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5月2日,台湾“国防部长”李杰透露,台军正在发展“战略型武器”,这并非只是过去外传的短程战术型导弹,而是“战略的、远程的”导弹,这是台军高层领导人首次公开宣称台军正在发展所谓的“战略导弹”。
在台湾军方高层首次公开宣称正在发展“战略导弹”前,台军从未正式承认过拥有类似的研究计划,即使台“中科院”目前正在研发的“雄风2E”巡航导弹的射程可能超过1000公里,也被台军方定位为“战术层次的武器”。但事实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当局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企图发展可以“反制”大陆的“战略导弹”。
研发队伍阵容强大
根据国际上普遍认定的标准,射程在1000公里以下的导弹属于短程弹道导弹(SRBM),射程在1000~3000公里的属于中程弹道导弹(MRBM),3000~5500公里的属于远程弹道导弹(IRBM),射程5500公里以上的则属于洲际弹道导弹(ICBM)。通常情况下,后两种导弹被视为战略导弹。
不过,由于台湾视大陆为进攻对手,因此台军一般把射程在300公里以内,能涵盖福建省境内目标的导弹称为近程导弹;射程300~1000公里,能达到香港及上海的称为中程导弹;射程1000~2500公里,能够达到北京的称为远程导弹。其中,后两种导弹因为可以威胁大陆主要经济、政治中心而被台当局视为“战略导弹”。
台当局针对“战略导弹”的研究计划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历时近30年的研制过程中,台当局先后制订并开展了“青蜂计划”、“天马计划”、“逖靖计划”、“天戟计划”等四项“极机密”级别的导弹研究计划。
其中,“青蜂计划”是台湾首个研究地对地导弹的计划,为台军日后的导弹研发工作奠定了基础。该计划以由以色列提供的美国“长矛”导弹技术为蓝本,由台“中山科学研究院”从1976年开始实施。“青蜂计划”还是台湾目前为止惟一一个取得了实际研究成果的弹道导弹研究计划。1980年,最大射程约120公里的“青蜂”导弹研制成功,该导弹是目前台军惟一一种正式列装的地对地弹道导弹。
在“青蜂”导弹研制成功一周后,更为庞大的“天马计划”就宣告诞生了,台军计划用180亿新台币及七年时间,研制射程达1000公里的中程地对地导弹。但是,因为受到美国的压力,“天马计划”于1982年6月被迫中止。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李登辉当政,台当局又制订了“天戟计划”,投资200亿新台币,秘密恢复了中程地对地导弹的研制。陈水扁上台后,台湾当局加快了地对地导弹的研制步伐。2001年7月,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披露,台湾正在根据“逖靖计划”发展射程1000~2000公里的远程地对地导弹。2002年8月,台“国安会咨询委员”林佳龙证实,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台湾已经有能力研制中/远程地对地导弹。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台湾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导弹研究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直属于台湾“国防部”的“中山科学研究院”是绝对主力。该院下设有航空工程、火箭导弹、电子通讯和化学等四个研究所,拥有各类科研人员11000余人。1991年,时任台湾“总统”的李登辉为掩人耳目,特别在该院设立了所谓的“航太与太空工业技术研究中心”,每年向该中心拨款20亿台币,专门用于研发“战略导弹”。
除了“中山科学研究院”外,台湾“行政院国科会”所属的“国家太空计划室”、台“经济部”所属的航空太空工业发展委员会,及台湾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成功大学理学院等民间科研机构也都参与了台军的导弹研制计划。
研究进程阻力重重
尽管台当局野心勃勃,投入大笔资金发展战略弹道导弹。不过,台湾弹道导弹的研究进程却在技术、经济实力和国际环境等各个方面都遇到了重重阻力,其研究成果用一名台湾“中科院”高级科研人员的话来说,实在是“令人伤心”。
从技术条件来说,台湾尽管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研制运载火箭,并且曾经研发了“青蜂”地对地导弹、“天弓”系列地空导弹、“雄风”系列反舰导弹、“天剑”系列空对空导弹等不同型号的导弹,但这些导弹载具的射程都不超过300公里,离“战略导弹”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台湾在导弹动力系统、制导系统以及尖端材料三个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技术缺陷,其攻击性导弹完全是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严格限制出口的敏感技术、生产设备、重要零部件组合而成(台湾“天弓”导弹采用了美国“爱国者”导弹85%的技术和部件),导弹上使用的全部复合材料及特种合金都依赖“进口”。
