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uo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 职业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37-03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高职生早日成才的内在要求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立足岗位,回报社会,渴望成功,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许多高职生的愿望和追求。人才之间的竞争,核心就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用人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用人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有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而且要求从业者会“开机器”,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更要求就业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沟通、团队协助的精神等等品格。“有德有才重点用,有德无才培育用,无德无才弃之用。”这代表了很多现代企业德才兼备的用人理念。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重点培养学生耐劳、责任心、事业心、时间观念、敬业奉献和创新精神,才能提升他们的就业市场竞争力,促使他们早日成才。
  二、“工学结合”模式有助于实现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理实一体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一种模式,是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办学模式。“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获得了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学生在校期间便可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工学结合”模式为高职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在真实的职业行为中强化职业道德认知,在具体的项目教学中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对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改革,有利于对高职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和形成,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统一,更符合高职教育的特征要求,有利于突出主体性教育思想促进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模式实现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但是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明显的弊端与不足。
  三、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仍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
  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仍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表现在:
  (一)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严重滞后,教学缺乏针对性
  1.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拘泥于课本或教材。当前众多的高职院校没有专门固定使用、统一编写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单纯依靠于全国统一编写教材、本专科通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仅有的某一个章节、几个课时来实现。教材中有关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比较陈旧,过于空洞,与现实联系不够密切,缺少鲜活的案例,指导性不强。教材体系结构又比较死板、程式化,既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的热点问题,又不能及时反映和体现企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与评价,更缺少世界各国职业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及经验,缺乏鲜明的时代性,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2.职业道德教育特点不突出,缺乏行业的针对性。职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老的职业消失,新的职业不断产生,由此产生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但是目前各高职院进行的是千篇一律的一般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缺乏对不同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特色不明显,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仍局限于课本知识,教育形式仍停留在课堂教学阶段,所讲授的职业道德素质内容与当代社会及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职业道德教育手段落后,方法陈旧
  由于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对企业所需岗位没有明确的目标,缺少与社会、企业的密切联系,所以无法在职业道德的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目前,许多高职职业道德教育采取的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师+课本+黑板”的直接灌输的方法,“你听我讲”、从课本来到课本去,照本宣科,严重脱离实际。职业道德的教育局限于课堂、教室,没有注意充分利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实习、实训环节的真实学习情境,抓住时机,结合工作实际,对学生进行行业职业道德、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没有适时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训练。重灌输、轻实践、轻内化,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三)职业道德教育主体单一,没有形成合力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过程是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办学模式。这种合作,是一种深度的合作,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同修订、课程的共同研发、师资的共享、实训基地的共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实行企业真实环境培养与企业生产流程相融合,在合作中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因此,参与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不仅仅是一线德育教师,或者专职班主任、辅导员或者是专业课任课教师,还应该扩大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的师傅、技师等企业方的人员,用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切身体会与学生展开具体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将鲜活、生动的身边案例渗入职业道德教育,这往往更具说服力。目前众多的高职院校没有能认识到这一点,参与职业道德教育主体较为单一,仅为校内的教师。且德育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就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教育教学研究交流几乎没有,各自为战。校内教师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最终没能形成教育合力。
  (四)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1.评价方式欠科学。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主要以试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重视知识考查,忽视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的责任感、荣誉感、敬业精神、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工作态度、能力和行为评价;重任课教师的个人评价,轻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重视学校评价,忽视社会评价。因此,这种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有明显的缺陷,难以准确反映学生职业道德的实际状况。   2.评价标准不统一。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现有的评定指标大多只有综合评定等笼统的评价指标,而缺少具体的职业道德考评项目。学校与企业在职业道德评价方式上的错位和不对称,致使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总体上还难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这就造成学校的评价结果与社会、企业的评价结果有较大的差异。
  四、“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应采取有效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要提高教学效果,可采取以下有效途径:
