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路改建项目施工基于原路保通及其二次利用的要求,公路改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质量管理都有别于新建公路施工特点。文章基于工程实例,就公路改建工程的施工组织及工程质量控制进行深入探讨,以供业界参考。
关键词:公路 改建 施工组织 质量控制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汽车快速进入家庭,既有公路已无法满足逐年攀升的行车需求。本文从施工组织和施工质量控制两大方面,阐述了公路改建工程的施工。
1 公路改建工程的施工组织
1.1 新建路与改建工程的施工差别 改建公路工程是在原有公路上直接施工,保留了原有公路路基结构,而新建公路则有明确的施工场地,且施工过程中严禁除施工车辆以外的车辆通行,这是改建工程与新建工程最大的区别点。
1.2 重点管理点的确定 通常改建工程在施工阶段禁止车辆通行,但考虑到山区或矿区的行车需求,在施工阶段往往要求原路保通,这就为施工建设带来了诸多不便,工程进度成为施工组织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要明确施工的难点,以明确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保通条件下施工,施工安全管理成为施工的关键。
1.3 如何保证工程进度的对策
首先联系当地政府和交通部门,通过发挥政府协调职能和交通部门的交通管制职能,共同创设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其次要做好抢工准备。由于交通不能完全封闭,交通管制又为分区段阶段性管制,为确保工程进度,施工中必须充分做好阶段性抢工准备。
1.4 保证安全施工的对策 确保行车安全是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基于原路保通要求,公路施工部门采取了以下对策来确保通车安全:
①分段及标识。进入施工区前设立醒目提醒标志,施工组织中规划分段施工。②确定安全重点控制点。在加宽路堑开挖施工中,提前在道路坡脚处打设护网和护栏,以防滚石掉落阻塞交通。③安全指挥。对过往车辆进行交通管理,安全重点防护区设置专职安全员、现场交通指挥员,防止车辆在施工区逗留。
2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在前期准备阶段,一要对所有参建部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所有人员都了解改建目标和操作要求。二要认真勘察施工现场,复核各控制点,并实施放样定线,彻底清理场地杂物。需要注意一点,场地清理是确保改建后的公路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基础工序,其质量控制要点包括:
①开工前先彻底清理旧路基表面的杂草和表土。②如交接部位属软土地基,还需进行软基处理。③将原有构造物的护墙或翼墙以及旧路的边沟、路肩、边坡防护、路缘石拆除。④在路基扩宽区外开挖临时排水沟,畅通排水渠道,以免路基被地表水浸泡。
3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3.1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3.1.1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如果将旧路作为新路基开展改建施工,为防止新路使用期间出现沉降,施工质量控制应放在新旧路交接处。控制要点有:
①施工时应检查填料最小强度与最大粒径是否符合要求。在原料采购方面,应采用旧路基所采用的路堤填料,或采用塑性低且透水性好的砂性土、碎机等填料作为路堤填料。②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路基填筑前的地基表层压实处理,并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③对各种吨位的压实机具,先根据土质与地基的特点以及松铺土层干密度确定松铺厚度。开工前可借助碾压实验确定松浦厚度。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每一层的松铺厚度,以免影响工程质量。④含水量与压实度的控制。根据施工要求严格控制路基压实度,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⑤加宽路堤时要控制好新旧路基的搭接质量。新台阶开挖的位置应设在新旧路基填方边坡的衔接部位,台阶宽度>1,台阶底应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⑥在加宽旧路堤完成后观测沉降速率,为避免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破坏工程质量,待新路基基本稳定后路面结构层才可开工。
3.1.2 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挖方路基施工控制要点有:①旧路加宽挖方路段,为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应采取临时排水设施。②开挖过程中,督促检查安全防护措施,应采取边坡加固措施提高其稳定性,为车辆通行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路面环境。③开挖阶段,要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把控横断面和边坡坡度,由上至下逐层开挖,禁止无序开挖、超低开挖,要定时观测边坡坡度,以防超挖或欠挖。④开挖到零填、路堑路床部位后及时进行路床施工,以免突遇降雨使路床被雨水浸泡;如无法及时施工,则要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厚30厘米的保护层。
