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漫的老公经常说她“忙得跟龙卷风似的”,哪怕升级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马不停蹄的她依旧是中国最当红的时尚摄影师。在中国摄影界,陈漫可以说是排名前五的最贵的摄影师之一。时尚圈中的人没有不知道陈漫这个名字的,她的一系列作品频频出现在各种时尚杂志的封面上,她的模特儿中不乏大牌明星。同时,她也是李冰冰和范冰冰共同的御用摄影师,长期为《VOGUE》、《ELLE》、《BAZAAR》等多家时尚杂志拍摄封面。前段时间刷爆屏幕的雪地里“冬日恋歌(胡歌、霍建华)”时尚大片,就是出自陈漫之手。
六个“极”的风格
陈漫是北京女孩,小时候一直生活在北京大栅栏的四合院里,她最早是学美术而非摄影出身。两岁开始就到少年宫学画画,从中央美院附中、中央戏曲学院再到中央美院,一路接受的都是科班的训练,可以说在视觉方面已经受到了十分全面的教育,“画画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熟练的事情,是一个自己跟自己对话的过程,自己在家画就行”。现在即使拍摄工作繁忙,她也仍在坚持做中国传统国画的绘画。因为向往新鲜事物,喜欢接触人和观察人,上大学后陈漫便选择了和视觉有关的摄影。
自2003年被“伯乐”造型师李东田发掘后,凭借一系列为《青年视觉》拍摄的独树一帜、具有强烈视觉冲击感的作品,尚未毕业的陈漫迅速成名,成为深受众多明星偏爱的摄影师。她的摄影生涯清晰地划出三个分水岭。前期在《青年视觉》时期,运用大量PS技术,浓墨重彩;其后返璞归真,以一寸照片式的极简和写实见长,人送外号“一灯大师”——只用一盏灯打光,而无后期;再之后是自由创作,尝试摄影的多种可能。
粗眉、红唇、一身黑衣的陈漫眼部甚少着色,身形慵懒而目光犀利。她透露,如果有第四个阶段,她希望是“克制”。“能做到佛教中的‘无我’,是一个非常值得尝试的阐述。”其实,她已想得很透:我爱技巧,善于技巧,贪过技术,但真实在面前时,总总就了了。
她镜头前的人物都个性十足——长城上披军大衣的巩俐,五星红旗下敬礼的杜鹃,雪地嬉戏的胡歌、霍建华……也正是在她的镜头下,穿着男装的范冰冰被打造成了“范爷”。大家说,大咖们都爱陈漫,因为她总是能把照片拍成每个人心里想要的样子,“其实我每次拍明星,就是把他肉体的样子、别人所期望他的样子和灵魂三者结合在一起。”陈漫这样解释自己的拍摄概念。
长期为多家时尚杂志拍摄封面,陈漫被冠以“时尚摄影一姐”的称号,也成了诸多奢侈品牌和杂志的宠儿。现在的陈漫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也成为别人镜头下的“封面女郎”,但对她来说,无论是在镜头的哪个方向都还是在摄影圈里,并无太大的改变,“跟周星驰会演戏、篮球裁判会打篮球是一样的道理。”中国风是她作品中最常见的元素,一次给杂志拍封面,她给流行天后蕾哈娜戴上了流苏发簪和藏蓝色的京剧头饰,大胆地玩起了复古中国风。用陈漫的话说,中国人缺少自己审美的表达,而她只是把这块空白给填补上而已。
工作时的陈漫和生活中完全不一样,朋友都说她是“乌龟加闪电”,面对工作专注如男人,可生活上又充满了北京人典型的慵懒劲儿。她很忙,几乎一天一个城市的跑,拍摄的创意都是流动过程中在大脑里形成的。极其的严肃、极其的幽默、极其的性感、极其的冷静、极其的东方和极其的西方,陈漫用六个“极”来形容自己的作品风格。
问起对自己的哪件作品最满意,她说没有不爱的,“生一个孩子即使难看也得喜欢吧!”还自信地笑道,“下一个拍的都是最好的。”
一个向往真实的陈漫
相比早期的静态大片,近年来,陈漫显示出了对宏大题材的喜爱和把控力,比如文学题材,再比如人物群像,这得益于她从小练就的洞察力。陈漫的父亲是画广告牌的美术师,她在两岁时就可以将一只“过街老鼠”画得有模有样。之后,她便顺理成章地过起了“艺术生活”,学过绘画、平面设计、建筑与舞美。陈漫在谈到自己的“特殊性”时认为,自己的美学是一定要适应拍摄对象的需求,所以观察成了最好的习惯。用她自己的话解释:“我总能把被拍对象拍得比他自己知道的自己还自己。”
