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公民意识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s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是直接为社会输送技能型劳动者的基地和摇篮。因此中职学生的素质关系着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加强中职生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完成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校园文化功能有助于加强中职生公民意识教育,论述了把中职生公民意识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校园文化
  青少年时期,特别是中职阶段是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注重这个时期的公民意识培养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中職学校应承担起公民意识教育的神圣职责。当代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对国家历史、国情常识有一定了解、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但是也有不少中职学生对公民的概念模糊,重权利、轻义务,法制意识不强,公民意识缺失。因此,加强中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民意识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中职生公民意识的塑造、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无言之教作用。
  一、校园文化功能有助于加强中职生公民意识教育
  校园文化的功能,是指校园文化在教育人、塑造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校园文化功能是校园文化价值的直接体现。
  (一)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主体价值和道德观念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于它把社会的价值观、道德原则隐含在自己的文化结构和文化氛围之中,通过耳濡目染、启迪、熏陶而潜移默化地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它是一种无意识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校园文化的育人特点适合了新时期道德教育和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因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校园文化具有陶冶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人的情绪、激励人的理想、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美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形象,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可以孕育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道德准则和一种崇高的精神信条,对学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它规范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能对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抑制,促使其向好的、善的方向转变。
  二、把中职生公民意识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任何一种教育都需要载体来承载,公民意识教育自然也不例外。把中职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及要求自然地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使两者融为一体,互相促进。通过正面引导,使中职生乐于和易于接受,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浸润中,引导和影响中职生具备一系列良好的公民意识,而成为真正的公民。因此,加强中职生公民意识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融已势在必行。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的沃土,也是对学生进行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摇篮,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充满绿化、美化、人文化、书香味和信息化的校园环境,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繁茂清馨的花草树木、富有朝气和生活气息的宿舍园区,美观科学的教室装饰,文明健康的教育设施,充分体现着校园特有的人文风格;学校还要着力建设“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校训”、张贴文化标语,摆放各种文化设施等等。方寸之间处处显示的中华文化的神韵,校园文化渗透各个角落。优美的校园环境氛围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为学生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基础。它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完善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体现在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道德要求、优良传统、校训、校风等方面,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将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会有预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高情趣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中职生业余生活,寓教于乐,强化中职生公民意识教育。例如,举办与公民意识相关的报告会或研讨会、开展与公民意识教育相关的各类有益的社团活动、组织公民知识竞赛、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黑板报、文学社、主题班会、成人宣誓、野外远足等途径,为学生搭建最佳的公民教育平台。学校还要建立规范合理的制度文化,如各种社团的规章制度、各种活动的基本要求,以及师生的行为习惯、学校相关规定守则等,以各种规章制度为载体,将公民教育内容渗透到学校各种校纪校规及其施行的过程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总之,我们要善于挖掘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公民教育资源。努力开拓校园文化活动的公民意识教育的作用。
  (三)创造科学的校园行为文化
  公民意识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加强中职生公民意识,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社会实践。为了使公民意识真正深入人心,内化为个人的信念,外化为行动,学校应将公民意识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中职生只有将自己的主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共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予以检验,才能达到知行相统一,也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充分认识到公民意识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实践活动应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例如,在学校,可以利用一些重要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团队活动、班级的民主选举、参与学校的管理等来训练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指导学生们参与社会生活,如走进社区,参与社区的敬老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宣传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社会调查以及参观考察、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以增强他们的社会义务意识和环保意识。这些活动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校园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相对缓慢的,但效果却往往是持久的、永恒的。因此,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学生公民意识起着重要引领作用,把公民意识教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公民素养,致力于把中职学生培养成受社会欢迎的优秀公民。
  参考文献:
  [1]陈树理,王东咸,陈垠亭,《公民意识读本》,郑州大学出版社.
  [2]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王东虓,《把握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涵》,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探索中总结感受性阅读教学的良策,这两年我任教新课程小教中高段语文,尝试着阅读实践教学之路,以中高段人教课文为例谈谈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语文;阅读;实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该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们今天的阅读不但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丰富感性认识,更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表达规律。阅读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学生进行化学基本操作的指导与训练,较普遍出现的错误,并明确正确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引起重视并对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关键词: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法;学法指导  学生进行化学基本操作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怎样指导学生正确地操作呢?  一、试管的握持  出错点:用手一把抓或将无名指和小指伸展开;位置靠上或靠下。  正确方法:“三指握两指拳”。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
期刊
摘 要:在概念教学中,要根据课标对概念教学的具体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概念教学设计,把握概念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达到认识数学思想和本质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数学;概念课型;教学研究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中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
期刊
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必需以素质教育为准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多样化、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及科学的教学用具为依托。恰如其分地将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交给学生,使其积极参与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来,从而达到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能轻松、快乐地学到地理知识和原理,建立科学的地理观,并能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实现地理教学的有效教学。  实际操作
期刊
摘 要:本文讲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教师启发讲授、示范演示,指导实验,学生独立实验,讲述了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为具体,把无形变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化学 ;实验教学;策略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阵地和手段,能激发学生的认识
期刊
笔者曾调查过本校大部分数学教师:走上教师岗位后,你是否经常阅读有关数学基础理论的文章?你是否复习过小学到大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你是否经常收集数学信息?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1%的教师零散地看过一些数学基础理论的文章;除了应付成人高考,没有教师复习过小学到大学数学知识;除了上公开课、评优课,仅有14%的教师有时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最让人担心的是,调查中竟然有的教师认为:中小学数学知识那么简单,教师
期刊
摘 要:阅读理解主要用来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就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除了要注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要转变自己教学理念,把握住语文课该教什么,转变教学行为和备课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之能自主、成功地探究、合作。  关键词:语文学习;能力发展;教学方式;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
期刊
分析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一方面是学生被动性学习、适应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封闭性学习、强制性学习的现象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是部分教师在“开放”的理念“指导”下,不顾于班级授课制的现实,一味追求不符合实际的所谓“开放”——很少在教学开放的“有效性”上进行研究,造成课堂教学过程中顾了个别学生而影响了多数学生;顾了形式上的表面上的而放弃了实际的教学效果。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
期刊
摘 要:思想的多元化是把“双刃剑”,有其积极性的一面,也有其消极性的一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四个多样化”的出现,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交织。农村居民思想也呈现出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引导整合。  关键词:农村居民;思想;引导整合;对策  一、当前农民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态势必须引导整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四个多样化”的出现,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织,使群众思想呈现出独立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