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社会读心术似乎已侵袭到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潮流。教育也不例外。
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好几年。我仍然记得,刚刚踏入校园时,俨然一副学生模样,与所教初中生没什么两样。所有的优势却是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创造他班所不能及的快乐的集体。第一年的教育和教学都很顺利,学生乖巧懂事,积极上进。在我的带领下,每次考试我班均获得“单科优胜班级”“总分优胜班级”以及“文明班级”。第一年的成就感让我觉得班主任工作是如此的有趣和容易。然而,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慢慢的,叛逆了,个性了,让我有点招架不住了。
我把第二年的教学称为我人生中的“黑色光年”。在这段我认为漫长而无止境的光年中,我遇见了集所有问题于一身的W同学。W个子高高,长相哈韩。不置可否,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校长将这名“大将”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自信满满,表示定不负众望。
W是个极有个性的男生,他成绩优秀,体育极好,有一种“唯我独尊”的骄傲,面对老师亦是如此。可能因为我的年龄,他对我却很客气,也很尊敬。开始并不觉得他如传闻中那样自大狂妄,于是安排他做了英语课代表。各种班级活动也都重视待他,想将他收为己用,想让他“俯首称臣”。但大概一个月后,他似乎变得比以往浮躁了些。我们之间的战役是从那次“篮球事件”开始的。那天,我正埋于一堆作业中,专心批改。班上一小男生满头大汗跑来报告:“老师,不好了,W在操场上和初三学生打篮球,不去上课。”我听了当然很气愤:“你让他立马回班上课,否则后果自负。”那小男生当然把我的话原班送上,却得来W依然我行我素的结果。我忍着怒火,让学生再去叫他回班上课,却已没有结果。我向经验足的前辈们请教,得出平时对于他或者他们都太“宠”了,着实失去了应有的“权威”。于是采取了“冷处理”,这招很好用,他似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乖巧了很多。而我也听从同事们的建议,淡定待他。然而好景不长,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接二连三的状况百出。同样的,我也年轻气盛,方式极端,并不能很好的即刻解决。由于我的急躁或者他的原形毕露,像其他老师所说,他“终于”翘课了。因为是冬天,他便宅在了家里,不再来学校。这期间,学校很多老师都前去做思想工作。可他依旧“顽固如前”。我知道他在班级的“影响力”,于是,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我好好的整治了班级里潜在的或明显的“不安因素”。我知道他和他妈妈的关系不错,于是电话家访了解他的情况。出乎我的意料,她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消息。原来W认为我对他已经毫不关心,不管表现很好还是频繁犯错。我放下电话,仔细地回想了近期的我所看到或者根本就大意了的画面。我找到他的几个“哥儿们”,我想了解透彻。后来我知道,我的态度超过了学生能够承受的界限,W原本是我捧在手心里的优秀学生,因为本性不羁,难免任性犯错。而我却没有给予一定的机会和空间,对他却吝啬了平时的宽容,他一时间接受不了,索性一错到底了。多方面的了解后,我决定亲自去家访。他可能知道我会去,似乎有些紧张,面带窘意。我并没有提及正题,参观了他的房间,谈及他的爱好。终于,他沉不住气了:“老师,您今天来一定是叫我回去上课的吧?”我挑眉看向他,等待他的答复。不出所料,他昂着头:“我不回去,我就是不想上学。”我了解他的“虚荣心”,他的“好胜之心”,我放低了语气:“我认为我俩之前一段时间的默契出现了问题,可能是我这个班主任对你们的关心不够,其实,你们班委可以向我提一些你们的建议和想法。最近,咱们班英语成绩有所下降,唉,都考不过其他班的学生呢……”没等我说完,他就抢道:“老师,你就看着吧,只要我回去,第一他们铁定没戏……”接下来的事就不用说了。
后来我总结那次教育的突破口在于:我读懂了他的心。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读心术的第一步在于了解,教师应注重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已掌握什么,还未掌握什么,需要掌握什么,乐于掌握什么。这需要教师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心里去,用充满感情的言辞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心与心的碰撞,用真挚的情感燃起学生的希望,与学生亦师亦友,像朋友一样。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受益于之后的教学。接下来的时光里,我遇到过去网吧的,彻夜不归的,迷恋小说的,早恋的,各种问题在开始都没有头绪。然而,当真正着手去处理时,我发现,了解是进行教育颇为重要的部分。
读懂学生的内心,全面去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才能从班级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给予所需要的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
