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的课程与专业管理及思考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密歇根大学内部对专业、课程的管理及质量保障的程序及相关做法的分析,提出美国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内部管理的市场化、自主性及多样性的特点。并对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内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
  关键词:美国大学;课程;专业;管理
  
  在许多人的概念中,美国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渗入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领域也是如此。竞争、效率、效益等市场化的价值观念深入到美国的高等学校管理中,因而美国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是完全市场化的。虽然美国的高校拥有自治权力,政府不干预学校办学,但美国的大部分州都设有高等教育委员会(或协调委员会)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管理,有的州大学新设专业需要报州高等教育委员会进行评估和审批后方可招生。美国大学长期以来在市场和学术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完善的内部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是保证大学专业和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尽管美国不同大学之间的特色明显,大学内部管理机制也有差别,但在专业和课程设置及质量保证方面的运作方式基本相同。本文主要以密歇根大学为例来谈美国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及质量保障问题。
  
  一、密歇根大学课程质量的保证
  
  1、以严格的课程开设、变更和取消程序来保证课程的质量
  (1)在密歇根大学,不论是某门课程的开设还是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变更,都要经过较为严格的程序。在课程设置审批的程序中,有两个机构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系一级的课程设置委员会,该委员会一般由3个具有终身教职的教授组成。二是院一级的课程设置委员会,该委员会一般由9个人构成,包括院主管的副主任,三个学生代表,以及具有终身教职的教师。
  (2)申请新开课程的系一级的程序:教师申请开设课程前,必须将完善的教学大纲提交到系课程设置委员会,由委员会对该课程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一般会有三种,一是没有通过,则课程不能开设;二是材料不完备,需要开设教师再准备材料,再提交评审;三是评议通过,则需要上报到学院。遇到特殊情况时,如某系里要对数学课进行改革,这种情况则属于系课程设置的重大变化,需要开全系教员大会,由所有的教职员工对系里提出的改革方案投票表决,最后再做决策。对于课程内容的变化以及课程的取消,也采取同样的程序。
  (3)申请开设新课的院一级的程序:课程开设的申请经系课程设置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先提交到学院的课程初审委员会,经初审委员会认定新开课程申请报告材料完整,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符合学院的教育理念,则提交到院课程委员会讨论,讨论通过后课程才可以开设。
  (4)对于课程整体结构的变化,如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的改革,一般情况下,系主任、院长或学院中的某位教师都可以提出改革方案。改革方案提出后,由学院的课程初审委员会讨论,并指定专人来对方案进行细化并提出改革议程。最后提交全院教职员工大会讨论通过。一般全院大会要召开两次:第一次会议,告知全体教员改革的提案、议程;第二次会议:全体教职员工表决是否通过。
  学院通过后的课程改革方案从程序上讲还需要提交到校长咨询委员会备案。但校长咨询委员会一般不对过程予以干涉。
  以上课程设置的程序要求,严格限制了课程设置的行为,从而保证了课程的质量。
  
  2、以学生选课的机制来淘汰质量差的课程选课制是美国各高校学分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选课制也对美国大学的课程质量保障起到重要作用。
  (1)开设大量的课程,以学生选课淘汰质量差的课程。例如在通识课中,学院开设60 门课程,要求学生从中选修1~2门。大量的课程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修课程。同时,对于一些教学效果差,不符合需要的课程,在学生对课程的选择过程中被淘汰。
  (2)以课程经费分配方式来间接控制开设课程的质量。经费是一个直接的手段来刺激教师开设高质量、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美国大学的学费分为注册费和选课费。各系由于承担本科教学而得到的经费来自于学生的选课费,学生选修了课程并参加考试后,学生的选课费才划拨到开课系。换句话说,如果教师授课质量较差,或学生对开设的课程不感兴趣,选课的学生数少的话,开课系得到学生选课的经费也相应减少。
  