两年前,因美国厂商生产出现问题,台湾导弹武器的生产立即完全停顿。因此,就目前情况看,台湾尚未形成完整的研制和生产导弹武器的技术能力。
从经济实力来说,台湾尽管人均收入位于世界前列,但因总体规模不大,其经济实力比起大国来说相对弱小。而且,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民进党当局上台后,台湾经济一蹶不振,财政收入减少,军火采购与社会福利开支却大幅增加,台湾当局在导弹研发上很难有更多的投入。
从国际环境来说,台湾积极研发中、远程弹道导弹,对中国的统一与安全,乃至地区与全球稳定,都构成了威胁,大陆和国际社会不可能对此坐视不理。在世界主要导弹技术输出国中,除美国政府明确表态不支持台湾拥有中程导弹的研制能力外,俄罗斯、以色列等国也出于国家战略的全局考虑,拒绝了台当局的种种诱惑,表示不会协助台湾进行相关武器的开发。与此同时,台湾岛内的有识之士也一直规劝台湾当局迷途知返,就连一些民进党的立委也在各种场合表示,台湾发展所谓“战略导弹”来反制大陆,无异于以卵击石。
导弹力量难形成“威慑”
2004年9月25日,时任台湾“行政院长”的游锡堃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要维持台湾安全,就要像过去冷战时期的‘恐怖平衡’一样,如果你打我一百颗飞弹,我也能打你一百颗飞弹,就算我不能打你一百颗飞弹,至少也打五十颗好了;或者你打台北、高雄,我至少也可以打上海。如果今天我们有这样反制能力的话,台湾就会很安全了。”
游锡堃的这番被媒体称为“恐怖平衡说”的讲话一经发表立即在海峡两岸引起了轩然大波。分析人士指出,“恐怖平衡说”的实质在于台湾通过发展中、远程战略导弹甚至是核武器之类的所谓“反制”手段,威胁大陆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和三峡工程之类的重要目标,增加了大陆采用武力手段遏制“台独”的成本和风险,削弱大陆 选择武力手段的决心和信心,实现对大陆的有效“威慑”。但事实上,即使台湾当局通过自行研制或别的渠道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战略导弹”,由于海峡两岸在军事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台湾也根本无法与大陆达成“恐怖平衡”,更无法对大陆形成所谓“威慑”。
从技术角度来讲,所谓“威慑”,无非是两个能力,一是打击能力,二是抗打击能力。即要么能够首先发动第一击摧毁对手;要么能够承受敌人的第一击,并发动令对手无法忍受的报复性还击。从两岸综合实力、战略纵深、战争潜力对比来看,台湾显然不具备其中的任何一种能力。
更进一步说,即使不考虑这些因素,仅就导弹力量而言,大陆相比台湾也同样具有绝对的优势,台湾同样无法通过发展“战略导弹”对大陆形成所谓“威慑”。
中国是导弹的主要研制国与生产国之一,在导弹领域很多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战略导弹的研制,起步较早,投入了数量惊人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大陆的战略导弹性能还是比较优异的,例如东风-5、东风-31、东风-41、巨浪-2等战略导弹,可以携带分导式弹头,连美国都颇感头痛,对付台湾更是不在话下。在战术导弹方面,大陆有很多种类型的导弹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是大陆在关键时刻的“杀手锏”。大陆的M族导弹,尤其M-9和M-18更是世界一流的地对地导弹。
台当局的真正图谋
既然“战略导弹”的研究面临着重重阻力,实际战略意义也并不显著,那么台当局究竟为何在岛内经济不景气、民众失业率上升、生活水平降低的情况下,仍然挖空心思,不遗余力地研制所谓的“战略导弹”呢?
台当局对“战略导弹”如此情有独钟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呢?从台当局近几年的所作所为看,其积极研究“战略导弹”的真正目的恐怕更多的是在于政治方面。
首先是调整军事战略,增加“以武谋独”的筹码。台当局认为,台湾岛因地域狭小,无回旋余地,被动防守只能挨打,只有以“攻势防御”甚至“境外决战”,“打击大陆的重要目标”,才能与大陆对抗。因而,李登辉时期将台军“固守防御”战略调整为“防卫固守,有效吓阻”,陈水扁时期进一步调整为“境外决战”。
在具体策略上,一方面,通过购买“爱国者”3型系统、长程预警雷达等美国构建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重要装备,加速美台军事一体化;同时企图通过建构台湾岛北、中、南三大导弹防御系统,“力争在十年内达到有效防御的目标”,梦想“有效拦截来袭导弹,反制大陆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加速研制具有“报复”能力甚至“先制攻击”能力的所谓“战略导弹”。其最终的算盘是落实“境外决战”构想,增加“谋独拒统”的军事筹码。
其次是欺骗民众,为“台独”壮胆。通过加速研制针对祖国大陆的“战略导弹”,甚至不断编造所谓“台军具有攻击大陆杀手锏”这一耸人听闻的“特大新闻”,台当局企图向岛内民众展示一幅台军可以毫不费力地打击大陆腹地战略目标、把战火烧到大陆的假象,其言外之意就是说,“大家可以安心搞台独”。
