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西部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baishi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西藏西部包括今阿里地区和拉达克地区。拉达克位于喀什米尔东南部,阿里地区以西。有关阿里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早在数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史籍记载,阿里地区的“象雄文化”是西藏的古老文化之一(象雄古国,也是苯教发源地),至公元7世纪末,吐蕃王朝收复象雄。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灭亡后,吐蕃王朝后裔吉德尼玛衮于9世纪末逃往阿里,受到了普兰土王的礼遇,并娶土王的女儿为妻,最终被推举为王。此后,他逐步统一了西藏西部辽阔的疆域,并分封给他的三个儿子分别为政,最后形成了拉达克、普兰和古格三个小国王。
  古格王朝是吐蕃王朝分裂后几个地方政权中势力较大的王朝,占据着大部分今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还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了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鼎盛。1042年,阿底峡来到古格传教三年,之后又在卫藏传教九年。他的入藏对佛教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针对当时藏传佛教中存在的修行弊端予以了纠正,使藏传佛教教理进一步系统化,也使佛教修行变得更加规范化。古格矿藏丰富,盛产黄金白银,以精于冶炼和金银器制造而闻名。史料记载的造像场所之一“鲁克”历史悠久,位于今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虽然现在只是一个居住着少数人家的小村,但当时铸造出的佛像用金、银、铜等不同的原料合炼而成,工艺精湛,金属制造业水平极高。11-17世纪,古格在长达700多年鲜为人知的历史中一直弘扬佛教,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留下了众多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城址、寺庙以及重要文物。
  以上历史背景表明西藏西部佛教与佛教艺术发展主要始于978年开始的佛教后弘期,其造像风格主要在古格王朝的统治和扶持下形成。这种风格的最初形成和所用材质与毗邻的喀什米尔佛像艺术对西喜马拉雅的影响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受到了一些周边地区正在盛行的传统艺术风格的启发。虽然通过一些造像可以明显地看到来自印度的影响及犍陀罗艺术遗风,但它们都是先由喀什米尔吸收和消化之后再影响到西藏西部的。在佛教复兴之初,喀什米尔佛像艺术便影响到古格,古格曾多次派人到喀什米尔学习交流,喀什米尔工匠也受邀赴藏帮助建寺和造像。10-12世纪,东北印度帕拉风格随着金刚乘佛教广泛传播的影响传入了西藏西部。而尼泊尔艺术自吐蕃佛教前弘期(约640—840年)传人西藏后,尼泊尔工匠在卫藏的活动十分频繁。随着后弘期西藏佛教活动的扩展,一些在卫藏的尼泊尔工匠也曾受雇于西藏西部帮助造像。直到12世纪印度佛教在印度本土终结后,才减弱了对西藏西部的影响。