3.1.3 涵洞施工质量控制 新旧涵相接流水面的平顺是改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包括结构物的强度、交界处的沉降缝处理等等,都与质量控制息息相关。具体来讲,质量控制要点如下:①施工阶段注意维持旧涵基础和结构物的稳定性,避免其受到扰动;施工应尽量顺接旧涵,旧涵加长应先检查旧涵轴线与设计资料是否相符。②确保整幅涵洞轴线顺直、无偏位和涵底坡度直顺,施工时应检查轴线放样和涵底标高准确性。③旧路基上新增涵洞施工最好一次半幅,分两次完成,也就是半幅施工,半幅通车,但是要注意预留足够的宽度方便行车。④涵洞沉降缝上下不得交错,两端面必须平整竖直;要选用不透水且有弹性的填缝料,确保填塞密实。⑤涵洞各道工序须经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2 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3.2.1 级配碎石底基层质量控制 ①在雨水和行车荷载的影响下,经验收的路槽局部软弹或出现不平整的现象。底基层开工前必须对其妥善处理,以免影响工程质量。②半幅施工、半幅通车时,纵缝必须搭接拌和,以确保车辆稳定通行。前半幅全宽碾压密实,后半幅拌和阶段,要挖松相邻部位然后补充洒水搭接拌和,确保其平整后一起碾压密实。③摊铺阶段,要定时检查表面是否平整,看其是否存在因颗粒离析而局部窝洞、条槽等问题,如有问题及时修补。在材料方面,采购时要严把质量关,确保材料级配符合设计要求,摊铺前先将集料洒水湿润,使其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1%。④禁止在刚铺筑完成的底基层上面急刹车,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3.2.2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质量控制 ①对利用旧路面作为底基层,应检查其材料是否符合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老路面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②路肩应与底基层、基层施工同步,施工前应检查路肩的填压情况,以保证分幅施工时车辆的会车宽度。还应对柔性底基层进行弯沉值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层铺筑。③检查试验段施工时拌和机产量与运输能力搭配、最佳含水量、水泥剂量、压实度、材料实验等情况,以验证施工工艺。④确定混合料施工配比,每天拌料前应对材料做含水量测定;混合料含水量根据天气及现场碾压情况适当调整,并对“弹簧”、松散现象按要求进行处理;碾压宜在水泥初凝前进行,并应在实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⑤加宽路面时也要采取半幅施工,半幅通车的施工方式,前半幅最好摊铺装模施工,使纵缝垂直相接。⑥在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后随即进入为期至少7d的路面养生。这一过程需要封闭交通,且要终保持路表湿润。
3.2.3 沥青碎石路面质量控制 ①施工前应严格审查:原材料、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放样数据。②出料时混合料须均匀一致,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块现象,无花白料;拌和沥青混合料时,主要控制加热温度。③运输过程中,若混合料被雨淋或离析、硬化,温度达不到摊铺要求,都要废弃处理。④根据施工规范开展接缝施工,半幅施工切忌采用热接缝以及切缝或人工顺直包缝。⑤沥青碎石路面要在摊铺层混合料自然冷却至50℃后才允许车辆通行。如需提前通车,则先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再开放交通。⑥在公路改建施工中,铺筑好的面层通车时要严加管控,尤其是行车高峰期必须加强保护,止将施工材料对方在已铺筑好的沥青层上,更不允许制作水泥砂浆,以保持路面整洁。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改建中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隐患,影响其使用功能并直接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应结合既有路改建工程的特点及各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案,施工组织应更为科学,施工技术应更为严谨。既要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又要兼顾道路施工技术标准,要通过试验检验、技术处理等措施来协调公路改建工程的经济性与技术性。
参考文献:
[1]李玉峰.高速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0(05).
