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巧劝汉武帝

来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h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始皇、汉武帝对长生不死都很向往,都为此付出代价。而比秦始皇幸运的是,汉武帝最后终于清醒了,他冷静地说:长生不死是不可能了,注意保健,让身体健康,活得长寿一点,倒是可行。
   汉武帝的清醒不光是他自己上当次数太多的结果,同时也是聪明人一次次提醒他的结果,东方朔就是其中一个提醒他的人。据《艺文类聚》第八十一卷记载,汉武帝四处求长生不死药,东方朔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说:皇上求来的药,都是民间的药,档次不够,得求天上的才有效。汉武帝问:怎么才能上天取药呢?东方朔开始忽悠:臣能上天。又说:如果让我一个人登太空,可能说出来没人相信,不如再给我配两个助手吧。汉武帝听了,就给东方朔配了两名术士,期限三十天。
   接到任务后,东方朔除了吃喝玩乐外,什么都不干。刚开始,术士们还眼巴巴等着坐船登太空,但一天天地除了喝酒啥事都没得干,就倦怠了,大白天也喝酒睡觉。有一天,正当这两位助手睡得晕乎乎的时候,东方朔忽然叫醒他们,痛心疾首地说:“若极久不应我何耶,今者属从天上来。”刚才怎么都叫不醒你们,我只好跟外星船队去了一趟,刚刚才回来,你们还在睡。谁都知道这是在忽悠,所以汉武帝怒了,后果很严重,要提东方朔下狱。东方朔哭哭啼啼地说:我在天宫差点连命都没了,皇上还怀疑我?汉武帝觉得这话里有信息,于是问:你在天上看见啥?东方朔又开始编:老天爷问我,地上的人穿什么衣服?我回答说,“衣虫”,穿的是虫子织的衣服。老天爷又问我,那虫啥样?我回答:“虫喙髯髯类马,色邠邠类虎。”虫子的须好像马鬃毛,色彩又斑斓似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讲的是蚕。)老天爷派使者到地球调查,发现情况属实,于是释放了我。
   东方朔讲了这一番鬼话,然后拍胸膛保证:臣讲的这番话若是有假,皇上可以派人再到天上去问。
   汉武帝陷入两难选择:选择相信,那么就得派使者上天去问,但这不成立,那么神仙药不存在;选择不相信,那么,神仙药更是不存在。汉武帝一下子领悟了东方朔给他列出了两个矛盾的逻辑,于是笑道:“善,欲以喻我止方士也。”此后便不再任用术士。
   东方朔的高明除了罗列两个互相矛盾的逻辑推理外,还生动地描绘了人类的现实,无非都是穿蚕吐丝织成的衣服料子,不要妄想上天求长生了。既能提醒别人,又生动有趣。
   ——选自《广州日报》
  【素材解读】
   讲究说话的技巧,往往能够事半功倍。东方朔的巧妙在于抓住了关键,同时又选择了适合的方式,所以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适用方向】
   说话的技巧;委婉的妙处;度……
其他文献
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时,曾不无自豪地说:“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而一代大家沈从文在向文艺界推荐这位学生的作品时,也总是说:“他的小说写得比我好。”在我国现当代文坛上相映生辉的这两颗双子星,亦师亦友的情谊,穿越了百年的历史风云。   1939年夏,年仅19岁的汪曾祺怀揣着已读了多遍的《沈从文小说选》等书籍,告别故乡江苏高邮,千里迢迢辗转来到昆明,顺利
期刊
我与二爷爷已多年不曾相见了,我最不能忘却的是他的眼神。   (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简洁有力。)   白云一杆,黑砚一台,素笺横陈铺,飞笔走连绵。小时候,最崇拜的便是二爷爷的书法,看他笔锋如蝴蝶般在素色皎洁的宣纸上蹁跹,一股没由来的洒脱与三两清韵便活脱脱从心里往喉上窜,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开了口。“你想学书法?”二爷爷搁下笔,停了手,眯眼看我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啊!墨色一般的眼睛散着威严的光亮,宛
期刊
许多人把生活当成“过日子”,一天挨过一天,一年老过一年。其中有人忧忧急急地度小月,有人浑浑噩噩地沉迷于牌局酒池,有人则一直在问:“活着有什么意义?”平淡得快发疯了!   要使生活有意义,首先得防止生活僵化成“例行琐事”,例如吃东西,绝不可变成例行的填饱肚子,吃什么都不知滋味。我读到明代文人的文章里介绍一个“餐荔会”,会中规定吃荔枝的方法:在初上市时,荔枝新香可爱,不要嫌它味酸,且来珍惜盛会的开始;
期刊
【积累前言】   他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他“浑身散发着哲学家的味道”;他又是一个逻辑学家,他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1895年,他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1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1914年毕业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于欧洲诸国,从事研究工作。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   他
期刊
沈从文一生创作颇丰,最有影响力的是小说《边城》。对沈从文创作影响最大的人,莫过于他的妻子张兆和。“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是沈从文新婚后,在行船上写给张兆和的一段话。张兆和相貌清秀、肤色微黑,这种体貌特征被沈从文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一再地使用。《边城》里面的翠翠,她的皮肤就是黑黑的。   带着对湘西故土的浓重感情,沈从文在《边城》中对故土
期刊
智永是南北朝时期陈朝永欣寺的和尚,名叫法极,别号智永禅师,浙江会稽县人。本姓王,是东晋王羲之第七世孙。智永的书法,以羲之、献之父子为宗师,笔力纵横,能综合各种书体的特色,尤其擅长草书。他建了一栋楼房,每天专心在楼上习字,曾立誓:“学不成,决不下楼。”后来果然苦学有成,成了著名的大书法家。当时远近人士,慕名求书的很多,每天络绎不绝地从大门进进出出,连门槛儿都给踏破了。智永把写秃的笔头,放在大竹筐里,
期刊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叙述了这样一件事: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记你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最终
期刊
一些冬泳爱好者在介绍自己为什么不怕冷时,他们总结出大约有三种适应冷水的方法:有些人先蹲在池边,将水撩到身上,使自己能适应之后,再进入池子游;有些人则可能先站在浅水边,再试着步步向深水走,或逐渐蹲身进入水中;还有一些人,做完热身运动,便由池边一跃而下。   在这三种方法中,他们认为第一种方法置身池外,先行试探是最安全的方法,其次则是置身池内,渐次深入;至于第三种方法可能造成抽筋甚至引发心脏病。但是相
期刊
金岳霖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哲学家,是一个拥有自己思想体系,有自己信仰的知识分子。西南联大时期,金岳霖与他的学生殷海光有过一次精彩的对话。当时正是各种主义竞相涌起的时候,殷海光问他的老师,哪一派是真理。金岳霖沉吟片刻后,缓缓作答:“凡属所谓‘时代精神’,掀起一个时代人兴奋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能持久。”殷海光又问:“那什么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呢?”金岳霖说:“经过自己长久努力思考出来的东西……比
期刊
清朝雍正皇帝是一个热衷于放道德卫星的人。   雍正在道德教化中最喜欢的一件事是奖励拾金不昧。1727年,一个锄草的满人在送钱粮途中,发现车内有别人遗落的元宝一个,便呈报了有关官员。雍正得报大喜,说:一个卑微的夫役不贪捡到的财宝,实属可嘉,那个元宝就奖给他吧,并命令在八旗中宣传此事。开了雍正朝嘉奖拾金不昧事迹的先河。从此各省呈报路不拾遗先进事迹的奏折纷至沓来,“好人”也不再限于底层夫役,而是各行各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