  根据目前发现的众多西藏西部造像的总体风格而论,在11-13世纪期间各种风格并存,外域风格已逐渐按照藏人的审美情趣相互融合在一起,在工艺技法的运用方面多有相互借鉴,最终在13世纪形成了本地独特的多元化艺术风格。造像多呈寂静形,题材以当时西北印度、东北印度及尼泊尔流行的各种佛、菩萨、度母及护法为主,也有一些题材涉及到著名高僧和修行大师。所用材质均为黄铜,色泽细腻光亮,大多作品胎质轻薄,不鎏金。历史上这种黄铜应主要产于中亚及我国新疆和西藏西部地区,古代文献里一般称之为“俞石”。这种铜的质地细腻莹润,表面亮丽光洁,因此西藏西部造像从质地上看就已经带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点。虽然这些铜佛像具有较为浓郁的喀什米尔风格,但与典型的喀什米尔风格相比又带有明显本土特色,主要体现在审美上,如造像面部有明显的民族化特点,艺术形象具有较强的神秘之感,侧重表现胸肌和腹肌,追求朴实的内在力度等等,已经不再具有喀什米尔造像趋于平稳和追求华美的艺术特点。
  图一黑财神像为12世纪西藏西部作品,该题材由古印度财神演化而来,是密教护法神祗。在造型设计方面,早期造像曾在很短的时间内顺应着当时佛教高度发展的热潮(密教金刚乘盛行),很快地由最早的模仿阶段进入吸收融入本土审美特色的阶段,其艺水准在外籍艺术家的协作下迅速高。造像左展姿,头微左倾,全身露,肚子隆起,生殖器上竖,形象分夸张,给人一种天真灿漫、活泼爰的感觉。头上戴一发箍,发髻呈形,发丝雕刻精细。宽鼻阔口,银外露,三目嵌红铜,瞳孔嵌黑琉璃。发箍缠一蛇,项圈、络腋、手镯、蜀和后腰共饰七蛇,全身共饰八蛇,表八龙王,寓意黑财神已征得所有贝。在藏传佛教中,蛇象征“贪”,这里用它作为装饰亦可表示对“贪”制服。左手所握吐宝鼠原是象鼻财昆那夜迦的座骑,后演变成具有财属性的重要持物。作为神奇的宝兽,能吐出众多宝物,因此许多著名的财神本尊都会手持吐宝鼠。在财神类题材造像中,吐宝鼠是财富的象征,个头越大,预示财富越多。从以上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此像的艺术表现形式十分独特,高超的工艺技法不仅体现在制作细节方面,材质选择和金属冶炼也是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不鎏金的铜佛像需要多次对其表面进行细致的抛光处理后才会使像身变得更加光润圆滑,直至最终呈现出这种亮丽的色泽。
  在铜佛像的制作中,贵金属的使用无疑增添了佛像的神韵与感染力,不仅会对佛像的眼部和白毫嵌银,有的还会在佛像的眼角、嘴唇、手、脚指甲等处嵌入红铜,并将指节纹路刻得十分清晰。图二释迦牟尼像造型设计完美,上身端正,肩臂圆滑,胸部挺拔,腰部收束。身着右袒式袈裟,左肩覆搭袈裟衣角,衣纹线条简洁硬朗,衣缘上嵌红铜,并刻花纹。束腰式梯形仰覆莲座造型高大,座面横置金刚杵,莲座上下沿各饰联珠纹一周,除此之外还在莲座下沿刻出厂精美的缠花枝卉纹。整像铜色沉稳,通过金属元素检测分析,铜含量78.8%,锌含量15.4%,铅锡各占2.2%和2.5%。中锌黄铜材质符合西藏西部造像的金属元素特征,但在艺术风格上与典型的达拉克造像不同,应为14世纪阿里地区制作。
  目前发现的拉达克造像主要制作于13-14世纪,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民族审美和精湛的镶嵌工艺方面,在浇铸时利用支柱控制铜的流量,胎质极为轻薄,是拉达克最为擅长的技术。此时期内制作的造像在造型结构、体貌特征和镶嵌工艺等方面均带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点,一般造像身材单薄,体态轻盈,五官清晰突出,眼睑极为低垂。图三佛装造像身无饰物,头饰螺发,肉髻高隆,宝珠顶严。身着右袒式袈裟,采用萨尔纳特式表现手法处理衣纹,样式简洁。眼睛嵌银、眼角嵌红铜,其工艺手法源于喀什米尔,但在手、脚指甲,衣缘等处嵌入红铜的做法标志着这一时期拉达克在外来艺术模式的基础上已开始形成本土化的艺术风格。造像整体造型端庄,身材比例匀称,胎壁轻盈润泽,镶嵌工艺精湛,是拉达克造像艺术成熟期的鲜明特征。造像题材除了各种佛以外,四臂观音作为藏传佛教密宗本尊之一,是当时颇为流行的菩萨类题材之一。