[2]王艳秋.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11(04).
[3]李立江.城市交通旧路改建中的施工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8).
关键词:公路 改建 施工组织 质量控制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汽车快速进入家庭,既有公路已无法满足逐年攀升的行车需求。本文从施工组织和施工质量控制两大方面,阐述了公路改建工程的施工。
1 公路改建工程的施工组织
1.1 新建路与改建工程的施工差别 改建公路工程是在原有公路上直接施工,保留了原有公路路基结构,而新建公路则有明确的施工场地,且施工过程中严禁除施工车辆以外的车辆通行,这是改建工程与新建工程最大的区别点。
1.2 重点管理点的确定 通常改建工程在施工阶段禁止车辆通行,但考虑到山区或矿区的行车需求,在施工阶段往往要求原路保通,这就为施工建设带来了诸多不便,工程进度成为施工组织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要明确施工的难点,以明确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保通条件下施工,施工安全管理成为施工的关键。
1.3 如何保证工程进度的对策
首先联系当地政府和交通部门,通过发挥政府协调职能和交通部门的交通管制职能,共同创设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其次要做好抢工准备。由于交通不能完全封闭,交通管制又为分区段阶段性管制,为确保工程进度,施工中必须充分做好阶段性抢工准备。
1.4 保证安全施工的对策 确保行车安全是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基于原路保通要求,公路施工部门采取了以下对策来确保通车安全:
①分段及标识。进入施工区前设立醒目提醒标志,施工组织中规划分段施工。②确定安全重点控制点。在加宽路堑开挖施工中,提前在道路坡脚处打设护网和护栏,以防滚石掉落阻塞交通。③安全指挥。对过往车辆进行交通管理,安全重点防护区设置专职安全员、现场交通指挥员,防止车辆在施工区逗留。
2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在前期准备阶段,一要对所有参建部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所有人员都了解改建目标和操作要求。二要认真勘察施工现场,复核各控制点,并实施放样定线,彻底清理场地杂物。需要注意一点,场地清理是确保改建后的公路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基础工序,其质量控制要点包括:
①开工前先彻底清理旧路基表面的杂草和表土。②如交接部位属软土地基,还需进行软基处理。③将原有构造物的护墙或翼墙以及旧路的边沟、路肩、边坡防护、路缘石拆除。④在路基扩宽区外开挖临时排水沟,畅通排水渠道,以免路基被地表水浸泡。
3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3.1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3.1.1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如果将旧路作为新路基开展改建施工,为防止新路使用期间出现沉降,施工质量控制应放在新旧路交接处。控制要点有:
①施工时应检查填料最小强度与最大粒径是否符合要求。在原料采购方面,应采用旧路基所采用的路堤填料,或采用塑性低且透水性好的砂性土、碎机等填料作为路堤填料。②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路基填筑前的地基表层压实处理,并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③对各种吨位的压实机具,先根据土质与地基的特点以及松铺土层干密度确定松铺厚度。开工前可借助碾压实验确定松浦厚度。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每一层的松铺厚度,以免影响工程质量。④含水量与压实度的控制。根据施工要求严格控制路基压实度,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⑤加宽路堤时要控制好新旧路基的搭接质量。新台阶开挖的位置应设在新旧路基填方边坡的衔接部位,台阶宽度>1,台阶底应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⑥在加宽旧路堤完成后观测沉降速率,为避免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破坏工程质量,待新路基基本稳定后路面结构层才可开工。
3.1.2 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挖方路基施工控制要点有:①旧路加宽挖方路段,为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应采取临时排水设施。②开挖过程中,督促检查安全防护措施,应采取边坡加固措施提高其稳定性,为车辆通行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路面环境。③开挖阶段,要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把控横断面和边坡坡度,由上至下逐层开挖,禁止无序开挖、超低开挖,要定时观测边坡坡度,以防超挖或欠挖。④开挖到零填、路堑路床部位后及时进行路床施工,以免突遇降雨使路床被雨水浸泡;如无法及时施工,则要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厚30厘米的保护层。
