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青少年宫的筹建与运营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月,通過遴选我有幸来到了遵义市青少年文化宫。那时青少年宫新宫尚未开始运营,我被安排在团市委机关做开馆前的筹备工作。
  遵义市青少年宫创建于2002年,原址位于遵义市凤凰山文化广场,隶属共青团遵义市委,有机构、没编制,所有培训项目均由社会化运作。团市委多次打报告请求解决人员编制和经费问题,但一直没有批复,后来因经营不善,该场馆被挪作他用。因此,建新宫、解决编制和经费问题,也就成了团市委几任领导最大的心愿。
  2009年遵义城区东扩,在遵义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新宫建设终于上马,被列为遵义市“八大工程”。新宫选址位于新蒲新区湿地公园内,2012年开工建设,占地面积为40097.2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895.79平方米,由6个单元组成,包括两个培训中心以及青年公寓、后勤餐厅、游泳馆和多功能演艺中心。从空中俯视外形如三条飞舞的飘带镶嵌在湿地公园中央,与周围的环境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成为新蒲新区“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2017年6月,我被任命为遵义市青少年宫副主任。这对我来说既是责任也是考验,倍感压力山大。尽管如此,我还是勇挑管理重担,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青少年宫新宫运营管理的拓荒工作。



  这是一个全新场馆,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工作。移交过程中,场馆设施、工程系统如何使用?我带领大家找问题、排隐患、强操作;管理过程中,无经验可循,我们先后赴重庆、武汉、扬州等地青少年宫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在解决了工程和管理问题后,青少年宫正常运作起来。但是,在仅有5名工作人员以及经费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如何管理保障建筑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的青少年宫持续运行,又给我出了一道难题!
  我反复思考青少年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探索借助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力量共同运营青少年宫的可能性。于是,我们奔波校外培训市场和社会各类艺术协会做调研、找路子、储师资、寻合作、强宣传,为青少年宫的良好开局做好铺垫。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筹备,遵义市青少年宫新宫在2017年“六一”儿童节期间正式开馆了!在我们不懈努力下,首期开设了音乐、美术、舞蹈等9门兴趣班,拉开了素质拓展培训的序幕。同时,免费开放、公益培训、国防讲座、少先队辅导、少儿春晚、乡村学校少年宫艺术节等特色活动也开展来,每年参加活动青少年达10多万人次。已成为遵义市创建文明城市一张闪亮的名片。
  自建成开放以来,遵义市青少年宫在快速发展。虽说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我们的期望还差之甚远。为顺应时代需求,充分发挥青少年宫团属阵地功能作用,借共青团改革的东风,扩职能、拓业务,2018年4月,在团市委关心下,青少年宫更名为青少年服务中心,同时加挂市团校、市青年志愿者(义工)指导中心、市青少年维权和社工服务中心的牌子。从此,青少年宫又被赋予更多的职能,彰显了新时代的特点和公益性。
  两年来,我与青少年宫一起快速成长,见证着青少年宫从空荡荡的建筑变成了热热闹闹的少年儿童成长乐园和青少年服务及活动阵地,从勉强维持运转到有余力拓宽服务范围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我深深地为参与遵义青少年宫建设发展感到骄傲而自豪。
  (作者为贵州省遵义市青少年文化宫副主任)
其他文献
期刊
地域美术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传承性特征的民间美术,将地域美术资源引入中小学美术课堂,不仅可以弘扬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建筑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因此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刊讯 2008年5月11-14日,第八届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报告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邱全宁主持.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
期刊
为确保辖区油田治安秩序平稳,长庆油田治安保卫部门需不断创新思维,推行加强分局工作机制,不断强化保卫强度;开辟严防战场,提高油田保卫工作的有效性;严格把关,提升打击油田
期刊
在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国内民用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而且国家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清水混凝土
Chinese artists find the inspiration for new creations on a journey to the continent WANG Zhao remembers the exact moment her eyes caught the first glimpse of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