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传统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而后论述在新课改的契机下,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发挥地理学科特有的魅力,将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问题;新课改;突破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地理学是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一门学科,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及其主要特征,了解世界地理环境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实施,是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对于进一步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以及在中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解析
教学方法不灵活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所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方式,常用的方式是记忆与背诵,这种呆板的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开发其创造性和培养其真正热爱地理的兴趣。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不想学、教师不好教的两难局面,严重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课本内容相对滞后
地理教学是一门随着时代变化的学科,课本内容必须结合日新月异的时代进行更新,但是传统的地理课本在知识的更新方面还相对欠缺。这样,学生一方面接受着传统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又通过报纸,互联网获取新的地理知识,当二者之间产生冲突的时候,就容易对传统的地理知识的权威质疑,时间久了,势必丧失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理念不够人本化
在教学实践中,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和考试的分数,而不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和教师之间也很少实现真正的平等,更谈不上感情的交流,种种理念上的滞后制约着课堂效率的提高。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主要任务,教师是课堂的主体,结果是学生只是像机器一样在记忆,复现课本内容。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也抹杀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作为老师会面面俱到的毫不保留的把知识一股脑的交给学生,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认真地想想,这会不会剥夺学生思考,探究的权利。这时候,如果把教学比作“汽车”,那么教师是“指路牌”,学生是“司机”,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后,就能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然后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使学生为自己负责的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电教媒体进行高中地理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材文字内容简短,很多知识点到为止,图、活动、案例增多,内容非常突出时代信息,许多新内容教师没有接触过,并且有些探索活动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开放性过大,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地理教学课堂该怎样改变现状、与时俱进呢?电教媒体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极大地优化了课堂结构,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
3.2.1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通过电教媒体的辅助,为学生设置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与想象。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讨论、探究、实验、观察、调查、信息搜集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的答案。另一方面,拓展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和空间,把获取地理知识信息的渠道延伸到课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如通过演示动态课件《大陆漂移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大陆漂移学说,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学生不太清楚。此时教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发现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
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其实质是利用人际交往对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实现的。针对地理学习中内容较多且易混淆的知识,可以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以及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的学习,涉及知识和内容点较多。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组,然后对内容进行分工布置,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自身负责的内容钻研透,钻研深。最后所有成员进行资料的汇总和相互的交流,同时教师对相关的知识点和考试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上网查阅、组织、辩论等形式,加深对这一知识的深刻记忆。这一过程也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真正将新课标的理念贯穿到学的细节中。
引入分层次教学方式
“分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创造符合他们实际的教学情境,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承认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个体差异的事实,有区别地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选择。例如在上课时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学案,课堂上多启发、多提问,引导各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互相讨论,互相评价,从而暴露出学生在思维过程及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使老师心中有数,对症下药。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分合有致,分层引导,让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达到完成基础知识的传授任务,做到教学目标层次分明,内容难易适中,精讲多练,学新补旧,使学生能学得懂,弄得通,感到学会有望。同时,提问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求“高、中、低”学生均兼顾,设计出可供不同水平和不同能力学
生回答的问题,这样,可使全体学生人人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中,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改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学方式方法影响都非常大。只有秉承新课改的理念,以促进学生知识发展为核心,不断深化和改革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互动教学,才能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愉悦的学习气氛,才能不断挖掘学生潜在的实力,激活思维,探究创新,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技術装备》张静,中国和平出版社。
[2] 《新课程(教育学术)》石婧婧,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问题;新课改;突破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地理学是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一门学科,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及其主要特征,了解世界地理环境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实施,是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对于进一步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以及在中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解析
教学方法不灵活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所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方式,常用的方式是记忆与背诵,这种呆板的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开发其创造性和培养其真正热爱地理的兴趣。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不想学、教师不好教的两难局面,严重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课本内容相对滞后
地理教学是一门随着时代变化的学科,课本内容必须结合日新月异的时代进行更新,但是传统的地理课本在知识的更新方面还相对欠缺。这样,学生一方面接受着传统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又通过报纸,互联网获取新的地理知识,当二者之间产生冲突的时候,就容易对传统的地理知识的权威质疑,时间久了,势必丧失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理念不够人本化
在教学实践中,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和考试的分数,而不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和教师之间也很少实现真正的平等,更谈不上感情的交流,种种理念上的滞后制约着课堂效率的提高。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主要任务,教师是课堂的主体,结果是学生只是像机器一样在记忆,复现课本内容。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也抹杀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作为老师会面面俱到的毫不保留的把知识一股脑的交给学生,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认真地想想,这会不会剥夺学生思考,探究的权利。这时候,如果把教学比作“汽车”,那么教师是“指路牌”,学生是“司机”,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后,就能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然后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使学生为自己负责的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电教媒体进行高中地理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材文字内容简短,很多知识点到为止,图、活动、案例增多,内容非常突出时代信息,许多新内容教师没有接触过,并且有些探索活动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开放性过大,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地理教学课堂该怎样改变现状、与时俱进呢?电教媒体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极大地优化了课堂结构,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
3.2.1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通过电教媒体的辅助,为学生设置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与想象。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讨论、探究、实验、观察、调查、信息搜集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的答案。另一方面,拓展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和空间,把获取地理知识信息的渠道延伸到课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如通过演示动态课件《大陆漂移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大陆漂移学说,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学生不太清楚。此时教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发现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
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其实质是利用人际交往对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实现的。针对地理学习中内容较多且易混淆的知识,可以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以及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的学习,涉及知识和内容点较多。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组,然后对内容进行分工布置,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自身负责的内容钻研透,钻研深。最后所有成员进行资料的汇总和相互的交流,同时教师对相关的知识点和考试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上网查阅、组织、辩论等形式,加深对这一知识的深刻记忆。这一过程也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真正将新课标的理念贯穿到学的细节中。
引入分层次教学方式
“分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创造符合他们实际的教学情境,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承认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个体差异的事实,有区别地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选择。例如在上课时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学案,课堂上多启发、多提问,引导各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互相讨论,互相评价,从而暴露出学生在思维过程及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使老师心中有数,对症下药。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分合有致,分层引导,让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达到完成基础知识的传授任务,做到教学目标层次分明,内容难易适中,精讲多练,学新补旧,使学生能学得懂,弄得通,感到学会有望。同时,提问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求“高、中、低”学生均兼顾,设计出可供不同水平和不同能力学
生回答的问题,这样,可使全体学生人人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中,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改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学方式方法影响都非常大。只有秉承新课改的理念,以促进学生知识发展为核心,不断深化和改革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互动教学,才能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愉悦的学习气氛,才能不断挖掘学生潜在的实力,激活思维,探究创新,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技術装备》张静,中国和平出版社。
[2] 《新课程(教育学术)》石婧婧,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