选择障碍甚至拖延的情况,总觉得有读不完的好书,搜集不完的好资料。根据这个例子,你可以想想,自己在哪部分希望做到最大化的完美,哪部分觉得足够好就行。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改善做选择的效率。
  用对方法,更加明智地做选择
  想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通过一些方法可以实现:
  1.选择之前,确定最重要目标
  一个人每天需要做出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事无巨细,想让每一个选择都尽善尽美,那么我们时间一定会不够用,对已经做出的选择也不能好好享受。所以做选择的第一步:选择对什么事情做出选择,也许才是我们最重要的选择。
  2.选择时,降低期待
  选择时适当降低我们的期待可以提高幸福感,并告诉自己并不是每一个选择都会决定你的命运。巴里·施瓦茨还给出小建议:除非真的很不满意,否则还是买常用那款,不要轻易被所谓的“新款”所迷惑。一定程度的理性,能让我们更好地做出选择。
  3.选择后,不后悔不比较
  做出选择后,就应该尽可能把精力放在维护和改善已有的选择上,学会看到已有选择的积极面,少纠结于消极的方面。
  编辑/刘柳
其他文献
2019年9月7日,有“中国版诺贝尔奖”之称的第四届未来科学大奖评出,密码学才女王小云获奖。她是十年破译5部顶级密码的天才。她的名字震动全球业界,并让我国的密码学走在世界前列!  更令人佩服的是,王小云还是位了不起的“宝妈”,收获事业和家庭的双丰收,她是如何做到的?  农村“天才少女”结缘密码学  1966年,王小云出生于山东诸城一个农村家庭,兄弟姐妹五个。因为受身为数学教师的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
期刊
热热闹闹吃吃喝喝的春节过去了,是不是人吃胖了,钱包却“瘦身”了呢?做好家庭理财,开源节流打理好家庭的“钱袋子”,是每个家庭幸福的保障。柴米油盐虽不贵,但是主妇手头的一时疏忽,却可以让一笔不小的数目流失。如何细心考虑,养成勤俭的习惯并不难。仔细计划日常消费的开支,也能让小日子过的不错,而且不会有负债危机感。   ◎建立理财档案   建立一个小账本,将每天的消费支出都记下来,每月进行比较总结,看看哪些
期刊
在普通人眼里,宿管阿姨似乎只会干打扫卫生之类的粗活儿,可48岁的郭红萍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还能用英语出黑板报,大学生们都觉得颇有趣味。不仅如此,多首经典英文歌曲她唱得都超动听,发音标准堪比教科书,甚至能在英、汉和阿拉伯语之间自如切换。近日,这位外语学霸走红网络,被《人民日报》点名夸奖,网友称其为“2019最牛宿管”。她成功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为伴女成长,走进浙大当“宿管”   郭红萍
期刊
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丽都名品广场已经成长为朝阳地区首屈一指的高端综合性商场。   生于1969年的李秀梅是辽宁丽都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辽宁省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朝阳市私营企业协会会长,朝阳市工商联副会长,先后获得朝阳市劳动模范和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李秀梅始终专注于服饰美的行业,她凭借锲而不舍的韧性和诚信经营的理念,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伴随着
期刊
1   江旭东打电话来的时候,苏雯雯正在店里看报表。他的声音很温柔,“明天就是周末了,咱们带淼淼去游乐场玩玩,晚上一起去我家吃饭,顺便见见我的父母。”   “我有点儿怕,担心他们不会接受我,我比你大,还离婚带着孩子。”苏雯雯的语气里都是担忧。   “放心吧,我早就跟他们说过你了。再说,跟谁结婚是我的事情,谁也管不着。”江旭东说得斩钉截铁。   挂掉电话,苏雯雯心里百感交集,她想不到在33岁这年,还
期刊
1  我的婆婆是位女强人,退休前在公司担任高管;退休后也不肯闲着,和朋友合开了一家咖啡书吧,这样的婆婆自然是品位不俗,气场强大。  老公高岭毕业于名牌大学,而且身材高大,英俊潇洒。我虽然出身农村,但是有高学历和高收入,容貌也比较出众,自认为配得上他。但婆婆从一开始就不大赞成我们在一起。  第一次登门拜访,我给婆婆买了许多礼物。她只是随意看了一眼,然后说:“我不大吃这些补品的,这衣料的颜色也不适合我
期刊
军营十六载,他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帮助失学儿童,照顾孤寡老人,街边理发,路边修车……他经常说:“雷锋走了,可雷锋精神不能走。”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他矢志不渝做雷锋的传人,竭尽全力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从自己学雷锋到带着妻子、儿子学雷锋,再到创建盘锦“雷锋家庭联盟”,带动千余家庭一起学雷锋——他就是“盘锦好人”陈振。   熟悉陈振的人都说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天生一副热心肠。陈振的人生信条就是“当一辈子好
期刊
那天,在地铁上,听见一对母子的对话:  妈妈一边整理书包,一边叮嘱儿子:“妈妈在你的书包里放了牛奶,一会记得喝!”  儿子嗯了一声,低下头。好一会儿,才抬起头说:“我可以不去读书吗?”  妈妈摸着儿子的头说:“傻孩子,你不读书,干什么呀?”  “但是妈妈你也不读书啊,而且你每天都可以玩手机,为什么我不行?”儿子问。  妈妈愣了一下,竟无言以对……  很扎心,也很现实。  很多人,在成为父母以后,将
期刊
小区里的“不定时炸弹”让居民心慌   在沈阳市和平区中华社区柳州街21号院,居民们谁也不清楚3单元2楼2号住户孙桂琴是何时疯的,因为啥疯的。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60多岁,又矮又瘦的老人,只要她在小区院里一站,带娃的老人和孩子妈妈会立马拽着孩子赶紧走,左邻右舍的街坊们也都躲得远远的。她家对门的邻居搬走了一家又一家。她居住在老屋里,谁都拿她没办法。   追其原因,61岁的孙桂琴是二级肇事肇祸精神病人。
期刊
最近看倪萍的《姥姥语录》,在其中一篇《人生就要上山顶》里,姥姥有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倪萍常在家跟表妹们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安安的日子就是好日子。姥姥却反对,说这都是懒人说的话。她语重心长地对孙辈们说了这样一段话:人都是活一辈子,可山顶上活的就是山底下人的好几辈子。山上风大,爬上去不容易,你使勁了,你这一辈子都不用后悔了。  90多岁的老人,目不识丁却能说出如此通透智慧、胸襟高远的话,实在叫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