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大肠癌诊断及随访中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的价值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e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评价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对老年人大肠癌诊断和随访的价值。 方法 采用微粒酶免疫法检测163例老年人大肠癌患者和29例老年大肠良性疾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l9—9、CA50、CA242及癌胚抗原的表达,对42例行根治术的大肠癌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 大肠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l9—9、CA50、CA242及癌胚抗原水平分別为(45.2±21.3)、(29.7±17.6)、(43.2+37.6)μg/L和(18.7±12.4)μg/L,均高于大肠良性疾病患者[分别为(8.4±11.5)、(7.7v5.2)、(9.1±6.3)μg/L和(2.5±1.8)μg/L),并随病程进展逐渐增高;4种肿瘤标记物对诊断的敏感性与大肠癌的分期有关;平行联合检测可使诊断的敏感性提高至83.5%,系列联合检测可使特异性提高至88.7%;肿瘤根治术后,肿瘤标记物显著下降;术后肿瘤标记物未降至正常者复发或转移率为73.3%,而术后再升高者复发或转移率为85.2%。 结论 上述4种肿瘤标记物对老年人大肠癌的诊断和随访及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有一定的价值。肿瘤标记物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大肠癌早期诊断,可增加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 肿瘤标记,生物学; 结肠直肠肿瘤; 随访研究
其他文献
登革热系由登革热病毒所致,经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7~9月为发病高峰,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长江以南多发,呈流行性或暴发性流行.登革热目前西医无特效疗法,因此,探索中医药治
目的探讨多临床终点的等效性检验方法.方法应用改进的Hotelling T2检验对两组均数向量进行等效性检验,通过扣除变量间相关性的方法获得各变量是否等效的具体信息;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以±2%为等效界值的上下界,对"A、B两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四个疗效指标分别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等效性检验,比较其结果.结果当Hotelling T2检验的统计量对应的P>α时,可认为所有变量不等效;若P≤α时,
目的探讨影响肝肾综合征(HRS)预后的参数及最佳预后指标.方法对71例肝硬化合并HR S患者进行研究,以确诊H R S时间为基线,选择3 5个可能对肝肾综合征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生物化学指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Child-Pugh评分是HR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1.3 33,95%可信区间为(1.026,1.731).结论 Child-Pugh评分是临床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因颈脊髓压迫症接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37.5个月,观察手术前后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契约式管理前后相关指标的分析,探讨契约式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在成都市玉林社区组织"高血压之家",对这部分高血压患者实行契约式管理,半年后总结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5),整体血压水平SBP下降了8.94 mm Hg(1 mm Hg=0.133 kPa),DBP下降幅度为3.61 mm Hg,基线血压异常者SBP下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致残率高,早期进行康复干预有助于神经的修复,能有效地防止肌肉发生萎缩,促进感觉功能恢复,预防肢体营养不良和畸形的发生,降低致残率.
目的了解近年来大肠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趋势. 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75年5月至1999年8月间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1 145例,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城乡分布及年代分布等情况. 结果 (1)近年来大肠癌发病呈高龄化趋势,但青年大肠癌患者仍占19%;(2)青年患者中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所占比例较高(P<0.01);(3)城镇、农村两组患者的年龄构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目的观察转基因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EC)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活性和种植黏附性改变.方法普通型和变异型tPA基因转染人大隐静脉EC,ELISA法测定tPA活性.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腔面种植EC,接入脉冲式体外灌注装置1 h,比较EC保存率. 结果普通EC组tPA活性为(1.5±1.0 ) IU/ml,野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深孔加工是一道难题,其难点在于刀具细长,刚度差,强度低,易引起刀具且散热困难,偏斜.排屑不易,经常会发生直径变大,出现锥形等现象,从而达不到加工质量的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教育领域也有很的影响.本文将通过我国当前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