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anaka-Mura模型的电子束焊接头疲劳裂纹萌生模拟

来源 :推进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ie_85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高温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的疲劳特性,对其开展了疲劳裂纹萌生数值模拟研究.考虑焊缝区微观组织特性,对Voronoi图法进行改进,建立了焊缝区包含柱状晶、细等轴晶及粗等轴晶的混合晶区微观组织模型;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考虑晶粒随机取向,生成晶粒多滑移带模型.基于Tanaka-Mura位错滑移模型,编写了疲劳裂纹萌生算法,考虑晶界处裂纹的连接与合并,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并结合有限元计算建立了电子束焊接头疲劳裂纹萌生数值模拟方法.基于上述方法对GH4169电子束焊接头不同载荷大小的疲劳裂纹萌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裂纹萌生过程及萌生寿命,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还探讨了不同热影响区晶粒尺寸对焊接接头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子束焊接头疲劳裂纹均萌生于热影响区,但随着载荷水平的提高,萌生位置向熔合区一侧靠近;当热影响区晶粒尺寸与母材区晶粒尺寸越接近时,接头疲劳寿命越长.
其他文献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及激波-边界层干扰等基础气动问题的风洞试验中,高频脉动热流是一重要测试量.为了验证自研的原子层热电堆热流传感器在实际风洞试验环境中的性能,利用尖锥模型在Φ2m激波风洞(FD-14A)内开展来流马赫数10、单位雷诺数4.7×106/m等流场条件下的风洞试验,并与高频脉动压力传感器对比,热流测试结果反映出以150kHz为主、具有一定频率带宽的高频脉动热流分量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且高频分量相对强度较高;借助标定实验获得原子层热电堆热流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通过与薄膜热电阻热流传感器对比以及重复车次
剩余污泥和餐厨垃圾都属于固体废弃物,我国每年产剩余污泥超过3×107t(含水率为80%),餐厨垃圾将近4.3×107t,对以上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已经成为目前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剩余污泥、餐厨垃圾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为基础,分析了剩余污泥和餐厨垃圾分别制取生物柴油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通过调节pH和添加营养物质培养剩余污泥,使其发酵用来提高生物柴油产量的方法效率最高;微波辅助工艺和单项共混物作为催化剂联用的方法,用于餐厨垃圾制取生物柴油效果最佳.利用剩余污泥中的有机质和产油微生物、餐厨垃圾中的丰富有机物质,使其
为研究剪切载荷下螺栓连接结构松动行为,首先建立了多种螺栓连接结构精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全六面体网格划分,并运用Yamamoto方法和Spowith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通过多种模型仿真对比,分阶段首次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下塑性松动期、旋转松动期内以及整个松动期内的螺栓松动行为及其重要临界值.结果表明:剪切载荷下螺栓初始预紧应力和其材料屈服应力之比在1.32~1.44时,松动最不容易发生;存在一初始预紧力临界值,当初始预紧力小于此临界值时,松动开始于旋转松动期,反之经历整个松动期;存在两个剪切载荷幅值临
燃烧流场参数的定量测量是发动机研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煤油为燃料的喷气发动机内流场是高温、高压的强湍流复杂燃烧场.本文针对喷气发动机燃烧流场温度、速度、组分浓度等主要参数定量测量的需求,重点介绍本实验室研发的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测温、OH示踪测速(HTV)、自发拉曼散射(SRS)测量组分浓度的实验系统及其在发动机燃烧流场诊断中的应用.具体分析定量测量的难点,提出解决方法和攻克的关键技术,给出地面试验现场测量结果和测量不确定度.
为探究孔挤压强化工艺参数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69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经试验验证的孔挤压强化后GH4169带孔平板低周疲劳寿命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600℃、820MPa、应力比0.1条件下挤压量、前导角、后导角、摩擦因数、芯棒材料等典型工艺参数对孔挤压强化后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挤压量能明显提升疲劳寿命,但过大的挤压量会导致疲劳寿命下降;增加前导角有助于改善挤入面疲劳寿命;后导角对疲劳寿命没有影响;摩擦因数的提高会对孔挤压强化效益产生负面影响;芯棒材料的屈服强度应大于被挤压材料
针对污染效应对超声速燃烧室熄火性能影响问题,采用甲烷燃烧和电阻加热的燃烧室直连式对比实验方法,开展了污染效应对燃烧室贫油熄火极限影响研究.基于超声速燃烧室实验模型,研究了煤油喷嘴结构对贫油熄火极限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仪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研究了加热方式对贫油熄火极限的影响,获得了光学测量结果和壁面压力分布,给出了纯净来流和污染来流条件下的燃烧室贫油熄火极限.研究表明:采用甲烷燃烧加热的燃烧室贫油熄火极限对应的当量比高于电阻加热的,分别为0.135和0.105;不同加热方式来流条件下,超声速
为了突破传统测量光路限制,实现对航空发动机三头部全尺寸回流燃烧室模型试验件内部冷态流场精细化测量,自主搭建了一套内窥式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量系统,在自模区工况下对其内部冷态流场进行了测量调试.结果表明,在壁面之上预设内窥小孔即可实现测量光路布置,采用大焦距光学适配接口能够很好地解决相机内窥镜成像圈较小的技术难题.通过缩短相机内窥镜工作距离和采取多种消光措施,大幅提高了测量信噪比,最终实现了模型燃烧室内部冷态流场的大视场(65mm×65mm)高分辨率(0.876m
针对KUKA KR6-2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连杆特征,首先对该机器人系统进行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由于机器人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参数不定和外部扰动的情况,现在干扰观测器的基础上,使用一种固定时间的控制方法,消除了扰动初值对估计时间的影响.其次,通过设计固定时间干扰观测器,对笔者所研究的机器人系统中出现的各类干扰进行在线估计,实现了对控制器的实时前馈补偿;同时,运用Lyapunov方法,对该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证明.最后,设计了自适应滑模固定时间控制器,其中通过改进滑模控制器的趋近律解决了滑模控制中出现的抖振
针对镍基单晶合金在变载条件下的蠕变计算问题,基于“等损伤”假设提出了一种用于变应力/温度条件下的硬化准则,并与耦合损伤的蠕变模型相结合.采用Arrhenius对数关系式对蠕变应变速率进行温度内插,使之能够用于给定温度范围的蠕变计算.将上述蠕变模型编写为ABAQUS/UMAT用户子程序,利用DD3,CMSX-4,DD6和DDXX共4种单晶合金的蠕变试验数据,验证了子程序对不同温度和应力、不同晶体取向、变应力/温度条件下单晶合金蠕变曲线的模拟能力.结果显示:该蠕变模型能够精确模拟单晶合金在较宽温度范围和不同晶
为了建立安全可靠预测TC17基复合材料叶环破裂转速的方法,尽快实现其工程应用,开展了SiC连续纤维增强TC17基复合材料叶环结构破裂转速预测技术研究.测定了复合材料叶环成型过程所导致的TC17基体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仿真分析了由于热不匹配导致的热残余应力对复合材料叶环强度的影响.考虑复合材料试棒和叶环结构的差异,建立了基于复合材料试棒拉伸强度极限的高可靠度复合材料叶环破裂转速预估准则.完成了复合材料叶环强度试验件设计、制备和试验验证,并对试验件进行了断口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叶环成型后,TC17基体合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