第三是通过制造两岸紧张气氛,在岛内煽动“台湾被大陆打击的悲情”,激化“统独矛盾”,借以捞取选票。
在台湾军方高层首次公开宣称正在发展“战略导弹”前,台军从未正式承认过拥有类似的研究计划,即使台“中科院”目前正在研发的“雄风2E”巡航导弹的射程可能超过1000公里,也被台军方定位为“战术层次的武器”。但事实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当局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企图发展可以“反制”大陆的“战略导弹”。
研发队伍阵容强大
根据国际上普遍认定的标准,射程在1000公里以下的导弹属于短程弹道导弹(SRBM),射程在1000~3000公里的属于中程弹道导弹(MRBM),3000~5500公里的属于远程弹道导弹(IRBM),射程5500公里以上的则属于洲际弹道导弹(ICBM)。通常情况下,后两种导弹被视为战略导弹。
不过,由于台湾视大陆为进攻对手,因此台军一般把射程在300公里以内,能涵盖福建省境内目标的导弹称为近程导弹;射程300~1000公里,能达到香港及上海的称为中程导弹;射程1000~2500公里,能够达到北京的称为远程导弹。其中,后两种导弹因为可以威胁大陆主要经济、政治中心而被台当局视为“战略导弹”。
台当局针对“战略导弹”的研究计划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历时近30年的研制过程中,台当局先后制订并开展了“青蜂计划”、“天马计划”、“逖靖计划”、“天戟计划”等四项“极机密”级别的导弹研究计划。
其中,“青蜂计划”是台湾首个研究地对地导弹的计划,为台军日后的导弹研发工作奠定了基础。该计划以由以色列提供的美国“长矛”导弹技术为蓝本,由台“中山科学研究院”从1976年开始实施。“青蜂计划”还是台湾目前为止惟一一个取得了实际研究成果的弹道导弹研究计划。1980年,最大射程约120公里的“青蜂”导弹研制成功,该导弹是目前台军惟一一种正式列装的地对地弹道导弹。
在“青蜂”导弹研制成功一周后,更为庞大的“天马计划”就宣告诞生了,台军计划用180亿新台币及七年时间,研制射程达1000公里的中程地对地导弹。但是,因为受到美国的压力,“天马计划”于1982年6月被迫中止。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李登辉当政,台当局又制订了“天戟计划”,投资200亿新台币,秘密恢复了中程地对地导弹的研制。陈水扁上台后,台湾当局加快了地对地导弹的研制步伐。2001年7月,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披露,台湾正在根据“逖靖计划”发展射程1000~2000公里的远程地对地导弹。2002年8月,台“国安会咨询委员”林佳龙证实,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台湾已经有能力研制中/远程地对地导弹。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台湾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导弹研究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直属于台湾“国防部”的“中山科学研究院”是绝对主力。该院下设有航空工程、火箭导弹、电子通讯和化学等四个研究所,拥有各类科研人员11000余人。1991年,时任台湾“总统”的李登辉为掩人耳目,特别在该院设立了所谓的“航太与太空工业技术研究中心”,每年向该中心拨款20亿台币,专门用于研发“战略导弹”。
除了“中山科学研究院”外,台湾“行政院国科会”所属的“国家太空计划室”、台“经济部”所属的航空太空工业发展委员会,及台湾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成功大学理学院等民间科研机构也都参与了台军的导弹研制计划。
研究进程阻力重重
尽管台当局野心勃勃,投入大笔资金发展战略弹道导弹。不过,台湾弹道导弹的研究进程却在技术、经济实力和国际环境等各个方面都遇到了重重阻力,其研究成果用一名台湾“中科院”高级科研人员的话来说,实在是“令人伤心”。
从技术条件来说,台湾尽管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研制运载火箭,并且曾经研发了“青蜂”地对地导弹、“天弓”系列地空导弹、“雄风”系列反舰导弹、“天剑”系列空对空导弹等不同型号的导弹,但这些导弹载具的射程都不超过300公里,离“战略导弹”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台湾在导弹动力系统、制导系统以及尖端材料三个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技术缺陷,其攻击性导弹完全是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严格限制出口的敏感技术、生产设备、重要零部件组合而成(台湾“天弓”导弹采用了美国“爱国者”导弹85%的技术和部件),导弹上使用的全部复合材料及特种合金都依赖“进口”。
两年前,因美国厂商生产出现问题,台湾导弹武器的生产立即完全停顿。因此,就目前情况看,台湾尚未形成完整的研制和生产导弹武器的技术能力。
