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体验打动90后心弦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业生涯里,我曾经历了三个具有不同特征的招聘阶段。第一阶段,我叫它1.0时代,大概是在2000-2005年,主流的求职人群是70后;第二阶段,我叫它2.0时代,大概是在2006-2008年,主流的求职人群是80后;第三阶段,我叫它3.0时代,大概是在2009年到现在,主流的求职人群变成了90后。
  我分别给这三个阶段赋予了不同的特征词,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每一阶段招聘的理念和方式。即1.0时代客户(Client)的傲慢、2.0时代销售方(Sales)的勤奋和3.0时代营销(Marketing)的力量。
  经历过1.0时代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以下简称“HR”)基本上都会有这种感受,虽然当时的招聘渠道不如现在丰富,但无论是互联网发布信息还是参加招聘会,个人简历的收取量都非常可观。在1.0时代,我们会觉得筛选简历是种负担,一场招聘会下来,可能还会扔掉数量非常可观的简历。1.0时代,我们面对70后为主流的招聘群体时,更关注企业的需求,对应聘者的关注比较少,更缺少对他们体验的关注。
  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来临,2.0时代到来,80后逐渐成为求职的主流。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虽然人才市场的供给越来越多,但是我们收取的有效简历却越来越少。很多HR已经从被动收取简历变成大部分时间都在主动搜寻简历。也是在这个时期,HR开始关注对职位的包装、招聘的数据漏斗,学会用数据来指导工作。我们可以看到很多HR,尤其是做招聘的HR开始频繁加班,网上开始流行说——做HR难,做负责招聘的HR难上加难。这个时代,具有非常浓重的Sales色彩。
  2009年开始,我们能看到互联网迎来第二个春天,在乔帮主领导下的苹果公司重新定义了手机之后,伴随着3G网络的覆盖,移动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大量资本涌入这个行业,出现了很多创业公司。资本市场的青睐,团购网站的疯狂扩张,又将人力成本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90后的求职者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在2012年,职场上开始闪耀90后明星。但在招聘方面,企业已经明显地感受到,同样的职位,申请的人数越来越少,而薪酬的增长率却在逐年攀升。
  在3.0时代,伴随着社交网站的兴起,企业间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的选择余地和议价空间越来越大,而资源结构却呈现出越来越扁平化的趋势。
  既然面对80、90后不能再傲慢,卖力地招募也变得不那么有效率,那么招聘的理念和方式也必须跟着变化。3.0时代的招聘变成了Marketing。Marketing包括品牌、公关、策划、设计、推广、情报等等。Marketing的招聘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而
  不是单一工作。在微博上,CCTV《对话》栏目原制片人罗振宇说,新媒体营销是品牌人格的行为艺术。这句话特别值得好好琢磨。
  总而言之,“70后-80后-90后”的变化,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的变化,门户网站到社交网络(SNS)的变化,使得我们在招聘上所面对的变化如下:
  供求之变——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在线招聘平台数量日趋增长,竞争指数呈下降趋势,薪酬增长率呈上升趋势;竞争之变——资本市场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青睐,创业公司在2008年到2011年之间逐年有37%的增长。竞争变成以腾讯、百度、淘宝、奇虎、新浪为中心,创业公司呈发散状的格局;人才供应之变——由几年前的70后求职者,发展到80后求职者直至去年出现的90后求职者。90后求职者个性更强,更关注自身的需求、更喜欢新鲜有挑战的工作、更关注自身价值的达成、对新技术的应用更为娴熟、更抗拒说教,只对有共鸣的信息感兴趣。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用更宽泛的视角来看待“招聘”这个概念。招聘更像是一个面对用户的产品。作为成功的产品,通常会有几个特征:有愿景、能满足需求、能带来独特的价值、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充满情感……同样,如果把招聘看做是产品,它也应该具有上述特征。
  愿景和价值观其实就是文化的核心,我们所有HR的工作,最终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我们招聘工作的愿景是什么?我们后续为它设计的细节、交互、体验等等都应该围绕这个展开。
  有了招聘的愿景,再来看看用人观。既然要招聘90后,那么就需要了解90后的需求,考虑到他们的价值主张。用人观是雇主品牌的一部分,是员工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员工价值体系的外部品牌化,对招聘工作非常有利。过去企业招聘时习惯于教育求职者或单向表达公司的观点或优势,当面对90后时这些方法很可能失效。因此,面向90后的招聘,更应该突出他们的参与性,也就是通常说的交互,企业要和用户形成对话,没有对话、没有参与就是个死系统,不是一个具有生命的系统。