最好的例子是范冰冰,自打陈漫为她拍摄了几组“男装”照片后,这个早年以美艳形象示人的女演员,脱胎成了“范爷”,人们也时常把这两个女人的成功捆绑并论,“御用”成了最好的见证。但在亦真亦幻的摄影背后,一个向往真实的陈漫才渐渐浮出。2011年,陈漫先后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和上海当代艺术馆以及意大利和中国台湾举行个人艺术展,其“视觉艺术家”的身份也逐渐为人所知。而近两年,她在国外的展览计划有所增加,选的也都是极具东方元素的作品。在陈漫看来,“就像Chanel的一些老照片如今也成为艺术品,中国这些重要的时尚成长记录,也终将作为艺术品的存在形式被认可。”
“人类物质世界爆发太严重了,最本真的东西,其实该是非常简单的。”从摄影中走出的她,将目光聚焦在了视频上。“视频有更多的表达空间,除了空间的,还有时间的,我可以阐述更多故事。”陈漫透露,未来自己会往视频方面发展。但其实,她早已经小试牛刀,为鹿晗、TFboys打造MV。“还拍了巨多的美拍”,陈漫笑得很漫不经心,她不在意人们对这些手法简单的小视频的评价,就好像她并不在乎人们对其“用力过猛”的批评。
陈漫受到的最多质疑,在于她懂得利用“中国摄影师”的身份,做一些符合国外想象的“东方叙事”。2009年,时值60周年国庆,她让模特出现在北京的胡同口、上海的外滩,推出“祖国万岁”系列;2012年,她以藏族女孩为人物,创作了12幅“Whatever the Weather”,其中一幅《中国十二色之曙红》因其含蓄而谨慎的东方美,成为陈漫的标志性作品之一。
“我不习惯跟别人作比较,非要比的话,也是跟自己比。”陈漫说,虽然在早期自己过于追求能力的表现,但之后的每一次转变均是有迹可循,且自然过渡。或许,陈漫对“一脉相承”有某种执念,她在谈到和范冰冰等明星的长期合作时说:“这就好像看中医一样,你一直找一个人看,他能了解你身体的变化过程。你今天换一个,明天换一个,自己就乱了。”“我特别欣赏中医,喜欢中医,想当中医。”陈漫说,假设没有走上摄影师这条路,她会选择成为中医。“中医是我非常喜欢的领域,对视觉的表达也是一个相通的体现。中医用食物的偏性治疗人的偏性,我也是用灯光、化妆的偏性去融合或者提升人的偏性。”
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凭着最简单的执着和最饱满的热情,不断加速前进——这是陈漫的哲学。在摄影这条路上,坚持创新,坚持做到最好,陈漫始终乐在其中。至于成为时尚摄影的“一姐”,那只是随之而来的结果。不管多少年过去,陈漫仍然是那个拿起相机,便一头扎进自己热爱的光影世界,并为之全力以赴的北京妞儿。
记者:我们都知道很多超顶尖的时尚大片都是出自你手,在拍摄不同明星的时候你的灵感来源自哪里呢?
陈漫:主要还是深层体会和发掘吧,只要你细心地观察和了解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一面,这就是灵感。像范冰冰、李冰冰、周迅、维多利亚、贝克汉姆也好,我会瞬间体会到最真实的他们,或是他们最想表达的形象,然后我再把这些感觉或状态发挥到极致。
记者:在按下快门那一刻,你脑海里是否已经完全知道最后的画面?
陈漫:我每次拍摄的时候,在预先的情况下,都会在脑子里把画面拍好,最后的画面是什么样的,是想清楚的。所以画面已经有一个完成稿了,我每张图片几乎都是这个样子。
记者:你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商业片,你如何平衡商业需求与自由原创?
陈漫:我和客户的配合度可以超高,现在没有所谓纯粹的艺术家,艺术家也可以挺商业的,商业的最大特性无非就是复制。
记者:你的作品里有很多中国文化的元素,这和你从小生长在北京胡同有关吗?