  典型的拉达克菩萨装造像通常高盘发髻,且在发髻正面刻出对称的平行线或斜线,用来表示发丝,以此来展示头发盘起之后的整齐样式。头饰一般由发髻冠和花冠组成,造型高大而扁薄,具轻盈剔透之感。发髻冠顶部饰火焰状宝珠,花冠为三叶冠或五叶冠,冠叶之间以粗铜线连接,这是达拉克造像艺术成熟期的显著标志。三叶冠的中间花叶左右各出一茎向上呈弯月形,耳际处可见呈U形翻卷的束冠缯带,耳上方有冠结横出,或有缯带束成花状。上身袒露,下身着贴体绸裙,在衣纹处理上与佛装造像所用手法大致相同,薄透贴体,纹饰錾刻精美。帔帛形似身光,由耳际处呈环形绕至肘部,尾端轻轻搭在两腿外侧。帔帛的样式设计着眼于造像整体比例的视觉效果,与高大而宽扁的复杂头饰显得更为协调。周身饰物繁缛华丽,常见的佩饰有耳珰、项圈以及双环式项链、手镯、臂钏和脚镯,胸前和手臂还有花形饰物。在这些装饰之处不仅会镶嵌各种宝石,还会嵌银、嵌红铜。图四观音像腰带上的银质花形装饰别具特色,在传世的造像中难得一见。这一时期的拉达克菩萨装造像在造型和装饰上还会根据造像的内容需要而按照当地民众的装束及体貌特征进行塑造。整体上看,此像风格古朴典雅,法相庄严优美,饱含笑意的宽阔铜唇和酒窝十分引人注目,给人一种热情外放的感觉,而整体面相又呈现出沉着内敛的特质。主臂双手胸前合掌,左上手持莲花,右上手持念珠,跏趺端坐,值得注意的是,主臂双手中指分别戴菱形戒指,嵌有银质圆形饰物;足心现银质千辐轮宝,为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此相不仅现于足底,亦可见于此像之上二手。莲座为束腰式,正面呈梯形,施仰覆莲瓣。莲瓣宽肥圆扁,光素无纹,对称分布,瓣尖向外略微卷起。
  以上特征说明,外来艺术仅在表现形式、工艺手法及题材等方面影响着西藏西部,在造像的面部结构、身材比例和装饰细节等方面均展现出本土化的民族审美情趣。此类风格造像的制作高峰维持了大约200余年,14世纪后的造像艺术风格开始趋近藏中风格。目前,诸多西藏西部的传世精品被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从见到的实物和相关图片资料来看,这些造像的风格较为统一,艺术特征基本一致。特别要提到的是,薄胎造像对材质、刀工、镶嵌及整体铸造一尊佛像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这也是西藏西部造像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责任编辑:李珍萍)
其他文献
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屏风的历史由来已久,在西周早期就已开始使用,当时称之为“邸”,是天子专用的器具。及至汉唐,上层社会已经广泛地使用屏风,其形式也较前代有所增加,由原来的独扇屏发展为多扇屏拼合的曲屏,可叠,可开合,材质也由木板上漆后加以彩绘发展为纸糊。宋代以前,屏风上的绘画均绷在硬框上,大约到了北宋,逐渐流行将从屏风上拆
期刊
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其藏品涵盖中国历代艺术品、近现代历史文物与地方史料,是天津地区最大的可移动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宣传教育机构。  2012年5月19日,天津博物馆新馆建成开馆,依托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丰富的馆藏资源,相继推出一批展示天津历史文化特色的展览,其主旨是将天津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现给观众。其中尤以“中华百年看天津”最受人瞩目,成为天津博物馆的名牌陈列。该展
期刊
翻开中国古代文化史,陶瓷器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凭借着坚实的质地,稳定的性能,得以传承千万年。它记录下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随着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的开展,对文物的研究、保护、收藏在四川地区蔚然成风,西坝窑作为四川黑釉瓷的奇葩,在传承历史,弘扬文化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填补了中国古陶瓷史中西南边陲无大规模黑釉瓷的局面。  一般我们在研究古陶瓷时,主要从古陶
期刊
