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研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供给和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可以借鉴供给侧改革的思维予以矫正。通过提高供给主体的素质,优化供给内容质量,创新供给方式和优化供给环境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成为了当下在经济领域改革的主基调,由于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可以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思维和方法。本文主要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侧改革为研讨对象。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着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问题,对广大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用供给侧改革的思维来思考和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路径。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需求失衡的表现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是在教学探索和改革中出现了一味的迎合学生需求,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现象。实际上,供给和需求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升,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不仅要重视需求,也要换个角度,从供给侧着力,全方优化供给侧各要素。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侧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导致供需失衡。
  (一)供给主体不能满足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能力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主体。当前,高职院校的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与其承担的职责有较大差距。从政治素质上看,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立场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思想素质看,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不强,敬业精神不够。从业务素质来看,许多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院校升格而来的,部分教师理论基础薄弱,专业背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或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很少,又缺少必要的培训,理论功底欠缺,业务素质不高。
  (二)供给内容未能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学制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内容庞杂与学制的矛盾。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高职院校需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本科院校用的是同一本教材,但是由于高职只有三年的学制,实践中通常是两年半,导致同一门课程在本科和高职有不同的学分,例如本科院校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6个学分,而高职院校只有4个学分。所以,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许多理论知识只能点到为止,无法展开讲解或研讨;个别章节内容难以讲深、讲透,甚至只能是避而不讲;也很难就理论难点或现实热点问题全面展开互动讨论,激發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三)供给方式未能充分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
  在教学方式的供给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讲授法,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总有一种担心,认为不讲授学生就无法掌握理论知识。但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学生的体验、讨论、辨析等方式才能实现,通过教师讲授是很难实现的。讲授法与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相矛盾,当代大学生有较强参与意识、开放意识和平等意识,而讲授法与大学生这些需求的背道而驰,这种不尊重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在教学手段供给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华而不实,不能紧扣教学内容。二是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盲目使用多媒体,忽略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这样,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手段脱节,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对策
  (一)增强责任意识,提升能力水平,全面提高供给主体素质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具有有高度的责任担当意识,要刻苦学习、深入研究和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第一,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标准。要择优考核录用,选用那些学习、品德、社会工作确实优秀的高校毕业生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对那些认识问题较偏激、思路狭窄、性格不佳者坚决不予录用。
  第二,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理论研究学术氛围;要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只有从教师队伍中培养出有影响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才能激发教师的理论研究热情。
  第三,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退出机制。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淘汰机制,致使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水平不高的教师也能安稳地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台上,这种做法危害极大。高校一定要对那些思想素质不高、敬业精神不强、业务能力不足的教师进行转岗或淘汰。
  (二)坚持原则性,增加灵活性,切实优化供应内容质量
  一方面要坚持供给内容的原则性。首选是在课程体系方面,根据05方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开设的三门课程,不能有打折扣,搞变通。其次在每门具体课程上也应尊重教材的体系与内容,要防止借改革的名义任意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删改。最后,还必须保证每门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数。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幅压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这种不尊重教育规律、违背中央精神的做法必须坚决制止。   另一方面要把握供给内容的灵活性。目前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使用的是同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但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文化基础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老师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在总体把握教材的逻辑结构、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做到重点内容精讲,非重点内容略讲或引导学生自学。同时要根据区域情况、学校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补充教学资料。
  (三)借力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教学互动,着力创新教学供给方式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助力教学目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总书记的这一讲话无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当前,大学生大都是95后,而且即将进入00后时代,他们被称为数字原住民,对信息技术有天然的亲近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借力新技术新媒体不仅契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新媒体新技术利用一方面实现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无论是网络公开课、微课、慕课等课堂呈现形式,还是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媒体新技术相融合都力图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而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都始終贯穿着“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四)注重人文关怀,加强软硬件建设,构建和优化供给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由外部环境所决定,并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同时,人并不只是单方面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不断通过社会实践改变环境,并改造自身的思想状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构建和优化环境供给。