  3、对所有的课程进行评估
  每个学期,密歇根大学都通过学生打分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估,评估的指标体系有三部分,一部分是由学院统一设计的,一部分是系一级的指标,还有一部分是由教师自己设计的指标体系。课程评估的结果直接反馈给教师。目前,密歇根大学也开发了网上评估系统,学生可以在网上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在网上接受评估的教师的评估结果全校范围都可以看到。除此之外,密歇根大学还组织其他非常规性的评估,如新来的教师需要由同行评估,课堂教学问题较大的及讲课效果较好的都会请专家评估等。评估结果对于教师的晋升非常重要,一般在教师晋升前,必须有同行专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于具有终身教职资格的教师,如果研究成果较差,同时教学质量也被评估为较差,则不会被晋升。而对于没有终身教职资格的讲师,评估结果较差的话,将会被解雇。
  
  4、为教师提供授课方面的帮助,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设立教与学研究中心,对于学校内有教学困难的教师提供帮助和服务。如某一位教师认为自己的授课质量不高,即可请中心工作人员到课堂听课,并对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协助教师解决。教与学研究中心是服务型的机构,而非评估型的机构,目的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受到教师的欢迎。密歇根大学教与学中心是美国最优秀的中心之一。
  
  5、对于投入教学并取得较好成绩的教师给予教学奖励
  学校设立Thurnau教授职位(该教授职位是由Thurnau慈善基金会出资设立。Thurnau是密歇根大学毕业生),以资助为本科教学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该教授职位每年可有5~6 人获得,任期三年,具有终身教职教师资格的教师都可以申请。获得该教授职位的教师,将得到2万美元的经费资助,用于从事能够增强教学的活动(如出差、购书、设备、研究生资助等)。申请该职位教师的条件是:对本科学生学习和教学有突出贡献、教学效果优秀、在教学上有改革和创新、对不同群体的学生有有效的工作效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密歇根大学专业的设置及质量保证
  
  1、学校一级专业设置的程序。新专业的设置程序与课程设置的程序基本相同,即由系提出设置建议,上报到学院,由院级教授会议讨论表决通过,但最终需要通过校长咨询委员会讨论最终做出决策。整个过程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2、设置有本校特色的专业,以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美国没有统一的专业目录,一般每年对高等学校设置的专业做统计,然后以专业分类统计的形式公布已有的专 业,以对各高校的专业设置提供决策信息。学校一般以是否有生源、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使命、是否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来决定新专业的设立。在美国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专业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保证较高的就业率,才能吸引更多的生源,大学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因此,美国大学的专业设置极其多样化,按2005年美国大学专业分类统计,美国大学中共有2000多种专业。密歇根大学共有主修专业300多种。
  
  3、政府不直接干预学校的专业质量。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定的行业性协会,这些行业性协会,如北美大学评估鉴定协会,将定期(一般为5~10年)评估学校和专业。大学可以申请成为其会员。协会的评估结果是得到社会认可且公开的,如果评估结果不好,则直接影响到报考专业的学生人数,若始终没有改进,则直接影响到专业是否能生存。据了解,专业评估(认证)机构对专业的作用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州在申请新专业时,需要先提交特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若评估不合格,则不允许增设,即使是学校自行设置了该专业,评估机构不认可该专业发放的学位,因而影响到学生就业。密歇根大学专业设置除校内的质量保障机制外,行业协会评估是主要的外部保证质量途径。
  
  三、美国高等学校课程与专业设置及质量保障的特点
  
  密歇根大学的课程及专业设置和管理模式在美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中颇具共性,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几个特点:
  
