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通过整合使得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师要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合理的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整合后的教学方式。能够主动的积极的进行自主探索式的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3-0000-02
“整合”是对分科课程的一种反判和结构,也是对新型的整合课程的建构。整合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与界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响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信息技术作为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锻炼。
其界定: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传诵、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信息技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
其概念: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技术的掌握不够到位。有些教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CAI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或课件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照搬课本的内容进行课堂授课,没有有效的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利用到课堂上。现在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回归。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却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不但优势没发挥出来,连传统教学中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完成,而且缺乏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等;许多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也没有认清自己在教与学中的位置。教学中,有的学校技术应用只是停留在课件或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上,有些学校将信息化技术设施当成评比的量化指标,没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教学辅助。
整合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理解有偏差。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非将学生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好,比如说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开展中、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以帮助学习者建立起新旧知之间的联系。选择和设计适当的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深入理解和应用迁移,以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探究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明显,探究之前的启发性问题要由教师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需要教师提供有关的探究工具和相关的教学资源支持,以及对探究性学习中的方法、策略作必要的指导。
校际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小学与高校的“整合”实践现状优于中学。这主要是由于小学与高校升学压力较小,特别是高校,具有经济与师资方面的优势,硬件环境好。而中学迫于高考竞争的压力与经济条件的制约,“整合”进展缓慢;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同类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一般而言,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整合”水平相对较高,但也不是绝对,还取决于教育领导者的重视程度。
3 课程整合的方法
3.1 完善教学设备,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首先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须先改善教学设备,增加必要的设备,提高一些设备的质量和利用效率,这是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学习的前提条件,所以政府应该注重对各个地区加强教育设备的投入,尽量使使各个地区都能够拥有设备齐全的高质量的教学设备。其次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建设教学资源可结合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充分利用全球性、可共享的信息资源作为素材,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教师也可以自行开发适用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必备条件,所以建设教学资源对教学质量和课程整合是事关紧要的。我们学院是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教学资源是不完善的,是严重缺乏的,我们学院应该加强力度,进一步重视我院教学资源的建设。
3.2 正确运用教学理论,注重教学过程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要正确运用教学理论,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何克抗教授指出:“在运用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注意的是,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计算机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考试评价,都要在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实现改造,从而“整合”为更合理的能力标准、知识系统和教学体系。同时,信息技术新课的改革整合需要我们教师做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全方面的配合和负责才能得到更好的完善。
3.3 注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注重德育教育
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同时,不能忽视信息垃圾带来的负面影响。利用互联网传播反动的、不健康的信息时有发生,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3.4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
没有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就没有教育的信息化。整合首先需要高素质学科教师、教育专家、信息技术专家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参与整合过程。建设能够用于改善教与学过程和方式,解决教学困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资源及软件;建设系统的教师培训体系及有效的应用保障体系。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与完善,坚持“立足本校,按需培训,以点带面,分层递进,滚动发展”的原则,制定人材培训管理制度,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
总之,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新型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应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大量的实践、测试、完善。它关系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否达到,是否具有可行性、有效性,是否具有生命力,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去体验,去创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2]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育.2005(6):38-41.
[3]姚国祥,周红春,赵海霞.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5(1):69-71.
[4]罗德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5(4).
[5]王琴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9).
[6]赵国栋,黄永中.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8):43-48.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3-0000-02
“整合”是对分科课程的一种反判和结构,也是对新型的整合课程的建构。整合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与界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响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信息技术作为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锻炼。
其界定: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传诵、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信息技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
其概念: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技术的掌握不够到位。有些教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CAI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或课件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照搬课本的内容进行课堂授课,没有有效的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利用到课堂上。现在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回归。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却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不但优势没发挥出来,连传统教学中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完成,而且缺乏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等;许多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也没有认清自己在教与学中的位置。教学中,有的学校技术应用只是停留在课件或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上,有些学校将信息化技术设施当成评比的量化指标,没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教学辅助。
整合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理解有偏差。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非将学生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好,比如说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开展中、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以帮助学习者建立起新旧知之间的联系。选择和设计适当的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深入理解和应用迁移,以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探究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明显,探究之前的启发性问题要由教师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需要教师提供有关的探究工具和相关的教学资源支持,以及对探究性学习中的方法、策略作必要的指导。
校际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小学与高校的“整合”实践现状优于中学。这主要是由于小学与高校升学压力较小,特别是高校,具有经济与师资方面的优势,硬件环境好。而中学迫于高考竞争的压力与经济条件的制约,“整合”进展缓慢;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同类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一般而言,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整合”水平相对较高,但也不是绝对,还取决于教育领导者的重视程度。
3 课程整合的方法
3.1 完善教学设备,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首先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须先改善教学设备,增加必要的设备,提高一些设备的质量和利用效率,这是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学习的前提条件,所以政府应该注重对各个地区加强教育设备的投入,尽量使使各个地区都能够拥有设备齐全的高质量的教学设备。其次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建设教学资源可结合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充分利用全球性、可共享的信息资源作为素材,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教师也可以自行开发适用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必备条件,所以建设教学资源对教学质量和课程整合是事关紧要的。我们学院是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教学资源是不完善的,是严重缺乏的,我们学院应该加强力度,进一步重视我院教学资源的建设。
3.2 正确运用教学理论,注重教学过程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要正确运用教学理论,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何克抗教授指出:“在运用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注意的是,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计算机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考试评价,都要在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实现改造,从而“整合”为更合理的能力标准、知识系统和教学体系。同时,信息技术新课的改革整合需要我们教师做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全方面的配合和负责才能得到更好的完善。
3.3 注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注重德育教育
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同时,不能忽视信息垃圾带来的负面影响。利用互联网传播反动的、不健康的信息时有发生,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3.4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
没有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就没有教育的信息化。整合首先需要高素质学科教师、教育专家、信息技术专家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参与整合过程。建设能够用于改善教与学过程和方式,解决教学困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资源及软件;建设系统的教师培训体系及有效的应用保障体系。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与完善,坚持“立足本校,按需培训,以点带面,分层递进,滚动发展”的原则,制定人材培训管理制度,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
总之,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新型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应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大量的实践、测试、完善。它关系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否达到,是否具有可行性、有效性,是否具有生命力,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去体验,去创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2]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育.2005(6):38-41.
[3]姚国祥,周红春,赵海霞.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5(1):69-71.
[4]罗德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5(4).
[5]王琴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9).
[6]赵国栋,黄永中.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8):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