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ianxi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椎弓根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98~2001年,我们对31例T11~L2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固定和横突间植骨治疗,其中男24例,女7例,平均年龄38岁.有或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压缩骨折21例,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截瘫6例,爆裂性骨折伴完全截瘫4例.术前和术后均行X片和CT检查.术后通过平均2年的临床和放射学随访,观察脊柱的稳定性和植骨融合的情况.CT和X片评估标准包括脊柱后突角度、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比例和椎管内占位的比例.结果所有椎弓根螺钉在术中的植入过程中都没有出现并发症.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的失败或因疼痛原因需要行内固定取出,术后平均4个月出现骨折的愈合和放射学的稳定性.术前平均脊柱后突角度、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比例、椎管内占位的比例分别为25°,42%,37%,术后1周平均为9°,10%、13%,术后2年平均为11°,13%、11%.结论后路椎弓根固定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即使在缺乏后方脊柱完整性的情况下,它仍能提供早期坚强固定,从而维持良好的三柱稳定性.

其他文献
目的模仿椎体成形术观察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CPC)/聚甲基丙烯酸甲(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植入椎体后的微观结构变化.方法将PMMA和CPC植入到犬椎体,通过X线、CT、光镜、扫描电镜观察二种材料与椎体界面间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PMMA与椎体之间的结合是单纯的机械连接未能达到生物机械固定,CPC与骨界面间无排异反应的表现,是直接的骨小梁与生物材料之间的生物连接,CP
目的探讨应用一种新的脊椎前路钉棒系统进行脊柱前路手术的效果.方法应用此器械对 26例脊柱疾病患者进行前路手术,其中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 18例,脊柱结核 6例,脊柱肿瘤 2例.结果 26例随访 25~ 67个月, X线显示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植骨融合牢固,无断钉松动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脊柱前路钉棒内固定系统用于脊柱前路手术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目的探讨 58例Ⅱ区屈指肌腱离断修复术后用弹性橡皮条动力性制动的疗效.方法离断肌腱用改良 Kessler法修复,于指甲末端用丝线缝合连接橡皮条.前臂至指端用背侧石膏托固定.橡皮条固定于前臂下段掌侧,使手指指间关节屈曲.术后 48h开始行主动伸指 ,依靠弹性橡皮条作被动屈指练习 3周.结果随访 3~ 6个月,手指伸屈功能正常.结论屈指肌腱吻合术后用弹性橡皮条制动疗效佳.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方法,评价 HZS型股骨颈膨胀式带锁加压钉( interlocking expanding compressive screw, IECS)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根据股骨颈骨折特殊的生物力学特性,设计制作由主钉、股骨头分叉钉、分叉钉推进螺帽、加压螺帽匀力垫、加压螺帽、斜向锁钉和主钉尾帽构成的股骨颈膨胀式带锁加压钉,以单枚双头加压螺钉( dynamic compressive
目的比较胫骨平台骨折的几种治疗方法,选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方案.方法本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52例,按AO分型和塌陷程度分为B、C两种类型.B1、B2型骨折主要采用手法整复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B3、C1型骨折主要采用撬拨复位,植骨后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C2、、C3型骨折主要采用坚强固定.结果52例胫骨平台骨折获得随访47例,膝关节功能恢复按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膝关节轴线、关节稳定性及骨折复位综合评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TLBF)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139例确诊为TLBF患者,分为两组:非手术治疗组47例,采用卧硬板床及石膏支具固定;手术治疗组92例,采用椎体钢板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技术,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损伤分级.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年2个月,平均脊椎后突角:术前23.5°,术后8.5°;中柱后突程度:术前25%~85%(平均33%),术后0~53%(平均12%);椎体前缘高度: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2月以来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39例,用Link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获7~26个月随访.结果解剖复位31例,接近解剖复位8例;39例患者伤口均愈合,无骨折不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优24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89.74%.结论Link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目的探讨与分析快速列车所致火车创伤中关节损伤的变化特点.方法集1997~2000年火车提速后10214例火车创伤中1 279例关节损伤病例,分析在特定条件下的致伤因素、损伤严重程度、损伤类型特点,经AIS-ISS评分证实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提速后关节损伤发生率由提速前33.54%上升到34.12%,死亡率由28.88%上升到30.33%,多关节离断伤由19.84%上升到34.13%,开放性关节损伤由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所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 1997年 1月~ 2001年 12月救治 837例道路交通伤所致骨折的病例.结果道路交通伤所致骨折 837例,死亡 8例;中青年男性占受伤患者的 58.7%;机动车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占 84.6%;骨折部位以下肢最为常见,占 41.5%;每年 1~ 2月和 7~ 10月有两个高峰时间分布;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车祸常累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