  1、市场化: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机制作用于学校教学管理
  作为美国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部分,美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也基本上是市场运作。学校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中,政府对公立高等学校财政拨款日益减少,更加剧了的院校市场的竞争。由于学生的学费收入日益成为支持学校发展的主要经费来源,各学校都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吸收到更多的学生并保持较高的学生保持率,如学校以是否能招收到足够的学生来决定专业设置;以学生为顾客,学生兴趣决定课程等。市场标准也充分体现在学生的选课上,在明尼苏达大学,学校规定学生一个学期选0~6门课,每学分按最基本的选课费交纳,选7~12门,则每学分的费用则高于第一档,若学生选修12门以上的课程,基本上是惩罚性的交费标准。密歇根大学规定学生一个学期最多不得选课超过8门。从一个角度讲,这种措施是对学习质量的保障,但从资金的角度看,学校这样做的另一个逻辑是学生作为教育产品的消费者,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教育产品的数量与学生交费应该是相等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市场的逻辑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2、自主下的“底部沉重”决策模式:教授在学术问题上发挥作用大
  美国高等学校运行的前提是大学办学自主。在大学办学事务上,大学有完全的自主权,政府不予干预。而学校内部几乎所有的变革都是自下而上进行,由处于管理最低层级的教师及系提出申请。除新增或撤消专业,因涉及面较大,需要到校董事会决策外,一般性的教师教学、课程设置等学术事务最高决策机构只到学院层次。在管理方式上,学校及学院层次只提出原则性的规定(有的甚至不做规定),所有的学术管理都集中到系,如密歇根大学的文理学院,学院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及学习纪律只提出原则性规定,具体的规定完全由系自己制定。在课程设置方面,学院制定了统一的通识课结构,但开设什么课程则由系的教授会决定。在教师教学工作量问题上,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不做统一要求,完全由各系自己决定。美国大学历来都有大学自治,教授治学的传统。在学校参与决策的人员中,虽然系主任和院长也会参与,但一般行政管理人员不介入政策的制定,从前面对专业和课程设置及管理的程序上看,基本上都是以教授委员会或教工大会的形式来表决,教授在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多样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的特色办学
  差异性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市场主体用来增加竞争优势,减少竞争压力的手段。由于学校之间对生源的激烈竞争,迫使学校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突出自己的优势学科,办出自己的特色,而这种竞争的结果则是高等学校专业及课程的多样性。在市场环境中,如果学校在专业设置时,不能进行科学合理地论证,专业办学条件不成熟、新专业与已经存在的专业重复、专业没有特色或专业质量不能保证,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等,则都会影响学校在生源竞争时的优势。而没有生源,则意味着影响到学校的生存。这种外在压力迫使大学提高办学质量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尽量开设出更多的课程,以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甚至学生的培养方案上,同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也可以因学生选择的就业目标不同而有差别。这些都是多样化的体现。
  可以说,美国大学的多样化与市场化、大学自治是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多样化是美国高等教育市场调节的结果,美国大学自治又是多样化的前提;反之,多样化又是市场竞争和大学自治的反映。由于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而强化的学校内部自律机制,又是大学自治得以长期存在的主要因素。
  
  四、启示
  
  美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其高等教育的高质量也为世界公认。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大学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无疑对我们寻找适合国情的大学管理及运行体制,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水平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1、理顺管理关系,充分发挥院系一级在管理中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实行的是校院两级的二级管理体系。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高校集权管理方式,学校一级在管理上不分巨细地大包大揽,学院和系一级的教学管理缺乏主动管理积极性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仍在延续。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学科种类、学生和教师的数量和层次都日益增多,管理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也越来越多,对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院系层次是教学管理的基层部门,只有院系一级管理主动、到位,整个学校的管理才能有活力,才能保证整个学校运行的高质量。因此,应借鉴国内外大学在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理顺校、院、系治理结构,明确在管理过程中各部门的责、权、利关系,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高效率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
  