从经济实力来说,台湾尽管人均收入位于世界前列,但因总体规模不大,其经济实力比起大国来说相对弱小。而且,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民进党当局上台后,台湾经济一蹶不振,财政收入减少,军火采购与社会福利开支却大幅增加,台湾当局在导弹研发上很难有更多的投入。
从国际环境来说,台湾积极研发中、远程弹道导弹,对中国的统一与安全,乃至地区与全球稳定,都构成了威胁,大陆和国际社会不可能对此坐视不理。在世界主要导弹技术输出国中,除美国政府明确表态不支持台湾拥有中程导弹的研制能力外,俄罗斯、以色列等国也出于国家战略的全局考虑,拒绝了台当局的种种诱惑,表示不会协助台湾进行相关武器的开发。与此同时,台湾岛内的有识之士也一直规劝台湾当局迷途知返,就连一些民进党的立委也在各种场合表示,台湾发展所谓“战略导弹”来反制大陆,无异于以卵击石。
导弹力量难形成“威慑”
2004年9月25日,时任台湾“行政院长”的游锡堃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要维持台湾安全,就要像过去冷战时期的‘恐怖平衡’一样,如果你打我一百颗飞弹,我也能打你一百颗飞弹,就算我不能打你一百颗飞弹,至少也打五十颗好了;或者你打台北、高雄,我至少也可以打上海。如果今天我们有这样反制能力的话,台湾就会很安全了。”
游锡堃的这番被媒体称为“恐怖平衡说”的讲话一经发表立即在海峡两岸引起了轩然大波。分析人士指出,“恐怖平衡说”的实质在于台湾通过发展中、远程战略导弹甚至是核武器之类的所谓“反制”手段,威胁大陆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和三峡工程之类的重要目标,增加了大陆采用武力手段遏制“台独”的成本和风险,削弱大陆 选择武力手段的决心和信心,实现对大陆的有效“威慑”。但事实上,即使台湾当局通过自行研制或别的渠道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战略导弹”,由于海峡两岸在军事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台湾也根本无法与大陆达成“恐怖平衡”,更无法对大陆形成所谓“威慑”。
从技术角度来讲,所谓“威慑”,无非是两个能力,一是打击能力,二是抗打击能力。即要么能够首先发动第一击摧毁对手;要么能够承受敌人的第一击,并发动令对手无法忍受的报复性还击。从两岸综合实力、战略纵深、战争潜力对比来看,台湾显然不具备其中的任何一种能力。
更进一步说,即使不考虑这些因素,仅就导弹力量而言,大陆相比台湾也同样具有绝对的优势,台湾同样无法通过发展“战略导弹”对大陆形成所谓“威慑”。
中国是导弹的主要研制国与生产国之一,在导弹领域很多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战略导弹的研制,起步较早,投入了数量惊人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大陆的战略导弹性能还是比较优异的,例如东风-5、东风-31、东风-41、巨浪-2等战略导弹,可以携带分导式弹头,连美国都颇感头痛,对付台湾更是不在话下。在战术导弹方面,大陆有很多种类型的导弹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是大陆在关键时刻的“杀手锏”。大陆的M族导弹,尤其M-9和M-18更是世界一流的地对地导弹。
台当局的真正图谋
既然“战略导弹”的研究面临着重重阻力,实际战略意义也并不显著,那么台当局究竟为何在岛内经济不景气、民众失业率上升、生活水平降低的情况下,仍然挖空心思,不遗余力地研制所谓的“战略导弹”呢?
台当局对“战略导弹”如此情有独钟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呢?从台当局近几年的所作所为看,其积极研究“战略导弹”的真正目的恐怕更多的是在于政治方面。
首先是调整军事战略,增加“以武谋独”的筹码。台当局认为,台湾岛因地域狭小,无回旋余地,被动防守只能挨打,只有以“攻势防御”甚至“境外决战”,“打击大陆的重要目标”,才能与大陆对抗。因而,李登辉时期将台军“固守防御”战略调整为“防卫固守,有效吓阻”,陈水扁时期进一步调整为“境外决战”。
在具体策略上,一方面,通过购买“爱国者”3型系统、长程预警雷达等美国构建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重要装备,加速美台军事一体化;同时企图通过建构台湾岛北、中、南三大导弹防御系统,“力争在十年内达到有效防御的目标”,梦想“有效拦截来袭导弹,反制大陆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加速研制具有“报复”能力甚至“先制攻击”能力的所谓“战略导弹”。其最终的算盘是落实“境外决战”构想,增加“谋独拒统”的军事筹码。
其次是欺骗民众,为“台独”壮胆。通过加速研制针对祖国大陆的“战略导弹”,甚至不断编造所谓“台军具有攻击大陆杀手锏”这一耸人听闻的“特大新闻”,台当局企图向岛内民众展示一幅台军可以毫不费力地打击大陆腹地战略目标、把战火烧到大陆的假象,其言外之意就是说,“大家可以安心搞台独”。
第三是通过制造两岸紧张气氛,在岛内煽动“台湾被大陆打击的悲情”,激化“统独矛盾”,借以捞取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