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煤层房柱式采空巷道地震物理模型设计及制作

来源 :煤田地质与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p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陕北浅埋煤层房柱式采空区探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制作地震物理模型进行浅埋煤层房柱式采空区物理模拟研究.按照物理模拟几何尺寸和波阻抗相似比原则设计地震物理模型;进行大量相似材料配比试验,确定低速黄土层相似材料为环氧树脂和硅橡胶(1:1.2),泥岩相似材料为环氧树脂、硅橡胶和滑石粉(1:0.2:0.6),煤层为环氧树脂和硅橡胶(1:0.4),泥质砂岩相似材料为环氧树脂和滑石粉(1:0.8),砂岩为环氧树脂和滑石粉(1:1.2);采用数控雕刻机雕刻煤层采空区及巷道保证高精度,利用浇筑法和粘接法相结合制作采空区夹心层及煤层倒扣浇筑的方法解决采空区巷道内留存空气的模型制作工艺难题,完成了房柱式采空巷道地震物理模型制作.经测量,物理模型的单层形态测量精度为0.2 mm、速度相对误差小于5%、密度绝对误差为±0.3 g/cm3,满足模型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以吸附绿色合成法制备载银壳聚糖,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热重分析研究其微观结构和热稳定性,并研究了壳聚糖对银离子的吸附模型,以此为抗菌材料,通过平板扩散板法评价载银壳聚糖的抗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银离子在多糖结构中的引入影响了其原有的晶体结构,提升了其热稳定性.壳聚糖对银离子的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和Dubinin-Radushkevich方程相一致,说明了壳聚糖中银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单层吸附和化学吸附,并且根据Langmiur方程计算壳聚糖对银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47
通过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微量丙酮可以筛查出早期的糖尿病患者,因此寻找能进行微量丙酮气体灵敏探测的材料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计算4d金属杂质Mo、Ru、Rh、Ag掺杂金红石相SnO2(110)表面吸附丙酮分子后的表面电荷布居(氧化还原性能)、态密度、光学性质以及吸附稳定性,讨论了4d金属杂质掺杂对金红石相SnO2(110)表面光学气敏传感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各金属杂质对表面的氧化还原性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4d电子在费米能级附近形成杂质峰,其中Ru-4d电子引入的杂质峰最大,离费米能级最近,对SnO2
针对如何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的虚拟环境中体现物体运动仿真时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将AR技术与物体运动仿真集成,通过模型建立、标记物注册、运动仿真交互控制、增强场景实时渲染等步骤设计物体AR运动仿真系统.该系统由运动学仿真模块和动力学仿真模块组成.运动学仿真模块的设计和实现以刚体绕定轴转动和平面四杆机构的几何运动为例,通过移动标记物进行运动学仿真的交互控制.动力学仿真模块的设计和实现以曲柄滑块机构惯性运动为例,通过改变输入参数进行动力学仿真控制.最后以机械类课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可被紫外光有效激发的Na1+x Sr4-2x(BO3)3:xCe3+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荧光光谱等测试方法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和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及分析.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Ce3+成功掺入到基质NaSr4(BO3)3中;利用高斯峰拟合、多光谱对比等手段,分析并验证了发光中心Ce3+占据了NaSr4(BO3)3中Sr2+(1)和Sr2+(2)两个格位;研究了不同浓度Ce3+的掺杂对发光位置和发光强度的影响,随着Ce3+掺杂浓度的提高,发射光谱出现红移,发光强度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乡村遗产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提振乡村文化自信和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蕴藏着“谋划振兴”的“大乾坤”,在全面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融合遗产保护,是新时期中国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此背景下,立足于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积极响应和贯彻国家战略,深入研究乡村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实现路径和理论逻辑,是当下也是未来地理学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对三区复合第一种Weber方程的一类边值问题进行了探究,首先通过对Weber方程的变量进行替换,将其转化为变型Hermite方程,接着联立边界条件系数与衔接条件系数,再结合内、中、外区引解函数及相似核函数,将其进行组装,可求得此类边值问题的解.由此提出解决此类边值问题的一种新方法——相似构造法,该方法指明这类边值问题求解的具体步骤,不仅简化计算过程,也使结果更准确.
生物质炭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丰富、表面官能团易调控等优势,在有机污染废水处理领域展现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生物质炭的不同原材料、制备方法、改性措施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物质炭的物化性质,从而对有机污染废水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和作用机制.本文主要基于生物质炭结构特性,针对其制备方法、改性手段和措施展开叙述,并总结了生物质炭用于有机污染废水处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机遇.
单晶光纤因其独特的结构特点以及优良的物理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功率激光器、辐射探测以及高温环境监测等领域.本文综述了单晶光纤的生长技术,探讨了微下拉法(μ-PD)、激光加热基座法(LHPG)以及导模法(EFG)的生长特点,并重点梳理了单晶光纤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此外详细介绍了包层制备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局限性.最后,阐述了现阶段单晶光纤的主要分类以及应用场景并对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多年冻土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多年冻土上的植被,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利用景观生态学中“空间替代时间”方法,分析多年冻土退化对植被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多年冻土区植被春、夏、秋三个季节平均NDVI均具有增加的趋势.分析不同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相关性表明,短期多年冻土退化对植被的生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长期由气温升高所引起的植被覆盖增加的幅度具有减弱的趋势,多年冻土退化会阻碍植被的生长.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赝势平面波法计算了ReB2的P63/mmc晶体结构(即hP6-ReB2)的结构特性及弹性性质.在计算了hP6-ReB2的平衡结构参数后,从热力学、动力学及机械力学三方面验证了其结构稳定性.研究发现,hP6-ReB2在高压下的弹性系数、各个弹性模量均随压强的增加而增大.泊松比显示hP6-ReB2表现为脆性.三种类型的弹性波随压强的变化趋势显示hP6-ReB2为弹性各向异性晶体.经估算,hP6-ReB2结构的维氏硬度约为38.2 GPa.电子态密度揭示了hP6-ReB2的Re—B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