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肠中风”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点多钟的时候,刘大妈吃过晚饭后感觉肚子有些不舒服,突然出现腹痛、腹泻、血便的症状。她开始以为是肠胃炎,没把它当回事儿,服用氟哌酸、黄连素等药物后非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到医院就诊,发现自己患的是缺血性结肠炎,也称“肠中风”。刘大妈和其家人都觉得很奇怪,只听说脑中风,肠中风是怎么回事呢?无缘无故地,肠子也会中风?
  说起中风,人们通常都会联想到由脑溢血等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中风,鲜有人知道肠道也会中风。其实,中风不仅会发生在心脏及脑血管,人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可能发生溢血或栓塞,表现在眼睛上是“眼中风”,即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表现在消化道就是肠中风,医学上称为肠系膜动脉阻塞。
  何谓肠中风
  肠中风又称缺血性结肠炎,一般发病突然,可能并发缺血性休克、腹膜炎等,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可高达60%。资料显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容易发生肠中风,特别是夏天气温高,血黏度容易升高,而多数中老年人的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这种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就是在腹腔内,动脉血管也在潜移默化地硬化着。腹腔内有两根血管是供给肠道血液的枢纽,如果这两根血管硬化严重,血管壁的弹性也随之降低,在不光滑的血管壁上容易形成附壁血栓。这种附壁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经肠道血管时,形成堵塞,长时间的交通堵塞就会导致某段肠道因血液和氧供应严重不足而溃烂、坏死、出血,发生缺血性结肠炎,这就是肠中风。缺血性结肠炎之所以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中,是因为中老年人中有不少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力军,因而肠中风病人有八成是中老年人。
  肠中风的预兆
  肠中风发作前一般都有一些征兆,只是平时不大引起人们的注意。如饭后常有持续一两个小时的饱胀感,上腹不适或隐隐作痛,脂肪摄入过多或饱餐后症状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这些情况有时会反复发作,病情迁延数月甚至更长。另外,还可能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呕血、便血、腹泻、便秘、日渐消瘦及肠梗阻等症状。肠中风的典型症状是急性剧烈性腹部绞痛和便血,与腹部体征不相称。肠中风发生时,病人腹部急性剧痛,就好像肚子被什么人的手紧紧抓住一样,并排出鲜红色粪便。这种现象有时可以自行缓解,但又会反复发作。特别是有明显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由于突发腹腔动脉痉挛,尤其是肠系膜动脉痉挛,甚或血栓形成,使小肠、结肠的血液和氧供应严重不足或中断,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急性肠坏死,患者出现休克状态。因此,出现上述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时诊治。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胃溃疡、胆囊炎、肠炎患者也伴有腹痛症状,容易与肠中风混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如出现腹痛症状,一定要警惕肠中风,及时到医院诊治。
  肠中风的防治
  和脑中风、眼中风等动脉栓塞一样,肠中风的治疗贵在一个“早”字。中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表现与其他类型的慢性结肠炎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一般的医师很难一下子把它们鉴别开来。对老年患者来说,只要记住:发现突发的剧烈腹痛和血便,就应立即到医院检查,特别是肥胖者或有高血压、高血脂、血液黏稠度较高者特别需要注意。治疗上,除了吸氧、补液、补营养、升血压等,还要及时扩张血管,减少血管痉挛,常用罂粟碱。要用抗凝剂药,如依诺肝素(注射)、华法令(口服)。病情早期(发病8小时内)可以用组织型纤酶溶原激活剂溶栓,一旦发生腹膜炎就绝对不能溶栓了。凡用药后4小时症状不改善或发生腹膜炎,要考虑手术,手术的目的除了证实肠系膜缺血的诊断,还能清除血管内栓子,切除坏死的肠管。总之,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据统计,患者病症持续少于12小时的,肠道恢复生存能力为100%,12~24小时为56%,超过24小时的,则仅有18%能存活。
  目前,虽然对于肠中风的诊治不乏有效的手段,但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预防,就可以大大减少患肠中风的风险。
  一是注意发病征兆。一般肠中风发作前会出现一些征兆。一方面患者大都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史,另一方面近期饭后常常伴有饱胀、上腹不适或隐隐作痛感,每次持续1~2个小时,这种腹部不适感在进食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肥肉、牛油、蛋黄、鱿鱼、油炸食品等)与暴饮暴食后明显加重,持续时间也较长,肠中风患者出现腹痛和便血现象,有时可自行缓解,但会反复发作。肠中风的发作并没有固定的部位,但是继腹膜炎后,整个腹部就可能有压痛,有的还能摸到包块,部分病人的腹痛还会向腰部放射,平卧后腹痛可暂时缓解。