3.1.3 涵洞施工质量控制 新旧涵相接流水面的平顺是改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包括结构物的强度、交界处的沉降缝处理等等,都与质量控制息息相关。具体来讲,质量控制要点如下:①施工阶段注意维持旧涵基础和结构物的稳定性,避免其受到扰动;施工应尽量顺接旧涵,旧涵加长应先检查旧涵轴线与设计资料是否相符。②确保整幅涵洞轴线顺直、无偏位和涵底坡度直顺,施工时应检查轴线放样和涵底标高准确性。③旧路基上新增涵洞施工最好一次半幅,分两次完成,也就是半幅施工,半幅通车,但是要注意预留足够的宽度方便行车。④涵洞沉降缝上下不得交错,两端面必须平整竖直;要选用不透水且有弹性的填缝料,确保填塞密实。⑤涵洞各道工序须经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2 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3.2.1 级配碎石底基层质量控制 ①在雨水和行车荷载的影响下,经验收的路槽局部软弹或出现不平整的现象。底基层开工前必须对其妥善处理,以免影响工程质量。②半幅施工、半幅通车时,纵缝必须搭接拌和,以确保车辆稳定通行。前半幅全宽碾压密实,后半幅拌和阶段,要挖松相邻部位然后补充洒水搭接拌和,确保其平整后一起碾压密实。③摊铺阶段,要定时检查表面是否平整,看其是否存在因颗粒离析而局部窝洞、条槽等问题,如有问题及时修补。在材料方面,采购时要严把质量关,确保材料级配符合设计要求,摊铺前先将集料洒水湿润,使其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1%。④禁止在刚铺筑完成的底基层上面急刹车,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3.2.2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质量控制 ①对利用旧路面作为底基层,应检查其材料是否符合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老路面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②路肩应与底基层、基层施工同步,施工前应检查路肩的填压情况,以保证分幅施工时车辆的会车宽度。还应对柔性底基层进行弯沉值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层铺筑。③检查试验段施工时拌和机产量与运输能力搭配、最佳含水量、水泥剂量、压实度、材料实验等情况,以验证施工工艺。④确定混合料施工配比,每天拌料前应对材料做含水量测定;混合料含水量根据天气及现场碾压情况适当调整,并对“弹簧”、松散现象按要求进行处理;碾压宜在水泥初凝前进行,并应在实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⑤加宽路面时也要采取半幅施工,半幅通车的施工方式,前半幅最好摊铺装模施工,使纵缝垂直相接。⑥在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后随即进入为期至少7d的路面养生。这一过程需要封闭交通,且要终保持路表湿润。
3.2.3 沥青碎石路面质量控制 ①施工前应严格审查:原材料、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放样数据。②出料时混合料须均匀一致,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块现象,无花白料;拌和沥青混合料时,主要控制加热温度。③运输过程中,若混合料被雨淋或离析、硬化,温度达不到摊铺要求,都要废弃处理。④根据施工规范开展接缝施工,半幅施工切忌采用热接缝以及切缝或人工顺直包缝。⑤沥青碎石路面要在摊铺层混合料自然冷却至50℃后才允许车辆通行。如需提前通车,则先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再开放交通。⑥在公路改建施工中,铺筑好的面层通车时要严加管控,尤其是行车高峰期必须加强保护,止将施工材料对方在已铺筑好的沥青层上,更不允许制作水泥砂浆,以保持路面整洁。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改建中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隐患,影响其使用功能并直接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应结合既有路改建工程的特点及各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案,施工组织应更为科学,施工技术应更为严谨。既要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又要兼顾道路施工技术标准,要通过试验检验、技术处理等措施来协调公路改建工程的经济性与技术性。
参考文献:
[1]李玉峰.高速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0(05).
[2]王艳秋.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11(04).
[3]李立江.城市交通旧路改建中的施工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