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天,我收到了妹妹发来的一条微信:“姐,我拿到‘人大’的录取通知书啦,以后我不仅是你妹妹,还是你学妹!哈哈。”这条俏皮的微信,瞬间勾起了我三年前的那段回忆。
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曾经是一名复读生。我的第一次高考只考了411分,这个数字我这辈子都忘不掉。查成绩的那一晚往往是不眠之夜,所有的考生都会守在电脑前等待着系统开放,等待着那个三位数字的出现,也等待着对自己三年奋战的一个交代。
那一晚,有人欢喜有人忧,而我是后者。当看到“411”这个数字后,一股深深的无力感瞬间占据我的大脑,那一刻我只想让时光倒流,但我心底深知事实已经无法改变。
看着自己的分数,又对照了一下志愿参考书,才发现可以读的大学寥寥无几。微信朋友圈里大家陆续晒出了各种分数的截图以及感慨努力没有白费的文字,我只能把手机默默锁屏。
难道真的是我努力不够吗?我三年的努力,就换来这样一个结果,我不服。
思索了好几天,我做出了一个让父母极其吃惊的决定——复读。听到我的想法后,爸爸没有思索就一口回绝了我,告诉我没必要这么要强,万一再读一年还没有这次考得好,岂不是又浪费了一年。听了这话后,我没有大吵大嚷地辩解,而是坚定地摇了摇头:“我一定要复读,这不是我想要的分数。”
最后,父母尊重了我的决定,我也将志愿参考书塞进了书箱底,拿出了本打算收藏的各科参考书和笔记,踏上了我的复读之路。
高三时,身边就有一些“高四”的同学,我曾经见过他们的苦日子。初来乍到,不仅要适应新环境,而且还要迅速投入到高强度的复习计划中。要迎合新老师的讲课进度,做出大幅度的调整,对于“高四”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高考是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每个人的起跑线都不一样,也许我们已经在起跑线落后了其他人,所以高考这第一个“拐点”我一定要赢得漂亮。
时间异常宝贵,我一定要将自己赌上的这365天利用好,打一场漂漂亮亮的翻身仗!我将自己的高考成绩和之前的四次模考进行了对比,发现数学这门学科一直是我最大的问题。高考我才考了57分,是绝对瘸腿的一门科目,四次模考的数学,最高的一次也才65分。从小到大,我最想要逃避的科目就是数学,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把它放在最后去做,只要一上数学课就犯困。我对于数学越是逃避,它给我造成的困难就越大,可我总选择后退和闪躲,却从没有想过付出辛苦和努力去战胜它。
但既然选择了复读,就说明自己想拥有过去没有得到的东西,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既然想获取,那么就要付出,而且是加倍的付出,去做那些以前一直逃避的事情。
都说高考是一场综合性的考试,有难题,也有简单的题,而数学往往是淘汰人的一門课程。因为想要学好数学,除了做题之外,还要同时具备毅力、细心以及攻坚克难的信心,前者我们都有,但想要修炼出毅力和信心却难上加难。数学这门科目的连贯性极强,几乎每一个知识点彼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部分的题目都会综合考查知识点,所以一旦忘记某个公式或者定理,有可能一道近15分的大题就被卡住了思路,弄得一团糟,最后不了了之。在试卷上乱写几个明知道不正确的公式,出了考场后便开始抱怨题目有多么困难。
仔细回想,自己的每一次数学考试几乎都是那样度过的。这些错误已经在我脑中根深蒂固,我不能再让坏习惯继续毒害我,我要将它们连根拔起。
我拿出从前模考的数学卷子找到了数学老师,请她帮忙分析了一下我的情况。她建议我从教材看起,温习基础,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数学这门科目急不来。于是我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又搭配了辅导书,看完知识点之后趁热打铁,仔细分析每一个公式的变形、推导以及和其他章节知识点的联系。同时把所有的错题以及记忆不牢的知识点用彩色笔一起记在一个笔记本上,时不时就翻出来看一看,避免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我还将错题本上的题目手抄了好几份空白的,打乱顺序,每个星期都给自己来一次“小测验”。
有句老话叫“好事多磨”,数学题也一样,多练多思考,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终于,量的积累产生了质的变化,我在“高四”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数学破天荒地考了92分,虽然不高,但这是我从未有过的分数。尝到甜蜜战果的我没有松懈,而是继续向前,不知疲倦地刷着试卷。微信的朋友圈中,我看到了昔日的同学们都过上了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而自己却还深陷“题海”。比较带来的巨大落差更加激起了我的斗志,我不禁憧憬着明年这时候的自己。
“高四”的生活枯燥无味,像是一杯白开水。时间的齿轮转得飞快,随着黑板右上角的数字一天天变小,教室里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紧张。每一节下课的10分钟都静得落针可闻,能听到的只有笔尖滑过试卷的沙沙声,那是描绘梦想的声音。
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那时,我晨起的第一件事就是背诵古诗和重点单词,吃过早饭后便复习生物的知识点,利用课间时间去背诵重点的化学方程式和物理公式,晚上刷理综题和数学题,在休息的时间穿插着去积累作文素材。
高考除了考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一场心理的博弈,我们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实复读和高三没有什么区别,哪有没失败过的人?只要还有重来的勇气,没有认输妥协,就永远有机会。
6月7日如期而至,这天的我很平静,365天前的忐忑和恐惧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自信与期待。我坚信努力定会有收获,汗水和眼泪不会白流。
最后,我的数学考了121分,如愿被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录取。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心底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万般情绪难以言表。但我只想对一年前的自己说一句:“感谢你的倔强,正因为你的‘不将就’,才有了今天的我。”