  二是保护好血管。肠中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血管壁受损或老化所致,因此,保护好血管,使之保持光滑与柔软的年轻状态非常重要。平日做到膳食合理,少吃动物性脂肪,不暴饮暴食,戒烟少酒,控制体重。夏天出汗多,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每天晨起前、午睡前、晚睡前要各饮一杯水(淡盐水、蜂蜜水、淡茶水均可),这“三杯水”对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很大帮助。天气炎热时,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另外,要适度参加体力活动。该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一般通过止血、消炎、化瘀等保守治疗,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是治疗原发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祸首,也是肠中风最直接与最危险的因素。因此,要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经常检查血脂、血液流变、红细胞压积等,可有效降低患肠中风的风险。
  四是经常检查血脂成分、血液流变等项目,尤其是血小板的电泳。如果已发生心房颤动,就必须控制心室率,使平静时心率在每分钟60~70次;如果出现心动过速,立即配合心脏病药物如地戈辛,以减少血栓脱落的危险。反复间歇腹痛的便血中老年人,应做一次选择性血管造影,了解缺血的部位、范围,在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请外科医生有选择地切除病变的肠段,以免大量出血而发生意外。
  五是防治便秘与咳嗽。预防肠中风,要注意防止便秘、咳嗽,因为这两种症状容易导致腹压增加,造成血栓脱落堵塞血管形成肠中风。因此,平常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在咳嗽、解大便后出现剧烈腹痛,继而出现头眩晕,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就可能是肠中风,应尽快去医院查检和抢救治疗,为解决和预防便秘、咳嗽,中老年人平时要多食用含有粗纤维的芹菜、韭菜、菠菜、香蕉、红薯、小米等,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可采取腹部按摩或药物治疗等措施,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同时要积极防治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由此减少炎症性咳嗽的刺激,防止腹内压力增高。
  揉腹能克肠中风
  肠中风的病因是肠道动脉硬化,血流不畅导致的,改善的有效方法是揉腹。长期坚持做揉腹功,可以疏通肠道血管,显著改善肠道供血,是预防肠中风的有效方法。
  揉腹的具体练法:
  1.双掌重叠在肚脐部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左撇子则反过来。按左下右上的方向转动。
  2.揉动的时候手掌粘着肚皮一块转,而不是在腹部摩擦转动。要用肩带动手臂手掌一块动。这样揉动的范围较大,也便于放松。
  3.转速要慢而匀,速度应该是每2~3秒转一圈。力度要均匀适中,以不产生痛感为度。
  4.揉腹时要集中精神,双手在小腹表面揉转,意识要在腹内命门窍转动,就像双手直接揉到了腰里面一样。
  5.专门练习揉腹的时候次数不宜太少,每次揉腹不要少于100下。如果是躺着揉腹,每次不要少于20分钟。 【编辑:迟昊】
其他文献
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不仅是一味经常用到的中药材,还是物美价廉、经济实惠的调味品。  名医张锡纯的“急救方”  民国期间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医家,叫张锡纯。他在沈阳、天津等地行医,影响遍及大江南北。张锡纯在沈阳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张锡纯在他的书里记载了这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基层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的基层水利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在我国目前和未来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对银行业而言,城镇化在地域上串联着城镇与农村,在产业上
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网络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与资源共享等方面所发挥的效用日趋显著,同时,网络数据库的运行安全问题值得关注.本文以网络数据库安全释义为切入点,结合对网
天然草地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植被是草地资源的主体和人类利用的直接对象,同时也是一定自然条件与生物活动等诸多因素综合使用的直接反应,新疆地区的草原由于严重
1.花形互变.花形大的变小、小的变大,改变传统的花形,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人兴趣倍增.如用木瓜嫁接的海棠花,直径可达5~12厘米,比普通品种的海棠花大一倍还多,而袖珍盆栽
期刊
为了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我场2008年引进约翰·迪尔佳联3518收获机2台,并配置了6行玉米割台。3518联合收割机配置6行玉米割台并进行必要安装和调整,可以直接收获玉米,能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