陈漫:这个世界需要什么我就给什么,我也可以去国外做摄影师,但我觉得已经有很多白人拍白人的照片,外国人对外国人的理解已经很饱和了,我认为中国人需要有自己审美的表达,对于我的专业来说我是最擅长的。总之就是按需所给,缺少什么我就做什么,为的是平衡这个世界的需要。
六个“极”的风格
陈漫是北京女孩,小时候一直生活在北京大栅栏的四合院里,她最早是学美术而非摄影出身。两岁开始就到少年宫学画画,从中央美院附中、中央戏曲学院再到中央美院,一路接受的都是科班的训练,可以说在视觉方面已经受到了十分全面的教育,“画画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熟练的事情,是一个自己跟自己对话的过程,自己在家画就行”。现在即使拍摄工作繁忙,她也仍在坚持做中国传统国画的绘画。因为向往新鲜事物,喜欢接触人和观察人,上大学后陈漫便选择了和视觉有关的摄影。
自2003年被“伯乐”造型师李东田发掘后,凭借一系列为《青年视觉》拍摄的独树一帜、具有强烈视觉冲击感的作品,尚未毕业的陈漫迅速成名,成为深受众多明星偏爱的摄影师。她的摄影生涯清晰地划出三个分水岭。前期在《青年视觉》时期,运用大量PS技术,浓墨重彩;其后返璞归真,以一寸照片式的极简和写实见长,人送外号“一灯大师”——只用一盏灯打光,而无后期;再之后是自由创作,尝试摄影的多种可能。
粗眉、红唇、一身黑衣的陈漫眼部甚少着色,身形慵懒而目光犀利。她透露,如果有第四个阶段,她希望是“克制”。“能做到佛教中的‘无我’,是一个非常值得尝试的阐述。”其实,她已想得很透:我爱技巧,善于技巧,贪过技术,但真实在面前时,总总就了了。
她镜头前的人物都个性十足——长城上披军大衣的巩俐,五星红旗下敬礼的杜鹃,雪地嬉戏的胡歌、霍建华……也正是在她的镜头下,穿着男装的范冰冰被打造成了“范爷”。大家说,大咖们都爱陈漫,因为她总是能把照片拍成每个人心里想要的样子,“其实我每次拍明星,就是把他肉体的样子、别人所期望他的样子和灵魂三者结合在一起。”陈漫这样解释自己的拍摄概念。
长期为多家时尚杂志拍摄封面,陈漫被冠以“时尚摄影一姐”的称号,也成了诸多奢侈品牌和杂志的宠儿。现在的陈漫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也成为别人镜头下的“封面女郎”,但对她来说,无论是在镜头的哪个方向都还是在摄影圈里,并无太大的改变,“跟周星驰会演戏、篮球裁判会打篮球是一样的道理。”中国风是她作品中最常见的元素,一次给杂志拍封面,她给流行天后蕾哈娜戴上了流苏发簪和藏蓝色的京剧头饰,大胆地玩起了复古中国风。用陈漫的话说,中国人缺少自己审美的表达,而她只是把这块空白给填补上而已。
工作时的陈漫和生活中完全不一样,朋友都说她是“乌龟加闪电”,面对工作专注如男人,可生活上又充满了北京人典型的慵懒劲儿。她很忙,几乎一天一个城市的跑,拍摄的创意都是流动过程中在大脑里形成的。极其的严肃、极其的幽默、极其的性感、极其的冷静、极其的东方和极其的西方,陈漫用六个“极”来形容自己的作品风格。
问起对自己的哪件作品最满意,她说没有不爱的,“生一个孩子即使难看也得喜欢吧!”还自信地笑道,“下一个拍的都是最好的。”
一个向往真实的陈漫
相比早期的静态大片,近年来,陈漫显示出了对宏大题材的喜爱和把控力,比如文学题材,再比如人物群像,这得益于她从小练就的洞察力。陈漫的父亲是画广告牌的美术师,她在两岁时就可以将一只“过街老鼠”画得有模有样。之后,她便顺理成章地过起了“艺术生活”,学过绘画、平面设计、建筑与舞美。陈漫在谈到自己的“特殊性”时认为,自己的美学是一定要适应拍摄对象的需求,所以观察成了最好的习惯。用她自己的话解释:“我总能把被拍对象拍得比他自己知道的自己还自己。”