  (一)更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1.校企双方共同研发教学内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应拘泥于课本或教材,而应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突出现代职业道德意识,更新教学内容,校企双方共同研发适合高职生学习特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专题。首先是一般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及要求专题,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其次在企业方人员深度参与课程开发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研发有针对性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专题。如针对酒店服务管理专业重点讲授“真诚守信”职业道德;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重点讲授网络职业道德;对财会专业学生重点进行“不做假账”的教育等,分门别类研发整理出不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专题,在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当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内容的专题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最后世界各国职业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及经验专题。注重引入现代国际化职业道德精华的教育,包括职业礼仪、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双赢原则等。
  2.突出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特点,体现行业的针对性。职业教育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征,客观上要求与岗位能力及职责密切,与所在地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与市场和具体的工作岗位密切联系。“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不应仅限于课本知识,教育形式不应仅停留在课堂,而应立足于社会市场经济中职业的特点以及日趋细化的分工,把教学内容从课本扩大到课外,与行业密切相结合,与企业密切相结合,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研发更具高职特色、更具行业针对性、更符合当代社会及企业的实际需求的职业道德素质内容。
  (二)建构校企合作互动职业道德教育模式
  1.“工学结合”模式成为职业道德培养和训练的最佳方式。高职院校教师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程度和教学水平决定着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应建立“学校即企业,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员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堂教学扩大到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等场域。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作出相应变动和改革,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亲临其境、耳闻目睹,使教育教学更具针对性,提升教学效果。应通过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深入企业、广泛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主动与社会、企业联系,全面了解行业、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同时,可根据课堂所学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要求,利用“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环节,适时导入企业章程、员工守则等,利用身边的“道德标兵”、模范人物典型事例等作为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加以反复的思考,或让企业技术人员结合具体工作或通过亲身经历,用真实的事件教育学生。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并将其固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这就使“工学结合”模式成为职业道德培养和训练的最佳方式。
  2.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为平台,实现企业文化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渗透。“工学结合”,不仅是工作岗位与技能学习的“对接”,更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衔接”。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统一体,企业文化中蕴涵着职业道德,职业道德通过企业文化这个载体去体现。“工学结合”模式为企业先进文化进校园提供了多种途径。实习不仅是技能的训练,也是了解企业文化、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的途径。要使顶岗实习成为磨炼专业技能的平台,成为感悟职业道德、学习为人处世、培育职业素养的最佳场所,要求高职院校利用职业道德教育这个平台,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把现代企业文化的精华中的职业理想、道德规范、团结创新(下转第47页)(上接第38页)等元素融入校园文化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用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专业的特点、自己未来职业的特性与要求,进而熟悉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三)扩大教育主体,形成教育合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实验、实训、设计、实习等实践教学都是在企业完成的,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充分利用“工学结合”的优势,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实习、顶岗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育的主体不应仅限于校外教师,还可以扩大到工厂企业一线的员工,让企业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承担重要的角色,使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学生的“师傅”等成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让企业技术人员结合具体工作或通过亲身的经历,用真实的职业道德事件教育学生,使教育更具可信度、更有说服力。应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和岗位紧密联系起来,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职业理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自我教育。教育的主体从校内扩大到校外企业,形成教育的合力,真正实现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四)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
  1.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方面的考核。改变过去单纯由卷面考试定成绩的做法,重视校内、校外、社会评价的结合。重点考核学生“工学结合”期间在企业中的道德表现。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具体的职业道德考评项目,包括诚信品质、敬业精神、社会责任、遵纪守法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与职业态度相关方面的内容,逐项对照列出评分的标准。考评指标的设定上,制订的标准应具体明确,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使学生体会到职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往这方面建立相应的行为标准,并根据考评指标在就业前实现道德的实践。
  2.实现评价体系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评价机制从单一授课教师评价改为教师、班组、师傅等多方面评价;评价内容从单一的考试成绩到学业、岗位胜任度、职业道德、对企业贡献度等来评价;评价范围从课程到综合素质,涵盖全方位;考评主体,除学生个人自评、学习小组互评、带队指导教师评价意见之外,同时可以考虑纳入企业人员意见。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得如何,能否经受起检验,这些都交由企业人员来做,企业方往往更能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梁艳珍,张少兰.对新形势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2(8)
  [2]张昀.“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9)
  [3]叶娌燕.回归生活世界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6)
  【作者简介】黄启红(1969-),女,广西邕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老年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加去甲斑蝥素治疗,对照组
本文介绍了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课程建设及对教学的思考,分别从三个方面对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从生产、建设等实际需求出发,确立机电类
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完善分配激励机制郭建君,薛衍通,何仁兵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分配激励机制?1994年.四川省射洪县大于供销社运用现代理财新思维,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一座座美丽的村庄,见证了显著的产业成效;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映衬着焕然的乡村家园;文明彰显的延长乡村新风扑面,当然也意味着幸福美好。2015年,延长县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
2014年1月27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对原产于日本和韩国的进口铜版纸反倾销措施到期的公告。2009年8月4日,商务部发布年度第54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的进口铜版纸继续征收反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学习着想的教育。
杧果白粉病是由气传性杧果白粉菌Oidium mangiferae Berthet引起的真菌病害。近年来白粉病对于杧果的为害日趋严重,严重影响杧果树开花、着果,造成产量损失。本文对杧果白粉
还未走近她的课堂,远远就听到从教室传来诵读《弟子规》的朗朗书声。“到底是哪个班的学生呢?”我们禁不住询问。“就是90(三)班啊!”有一个学生抢先说。于是,我们轻轻地走过去,倾
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教学质量,而德育的构建完善了教学环节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高校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将"育人"与"育才"放在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