长沙市博物馆珍藏有一幅《宋人鸜鹆图》。这是该馆唯一一件宋人绢本花鸟画,国家一级文物。此图为绢本,纵23cm,横24.2cm,刻画精微,栩栩如生,实为罕见。图中秋枝横挑,一鸜鹆棲于枝干之上。鸜鹆目光锐利,体态丰满,尾翼整洁,羽毛黑亮,显出蓬松柔软之质感。双爪紧握枝干,坚实有力,角质描绘细腻,笔墨细润。这幅《宋人鸜鹆图》为湖南著名收藏家易元九旧藏,后捐赠于长沙市博物馆。  易兀九(1911-2000)
期刊
“动挈路搴秀静悬屋盎春”语出乾隆皇帝御制诗《咏瓷挂瓶》,全诗如下:“依然胆槌式,却异汝官珍。动挈路搴秀,静悬屋盎春。制惟日趋巧,道不易还淳。红紫随时阅,何曾着点尘。”(《御制诗集》三集卷五六)  壁瓶也称挂瓶、轿瓶,是古人用来插入鲜花后悬挂于室内墙壁、床柱或车辇、乘轿的内壁之上供其欣赏的器物,在室内的叫壁瓶或挂瓶,在车、轿里的就叫轿瓶,名称因使用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没有其它区别。绝大多数的壁瓶形状
期刊
周午生艺术简历  周午生,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祖籍河北任丘,200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花鸟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131”创新型人才。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兰州、台湾及日本、韩国展出并发表。出版有《周午生画选》《当代中国画坛十家精粹——周午生卷》《当代名家工笔花鸟
期刊
香港四月春拍行情下滑  三月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的拍卖每年都受业界人士关注,视其动向为年度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今年安思远藏品专拍吸引了中外奢侈品消费人群、富豪等买家,“安思远效应”的价格已脱离了正常的艺术品价值、价格评价体系,尽管新颖的招商方式和结果让从业者脑洞大开,但对中国市场的现实意义不大。  四月初香港槌声又起。不少媒体对纽约、香港拍后的结果态度积极,坊间充斥回暖论,然而事实“很骨感”,数据可
期刊
定瓷拍卖一季度内四件创纪录  定窑瓷器无疑是近两年来高古瓷拍卖交易的明星拍品。  今年4月8日,从4000万港币起拍的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图一)在香港苏富比拍至1.4684亿港币,这件直径22.2厘米的定窑碗成为继2012年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2.0786亿港币成交之后的第二件亿元高古瓷。  巧合的是,这两件高价瓷器都曾经英国知名收藏家艾弗瑞·克拉克夫妇(Alfred and Ivy clark
期刊
多种青花料的使用,为明代瓷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青花料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钴,明代瓷器所用青花料按产地可以分为进口料与国产料两种。  进口青料为产于西亚的苏麻离青,是高铁低锰型青料,烧成后青花上局部有黑色结晶斑,下沉并渗入胎骨,看上去好像用工具在胎上雕刻后填色一般,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绘制的图案线条有晕散的特点。  国产青料种类较多,包括平等青、回青、石子青、浙料、珠明料等,都属于低铁型青料,
期刊
徐悲鸿手札一直是研究徐悲鸿的重要资料,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最近在云南昆明发现两封徐悲鸿书札,其中一封信反映了1942年徐悲鸿丢失《八十七神仙卷》的史料信息。可以说这封书信填补了徐悲鸿研究的一项空白。  1942年1月,徐悲鸿经由新加坡、印度、缅甸转道至抗战时期的大后方云南的滇缅边境古城保山,随后来到昆明小住一段,随身携带《八十七神仙卷》等一批珍贵文物。在昆期间徐悲鸿寓居于云南大学映秋院,与留法同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