最好的例子是范冰冰,自打陈漫为她拍摄了几组“男装”照片后,这个早年以美艳形象示人的女演员,脱胎成了“范爷”,人们也时常把这两个女人的成功捆绑并论,“御用”成了最好的见证。但在亦真亦幻的摄影背后,一个向往真实的陈漫才渐渐浮出。2011年,陈漫先后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和上海当代艺术馆以及意大利和中国台湾举行个人艺术展,其“视觉艺术家”的身份也逐渐为人所知。而近两年,她在国外的展览计划有所增加,选的也都是极具东方元素的作品。在陈漫看来,“就像Chanel的一些老照片如今也成为艺术品,中国这些重要的时尚成长记录,也终将作为艺术品的存在形式被认可。”
“人类物质世界爆发太严重了,最本真的东西,其实该是非常简单的。”从摄影中走出的她,将目光聚焦在了视频上。“视频有更多的表达空间,除了空间的,还有时间的,我可以阐述更多故事。”陈漫透露,未来自己会往视频方面发展。但其实,她早已经小试牛刀,为鹿晗、TFboys打造MV。“还拍了巨多的美拍”,陈漫笑得很漫不经心,她不在意人们对这些手法简单的小视频的评价,就好像她并不在乎人们对其“用力过猛”的批评。
陈漫受到的最多质疑,在于她懂得利用“中国摄影师”的身份,做一些符合国外想象的“东方叙事”。2009年,时值60周年国庆,她让模特出现在北京的胡同口、上海的外滩,推出“祖国万岁”系列;2012年,她以藏族女孩为人物,创作了12幅“Whatever the Weather”,其中一幅《中国十二色之曙红》因其含蓄而谨慎的东方美,成为陈漫的标志性作品之一。
“我不习惯跟别人作比较,非要比的话,也是跟自己比。”陈漫说,虽然在早期自己过于追求能力的表现,但之后的每一次转变均是有迹可循,且自然过渡。或许,陈漫对“一脉相承”有某种执念,她在谈到和范冰冰等明星的长期合作时说:“这就好像看中医一样,你一直找一个人看,他能了解你身体的变化过程。你今天换一个,明天换一个,自己就乱了。”“我特别欣赏中医,喜欢中医,想当中医。”陈漫说,假设没有走上摄影师这条路,她会选择成为中医。“中医是我非常喜欢的领域,对视觉的表达也是一个相通的体现。中医用食物的偏性治疗人的偏性,我也是用灯光、化妆的偏性去融合或者提升人的偏性。”
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凭着最简单的执着和最饱满的热情,不断加速前进——这是陈漫的哲学。在摄影这条路上,坚持创新,坚持做到最好,陈漫始终乐在其中。至于成为时尚摄影的“一姐”,那只是随之而来的结果。不管多少年过去,陈漫仍然是那个拿起相机,便一头扎进自己热爱的光影世界,并为之全力以赴的北京妞儿。
记者:我们都知道很多超顶尖的时尚大片都是出自你手,在拍摄不同明星的时候你的灵感来源自哪里呢?
陈漫:主要还是深层体会和发掘吧,只要你细心地观察和了解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一面,这就是灵感。像范冰冰、李冰冰、周迅、维多利亚、贝克汉姆也好,我会瞬间体会到最真实的他们,或是他们最想表达的形象,然后我再把这些感觉或状态发挥到极致。
记者:在按下快门那一刻,你脑海里是否已经完全知道最后的画面?
陈漫:我每次拍摄的时候,在预先的情况下,都会在脑子里把画面拍好,最后的画面是什么样的,是想清楚的。所以画面已经有一个完成稿了,我每张图片几乎都是这个样子。
记者:你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商业片,你如何平衡商业需求与自由原创?
陈漫:我和客户的配合度可以超高,现在没有所谓纯粹的艺术家,艺术家也可以挺商业的,商业的最大特性无非就是复制。
记者:你的作品里有很多中国文化的元素,这和你从小生长在北京胡同有关吗?
陈漫:这个世界需要什么我就给什么,我也可以去国外做摄影师,但我觉得已经有很多白人拍白人的照片,外国人对外国人的理解已经很饱和了,我认为中国人需要有自己审美的表达,对于我的专业来说我是最擅长的。总之就是按需所给,缺少什么我就做什么,为的是平衡这个世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