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好几年。我仍然记得,刚刚踏入校园时,俨然一副学生模样,与所教初中生没什么两样。所有的优势却是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创造他班所不能及的快乐的集体。第一年的教育和教学都很顺利,学生乖巧懂事,积极上进。在我的带领下,每次考试我班均获得“单科优胜班级”“总分优胜班级”以及“文明班级”。第一年的成就感让我觉得班主任工作是如此的有趣和容易。然而,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慢慢的,叛逆了,个性了,让我有点招架不住了。
我把第二年的教学称为我人生中的“黑色光年”。在这段我认为漫长而无止境的光年中,我遇见了集所有问题于一身的W同学。W个子高高,长相哈韩。不置可否,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校长将这名“大将”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自信满满,表示定不负众望。
W是个极有个性的男生,他成绩优秀,体育极好,有一种“唯我独尊”的骄傲,面对老师亦是如此。可能因为我的年龄,他对我却很客气,也很尊敬。开始并不觉得他如传闻中那样自大狂妄,于是安排他做了英语课代表。各种班级活动也都重视待他,想将他收为己用,想让他“俯首称臣”。但大概一个月后,他似乎变得比以往浮躁了些。我们之间的战役是从那次“篮球事件”开始的。那天,我正埋于一堆作业中,专心批改。班上一小男生满头大汗跑来报告:“老师,不好了,W在操场上和初三学生打篮球,不去上课。”我听了当然很气愤:“你让他立马回班上课,否则后果自负。”那小男生当然把我的话原班送上,却得来W依然我行我素的结果。我忍着怒火,让学生再去叫他回班上课,却已没有结果。我向经验足的前辈们请教,得出平时对于他或者他们都太“宠”了,着实失去了应有的“权威”。于是采取了“冷处理”,这招很好用,他似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乖巧了很多。而我也听从同事们的建议,淡定待他。然而好景不长,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接二连三的状况百出。同样的,我也年轻气盛,方式极端,并不能很好的即刻解决。由于我的急躁或者他的原形毕露,像其他老师所说,他“终于”翘课了。因为是冬天,他便宅在了家里,不再来学校。这期间,学校很多老师都前去做思想工作。可他依旧“顽固如前”。我知道他在班级的“影响力”,于是,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我好好的整治了班级里潜在的或明显的“不安因素”。我知道他和他妈妈的关系不错,于是电话家访了解他的情况。出乎我的意料,她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消息。原来W认为我对他已经毫不关心,不管表现很好还是频繁犯错。我放下电话,仔细地回想了近期的我所看到或者根本就大意了的画面。我找到他的几个“哥儿们”,我想了解透彻。后来我知道,我的态度超过了学生能够承受的界限,W原本是我捧在手心里的优秀学生,因为本性不羁,难免任性犯错。而我却没有给予一定的机会和空间,对他却吝啬了平时的宽容,他一时间接受不了,索性一错到底了。多方面的了解后,我决定亲自去家访。他可能知道我会去,似乎有些紧张,面带窘意。我并没有提及正题,参观了他的房间,谈及他的爱好。终于,他沉不住气了:“老师,您今天来一定是叫我回去上课的吧?”我挑眉看向他,等待他的答复。不出所料,他昂着头:“我不回去,我就是不想上学。”我了解他的“虚荣心”,他的“好胜之心”,我放低了语气:“我认为我俩之前一段时间的默契出现了问题,可能是我这个班主任对你们的关心不够,其实,你们班委可以向我提一些你们的建议和想法。最近,咱们班英语成绩有所下降,唉,都考不过其他班的学生呢……”没等我说完,他就抢道:“老师,你就看着吧,只要我回去,第一他们铁定没戏……”接下来的事就不用说了。
后来我总结那次教育的突破口在于:我读懂了他的心。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读心术的第一步在于了解,教师应注重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已掌握什么,还未掌握什么,需要掌握什么,乐于掌握什么。这需要教师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心里去,用充满感情的言辞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心与心的碰撞,用真挚的情感燃起学生的希望,与学生亦师亦友,像朋友一样。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受益于之后的教学。接下来的时光里,我遇到过去网吧的,彻夜不归的,迷恋小说的,早恋的,各种问题在开始都没有头绪。然而,当真正着手去处理时,我发现,了解是进行教育颇为重要的部分。
读懂学生的内心,全面去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才能从班级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给予所需要的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