  我们会发现明显区别于原来常使用的“我们提供完善的福利和舒适的办公环境,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提供直线晋升的机会”那种单向的告知,现在我们会用与求职者对话的形式进行招聘,围绕“愿景”对话。比如我们会告之90后,我们是一个开放的公司,时尚、平等,员工有自己的生活,一切都很酷。传递要给用户留白,要给对方想象的空间,要给对方可以诠释的空间,也要带给对方共鸣,所以才能和用户产生对话。在此基础上选择社会化媒体,进行适当的投放推广,我们会发现信息随着时间不是衰减的,而是倍增的。
  情感能够带来好的体验,好的体验能够激发情感,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体验必须平滑。简单来看,如果一个应用软件(APP)功能很强大,用户界面(UI)也很精美,但是打开10次,8次闪退,我相信你的体验也不会好,你也不可能把它介绍给朋友。
  所以体验一定要是平滑的。那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呢?其实HR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提到了面试体验,入职体验、在职体验等话题,但是我觉得很多HR看待体验还是过于孤立。互联网上有个“牛人”说得很好:好的用户体验就是能够让你的系统很好地循环起来。今天我们来看,互联网时代为很多原有理念赋予了更新更完整的内涵。
  在发布广告—收取简历—邀约—到访—面谈—Offer(录取通知)这些环节,都会产生交互,在这个过程中围绕愿景,形成对话,关注体验,赋予情感,这本身就是一个营销过程。好的产品自己就会营销。
  设计好招聘,在设计环节中关注对话、关注体验、融入情感,设计好营销思路,才有可能在面对90后时有好的招聘结果。
  有几个特别的细节值得分享,即互动的即时性、回答的准确性、约定时间的准确、到访前和到访时的关怀、面试官的素质、面试水平、反馈的即时性、让你的用户参与进来帮你完善体系……我觉得这些细节都会直接影响求职者的体验。比如候选人进入办公区域,一张卡通风格的问候卡,上面有公司简介和面试官的卡通头像,告诉他今天的面试官是谁,负责什么工作,有什么专长,需要回答哪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安排一定会让90后求职者的求职体验大不一样。
其他文献
宝贝太磨蹭,做事情拖拖拉拉的,怎么提醒都没有用。如果你也在这样抱怨,别着急,下面的几款游戏也许就能轻松地解决你的大难题。让小磨蹭快起来!小磨蹭总是有自己五花八门要磨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是在同德国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欧根·杜林的论战中,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部伟大著作。列宁称它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觉悟工人
自1997年以来,我们收治出血性脑瘤卒中患者8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7~53岁,平均34.8岁。既往均无高血压、脑卒中及头外伤史。8例患者入院前均有不同程度头
如果要排一个全球宜居城市榜单,慕尼黑一定是位居前列,因为它的啤酒,也因为它的足球,应该再没有什么能吸引更多狂热的投票了,就算仅仅为了这两样东西,恐怕已经有世上一大半的
黑格尔曾说:“音乐是主体内心生活的显现。”无论是音乐的欣赏活动、表演活动还是创作活动,往往都需要借助个人的生活经验、音乐经验、艺术修养、认识能力等,都需要通过联想
建筑外围护结构主要有自然照明、降温、采暖以及通风等功能,意在让使用者可以居住在舒适的环境下,让建筑物具有的实用性以及功用性,可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需求更加的贴近。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学习成绩  前不久,一个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同学给我讲了个真实的故事。  外国人的数学大多不太好,我有一次给工程师尼克做翻译,翻好了之后,发现他连“10.5-0.3=?”这样简单的算术都要拿计算器来算。我觉得太荒谬了,当场给他表演列算式开根号,尼克看得目瞪口呆。我倒是困惑了,咱们中国的小朋友,奥数要拿优才能考上好中学,他数学这么差,怎么当上工程师的?  尼克耸耸肩说:“在
概念设计在景观生态设计方面的应用为景观生态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性的思维方法,如何对景观进行巧妙地概念设计,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点。鉴于此,本文以某理工院校友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员。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作为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
搜索引擎其实也是一个网站,这种网站专门为你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它使用特有的程序把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搜寻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一