  其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硬件环境建设。硬件环境主要包括给学生授课使用的教室以及配套设施,是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硬件建设上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采光、通风、室温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让师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要在新媒体新技术方面进行合理配置,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供物质保障。
  其二,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际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首要的人际关系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家赞科夫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对学生的关爱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也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在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生生关系。
  其三,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织环境。切实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标准,建立独立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在独立的二级机构下,高职院校还应针对每门课程成立相应的教研室或教研组,加强对教学的科研和对教学活动的检查和督促。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的改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供给主体是前提,供给内容是核心,供给方式是关键,供给环境是保障。在提高各供给要素的质量的同时还要注意优化各要素之间的结构,从而实现教育供给端的全面转型升级,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家胜,贺继明. 试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科学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0 年(12)
  [2]刘薇,边和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1
  本文是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马工程项目(2018QM06)《重庆市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引领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定华(1971-),重庆奉节县人,男,汉族,硕士研究生,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任职教育是军队院校教育的主流,在分析军队任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青年教员在军队任职教育大环境下的困境,并提出了一些提升执教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任职教育;青年教员;执教能力  任职教育,是指为了使培养对象获得适应某一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具备从事某种工作岗位的能力而进行的培训模式。与其它任职教育相比,军队任职教育具有新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执教能力是关键之一。在学历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厘清中国对外話语体系构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本”与“元”、“固”与“培”,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对外话语体系;思想政治;高校  在国际化背景下,话语体系已然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确立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它肩负着特定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怎样向世界传递我们的和平发展道路,介绍中国和平发展的经验,怎样向世界陈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工业生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机械制造业与各行业、各领域的关系十分重要。在看到工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看到全球变暖、光污染、雾霾等环境污染对人民生活和健康的危害。绿色环保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并开始积极地将这一理念落实到各个行业。机械设计制造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走向绿色。将这一概念渗透到机械设计和制造中,不仅能有效地减少生产和开發过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适用于高职院校的移动平台翻转课堂、线上交互式课程学习、线下模拟场景实践、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四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国
期刊
摘要:建立了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流程图,分析了这种选项课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通过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改变大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体质健康;体育选项课  学校体育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当前制约中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因素,而这种教育的缺失是在学生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到了大学时期,出现了学生跑不动、跳不高的尴
期刊
摘要:成人教育对学籍档案的管理是教管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中包括成人学生的录检表、每学年的报到注册材料、各科成绩、各类获奖处罚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等,它能够将成人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情况综合反映出来,有利于学生做好自察工作和学校教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措施  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广泛,专业性强,对高校办学发展和成人学生的继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做好这
期刊
摘要: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中职院校中图书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教化作用。阅读指导和阅读推广活动是推进中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本文对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究。分析了中职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必要性,论述了当前中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并根据中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实况提出了阅读推广活动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校园文化  前言:如今,全民
期刊
摘要: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正逐渐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物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在不断推广和普及。在教育领域,在智慧校园建设中,使用物联网技术将校园内的物体连接起来,能实现物物互联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管理,构建一个智慧型的教学环境。文章重点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教学管理、校园安全管理、智慧型图书馆建设、节能型校园建设、教学、合作学习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智慧校园;物联网;传
期刊
摘要:“理实一体化训练”作为新型教学手段,侧重在理论教学进程中进行实践,将学习与训练关联在一起,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值得在育人活动中科学应用该方法。基于此,为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探析理实一体化训练开展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训练;中职;计算机教学  理實一体化训练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及技能同时教师围绕所教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状态设计若干训练习题,在讲解理论知识
期刊
摘要:教学改革是推进教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学校应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使全体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并营造出浓厚的课堂教学改革氛围,从而稳步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深层次问题;探讨  1高校课堂教育改革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1.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未落到实处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由美国心理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