  2、理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在学术事务决策上学术权力的缺失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的日益深化,长期以来学校内部事务行政权力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有所改变,一些学校已经建立了学术性组织,如各级的学术委员会等。但学术力量在学校关于学术性事务的决策中的作用依然很小或根本不到位,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形成一些制度化的约束来保证学术权力的行使和作用的发挥。作为专业、课程等学术性、专业性较强的事务,要由专业领域的学术人员参与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美国大学内部的学术性事务决策的机制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发挥学术力量在决策中的作用是高等学校专业和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3、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深化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源于欧美,欧美大学已经形成熟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不仅是针对学生,更用于整个学校的教师管理及教学资源配置管理。我国大学引入学分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但实际上各大学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做法则于20世纪90年代末刚刚开始,一些与学分制相关学生选课制度、学生选专业制度及教师淘汰等制度本身处于摸索和不断完善阶段,而保证学分制实施的大的制度环境也正在逐步形成中,因此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成熟的学分制管理办法,对于探索适合我国的学分制管理体系,提高高等学校专业、课程及人才培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责任编辑:文和平]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理科教学多采用讲授法,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能力发展。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提倡使用“学习循环模式”。美国大学理科新教学方式的实践表明,“学习循环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本文介绍了美国大学理科教学的现状、新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以及对我国大学理科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理科课程:传统教学;探究式教学;学习循环模式    美国大学理科课程教学一直采用的模式是:教师
期刊
摘 要:在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特色决定生存”已经成为共识,如何处理专业扩张与特色建设的关系是每一所大学面临的难题。本文以省部共建高校中国计量学院为例,通过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正确把握专业扩张与特色建设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特色专业;专业建设;理念    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高校管理体制变革、高等教育规模的大扩张、专业目录的缩减及分配就业政策等一系列变革政策的实行,导致
期刊
回顾地理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过程可以清楚地感到,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到或然论,再到协调论或和谐论的最终确立,的确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历程。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同人与自然必然和谐共处,但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却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找到的答案是:从综合走向和谐。    一、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自然地理学以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而自然地理环境正是人类存在于其中的环境。用传
期刊
摘要: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有自己的和谐发展规律——系统性和谐、规律性和谐、审美性和谐和教研相长性和谐。与这些规律相应就形成了和谐教学的一般方法——整体法、协同法、审美法和渗透法,而图示法是和谐教学的具体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构成了和谐教学的理论核心,图示法则是和谐教学理论的具体化。  关键词:和谐教学;科学哲学;图示法    一、教学系统性和谐    教学作为一个系统,表现出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或交互
期刊
摘要:任何大学文化都是大学所处的独特生态环境的产物。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应该是独特的、多元的、和谐的,是和每个大学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文化是我国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需要传承和弘扬这些高校大学文化中的优秀特质,以特色求发展,并在融合、创新中保持大学文化的持久生命力,促进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关键词:大学文化;生态
期刊
摘要:德育评价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必要保证。但现在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因而应加大改革力度,不断优化德育评价体系。当前,高校可从评价理念、过程、内容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从而构建评价理念人性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德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德育;评价;人性化;动态化;多元化    高校德育评价对于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期刊
摘要:一流的本科教育以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为直接目标,其主要途径是在大学教学中推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推动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在该计划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兴趣、注重研究过程、提高“做事”能力是保证计划实施效果的三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本科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性学习;质量工程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大学是科技
期刊
摘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质量工程的关键所在。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启动了校级质量工程建设计划,并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与协调发展;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务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三是完善产学研结合办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四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师生在创新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实施质量工程,力争探索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体系和教育质量保障的长效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有必要在高校推行分层教学模式改革。本文就推行分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实施过程、注意事项和西南大学的做法作了一定程度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教学;分层教学;“和谐”教学模式    随着近几年全国高校的连续扩招,进入高校就读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使高校教育由所谓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迅速转变,这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缓解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期刊
摘要:开设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课,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教师应由静态、划一的课程内容转向动态、灵活的开放组合;应挖掘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激发兴趣,引导思维;通过双向交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活即时思维;应在零散篇章的讲授中蕴含一定的系统性,在深入浅出、浅显平易的讲授中蕴含一定的深刻性。  关键词:理工科;古典文学;双向交流;系统性;深刻性    为提高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开设了中国古典文学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