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新课程标准》有指出:“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现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创新,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去研究与探讨。
  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而现在很多人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即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有一则这样的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这位同学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可以。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如下几个因素。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教学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往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当前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一、了解儿童,在生活中萌发想象意识
  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率、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决不是现实的机械翻版,因此教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丧失了想象力。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学生改变思路肯定他们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如画《游太空》,可以先对学生设问:今天我们要到太空去遨游,你们准备怎样上太空呢?请每个学生不要忙着回答,多动动脑筋,然后,将各自的想法画下来。这时,就会发现有多种多样情景:有的学生坐太空船;有的乘坐热气球;有的插上一对大翅膀飞去;有的用长长的天梯……总之,十个同学有十种独特的想法,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画。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继续提问:那么,我们到了太空又看到什么了?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太空物象。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他们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出现更加扩张。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学生,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儿童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往往给人新的启迪。
  二、利用大自然的活教材,启发儿童的想象力
  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寻找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儿童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学习《鲜花的世界》,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搜寻各种各样的鲜花,然后请他们自由讲述看到了一些什么颜色、怎样的花、枝叶怎样等,通过学生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投影、电脑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种各样的花朵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利用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作出一幅关于鲜花的作品。结果教师将会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各种各样的鲜花。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可以请学生在自己画的作品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不光鲜花是我们常见到的,动态的情景也可以是儿童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当然动物世界里各种不同的动物也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看到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对它们形象的表现更为主动。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自然界的景象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儿童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学生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三、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系统。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涂色,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有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亲身摸一摸不同质地、不同规则的物体,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等,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四、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他们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欣赏国内、外儿童有创意的表现,引导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他们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学生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儿童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不同渠道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激发想象。
  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应将美术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综合教育活动中,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学位
“审美教育”最重要的是音乐教育,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  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本和光盘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
期刊
马克思曾经对人的本质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即人的本质并不是抽象的、自然的生物学上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并不是孤立的,他(她)始终要与社会上的其他人发生关系。人是在与其他人相互交往中成长起来的。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社会的人的关系,人就无法生存。狼孩的例子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人要学会在群体中生活。  孩童进入学校开始新的集体生活,成为集体的成员。集体
美术教育的方法更应该与时代同步,符合时代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美育为时代服务,为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人类服务新课程理念呼唤新的教学方法,更呼唤新的学习方式.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对象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中小学生是美术教育的主体,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与他们的参与度紧密相连的,因此,要探求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就必须对受教育的主体进行研究。现在的中小学生,既有自身的优点,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优点是聪明伶俐,善于思考,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善于接受一切新鲜的事物。他们在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具有超凡的才能。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些学生大
构建小学美术的高效课堂,是美术教师应尽的职责.高效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
最近一起报道说: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孩子的想像力亟待提高。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前进,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像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而美术又是培养幼儿想像力的最佳途径。因为绘画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表达形式,借助画画,孩子们可以充分施展示自己奇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