人生之路充满崎岖,我们能做的只有无畏前行,绝不退缩。其他的只管交给命运,相信它绝不会亏欠拼命努力的你。
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曾经是一名复读生。我的第一次高考只考了411分,这个数字我这辈子都忘不掉。查成绩的那一晚往往是不眠之夜,所有的考生都会守在电脑前等待着系统开放,等待着那个三位数字的出现,也等待着对自己三年奋战的一个交代。
那一晚,有人欢喜有人忧,而我是后者。当看到“411”这个数字后,一股深深的无力感瞬间占据我的大脑,那一刻我只想让时光倒流,但我心底深知事实已经无法改变。
看着自己的分数,又对照了一下志愿参考书,才发现可以读的大学寥寥无几。微信朋友圈里大家陆续晒出了各种分数的截图以及感慨努力没有白费的文字,我只能把手机默默锁屏。
难道真的是我努力不够吗?我三年的努力,就换来这样一个结果,我不服。
思索了好几天,我做出了一个让父母极其吃惊的决定——复读。听到我的想法后,爸爸没有思索就一口回绝了我,告诉我没必要这么要强,万一再读一年还没有这次考得好,岂不是又浪费了一年。听了这话后,我没有大吵大嚷地辩解,而是坚定地摇了摇头:“我一定要复读,这不是我想要的分数。”
最后,父母尊重了我的决定,我也将志愿参考书塞进了书箱底,拿出了本打算收藏的各科参考书和笔记,踏上了我的复读之路。
高三时,身边就有一些“高四”的同学,我曾经见过他们的苦日子。初来乍到,不仅要适应新环境,而且还要迅速投入到高强度的复习计划中。要迎合新老师的讲课进度,做出大幅度的调整,对于“高四”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高考是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每个人的起跑线都不一样,也许我们已经在起跑线落后了其他人,所以高考这第一个“拐点”我一定要赢得漂亮。
时间异常宝贵,我一定要将自己赌上的这365天利用好,打一场漂漂亮亮的翻身仗!我将自己的高考成绩和之前的四次模考进行了对比,发现数学这门学科一直是我最大的问题。高考我才考了57分,是绝对瘸腿的一门科目,四次模考的数学,最高的一次也才65分。从小到大,我最想要逃避的科目就是数学,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把它放在最后去做,只要一上数学课就犯困。我对于数学越是逃避,它给我造成的困难就越大,可我总选择后退和闪躲,却从没有想过付出辛苦和努力去战胜它。
但既然选择了复读,就说明自己想拥有过去没有得到的东西,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既然想获取,那么就要付出,而且是加倍的付出,去做那些以前一直逃避的事情。
都说高考是一场综合性的考试,有难题,也有简单的题,而数学往往是淘汰人的一門课程。因为想要学好数学,除了做题之外,还要同时具备毅力、细心以及攻坚克难的信心,前者我们都有,但想要修炼出毅力和信心却难上加难。数学这门科目的连贯性极强,几乎每一个知识点彼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部分的题目都会综合考查知识点,所以一旦忘记某个公式或者定理,有可能一道近15分的大题就被卡住了思路,弄得一团糟,最后不了了之。在试卷上乱写几个明知道不正确的公式,出了考场后便开始抱怨题目有多么困难。
仔细回想,自己的每一次数学考试几乎都是那样度过的。这些错误已经在我脑中根深蒂固,我不能再让坏习惯继续毒害我,我要将它们连根拔起。
我拿出从前模考的数学卷子找到了数学老师,请她帮忙分析了一下我的情况。她建议我从教材看起,温习基础,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数学这门科目急不来。于是我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又搭配了辅导书,看完知识点之后趁热打铁,仔细分析每一个公式的变形、推导以及和其他章节知识点的联系。同时把所有的错题以及记忆不牢的知识点用彩色笔一起记在一个笔记本上,时不时就翻出来看一看,避免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我还将错题本上的题目手抄了好几份空白的,打乱顺序,每个星期都给自己来一次“小测验”。
有句老话叫“好事多磨”,数学题也一样,多练多思考,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终于,量的积累产生了质的变化,我在“高四”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数学破天荒地考了92分,虽然不高,但这是我从未有过的分数。尝到甜蜜战果的我没有松懈,而是继续向前,不知疲倦地刷着试卷。微信的朋友圈中,我看到了昔日的同学们都过上了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而自己却还深陷“题海”。比较带来的巨大落差更加激起了我的斗志,我不禁憧憬着明年这时候的自己。
“高四”的生活枯燥无味,像是一杯白开水。时间的齿轮转得飞快,随着黑板右上角的数字一天天变小,教室里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紧张。每一节下课的10分钟都静得落针可闻,能听到的只有笔尖滑过试卷的沙沙声,那是描绘梦想的声音。
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那时,我晨起的第一件事就是背诵古诗和重点单词,吃过早饭后便复习生物的知识点,利用课间时间去背诵重点的化学方程式和物理公式,晚上刷理综题和数学题,在休息的时间穿插着去积累作文素材。
高考除了考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一场心理的博弈,我们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实复读和高三没有什么区别,哪有没失败过的人?只要还有重来的勇气,没有认输妥协,就永远有机会。
6月7日如期而至,这天的我很平静,365天前的忐忑和恐惧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自信与期待。我坚信努力定会有收获,汗水和眼泪不会白流。
最后,我的数学考了121分,如愿被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录取。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心底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万般情绪难以言表。但我只想对一年前的自己说一句:“感谢你的倔强,正因为你的‘不将就’,才有了今天的我。”
人生之路充满崎岖,我们能做的只有无畏前行,绝不退缩。其他的只管交给命运,相信它绝不会亏欠拼命努力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